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使用4种微生物菌剂不同剂量处理对福白菊枯萎病进行田间试验,结果显示:4种微生物菌剂对福白菊枯萎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且防效随用药量增大而提高。根据试验结果,根腐克星50倍液防效最好,极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的防效;5亿芽孢/g多粘芽孢杆菌水剂17倍液、天下第一菌50倍液、天下第一菌100倍液、100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100倍液4个处理防效次之,各处理间防效无显著差异;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福白菊生长安全,且有明显促进生长作用。推荐使用根腐克星50倍液、天下第一菌50-100倍液、5亿芽孢/g多粘芽孢杆菌水剂17倍液、100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100倍液防治福白菊枯萎病,在发病初期灌根防治,10d左右灌根1次,连续灌根3次。  相似文献   

2.
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大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连续2年开展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田间药效试验。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治大白菜根肿病,用量0.125×10~8~0.2×10~8cfu/g枯草芽孢杆菌,移栽前蘸根,移栽后灌根4次,防效达53.1%~65.1%。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大白菜根肿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对作物安全,是防治大白菜根肿病较好的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3.
从饲料用麦麸中分离出的12种细菌均能支持无菌家蝇Musca domesticaL.幼虫在胰化酪蛋白大豆卵黄琼脂(Trypticase Soy Egg Yolk Agar,TSEYA)培养基中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1)幼虫在接种香味类香味菌Myroides odoratimimus的TSEYA培养基中生长时间最短,仅需97.61±1.14h;2)幼虫在接种醋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的TSEYA培养基中的化蛹率可达到86.81%;3)从接种嗜水汽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TSEYA培养基中得到的蝇蛹重量最高,达到20.15±0.23mg/个;4)除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饲养的家蝇羽化率较低(60.87%)外,其余各种细菌饲养的羽化率在84.33%~97.47%之间。此外,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香味类香味菌、聚团肠杆菌Enterobacter agglomerans以及成团肠杆菌Pantoea agglomerans可作为单一营养来源支持幼虫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  相似文献   

4.
生防枯草芽孢杆菌L1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峙培养,测定出枯草芽孢杆菌L1的抑菌谱较宽,特别是对水稻纹枯病菌、大豆菌核病菌、禾谷镰孢菌、辣椒灰霉病菌、玉米小斑病菌抑菌效果明显;枯草芽孢杆菌L1不同发酵时间经湿热灭菌处理后,5 d发酵液中抑菌活性物质含量最高,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达83.23%,发酵液随时间延长抑菌效果不再增加;枯草芽孢杆菌L1抑菌活性物质对温度不敏感;枯草芽孢杆菌L1发酵液用硫酸铵梯度沉淀法提取粗蛋白在硫酸铵饱和度达60%~70%(不含60%)沉淀的活性物质抑菌效果最好,对水稻纹枯病菌平均抑菌半径达1.15;枯草芽孢杆菌L1对玉米、大豆、小麦、番茄、菜豆、黄瓜、水稻无致病性,而且还有保鲜和促生作用。  相似文献   

5.
枯草芽孢杆菌作为一种有益生物防治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国内外对其研究日益增多。综述枯草芽孢杆菌在防治稻瘟病中的研究进展和控病作用机制,包括蛋白类抗菌物质和脂肽类抗生素两类物质对稻瘟病病菌的抑制作用。简要介绍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制剂在防治稻瘟病中的应用情况、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应用荧光定量PCR和稀释分离法检测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木霉菌Trichoderma spp.与茄病镰刀菌Fusariumsolani f.sp.cucurbitae在黄瓜根际动态变化及其对黄瓜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施用500×木霉菌肥、100×枯草芽孢杆菌7d后对黄瓜根腐病的防效分别为100%和92.5%,14和28d的防效分别为96.71%、86.76%和85.35%、79.24%;100×枯草芽孢杆菌初始拷贝数为130787 copys/μL,7d内枯草芽孢杆菌拷贝数下降到51161 copys/μL,14和28d时数量开始上升到295139和680556 copys/μL。木霉菌肥的变化趋势与枯草芽孢杆菌相同;用枯草芽孢杆菌和木霉菌肥防治黄瓜根腐病后,茄病镰刀菌变化趋势一致,初始拷贝数分别为2.61和15.34 copys/μL,7d内茄病镰刀菌DNA拷贝数增加明显,100×枯草芽孢杆菌和木霉菌DNA拷贝数分别为11.22和20.9 8copys/μL,之后茄病镰刀菌数量保持平稳。经过稀释分离法分离2种生防菌和茄病镰刀菌的数量,变化趋势与荧光定量PCR检测趋势相似。因此使生防菌快速定殖是提高其对土传病害防治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白粉病是设施黄瓜生产中的一大灾害性病害,其病原菌已对多种常用的防治杀菌剂产生了抗性,为寻找替代药剂,上海市引进了杀菌剂40%氯氟醚菌唑悬浮剂,在温室秋黄瓜田开展了白粉病防治示范,在田间白粉病呈点状发生时使用该药,以1 500倍稀释液喷施,共施药3次,末次调查时该药剂处理区的病情指数为15.2,而3种常用药剂醚菌酯、戊唑醇、氟硅唑处理区的病情指数为25.9~29.4,作为对照的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区病情指数更高达37.7。以枯草芽孢杆菌处理的防效为基数,得出氯氟醚菌唑处理相对其增效59.6%,可作为防治黄瓜白粉病的替代药剂。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枯草芽孢杆菌对甜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控效果,以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为对照,在甜瓜白粉病初期喷施不同浓度的200亿个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调查应用效果发现,该枯草芽孢杆菌制剂与嘧菌酯防效相当。施药处理后14 d,200亿个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倍液和500倍液对甜瓜白粉病的防效分别达96.72%和81.40%;对甜瓜株高、叶面横径、叶面纵径、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和果实糖度指标的促生作用分别达24.28%~31.78%、36.85%~50.08%、42.42%~52.21%、61.14%~69.14%、39.58%~49.12%、23.29%~29.86%。  相似文献   

