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糯高粱新选不育系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筛选出遗传力和配合力表现优良的糯高粱不育系亲本,提高杂交育种效率,为杂交糯高粱育种选择优良亲本和配置强优势组合提供参考。选用3个糯高粱新选不育系、3个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9个杂交组合,采用DPS数据处理软件对株高、穗长、穗粒重、生育期、千粒重、产量6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及遗传效应的分析。结果表明,不育系11476A2在株高、穗长和生育期的一般配合力均有较高的优势,相对效应值分别为2.5572、2.4284和0.6792;不育系11494A2的穗粒重和产量一般配合力最高,相对效应值为5.7165和4.8505。这些亲本系在育种和生产上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加性方差与基因型方差的比值依次顺序为株高>穗粒重>千粒重>产量>穗长>生育期。从产量性状分析看,11476A2×L17可能是一个较理想的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主要性状配合力、遗传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9,自引:6,他引:53  
用(冈)朝阳一号A等6个不育系与泰引1号等5个恢复系组成6×5不完全双列杂交。估算了株高、生育期等16个性状的配合力与遗传力。结果表明:杂交水稻杂种 F1的产量和其他性状,同时受恢复系、不育系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的作用。这三种配合力,总称为配合力总效应(用 t.c.a表示)。不育系和恢复系的一般配  相似文献   

3.
几个甘蓝型油菜品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和遗传力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弄清德国引进双低、高含油量材料作亲本的潜力,为科学地应用这几份材料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13份德国引进甘蓝型油菜作母本,与6个优良自交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研究其在主要农艺性状上亲本间的配合力和性状的遗传力,结果表明:(1)一般配合力上,6个父本的优劣顺序为:042269>044130>05431-435>05421-425>042164>05416-420。母本的优劣顺序为:德-3>德-2、德-16>德-1>德-6、德-23>德-18>德-7>德-25>德-30>德-8>德-20>德-10。(2)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最好的组合是:德-8×05421-425。78个组合中,产量排在前三位的组合为:德-16×044130,德-16×042164,德-23×044130(3)性状遗传力以单株角果数的广义遗传力最高,千粒重最低。试验结果结合田间表现表明:德-3、德-2和德-16这三份材料的综合性状较好,可利用其它优良材料与其杂交创造双低、高含油量、农艺性状优的材料。  相似文献   

4.
采用两套新质源亲本,按3×6NCⅡ遗传设计,分析了3个不育系与6个恢复系配制的18个两系杂交早稻组合的株高、穗长等10个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结果表明,除单株有效穗外,其余9个性状组合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恢复系除单株有效穗和小区产量外,其余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均达显著水平;不育系株高、穗长、单株有效穗、小区产量和长宽比的一般配合力方差达到显著水平。恢复系R 76/鹏超1号和不育系标广占63S表现出较好的一般配合力,组合标广占63S/(R 76/鹏超1号)的特殊配合力表现最佳。10个性状中单株有效穗、穗实粒数、小区产量的狭义遗传力较小,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选用不同来源的5个籼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7个恢复系,按NCⅡ设计配制35个组合,研究了穗长、穗颈长、结实率、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千粒重等8个穗部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结果表明:(1)所研究的8个穗部性状的加性效应与非加性效应都具有重要作用.但穗长这一性状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二次枝梗数、一次枝梗数、千粒重等3个性状则是非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2)不育系对所研究8个穗部性状的大多数性状都有重要影响,恢复系对穗长、穗颈长、每穗总粒数等三性状亦有很大的作用.(3)参试的不育系以G 46 A为优良,恢复系以绵恢725为优良,明恢63是一个配制生育期较长高产组合的优良亲本.(4)亲本的自身表现与其一般配合力关系密切,在育种实践中必须注意加强对亲本自身性状的改良.(5)遗传力方面,8个穗部性状的广义遗传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千粒重>穗颈长>穗长>结实率>每穗实粒数>一次枝梗数>每穗总粒数>二次枝梗数,狭义遗传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穗长>穗颈长>结实率>每穗总粒数>一次枝梗数>每穗实粒数>二次枝梗数>千粒重.  相似文献   

6.
