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大洼镇朝阳村是松原市有名的蘑菇村,这里也是市里的食用菌生产基地,每年的食用菌收入,给当地的菌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成为当地生态高效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每年生产的各种蘑菇菌袋  相似文献   

2.
随着近年来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食用菌的种植规模逐渐扩大,食用菌的种植户也越来越多,但是在食用菌种植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菌农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菌农职业病的不重视以及经济效益差等问题造成了食用菌种植的障碍。随着食用菌补贴政策的实施,菌农的权益得到了重视,以往在种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到了缓解,在现代种植过程中,通过对食用菌种植户的补贴,让菌农看到了种植食用菌的曙光,促进了食用菌种植规模的扩大,食用菌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3.
郑飞 《中国食用菌》2019,(9):120-122,126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消费者对食用菌需求的提高,食用菌供应链独立、分散、小规模的特点已经不能满足食用菌行业发展的现状,菌农作为食用菌供应链中的参与主体,在供应链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菌农主动参与供应链垂直协作的意愿较为强烈,但影响菌农参与供应链链条的因素很多,这与食用菌生产经营、消费特征、交易收入分不开。在供应链视角下,加快将菌农纳入食用菌行业供应链环节,建设高效的食用菌供应体系,提高菌农组织化程度,对加强食用菌供应链建设,优化食用菌供应模式,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卢氏县食用菌产业获得规模效益被农业部和内贸部列为全国食用菌十大商品基地之一的河南省卢氏县,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大力开发百万亩优质菌材资源,采取"四个同步"措施,使这一支柱产业获得了规模效益,去年食用菌总产量达85万公斤,创产值4300万元,占农业总产...  相似文献   

5.
曾被农业部、内贸部列为全国食用菌十大商品基地之一的卢氏县,实施名牌带动战略,走产业化扶贫道路,使百万亩菌材资源优势得以发挥。去年全县食用菌总产量1224t,产值7000万元,25万农户、632万人从中受益脱贫。河南省卢氏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拥有桦栎...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产业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兴产业,给食用菌产地的农户和栽培地区的政府带来切实的收益,是农村地区脱贫的重要力量。对食用菌产业而言,更优地把食用菌产业和电商平台有机结合,对提高菌企、菌农的收入以及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电商平台下,建立一个可应用于生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生产、加工、流通各领域的,全方位一站式的食用菌产业信息服务系统,对未来的食用菌行业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是当下一种非常受欢迎的绿色营养健康食物。食用菌符合人们追求健康的消费理念。现在我国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如何更好地将食用菌和电子商务有机结合,对促进菌企菌农增收和食用菌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探索食用菌行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构建一个能够对食用菌生产、加工、流通各领域一站式的信息化服务体系,对我国食用菌行业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浙江食用菌》2010,(1):42-42
近日,由中国食用菌协会主办,江苏省灌南县人民政府协办的“全国第二届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论坛暨全国第五届菌需物资展销会”在江苏灌南举行。“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论坛”旨在总结全国各地工厂化食用菌生产的情况和经验,就生产中的有关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寻求科学的解决方法,以此提高全国食用菌产业生产水平。与会当天,新建成的“苏北菇菌文化展览馆”举行了盛大的开馆仪式。  相似文献   

9.
《浙江食用菌》2011,(1):34-34
2010年12月29日,浙江省食用茵协会在杭州举办“浙江省食用菌循环经济模式研讨会”。会议邀请本省从事食用菌科研、生产经营、技术推广方面的行业专家,从不同角度和层面交流了浙江省食用菌行业在过去一年中,于利用桑枝、果枝、发酵工业、菌渣等废弃生物质资源生产食用菌,以及菌渣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建立了水稻-蘑菇-芦笋、蚕桑-黑木耳(香菇)等多种生态循环生产模式。食用菌生产的循环经济模式初显成效,为全省食用菌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健康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菌糠综合再利用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食用菌栽培后产生了大量的菌糠。食用菌采收后,大部分菌糠得不到及时处理,这不仅给农业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会给之后的食用菌栽培带来很大隐患。当今世界资源短缺,能源匮乏,因此及时科学地处理食用菌菌糠,实现废物再利用,变废为宝,形成农业经济循环刻不容缓。菌糠已成为数量十分可观的重要资源,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菌糠不但可以再利用栽培食用菌,还能应用于种植业、养殖业等方面。菌糠的转化再利用,解决了环境问题,也产生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总结了食用菌菌糠在食用菌栽培、食用菌菌种生产、做菌糠饲料、做栽培基质以及土壤改良方面的再利用研究情况,提出了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菌糠再利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七五”期间,河南省卢氏县食用菌管理局承担了国家科委星火计划项目——高档食用菌系列技术开发。在各级科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取得了显著成绩。卢氏黑木耳、香菇荣得了全国“七五”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金奖”。卢氏县食用菌管理局被荣誉为“七五”星火计划先进集体。科技星火已成燎源之势,促进了山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辛洪湖 《食用菌》2007,29(1):9-9
爱好食用菌的中老年,往往因劳力不足而不便生产食用菌;更不容易产出较多数量的食用菌取得较高经济效益。笔者经实践体会得出,爱好食用菌的中老年和单身者可在冬季栽培增加收入。冬季栽培平菇不保温不感染霉菌和其它杂菌,也不产生虫害,成功率很高。冬季栽培平菇,不保温不发菌或发菌迟缓,便于每日生产积聚,一日不多,十日许多。冬  相似文献   

