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柑橘衰退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合有关文献,就柑橘衰退病毒(Citrustristezavirus,CTV)的生物学特征、分子生物学、抗病毒基因工程和柑橘衰退病的检测、鉴定及防治作一综述。重点讨论CTV株系分化、基因组和亚基因组RNA、CTV的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目前的研究表明,CTV通常以不同株系的混合物存在,并且和其他病原形成复合侵染,各分离物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多样性。不同株系的分离纯化、各株系间的交叉保护及CTV和橘蚜的互作关系还有待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起源于我国的柑橘碎叶病是严重危害柑橘的一种重要柑橘病毒病,国内外关于柑橘碎叶病毒的研究对于控制该病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概述了国内外关于柑橘碎叶病毒的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病毒的株系和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尤其是对近些年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病毒的基因组和株系序列差异方面的情况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对柑橘碎叶病毒研究仍未解决的问题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芋病毒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芋病毒病的研究进展,包括芋病毒的主要种类、分类地位、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和防治技术。现有研究认为,以RT-PCR技术为基础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结合较成熟的ELISA试验和电镜检测作为芋病毒检测的依据更准确,建立三者相结合的检测体系可提高芋病毒检测的灵敏度、缩短检测时间;以茎尖培养、化学制剂处理及其联合应用的脱毒技术为芋病毒病的防治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葡萄卷叶病毒Ⅲ RT-PCR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利用RT-PCR技术,对葡萄卷叶病毒株系Ⅲ进行了检测。采用的技术流程为:通过提取葡萄叶片或韧皮部总RNA,获得病毒的RNA,反转录合成cDNA,经PCR扩增,获得病毒cDNA的特征片段,并进行了序列分析。对提取的总RNA进行了完整性和纯度检测,确定了良好的RNA获得方法。结果表明,通过RT-PCR扩增的片段序列与病毒源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9.3%,说明采用本研究确定的方法检测葡萄卷叶病毒株系Ⅲ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国内外指示植物法、电镜技术、血清学法、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检测核果类果树病毒的进展,提出了国内核果类果树病毒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葡萄粗皮综合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葡萄粗皮综合症的病原及其分子多样性研究,并综述了近几年来利用血清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检测葡萄粗皮相关病毒所取得的最新进展。随着血清学及葡萄病原学研究的深入,单克隆抗体将逐渐取代多克隆抗体;分子检测方面,传统的RT-PCR方法仍占主流,新的、更加灵敏的检测方法如real-timePCR等将逐渐普及。概述了运动蛋白策略以及基因沉默等转基因技术及其取得的最新进展。最后总结了在葡萄粗皮相关病毒研究领域存在的几点问题与展望。  相似文献   

7.
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引起的衰退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世界柑橘产业的病毒病害。随着我国柑橘产业的发展,柑橘衰退病的危害也日趋严重。目前交叉保护技术是防治柑橘衰退病最有效的手段。现有研究表明,由于CTV存在复杂的株系分化现象,导致弱毒株筛选仍存在诸多困难。对运用生物学方法、血清学检测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CTV弱毒株的最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同时就现有交叉保护防治技术的不足和解决途径进行讨论和展望,旨在为更好地防治柑橘衰退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草莓病毒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周厚成  何水涛 《果树学报》2003,20(5):421-426
综述了草莓皱缩病毒(SCV)、草莓斑驳病毒(SMV)、草莓镶脉病毒(SVBV)、草莓轻型黄边伴随病毒(SMYEaV)、草莓轻型黄边病毒(SMYEV)和草莓潜隐环斑病毒(SLRSV)等6种主要草莓病毒的分类地位、地理分布、传播途径、理化及分子生物学特性,介绍了23种草莓病毒病检测方法、控制手段。应用指示植物小叶嫁接法检测草莓病毒病仍是特异、灵敏的标准方法,但更快捷、准确、灵敏的血清学检测(ELISA)和分子生物学检测(PCR)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草莓病毒病的控制方法主要有培育无病毒苗木、选育抗蚜虫、抗病毒品种和应用转基因技术获得抗病毒植株。  相似文献   

9.
柑橘衰退病毒(CTV)是世界性的柑橘病毒病害,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柑橘产地,对全世界的柑橘产业造成了严重威胁。各国研究人员为防治CTV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本文从CTV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株系分化、传播途径和弱毒株系交叉保护综述了国内外的科研进展。  相似文献   