旨在研究玉米自交系单株产量等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力及反交效应,为玉米自交系的选育和杂交种的组配提供依据。以11份玉米自交系为试材,按Griffing Ⅲ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110个组合,观测杂交种的单株产量、株高、穗位高、雄穗分支数、雄穗主轴长、抽丝期和开花期等7个性状的表型数据,并对上述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广义遗传力、狭义遗传力和反交效应进行估算。供试材料除雄穗主轴长的特殊配合力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JZ3和JZ6两个自交系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为极显著正值,两对组合JZ9×JZ2和JZ2×JZ9、JZ6×JZ3和JZ3×JZ6的单株产量具有最大的正向SCA效应值,分别为40.68 g和35.24 g。单株产量的反交效应差异极显著,部分自交系的反交效应方差较大。7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从大到小依次为,雄穗分支数、株高、开花期、穗位高、抽丝期、单株产量和雄穗主轴长;狭义遗传力从大到小依次为,雄穗分支数、株高、穗位高、开花期、雄穗主轴长、抽丝期和单株产量。试验结果表明单株产量性状的显性遗传方差占比最大,狭义遗传力最小,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对该性状的选择适宜在晚代进行;单株产量性状具有显著的反交效应,故部分自交系需严格控制正反交方式。  相似文献   

7.
墨西哥血缘王米自交系穗部性状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5份骨干自交系与墨西哥血缘Pob45、Pob46、Pob69、Pob70自选的6份玉米自交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成30个组合,分析了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重、百粒重、粒长、秃尖长等主要数量性状的GCA、SCA、代A和遗传参数, 从而筛选出3个优良自交系Pob45QA1、Pob69QC2、Pob70QD2和3个强优势组合Pob45QC1×Mo17(粒长)、Pob70QD2×Mo17(穗重)、Pob70QD2×黄早四(百粒重、穗长); 配合力基因型方差与遗传力估算结果表明,大部分性状的加性方差明显大于显性方差,一般配合力表现出比特殊配合力较大的遗传份量,因此,表现较好的自交系有望成为新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8.
为测定4个谷子不育系的育种应用潜力,将4个不育系与5个恢复系按NCII不完全双列杂交方式配组,对其杂种F1的7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组合的7个主要农艺性状存在显著差异。配合力分析,新选育不育系Y1A、Y2A一般配合力都一般,Y1A有利于选配大穗杂交谷子,Y2A则有利于选配矮秆、子粒饱满的杂交谷子;当地常用的2个不育系张1A、晋1A中,晋1A的一般配合力明显好于张1A,说明晋1A更适合于谷子中晚熟种植区。4个不育系所组配的20个组合中杂种优势不明显,7个主要农艺性状中,晋1A所组配的组合综合性状几乎都最优,组合晋1A×沧239产量最高;Y1A、Y2A和张1A所配组合综合性状高低各不相同。产量前3的组合分别为晋1A×沧239、Y2A×衡优17和张1A×朝阳谷子。分析表明,要想有强优势组合,不仅需要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亲本,亲本间还要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玉米果穗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及其遗传效应,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对参试的20个玉米自交系(9个母本,11个父本)的9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广义遗传力、狭义遗传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个自交系JZF5、JZF2、JZM10、JZM5、JZM3在穗粒重等多个性状上兼具一般配合力(GCA)有益的显著或极显著值。穗粒重特殊配合力(SCA)排名前5的杂交组合JZF5×JZM4、JZF2×JZM1、JZF8×JZM5、JZF6×JZM5、JZF7×JZM5,它们的亲本之一穗粒重GCA为极显著正值,提示在杂交种组配时应兼顾GCA和SCA效应。穗长、秃尖长、行粒数、穗行数、水份含量加性遗传方差占比大于70%,穗粒重的加性遗传方差占比为35.7%,主要由非加性遗传方差构成。广义遗传力上,水份含量>秃尖长>穗行数>穗长>穗粒重>行粒数>穗轴重>穗宽>百粒重,其中秃尖长、穗行数的广义遗传力大于60%,水分含量的广义遗传力大于70%。狭义遗传力上,秃尖长>水份含量>穗行数>穗长>行粒数>穗轴重>穗宽>百粒重>穗粒重,其中秃尖长、水份含量和穗行数的狭义遗传力大于50%,适宜在早代进行选择;百粒重和穗粒重的狭义遗传力最低,分别是22.8%和19.7%,不宜在早代进行选择。本研究的果穗部分性状供试特性偏向父本,建议关注父本对玉米杂交种果穗相关性状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王守才  杜鸣銮 《作物杂志》1994,10(3):14-16,11
几个骨干自交系在玉米配合力育种中的应用潜力分析王守才,杜鸣銮(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系110161)本文对辽宁省内几个骨干系的产量及部分株形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动态进行分析,评价了它们做为骨干系的应用潜力。1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的试材共有25个自交系。骨干系组包括……  相似文献   

11.
