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方法对6个孔雀草品种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了研究,并观测了其主要观赏性状,初步探讨了两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6个孔雀草品种间的POD同工酶酶谱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同一品种不同器官的POD同工酶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分析了6个品种的主要观赏性状,雪域的综合表现最好;主要观赏性状与POD同工酶酶谱间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马丽  王玉海  明东风 《北方园艺》2012,(19):124-127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19份石榴品种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酶谱进行分析,并利用系统聚类的方法,研究了19个品种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19个品种的POD同工酶酶谱多态性较高,不同品种的酶带数目、相对迁移率及酶活性均有差异;19个石榴品种的POD同工酶酶谱共呈现12条酶带,其中1条酶带为所有种质共有的酶带;Rf为0.216的谱带为大青皮酸品种的特征谱带,Rf为0.113的酶带为大马牙甜石榴的特征谱带。POD同工酶聚类分析结果在阈值0.60处将19个品种分为5类,类群间遗传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3.
五种鬼伞过氧化物酶和酯酶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五种野生鬼伞 (Coprinus)真菌进行了过氧化物酶 (POD)和酯酶(EST)的同工酶分析 ,结果表明 :五种鬼伞的POD和EST同工酶酶谱比较稳定清晰 ,且分别有一条共同的酶带 ,可能是鬼伞属的POD和EST同工酶特征酶带 ;POD和EST同工酶酶谱均表明 ,家园鬼伞 (C .domesticus)和瓦鳞鬼伞 (C .clavatus)间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不同种鬼伞的POD和EST同工酶之间既有共同的特征 ,又各自有本物种的特有特征 ,POD和EST同工酶酶谱可以作为鬼伞属种类鉴定、亲缘关系比较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西瓜杂种及其亲本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西瓜的10个杂种及其16个亲本为试材分析了干种子、发芽期、子叶期的根及子叶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和酯酶(EST)同工酶。结果表明西瓜POD同工酶和EST同工酶酶谱在不同时期,不同部位不尽相同。发芽期及子叶期POD同工酶和子叶期EST同工酶存在着杂种与亲本差异,杂种酶谱表现为父本相同、母本相同、双亲相同、出现“杂种酶”带及缺少双亲某些酶带五种类型。其中POD同工酶与其父本相同和EST同工酶与其母本或父本相同的杂种多表现较强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5.
10个苜蓿品种过氧化物同工酶(POD)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10个苜蓿品种的根和叶作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分析。研究表明,不同器官酶谱带数目、迁移率(R)、酶活性及分布特征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不同品种间酶谱带有较大差异,初步探讨了10个品种间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6.
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方法对万寿菊9个雄性不育品系及3个育性正常品系的小花、萼片、叶片进行了POD同工酶分析,并对其主要观赏性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系的酶带数、酶活性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萼片的酶活性与各性状呈负相关;不育品系小花的酶谱比正常品系少一个快带区,而且酶带数较少;株高与各性状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运用60Coγ射线辐照东方百合离体不定芽,对不定芽不同生长时期组织过氧化物(POD)同工酶酶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辐照后POD同工酶酶带数和酶带颜色与对照比较都存在一定差异,两个时期6.0、8.0Gy处理的POD同工酶均出现了一条低分子量酶带,对同工酶进行聚类分析发现高剂量处理(≥4.0 Gy)与对照的相似性较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蘑菇属的双孢蘑菇、野蘑菇和姬松茸的 8个菌株的菌丝体阶段的过氧化物酶 (POD)和酯酶(EST)同工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POD和EST同工酶谱不仅清楚地显示出这 3个种的 8个菌株同属于蘑菇属所具有的共同酶带 ;而且酶谱还清楚地显示出不同种不同菌株间的酶的差异。 (2 )双孢蘑菇 4个菌株 (除野生菌株 96 4 3外 )之间无论是来自中国还是来自西欧 ,无论是白色品系还是棕色品系 ,它们的POD和EST同工酶的遗传相似性是比较高的。 (3)双孢蘑菇与野蘑菇的遗传距离近于它与姬松茸的距离  相似文献   

9.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10个苜蓿品种的根和叶作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分析.研究表明,不同器官酶谱带数目、迁移率(R)、酶活性及分布特征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不同品种间酶谱带有较大差异,初步探讨了10个品种间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0.
鸡腿蘑菌丝体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8种不同培养基配方,培养鸡腿蘑菌丝体,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鸡腿蘑菌丝体酯酶(EST)同工酶谱差异明显,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1.
以东方百合离体不定芽为试材,通过POD、SOD同工酶电泳技术,研究了不同耐盐性的百合耐盐突变体同工酶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百合的耐盐性与同工酶的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耐盐突变体的POD同工酶谱以及不定芽的SOD同工酶谱与对照比较出现了新的谱带,且随着突变体耐盐能力的增强,突变体植株与对照的同工酶酶谱相似性越来越低,亲缘关系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12.