9.
枯草芽孢杆菌Bs916防治番茄青枯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室内MS平板植物组培法、温室盆栽试验和微生物特异性平板分离检测技术,评估了枯草芽孢杆菌Bs916对番茄的促生、防治青枯病的作用,研究了菌株Bs916对番茄根表及茎内青枯菌种群数量的影响和对番茄根围可培养微生物含量的影响。在植物组培MS平板中,枯草芽孢杆菌Bs916对番茄植株鲜重具有促生作用,播种15 d后,其鲜重达79.8 mg,比未处理对照增加9.61%。盆栽试验显示,枯草芽孢杆菌Bs916灌根处理番茄后14 d,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达55.6%;菌株Bs916处理番茄后,番茄根表、茎内青枯菌含量和未处理对照的青枯菌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均呈现随着时间的改变而逐渐下降的趋势,菌株Bs916处理的根表青枯菌含量约为未处理对照的1/100~1/10,而茎内青枯菌含量为未处理对照的1/50~1/2。此外,菌株Bs916的施用对番茄根围土壤中细菌种群具有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对真菌具有先促进后快速抑制的作用,而对根围放线菌则无显著性影响。以上结果表明,芽孢杆菌Bs916具有潜在的防治番茄青枯病的田间应用前景,也为其田间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防治近几年越冬茬黄瓜上的新病害——细菌性茎软腐病,从海边盐生植物根际土壤中富集培养、分离和鉴定了产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脱氨酶的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共鉴定出了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土生拉乌尔菌Raoultella terrigena、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产酸克雷伯菌Klebsiella oxytoca、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和克吕沃尔氏菌Kluyvera cryocrescens共7个种的PGPR。测定了ACC脱氨酶活性,其中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菌株CRG-2,产生ACC脱氨酶活性最高,为324.3μmol/(mg·h)。将菌株CRG-2和枯草芽胞杆菌复配制成丸化种衣剂后,测定了对黄瓜细菌性茎软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和枯草芽胞杆菌复配后形成的种衣剂对黄瓜细菌性茎软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达到73.13%,高于中生菌素防治效果15.79%。由此可见该种衣剂有望在生产上用于防治黄瓜细菌性茎软腐病。  相似文献   