朱协飞  何金龙 《种子》1995,(4):7-11
用数量遗传学研究的方法对我国目前4个陆地棉主栽品种的育种利用价值作了遗传评价。结果显示,泗棉3号在籽棉产量方面,苏棉6号在籽棉产量、皮棉产量、衣分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为较理想的新品种选育的亲本材料。通过特殊配合力方差分析,中棉所12号,苏棉6号在铃重、果枝方面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方差,以此为亲本,可以筛选到高优势组合,上述分析表明,苏棉6号不仅是一个高产抗病的新品种,并且也是一个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
杨文鹏 《种子》1994,(6):18-22
以6个玉米自交系及其双列杂交组合进行试验,用3种方法计算的遗传距离来研究距离与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的关系。结果为:(1)PD~2(表—主—欧法计算)和GD~2(基—主—欧法计算)与穗粒重平均优势具有显著抛物线关系,PGD~2(表—主—道—欧法计算)与穗粒重平均优势亦有抛物线关系的趋势。(2)亲本的一般遗传距离(GGD~2)和一般表型距离(GPD~2)与亲本吐丝日数的一般配合力呈现高度负相关。(3)GD~2和PD~2与穗粒重、吐丝日数、穗长、千粒重的特殊配合力无确定关系,与穗行数、果穗重、穗位高、株高的特殊配合力略呈抛物线关系。PGD~2与上述8个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有抛物线关系的趋势。(4)杂交组配时应考虑:在类间选择亲本;双亲间PGD~2较大;双亲自身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3.
选用十二个性状各异的小麦品种,配成4×4×4共64个组合,采用Wolf(1988)方法研究了复交中几个主要性状的遗传成分及亲本配合力效应,并对复交亲本及组合进行了具体评价.结果表明,复交群体的各主要性状遗传变异中仍以基因的加性效应占主要地位,三亲特殊配合力的变异度显著高于两亲特殊配合力的变异度.在注意亲本农艺性状水平的基础上,选用配合力好的亲本进行复交是创造较大遗传变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用双标图分析油菜双列杂交试验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用GGE双标图法对甘蓝型油菜5×4双列杂交试验进行分析,显示了以下结果: (1)GCA较高的亲本为不育系S2、S3和恢复系R2、R3,而SCA较高的亲本是不育系S3、S1和恢复系R2、R4,不育系S5和恢复系R2是区分能力和代表性最好的亲本,SCA较高的组合为S4×R4、S3×R1、S2×R2、S5×R3和S1×R3;(2)对不育系而言,单株角果数和角粒数的GCA与产量GCA呈正相关,株高、千粒重和有效分枝部位的GCA与产量GCA呈负相关。对恢复系而言,单株角果数、主花序角果数、一次分枝数、主花序长度和株高等性状的GCA与产量GCA呈正相关,呈负相关的有千粒重和有效分枝部位。对于杂交种而言,与产量呈正相关的性状为单株角果数和角粒数,呈负相关的为千粒重和有效分枝部位。表明虽然好的不育系和恢复系具有不同的特点,但相同之处为单株角果数较多,千粒重较小和有效分枝部位较低。同时在亲本选配中应注意优势性状互补。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自1969年开始,应用一环系和二环系选育方法选育玉米自交系.到1973年先后育成了两个白粒马齿型和一个黄色硬粒型优良自交系.这三个自交系产量高,配合力好,综合性状优良.根据在室内和田间抗病性鉴定的结果,它们的抗大小斑病性类似或优于抗病系330,525,C103,MO17;埃1278C—2的抗小斑病性表现尤为突出.本文还就选育抗病系的方法和早代测定配合力的效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芝麻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由3个芝麻雄性不育系,3个外引品种和1个当地品种组成7×7半双列杂交,进行配合力测定.结果以丹巴格和巴·辛道斯的gca最好,ms—2×86—1产量最高,其次是ms—2×丹巴格和ms—1×豫芝1号,这些组合的综合性状的sca效应值也高.试验结果认为,两个gca都好的品种配制的组合,其性状的sca方差不一定就高.理想的组合应考虑双亲在亲缘和地理起源方面的差异,以及亲本之一具有高的gca效应值和组合的综合性状具有特定的组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5个芽黄品系和6个常规品种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测定30个组合在主要农艺性状上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试验结果表明,陆地棉芽黄品系和常规品种杂交,F1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比较各性状竞争优势的相对大小可知,子、皮棉产量的优势最大,分别达10.57%和10.78%,果枝数、果节数、铃数和早熟性次之,纤维品质性状的优势较小。其中10个组合F1皮棉产量的竞争优势率超过15%杂种棉审定的增产阈值,尤以(nv32×苏棉3号)、(v16v17×鲁棉11号)这两个组合最突出。不同组合杂种一代间的性状变异主要受基因型控制,16个性状同时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亲本一般配合力和组合特殊配合力差异,芽黄品系和常规品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8.