10.
葡萄A病毒是葡萄皱木综合证的病原之一,通常与其它病毒混合发生,造成葡萄产量的损失。为有效检测葡萄A病毒,该研究建立了免疫捕获-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方法(IC-RT-PCR),将免疫学和核酸扩增技术结合起来使用。结果表明:IC-RT-PCR方法检测的特异性较强,检测葡萄A病毒2个株系的结果为阳性,检测葡萄扇叶病毒、南芥菜花叶病毒、烟草环斑病毒结果为阴性。该方法检测提纯葡萄A病毒的灵敏度为10ng/mL,检测葡萄A病毒感染的Nicotiana benthamiana叶片可稀释到10-6。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苹果、梨、柑橘、葡萄和香蕉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并对今后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检测砂梨潜隐病毒的IC-RT-PCR和TC-RT-PCR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砂梨为试材,在生物学和血清学检测的基础上,采用免疫捕作RT-PCR穴IC-RT-PCR雪和试管捕作RT-PCR穴TC-RT-PCR雪技术,对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pplechloroticleafspotvirus,ACLSV)和苹果茎沟病毒(Applestemgroovingvirus,ASGV)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TC/IC-RT-PCR均能有效检测梨粗提液中的ACLSV和ASGV,分别获得了大小约358bp和499bp的目标扩增片段;但IC-RT-PCR检测ACLSV的效果受到病毒分离株间血清学关系影响。与传统的RT-PCR相比,IC/TC-RT-PCR不仅灵敏度更高,而且不需提取总RNA,可以简化操作程序和减少苯酚、氯仿类有机试剂对人体的伤害和对环境的污染,适合于大量梨样品的病毒快速灵敏检测。  相似文献   

13.
中国果树类病毒的发生及其研究进展(英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国平  洪霓  Ahmed Hadidi 《果树学报》2005,22(1):51-54,F003
概述了在中国发生且己鉴定明确的5种果树类病毒,即苹果绣果类病毒(Apple scar skin viroid,ASSVd)、梨泡状溃疡类病毒(Pear blister canker viroid,PBCVd)、葡萄黄斑类病毒-1(Grapevine yellow speckle viroid-1,GYSVd-1)、柑橘裂皮类病毒(Citrus exocortis viroid,CEVd)和桃潜隐花叶类病毒(Peachlatent mosaic viroid,PLMVd)的研究进展,包括病害的首次发现、症状特征、发病规律、检测方法与防治对策以及这些类病毒的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4.
梨叶片中苹果褪绿叶斑病毒的引物原位标记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英  牛建新 《园艺学报》2009,36(1):15-20
 选用带苹果褪绿叶斑病毒的香梨叶片,制备成适合进行原位RT-PCR的石蜡切片。设计特异引物,利用引物原位标记技术对切片组织中的病毒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PRINS-FITC染色法和PRINS-Rhodamine染色法均能获得良好的检测效果,有病毒部位分别显示绿色荧光和红色荧光,而且荧光出现的位置与原位RT-PCR检测的结果一致。由此证明引物原位标记技术可用于果树病毒的原位检测。  相似文献   

15.
葡萄病毒分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了葡萄病毒RT-PCR、分子杂交、基因芯片、RT-LAMP 以及高通量测序等分子检测技术的原理和特点,综述了近年来葡萄病毒分子检测所取得的进展,展望了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梨新品种及其亲本的AFLP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荧光AFLP技术, 对20个梨新品种及其23个亲本(共43个品种) 进行研究。从64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7对用于扩增, 共获得784条带, 其中多态性带699条, 多态性为89.2%。扩增结果显示, 7对引物组合在29个品种中扩增出特征带, 每对引物组合均能将所有品种鉴别开, 表明荧光AFLP技术用于梨品种鉴定的效率很高。通过聚类, 从分子水平对梨新品种及其亲本的遗传关系进行分析, 并对20个梨新品种进行分类, 为梨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苹果梨的育种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指出,苹果梨综合性状优良,是很好的梨育种种质资源;以苹果梨及其后代为亲本已选育出30余个新品种,大大丰富了梨种质资源;苹果梨的大果、耐贮、小果心、抗寒等优良性状在后代品种中有较强的表现;以苹果梨与多倍体品种杂交后代为多倍体的比率较高。并展望了苹果梨在今后育种中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库尔勒香梨上ACLSV的RT—PCR检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库尔勒香梨叶片和皮层为材料通过改进提取方法提取总RNA,获得了较完整的RNA,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反转录和PCR扩增。并进行了库尔勒香梨上ACLSV(Apple chlorotic leaf sopt virus)的RT-PCR检测,建立了该病毒的RT-PCR检测体系。用此体系扩增得到了ACLSV一个长约为358bp的片段。  相似文献   

19.
以dsRNA为模板的梨脉黄病毒RT-PCR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已知带梨脉病毒(Pearveinyellowvirus,PVYV)的库尔勒香梨植株和库尔勒香梨无病毒实生苗为供试材料,分别选用新鲜幼嫩叶片、4℃条件下保存2~4d的幼嫩叶片、冷冻的幼嫩叶片和皮层为试材,进行dsRNA的分离提取实验,得到了与PVYV基因组RNA长度9306bp相当大小的dsRNA谱带,并以dsRNA为模板,利用设计的特异引物,研究建立了梨脉黄病毒(PVYV)的RT-PCR检测技术体系,能有效地扩增出PVYV的一条长为316bp的特异片段,该技术可广泛用于果树病毒的分子检测。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病毒检测技术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马铃薯病毒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目测法、指示植物鉴定法、电子显微镜检 测、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等检测方法,并对每种方法进行了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