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 de Man)隶属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新对虾属,俗称基围虾、蚕虾、沙虾.刀额新对虾是一种适宜于海、淡水养殖的对虾新品种,身体肥壮而结实,肉质脆嫩而鲜美,对水中低溶氧的忍受程度和离水后的耐干能力及存活时间均比其他虾类强,且活体运输方便.刀额新对虾的个体虽比长毛对虾小些,但肉质胜过其他对虾,深受消费者青睐.  相似文献   

2.
刀额新对虾俗称基围虾、沙虾、泥虾,分类上属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新对虾属,其主要特征之一是额角上缘有齿,下缘无齿,这是区别于对虾属的显著特征之一。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福建、台湾和两广沿海,刀额新对虾对低盐、高水温和低氧有较强的忍耐能力,离水后...  相似文献   

3.
郭清剑 《水产养殖》2010,31(10):17-18
<正>刀额新对虾,俗称沙虾、泥虾,在分类上隶属于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新对虾属。刀额新对虾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福建、台湾和广东、广西沿海,其味  相似文献   

4.
刀额新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刀额新对虾(Metapeneusensis),俗称砂虾。它具有杂食性、生长迅速、抗病害能力强等优点,不但可以在海水中养殖,而且还能在低盐以及淡水池塘中养殖,是目前闽、粤、桂三省沿海新兴养殖的优良虾种。近年来,由于虾病在全国沿海...  相似文献   

5.
刀额新对虾淡水驯化存活率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刀额新对虾淡水驯化存活率的观察顾德平方卫星叶维明(奉贤县水产技术推广站,201400)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ensisdeMan属十足目(Decapoda)、游泳亚目(Natantia)、对虾科(Penaeidae)、新对虾属(Metape...  相似文献   

6.
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ensis)是新对虾属中经济价值较高而又比较易于养殖的忡类。笔者于1994年进行了刀额新对虾人工育苗的探索性研究.并获得了成功.平均出苗员接近10万尾/立方米,经济效益较好。现将育苗的技术关键总结如下。1亲虾的挑选、运输和暂养1.1挑选亲虾的质量及成熟程度是育苗成功的基础和关键。刀额新对虾壳薄呈半透明,可透过体壳观察卵巢的大小、饱满度和颜色.借此判断其成熟程度。成熟亲虾卵巢里草绿色。个体相当的亲虾卵巢越大其成熟度越好。不要挑选带病、受伤和未交配的个体。1.2运输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采用…  相似文献   

7.
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de Hann)是近几年发展的新的养殖对象。本文作者总结刀额新对虾淡水池塘养殖的关键技术措施,以飨读者,以便推广。  相似文献   

8.
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俗称沙虾、泥虾或独角新对虾,是新对虾属中经济价值较高而又比较易于养殖的品种,刀额新对虾适应性强,能在低盐度(10‰)和低溶氧的水域生长;适温范围广,耐低温能力强,可在秋冬季养殖,离水存活时间长,适宜活体运输。商品虾规格小,很适合池塘养殖。  相似文献   

9.
刀额新对虾淡水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刀额新对虾是目前“海虾淡养”的优良品种,我市于去年在车坊镇进行了刀额新对虾淡水池塘养殖试验,试验面积28亩,经五个月的饲养管理,共产商品虾290kg,亩产达1036kg,总收入20300元,扣除成本10899元,获毛利9401元,亩均毛利3359...  相似文献   

10.
凌剑 《内陆水产》2006,31(9):28-29
刀额新对虾又称独角新对虾、基围虾、沙虾、泥虾等,其壳薄肉厚、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是当前国内外市场最热销的对虾品种,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价格一涨再涨。刀额新对虾原是海水养殖的虾类,近几年,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要的拉动,一些地方开展了该虾淡水养殖成虾的试验,试验证实:刀额新对虾经过淡化后可以在纯淡水中养殖,  相似文献   

11.
咸水水质对刀额新对虾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通过对刀额新对虾仔虾的急性中毒试验和水型生长试验,对刀额新对虾仔虾在不同类型咸水中的生存、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水质中的碳酸盐碱度和pH值对刀额新对虾仔虾的致死作用存在着交互作用,碳酸盐碱度96h LC50值为15.45mmol/L;(2)刀额新对虾仔虾能生长在一些S^AaⅡ、Cl^AaⅡ、Cl^MaⅢ等咸水水型中。  相似文献   

12.
钱林峰 《淡水渔业》2000,30(2):23-24
刀额新对虾 (Metapenaeusensis)俗称沙虾、泥虾、土虾 ,商品名俗称“基围虾”。在分类上隶属于甲壳纲 ,十足目 ,对虾科 ,新对虾属。其虾壳薄体肥 ,肉质鲜美 ,深受消费者欢迎。1 生态特性刀额新对虾是近岸浅海虾类 ,常栖息于沙泥质或泥沙质底海区。该虾对环境适应能力强 ,当天气寒冷时 ,常隐藏在底质中 ,即使在适温期也喜潜伏于底质 ,仅露出两眼和触须。食性为杂食偏动物性 ,在幼虾阶段类似对虾类 ,成虾以捕食底栖生物为主 ,兼食底层浮游生物 ,喜傍晚或清晨活动觅食。对低溶氧忍受力较对虾强 ,幼虾的窒息点为1 6 4mg/L ,…  相似文献   

