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陕西蒲城大面积推广大拱棚三膜覆盖栽培早春西瓜与秋延迟辣椒轮作栽培模式。每亩产西瓜3 500 kg以上,收入7 000~9 000元;产辣椒2 000 kg左右,收入3 000~5 000元。这种瓜菜轮作模式投资少、效益高,被瓜农普遍接受。其生产技术如下:1茬口安排1.1早春西瓜1月中下旬育苗,2月下旬定植,5月中下旬采收第1茬瓜,6月中下旬采收第2  相似文献   

2.
《中国瓜菜》2015,(4):58-59
<正>为了提高大棚种植效益,笔者根据本地气候条件和大棚结构性能,和菜农一起进行瓜菜1年多茬栽培试验、示范,经过几年摸索,总结出大棚番茄、西瓜、菠菜1年3种3收高效栽培模式,第1茬番茄每667 m2收入19 000元;第2茬西瓜每667 m2收入20 000元,第3茬菠菜,每667 m2收入1 000元,全年总收入40 000元,目前这种栽培模式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甘肃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在金塔县采用沙田拱棚西瓜套种辣椒高效栽培模式,配套应用标准化生产技术措施,平均每667 m2西瓜产量4 000~4 500 kg,产值6 400~7 200元;辣椒667 m2产量为2 000~2 500 kg,产值1 600~2 000元.两茬总产值可达8 000~9 200元.该种植模式既考虑到作物的合理搭配,改善了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和生态环境,又充分利用了后茬耕地资源,提高了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单位面积产出率,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探索农业高效栽培模式,自2008年起在开封市郊区进行试验,总结出春季小拱棚双膜覆盖西瓜—秋季露地脱水用大葱1年2茬高效栽培模式,667 m2可产西瓜4 000 kg以上,净葱5 000 kg以上,667 m2产值达11 000元。连续多年种植表明,大葱根须分泌物可有效杀死土壤中的各种病菌,有效降低西瓜各种病害的发生,实现了高温型作物与低温型作物的互补及西瓜连作无嫁接种植。现将该模式  相似文献   

5.
大拱棚早熟西瓜—夏萝卜—秋延迟辣椒三种四收高效栽培技术模式,能充分利用土地、光热资源,合理搭配作物茬口,调节劳力和瓜菜供应,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是一种高产、高效的种植模式,可在同类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于德科 《中国蔬菜》2011,1(11):52-53
安徽省砀山县历来有瓜棉套种的习惯,2010 年
全县西瓜种植面积在1.33 万hm2,分别以大棚、中棚
和小拱棚方式种植,其中瓜棉套种面积在0.67 万
hm2 左右。由于西瓜、棉花市场行情较好,大棚瓜棉
套种每667 m2 收入在10 000 元左右,小拱棚套种
也在5 000 元左右,全县2010 年瓜棉套种每667 m2
效益平均在7 000 元左右。预计2011 年砀山县西瓜
种植面积将超过1.67 万hm2,瓜棉套种面积将在
1.33 万hm2。根据笔者近几年下乡了解,砀山县瓜农
在瓜棉套种生产中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亟待
改进。  相似文献   

7.
设施西瓜栽培作为一项高效农业产业已在南京市形成较大的规模,西瓜收获后种植什么?传统栽培模式是种植一茬水稻或闲置,一年只有一茬稍好些的种植收益。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经几年的研究探索,摸索出早春礼品西瓜—秋超甜玉米—冬青花菜一年三茬的高产高效栽培新模式。采用西瓜嫁接育苗大棚套小拱棚加地膜的“三膜”栽培技术,使西瓜的上市期较常规栽培提早1 个月左右,生长期延长25~30 d(天),产量提高近一倍;且早上市的西瓜价格高、销路畅,每667 m2 产值超过15 000 元。西瓜收获后种植一茬超甜水果玉米,供应国庆节日市场,每667 m2 收益可达6 000~7 000 元。甜玉米收获后种植冬青花菜,元旦或春节前上市,每667 m2产量1 500~2 000 kg,收入4 000~5 000 元。  相似文献   

8.
春西瓜—秋超甜玉米—冬莴笋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京市设施西瓜栽培规模较大,为改进传统栽培模式种植效益不高的问题,南京市蔬菜科学技术研究所摸索出了春礼品西瓜—秋超甜水果玉米—冬莴笋一年三茬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获得了良好收益,三茬667 m2收入可达26 000~28 000元。  相似文献   