13.
卢木庚 《食用菌》1996,18(1):29-30
食用菌是一类营养保健食品,市场潜力很大。为此,应建立起适应社会需求日益增长的生产技术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实现食用菌的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一些发达国家已对蘑菇、金针菇通过人工控制条件,实现了工厂化周年生产。我国近年来在利用室内菇房进行周年栽培食用菌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对于在室外条件下,仅作过一些如菌林间作、菇菜结合、菌粮套种或单一季节的栽培尝试,尚未进行周年连茬栽培的系统性研究,整体效益不是很高。我们根据菇耳的生物学特性和当地气候特点,通过用食用菌多品种搭配和技术组装配套,建立周年连茬栽培模式,使之在一块土地上能够四季出菇,提高了食用菌的总体经济效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每年产生大量的食用菌菌糠,食用菌菌糠的合理开发利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对食用菌菌糠在生态农业与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期为食用菌菌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浙江食用菌》2008,(2):40-40
浙江省食用菌协会五届三次会长扩大会议于2008年3月27日在杭州市萧山区召开。参加会议的领导有浙江省农产品行业协会联席会议秘书处秘书长周金渭、原浙江省人大农经委主任赵宗英、原浙江省政协农委主任蔡洪法等。浙江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副主任、浙江省食用菌协会会长周加洪作了协会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协会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产业的壮大发展,需要有专业技术人员对食用菌从业者进行培训来保障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者的利益。实地考察菌农生产过程中,发现菌农在采收环节上存在着许多问题和误区,针对该环节常出现的子实体采挖取舍不当、采收时机把握不当、采收不分质量等级、采收前后补水方法不当、采后不知补肥增收、不注意观察病虫害、忽视"疏花疏果"盲目追求产量忽视质量等误区进行分析,把相关原理加以解释并给出了正确的方法和关键点控制要领,希望在此提出的建议能为培训者提供参考,同时以此引起广大食用菌从业者对该环节的重视,用科学、规范的方法努力挖掘和提升食用蕈菌产品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蔬菜》2016,(12)
正"全国第十二届菌需物资博览会暨食用菌工厂化发展论坛"于2016年11月9-11日在河北廊坊召开,在"食用菌产业发展主题论坛"上,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国际部主任张颖作"全球食用菌产业生产消费调研报告"主题发言。据国际蘑菇协会数据统计,在过去的35年里,全球食用菌产量呈现直线上升趋势,从1978年的100万t增至2 700万t,增长了近30倍。目前,在全球有5种食用菌品种占主导地位,分别是双孢菇、平  相似文献   

18.
为评估大棚栽培食用菌的生产经济效益,通过定义投入成本与产出指标,构建生产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在该体系中,按照大棚栽培食用菌的流程,统计食用菌的栽培成本,综合多个影响因素估算食用菌产量及盈利。据此分析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得出栽培食用菌的投入产出比,从而得出大棚栽培食用菌的生产经济效益评估报告。通过对比试验可知,应用该方法,大棚栽培食用菌的生产经济效益提高了56.25%。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菌渣是食用菌栽培收获产品后剩下的培养基废料,又称为菌糠、菌渣或者下脚料[1]。菌渣中不仅含有植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还含有植物可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机质,在农业生产上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2]。贺州把食用菌产业列入"3+6"产业集群,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2018年仅黑木耳就生产2 500万袋,在产业扶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食用菌产业兴起产生的菌渣达30 000 t,菌渣循环利用成为本地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浙江食用菌》2010,(3):39-39
牡丹江市食用菌生产规模2010年预计可达21亿袋(块)、实现产值36.5亿元,发展具有区域特色和适销对路的名、特、优、新品种,是该市广大菌农实现致富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