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汕优明86是我所用珍汕97A与明恢86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1995~1996年参加三明市及福建省晚杂优组合区试,平均比对照汕优63增产4.42%;已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7年全省示范种植4700 hm2,普遍表现产量高、产量潜力大、抗稻瘟病.为配合该组合的推广,两年来我所对其高产制种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在建宁县制种15 hm2,平均入库产量2450 kg/hm2,最高产量3750 kg/hm2,现根据两年来的经验,将该组合的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协优0 84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协青早A与镇恢0 84配置而成的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于2 0 0 4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1 产量表现2 0 0 1、2 0 0 2两年在江苏省杂交籼稻区域试验中,协优0 84平均单产分别为970 0 5kg/hm2 和9898 4kg/hm2 ,分别比对照汕优6 3增产7 6 3%和8 30 % ,均达极显著水平。2 0 0 3年在江苏省杂交籼稻生产试验中,协优0 84平均单产74 5 9 5kg/hm2 ,比对照汕优6 3增产12 0 4 % ,居第一位。2 特征特性协优0 84属中熟中籼类型,全生育期14 2 8d ,与汕优6 3相当;株高115cm左右,与…  相似文献   

3.
Ⅱ优907系由三明市农科所育成的抗病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丰产性好、再生能力强、中抗稻瘟病等特点,参加福建省晚稻区试,两年平均产量465.67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5.63%。200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闽审稻2008018)。  相似文献   

4.
高蛋白高产多抗杂交水稻新组合汕优联合2号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不育系珍汕97A与自育抗病抗寒恢复系UN12配组,育成高蛋白优质多抗杂交水稻新组合汕优联合2号。经1999~2000年贵州省杂交水稻区试鉴定,汕优联合2号平均产量8269.5k/hm^2,比对照增产7%。2001年在5个不同生态区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838.0kg/hm^2,比相应综合对照增产2.67%。结果表明,汕优联合2号比贵州省目前推广的优良组合增产,抗寒好、结实率比对照高3%。稻瘟病接种和自然鉴定结果表明,汕优联合2号1~3级,抗稻瘟病。米质理化测试指标和食味鉴评结果,米质优,有9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标准二级以上,特别是蛋白质含量高,达12.2%。汕优联合2号于2002年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在贵州省中低海拔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5.
I优86系陕西省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该组合表现高产、稳产、米质较优、多抗,综合性状显著优于汕优64,且制种产量高,2000年2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6.
K优117是浙江省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连作杂交晚稻组合,具有生育期与汕优10号相仿、高产稳产、食味较好和制种产量高等特点。2002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7.
1.选用良种 选择生育期偏短、产量高的杂交水稻品种组合.我县可用汕优63、特优559、协优57,Ⅱ优802等包衣种子. 2.培育壮秧 选择背风向阳、靠近水源、土壤肥沃疏松的田(地)作为苗床.播前要土壤消毒,播后注意通风炼苗.根据水稻旱育秧要求,适时稀播,培育带蘖壮秧.  相似文献   

8.
福两优2186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应用"生态压力法"选育成有光补性能的核不育系SE21与明恢86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1998年在我县做双晚种植6.7 m2,平均每667 hm2产量530.75 kg,1999年种植66.7 m2,其中单晚面积40 m2(下同),平均产量562.3kg,双晚26.7 hm2平均产量491.6kg,一般比汕优63增产10%以上,而且米质优、口感好,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新组合。在大面积示范的同时,两年来我县还进行试制种,1998年制种0.8 hm2,平均产量162 kg,1999年制种3.3 hm2平均产量216.1kg。所制的种子到海南鉴定,纯度达99%以上,说明该组合的制种技术已经成熟可用。  相似文献   