双低油菜区试品种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通强  邵文国 《种子》1991,(6):28-30
本文用贵州省1988—1990年甘兰型双低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的产量为资料,通过联合变量分析,测定新品种的丰产稳产性,结果有三个双低新品种较对照增产。其中87—216平均单产119.2公斤较对照增产14.18%,具有丰产稳产的优点;C—9平均单产114.1公斤,较对照增产9.29%,具有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的优点,但是稳产性较差;87—2平均单产106.2公斤,较对照增产2.3%,具有产量稳定的优点,但丰产性一般。  相似文献   

19.
M. Bar  R. Frankel 《Euphytica》1993,69(1-2):149-154
Summary The influence of seven recessive male-sterile alleles on early marketable yield, total marketable yield and average fruit weight in heterozygous F1 hybrid tomatoes was studied.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nearisogenic F1 hybrid pairs, in the mutants ms-14, ms-17 and ms-18 for percentage of early marketable yield; in the mutants ms-17, ms-31 and ms-47 for average fruit weight; and in the mutants ms-14, ms-17 and ms-33 for total marketable yield. These differences may be attributed to pleiotropic effects of male-sterility alleles or genes highly linked to these alleles. The direction and the magnitude of the pleiotropic effect on a specific characteristic were found to be dependent on the general genetic background of the parental lines and the specific combining ability of the F1 hybrid. Interactions found in crosses between male-sterile and male-fertile female lines and parental lines suggest that male-sterility alleles affect the 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 of female lines. Such differences were demonstrated to b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or percentage of early marketable yield with mutant ms-18, for average fruit weight with mutants ms-47, and for total marketable yield with mutant ms-17 and ms-33. The absence of uniformity with respect to the pleiotropic effects and occasional deviations in the 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为选育优质、配合力强的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的骨干恢复系应用于杂交油菜新品种的选育,2002年春从沪油16的常规双低品系的一个变异株通过多年多代的系统选育方法,于2004年选育成攻的优良恢复系HF16-1400R.该恢复系具有品质优、配合力强、杂交优势明显,丰产性突出等特点.用恢复系HF16-1400R组配的组合农华油101分别于2008年和2010年通过全国长江下游和中游两个区域的审定,中农油9号于2008年通过长江下游审定,油研817于2009年和2010年分别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长江上游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