张丽  宫国义 《中国蔬菜》2006,1(6):16-18
对3种来源不同的长羽裂萝卜(中国萝卜)雄性不育系的恢复和保持关系进行了测定,并对其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及酯酶(EST)同工酶酶谱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种不育细胞质的恢复和保持关系不同,3种不育系的两种同工酶酶谱存在差异,说明3种不育细胞质属于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13.
侧耳属菌株的菌丝生长特征与其种性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51株侧耳属(Pleurotus)菌株的菌丝体形态学、细胞学和生理生化特征,比较了它们与菌株的产量性状、质量性状和抗性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平皿中菌丝生长速度与子实体品质之间呈较密切的负相关。菌丝体胞外CMC酶、TTC-脱氢酶活性与菌株的产量性状呈正相关。POD同工酶谱间的异同可反映菌株间抗性水平的差异。根据菌落形态和菌丝体细胞结构的变化,色素分泌及无性孢子产生,结合EST、POD同工酶谱带变化,可初步进行种性变异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6个白灵菇菌株酯酶和过氧化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6个白灵菇菌株进行了酯酶(ES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①不同白灵菇菌株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之间既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又各自具有本菌株的特有特征。②白灵菇菌株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比较稳定,是一项稳定的分子水平的重要指标,可以作为鉴定白灵菇种类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萝卜种质资源的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16份萝卜种质花蕾的酯酶(EST)、过氧化物酶(POD)、α-淀粉酶(α-amylase)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花蕾中酯酶和过氧化物酶的酶谱多态性较高;α-淀粉酶为单基因控制,α-淀粉酶与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酶谱中均可检测到1个共显性位点。同工酶酶谱表型与聚类分析结果揭示了供试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萝卜种质资源鉴定与品种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几种氧化酶同工酶与甜瓜抗枯萎病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试验用电泳法分析了对甜瓜枯萎病原菌抗性表现不同的甜瓜品种,苗期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COT)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YT)等同工酶的酶谱表现,及其与品种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正常健株中过氧化物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同工酶谱均与品种的抗病性有相关,且可不同程度地反映品种抗病性的强弱。正常健株中多酚氧化酶的同工酶谱与品种的抗病性无相关。但接种后其酶谱的变化与品种的抗病性则有明显的相关。  相似文献   

17.
西瓜核型雄性不育两用系POD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西瓜核型雄性不育两用系不同器官的POD(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不育株与可育株主要差异在雄花蕾,表现为不育株较可育株多2条活性强的酶带;其他器官差异小,仅表现为酶谱带强弱不同。并对POD同工酶与雄性不育性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以黄芩单细胞克隆愈伤组织为试材,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法,通过分析酯酶同工酶(EST)和过氧化物同工酶(POD)的酶带,研究黄芩单细胞克隆愈伤组织与亲本愈伤组织的遗传特性与品系差异。结果表明:黄芩不同品系单细胞克隆愈伤组织EST谱带间具3个带区特征,最多谱带数品系为4条,最少谱带数品系为3条,其中1号、2号、3号谱带为黄芩单细胞克隆愈伤组织的特征谱带;POD谱带间具4个带区特征,其中1号、3号和7号酶带为特征谱带,EST和POD谱带的有无、宽窄、颜色深浅,相对迁移率大小均不尽相同。黄芩单细胞克隆愈伤组织与亲本细胞愈伤组织既具有亲缘特征又具有品系差异,以期为单细胞克隆品系的遗传特性和品系鉴别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金花梨变异单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金花梨及其18个变异单系进行了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金花梨及其变异单系间的差异可能是受基因型决定的,非环境所致。酶谱差异主要表现在酶带数量和酶活性两个方面。供试单系4条特征酶带基本相同,仅个别变异单系增加或减少1-2条弱带。酶带数量和酶活性与其抗病性、抗寒性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张辉  王华忠 《中国甜菜》2011,(1):31-33,35
以我国第一颗航天育种卫星"实践八号"搭载的5份二倍体、四倍体和单粒种甜菜衍生的SP3代及其对照为试验材料,测定其二年生材料盛花期、抽薹期的过氧化物酶(POD)、酯酶(EST)同工酶谱。结果表明:⑴甜菜航天诱变SP3代二年生材料在盛花期、抽薹期的EST、POD同工酶谱分析中,各个品系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航天诱变材料较对照条带数基本呈增多趋势,且酶活性高于对照;⑵两个时期的同工酶谱图相比较分析中EST、POD同工酶谱在这两个时期总条带数没有明显变化;⑶航天诱变后不同倍性材料间,二倍体材料变异率明显高于四倍体材料和单粒种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