13.
郭清剑 《水产养殖》2010,31(7):32-33
<正>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俗称沙虾、泥虾,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福建、台湾和广东、广西沿海,其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对低盐、高水温和低溶氧有较强的忍耐能力,离水后也可较长时间存活,适于活虾上市。近几年来,由于南美白对虾病害的频繁爆发,给养殖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致使养殖业者迫切需要寻找抗病力强的新品种。因此不少养殖业者开展刀额新对虾淡水养殖,  相似文献   

14.
刀额新对虾(Metapenanusensis)俗称砂虾、麻虾、泥虾、中虾、芦虾 ,商品名俗称基围虾。刀额新对虾是我国近海重要的经济虾类之一 ,在新对虾属中渔业价值名列前茅。因其虾壳薄体肥 ,肉嫩味美胜于中国对虾 ,即使死后 ,亦能长时间保持其鲜度 ,故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目前 ,在浙江、福建对其低盐度淡化池塘养殖积累了一些经验 ,但在江苏养殖尚处在起步摸索阶段 ,技术尚不成熟 ,因而大多养殖户亏损。1999年 ,我市根据省、市关于加快新品种的引进与养殖品种结构调整有关精神 ,在我市官庄养殖场进行了试养 ,取得了较好的效…  相似文献   

15.
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de Haan)是近几年发展的新的养殖对象。本文作者总结刀额新对虾淡水池塘养殖的关键技术措施,以飨读者,以便推广。  相似文献   

16.
<正> 刀额新对虾分布范围很广,中国、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以及印度洋和澳大利亚均有分布,我国则分布于浙江以南海区。 刀额新对虾在我国南方沿海称为沙虾、泥虾,在商业上则称为“基围虾”。在分类上隶属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新对虾属,是一种海水养殖品种,具有食性广,生长快、广盐性、耐低氧、抗不良环境能力强、壳薄体肥、肉质鲜美等特点,深受消费者欢迎。  相似文献   

17.
刀额新对虾与缢蛏混养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仰源 《齐鲁渔业》2007,24(4):28-29
为提高养殖池塘经济效益,选择具有环形沟的低盐度海水池塘,开展刀额新对虾与缢蛏混养,充分利用池塘水体进行立体化养殖,是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虾拖网网囊对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的选择性,2014—2017年于南海海域使用套网法和裤网法对2组菱目网囊(D25和D30)和6组混目网囊(S35+D18、S25+D25、S30+D25、S35+D25、S35+D30和S35+D35)进行选择性试验。以SELECT模型为基础框架,以logsitic曲线为模型,使用极大似然估算法估算单网次和联合网次下网囊对刀额新对虾的选择性。结果表明,菱目网囊D25和D30对刀额新对虾的选择性很差,逃逸数量很少;套网法试验中,混目网囊S35+D18、S25+D25、S30+D25和S35+D25对刀额新对虾的平均50%选择体长(L50)分别为51.52 mm、60.84 mm、63.21 mm和64.53 mm,平均选择范围(SR)分别为16.48 mm、14.31 mm、12.84 mm和9.75 mm;裤网法试验中,混目网囊S35+D25、S35+D30和S35+D35对刀额新对虾的平均L50分别为75.43 mm、82.38 mm和95.39 mm,平均SR分别为6.93 mm、6.39 mm和20.44 mm,平均相对作业强度(p)分别为0.51、0.52和0.64。综合南海区刀额新对虾的首次性成熟体长(80 mm)和网囊选择性等多方面因素,认为S35+D30网囊的选择性较好,研究结果可为南海海域虾拖网的渔具管理和刀额新对虾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广东大鹏湾虾拖网网囊网目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张健  孙满昌  罗炎标 《海洋渔业》2007,29(2):166-173
虾拖网渔业是南海海域重要的作业方式之一,但尚未有关该渔业网目尺寸选择性的报道。为评价虾拖网渔具的渔获性能、合理利用虾类资源,在广东大鹏湾进行了网目选择性试验。试验采用双支架虾拖网作为试验网具,并使用套网法估算了网目内径为35、40和45 mm的网囊对主捕虾类的选择性。结果显示,虾类渔获中刀额新对虾、须赤虾、周氏新对虾和日本囊对虾渔获数量较多,比较以往资料,刀额新对虾和周氏新对虾优势体长、平均体长均有所下降,其它2种虾类平均体长未见明显变化;选择性分析结果显示,主捕虾类的L50随网目尺寸线性增大。根据试验结果并结合历史资料,笔者认为现阶段35 mm的网囊网目尺寸对于保护上述4种虾类资源是比较合适的。  相似文献   

20.
丁勇  游玉 《科学养鱼》1995,(7):16-16
刀额新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二)五、育苗结果自1994年4月21日开始,至10月25日育苗结束。总共选购刀额新对虾的亲虾3115尾,共计获得受精卵4.6725亿个,平均孵化率达86.6%。动用育苗水体1215m3,总共培育出体长0.5~1.2cm的砂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