11.
在田间出现晚疫病中心病株时,每667 m2用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00 g、枯草芽孢杆菌15 g、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75 g、50%氟啶胺悬浮剂30 g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试验结果表明,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和50%氟啶胺悬浮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基本相同,且防治效果优于枯草芽孢杆菌和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12.
东亚飞蝗肠道细菌鉴定及其对金龟子绿僵菌拮抗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室内饲养的东亚飞蝗5龄若虫肠道细菌的分离纯化培养,共获得8个细菌菌株,16s rDNA鉴定分别与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sp.)、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节杆菌属(Arthrobactersp.)、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u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有较高的同源性,其中克雷伯氏菌和阴沟肠杆菌检出率为100%,检出量最大,均达到109cfu/g肠道,为常驻的优势菌群。肠道细菌在东亚飞蝗体内的数量分布为后肠>中肠>前肠,种类分布为中肠(8种)>后肠(6种)>前肠(4种)。常驻细菌克雷伯氏菌和阴沟肠杆菌对金龟子绿僵菌则无拮抗作用,表明肠道常驻菌不是影响金龟子绿僵菌在蝗虫肠道内萌发侵染的主要因素,但同时也说明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使用绿僵菌防治蝗虫在防效上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鉴于草莓生产过程中真菌性病害发生严重的现状,进行了4种不同处理方法的草莓灰霉病防治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个处理都对草莓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效(81.3%~94.1%),但枯草芽孢杆菌的防效明显高于未施组,常规化学农药短期防效显著,之后逐步减退,枯草芽孢杆菌完全替换常规化学农药的前期防效较差,后期防效逐步提升,3次施药后防效高于常规农药10.9%;枯草芽孢杆菌还具有明显的增产促生作用,且不影响环境,不造成残留,能提升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4.
草莓根腐病是陕西关中地区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引起草莓根腐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鉴定其为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种植物源农药对上述两种镰刀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1.5%苦参 ? 蛇床子素水剂(AS)对尖孢镰刀菌的抑菌活性最强,EC50值为2.7 μg/mL,0.3%苦参碱乳油(EC)对茄腐镰刀菌的抑菌活性最强,EC50值为4.5 μg/mL。选择室内抑菌活性较高的3种植物源杀菌剂和3种微生物菌剂 (枯草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 为供试药剂进行田间试验,发现100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WP) 600倍液对草莓根腐病的防治效果最好,达69.25%,10亿芽孢/g多粘类芽孢杆菌 WP 800倍液、1.5%苦参 ? 蛇床子素 AS 700倍液、2亿芽孢/g哈茨木霉菌 WP 200倍液防治效果分别为63.14%、62.84%和59.74%。因此推荐使用枯草芽孢杆菌 WP、多粘类芽孢杆菌 WP、苦参 ? 蛇床子素 AS 和哈茨木霉菌 WP 作为草莓根腐病的田间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5.
小麦纹枯病生防芽孢杆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河南、北京等地采集小麦植株,分离得到202株内生芽孢杆菌,平板拮抗测定获得27株对小麦纹枯病菌拮抗效果明显的菌株。温室盆栽测定了27个菌株对小麦纹枯病的生防效果,其中菌株M-1、W-2和W-3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0.4%、59.4%和56.6%。对3株生防菌株进行了分类学鉴定,M-1为多粘类芽孢杆菌,W-2为地衣芽孢杆菌,W-3为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6.
新农药介绍     
《农药科学与管理》2005,26(7):45-46
枯草芽孢杆菌:理化性质:枯草芽孢杆菌属细菌杆菌属,为微生物农药。是从土壤样品中筛选到的菌株,该菌株编号为BS-208,是疏水性很强的生物活菌。菌株鉴定其细胞形状为杆状,革兰氏染色阳性。形成芽孢,在显微镜下芽孢为椭圆形。1000亿个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生产方法为微生物发酵。该剂外观为白色至褐色组成均匀的疏松状粉末,不应有结块。其活芽孢数为1000-10^8个/g,采用显微镜下计数法检验。稳定性:对紫外光敏感.碱性物质及杀菌剂对其有抑制作用.常温贮存稳定2年;热贮存试验(54+2)℃下,贮存14d.测得的活芽孢数下降率≤15%。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移栽后草莓生产安全,减少草莓炭疽病发生,采用药剂蘸根法测定1 000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WP防治草莓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 000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WP对草莓炭疽病有较好的防效,其与生产上常用药剂多菌灵、咪鲜胺防效相当,并与多菌灵混用后药效提高近8%,且对草莓安全性好,因此在生产上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不同生物制剂对人参苗期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生物制剂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防治人参苗期病害的效果,对播种人参采取浸种+播后苗床浇施,对移栽人参采取蘸根的施药方式,药后调查各处理人参苗期病害发生率以及参苗生物量。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菌对播种人参和移栽人参的苗期立枯病、根腐病有较明显的防效,连续两年用药后对播种人参苗期立枯病的防效达到50%以上,对根腐病的防效也接近50%;对移栽人参苗期立枯病防效达75%以上,对根腐病的防效达65%以上。连续2年施用哈茨木霉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2年生参苗的生物量。  相似文献   

19.
适宜于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一种液体合成培养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一种能使马铃薯晚疫病菌生长得很茂盛的液体合成培养基,其成分是每竔蒸溜水中加入葡萄糖20.0克,苹果酸2.0克(用 NaOH 加以中和),(NH_4)_2SO_2.0克,KH_2PO_4 0.67克,K_2HPO_4 0.33克,MgSO_4·7H_2O 0.5克,CaCl_2 1.0克,1% FeCl_3 10滴,硫胺素盐酸盐1毫克。作者特别研究了晚疫病菌对于钙素和有机酸的要求,并提出了这些物质的生理作用及真菌营养与寄生性关系的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20.
应用免疫胶体金银染色技术定位玉米内生细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光镜免疫胶体金银染色技术对玉米内生细菌进行了定位研究。用分离、筛选于玉米体内具有生防潜力的优势菌枯草芽孢杆菌B20-006菌株的特异性蛋白,制备兔抗血清作为一抗,二抗为金标记羊抗兔IgG,30%甘油-1%戊二醛固定组织,进行冷冻切片免疫胶体金银染色光镜观察。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液浸根处理后5~7d (三叶期)的组织切片中菌体有大量金银颗粒沉淀,内生细菌在根、茎、叶均有分布,大多寄生在植物组织的细胞间隙,菌量根部大于茎和叶部,根、茎、叶的菌量之比为12:3:1,证明枯草芽孢杆菌B20-006菌株为玉米内生细菌,且可在玉米体内繁殖和传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