9.
中优205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选育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高产稳产性突出,适应性广,米质优。2004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作杂交中稻中熟种和杂交晚稻迟熟种推广。作单季晚稻栽培时,可在浙江省及邻近省籼稻区种植;作连作晚稻栽培时,可在浙中、浙南低海拔地区种植。2004~2005年在浙江衢州市早夏制种,一般产量2300kg/hm^2,高产田块可达3400kg/hm^2。现将其早夏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我国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并应用于生产,黄岩开始了杂交水稻的试验与推广工作;45年来,杂交水稻制种的不育系有珍汕97A,协青早A,76-27A;恢复系有IR26,明恢63,密阳46,测64-7,T806等;杂交水稻组合的推广从籼三系的汕优6号到粳三系的七优2号、两系的两优培九、籼粳杂交水稻的甬优系列,这些品种的推广使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文章回顾杂交水稻组合的推广,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杂交水稻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新香优80是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培育的不育系新香A,与该所选育的恢复系80配制而成的三系杂交早稻迟熟优质组合。该组合高产稳产.米质优,抗性好,1997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县1998年早季引进。参加我县早杂区试,平均亩产495.5公斤,居参试9个组合的第二位,比对照威优77亩增16公斤,增产3,33%;比对照汕优016亩增19.4公斤,增产4.07%,均未达显水准;但比参试的威优89增产显,比威优016增产极显,是个具发展潜力的新组合。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信息》2006,(9):33-34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5021 品种名称:协优9019 选育单位: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协青早A×9019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1.8天,比对照汕优63早熟1.3天。株型适中,茎秆粗壮,叶片较披,株高117.3cm,每667m^2有效穗数16.8万穗,穗长25.4cm,每穗总粒数161.7粒,结实率77.7%,千粒重28.5g。  相似文献   

13.
超级杂交水稻II优1273是由三明市农科所于2000年育成,该组合是用II一32A与明恢1273配组而成。2001年,II优1273参加三明市中稻组区试平均亩产614.0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11.51%,居第一位;同年,参加福建省中稻组区试,平均亩产553.02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8.21%,居第二位。2002续试,平均亩产521.57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4.99%。2003年参加福建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6.22kg,比对照增产9.32%。2003年12月II优1273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获国家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申请公告。  相似文献   

14.
曾永德 《农技服务》2004,(11):29-29
中优177是贵州贵大神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从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引进的水稻新品种,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全生育期151.2天,比对照汕优63(下同)早熟  相似文献   

15.
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新香优80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新香优80是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用本所选育的优良恢复系80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新香A配制而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参加湖南省晚稻区试,比对照威优64增产11.2%,米质达部颁二等优质米标准。具有生育期适宜,适应性广,较抗病虫,制种产量较高等特点。1997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培两优568是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06年2月审定的一季晚稻新组合。该组合生育期早于汕优63,而产量高于汕优63。湖南省区试,高产试验点高产水平达577kg/667m^2,省种子站统一安排布置的生产试验湘潭点上产量达589kg/667m^2。此外,该组合还具有较好的食用品质和较好的高温耐受性。  相似文献   

17.
T优180是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三系杂交晚稻中熟组合,2005年通过湖南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号:2005029),现由大北农集团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独家经营。2007年在麻阳县作晚稻栽培,面积达66.70hm2,平均产量7.73万kg/hm2,最高产量达8.85万kg。该品种在我县作双晚栽培,生育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优,是深受农民欢迎的晚稻组合。  相似文献   

18.
两优培九杂交水稻是江苏省农科院"863"课题组用培矮64S与9311杂交育成的两系法亚种间高产优质杂交中稻组合,即"超级稻",已获国家专利,1999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县1999年引进试种2hm2,取得9.38t/hm2的高产,比同熟期的三系杂交稻高1.58t/hm2,最高田块产量达11.8t/hm2.该品种在我县种植表现适应性强、产量高、米质优、综合抗性好,是很有推广价值的两系新组合.  相似文献   

19.
“协优5968”(“协青早A”/“5968”)系浙江省台州市农科院选育的杂交晚籼新组合。于2003、2004年分别通过浙江省、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作单晚和连作晚稻种植。该品种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良、抗性好,适应性广。2004年在省内外共种植35万亩。1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浙江省杂交籼稻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538.40、561.80kg,比对照“汕优63”分别增产7.0%、16.2%,均达极显著水平,居参试组合第一位。2002、2003年参加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籼迟熟高产组合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602.7、525.1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8.7%、6.9%,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杂交水稻乐优94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优94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乐丰A与恢94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杂种优势强,适应性广,丰产性、稳产性好,米质优。2005年在大埠岗镇试种,平均每667m。产量652.8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12.7%,表现出较高的丰产性与稳产性,2006~2007年在邵武进行烟后制种探索,两年试制种43.3hm2,均获得较高的产量,每667m2最高产量213.3kg。现将其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