9.
于德科 《长江蔬菜》2011,(19):37-38
砀山县具有多年的瓜棉套种经验,2010年全县西瓜种植面积在1.3万hm^2,分别以大棚、中棚和小拱棚方式种植。其中瓜棉套种面积在0.7万hm^2左右。由于西瓜、棉花市场行情较好。大棚套种瓜棉的田块667m^2的收入都在10000元左右。小拱棚种植田块的收益也在5000元左右。2010年全县瓜棉套种667m^2的平均效益在7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0.
张丽萍 《中国蔬菜》2011,1(5):53-54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因其优越的自然条件,生产的西瓜品质、风味均较为优良。近年来,当地日光温室西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栽培技术和模式不断创新,涌现出日光温室一年四茬、五茬栽培和塑料大棚一年三茬栽培等新模式,其中一年四茬栽培技术已在凉州区全面推广。2009~2010 年度凉州区日光温室西瓜种植面积达360 hm2,平均每667 m2 纯收入达1.48 万元,在目前凉州区所种植的瓜果类蔬菜中经济效益最高,同时用水量也较其他瓜菜作物少,节水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王玉兴 《长江蔬菜》2004,(11):27-27
食荚豌豆生育期短、栽培效益高,是一种较好的填闲蔬菜作物.在大、小春两季粮食作物中间的农田短期休闲时间,种植食荚豌豆,可有效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产出,提高农民收入.近年来,我们在大理市的粮、菜作物种植制度改革中,推广了玉米-食荚豌豆-春马铃薯的一年三熟种植模式,在大春玉米和小春马铃薯之间,直接利用长在田间的玉米秆作为豌豆植株向上攀缘生长的支架,在原玉米垄上免耕填闲种植一季食荚豌豆.这种栽培方式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每667 m2可生产食荚豌豆600~800 kg,收入一般可达1 000元以上.现将玉米茬食荚豌豆免耕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井离庄村从2003年开始利用小拱棚种植反季节小葱,667m~2产小葱4000~5000kg,产值5000多元,效益4000元左右,成为当地棚菜生产的一大亮点。上茬采用小拱棚种植小葱,下茬种植甜玉米,甜玉米进行订单生产,当地保鲜公司直接收购,667m~2效益达1500元左右,两茬667m~2效益5500元以上。小拱棚小葱-甜玉米种植模式投入少,操作简单,效益较高,市场空间较大,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小拱棚反季节小葱栽培技术1.1品种选择  相似文献   

13.
利用大拱棚保护设施栽培早春西瓜,西瓜收获后再留二茬瓜,不仅提高了西瓜的产量,而且增加了瓜农的收益。近年来我县通过试验示范,该模式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年种植2万(亩)以上现将该项种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金乡是全国著名的"大蒜之乡",大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5 000 hm2以上,现根据多年种植实践,总结出一整套大蒜-西瓜-玉米优质高效生产技术,每667 m2效益达7 000元以上.现将该生产模式的标准化生产技术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塑料大棚瓜菜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为了进一步提高大棚的种植效益,县瓜菜蚕桑技术指导站进行了大棚春萝卜套种西瓜接茬辣椒高效种植模式试验,每667m2春萝卜产量2500kg,平均1.2元·kg-1,纯收入2500元;西  相似文献   

16.
正早春大棚甘蓝—甜瓜—夏秋露地花椰菜一年三茬高效栽培技术是我们结合西安市阎良区实际创新并总结出的一种设施瓜菜高效利用栽培模式。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设施塑料大棚和土地,推广种植面积达3 000亩以上,亩总效益2.2万元左右。甜瓜是阎良区主打农产品,常年种植面积6.5万亩左右,亩产量3 000 kg左右,亩效益1万元左右。大棚甘蓝和秋露地花椰菜(散花菜)在当地早春和秋季均有一定种植面积。早春大棚甘蓝一般亩产量3 000 kg左右,亩效益在7 000元左右;秋季花椰菜一般亩产量2 000~  相似文献   

17.
王玉兴 《中国蔬菜》2008,1(12):49-49
软荚豌豆又称荷兰豆,生育期短,栽培效益高,是一种较好的填闲作物.在春播作物与秋播作物之间的短期农田休闲时间,免耕反季种植一茬荷兰豆,可有效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产出.荷兰豆采收期正值秋冬蔬菜供应淡季,栽培效益高.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云南省大理市园艺工作站在大理市的粮、菜作物种植制度改革中,推广了玉米/荷兰豆--春马铃薯(或玉米--荷兰豆--春马铃薯)的一年三熟种植模式,在玉米和马铃薯之间,直接利用田间未收割的玉米秆作为荷兰豆的攀缘架,在原玉米垄上免耕填闲种植一茬荷兰豆,每667 m2可生产荷兰豆600-800 kg,收人一般可达1 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8.
辛维丽 《中国蔬菜》2011,1(9):59-60
处于干旱风沙区的盐池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
东部、毛乌素沙漠南缘,属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
区段;境内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为1 600 m,常年
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为宁夏中部干旱带。该地区光照时间长,光热资源充
足,昼夜温差大,完全可满足喜温瓜菜设施栽培对光
热条件的需求,是发展设施特色作物的优势区域。为
适应盐池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种植模式,提高
单位面积产值,应用拱棚种植西瓜、洋葱和甘薯,利用
栽培上的时间差和空间差,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3 种
作物,且可利用洋葱的抑菌作用,减少西瓜病害的发
生。据折算该种植模式每667 m2 纯收入可达6 000 元
以上,经济效益显著。该技术在盐池县3 a(年)已累计
示范推广了23.3 hm2。  相似文献   

19.
<正>往年唐山市粮食生产以小麦-玉米栽培模式为主,面积达10.67万hm~2,小麦在上年10月初播种,6月中旬收获后播种玉米。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2万hm~2,30%以上农户的经济收入来源于蔬菜生产。2011~2013年,玉田县大面积示范甘蓝-玉米-白菜种植模式,甘蓝于3月6日移栽,4月10日(甘蓝10片叶左右)套种玉米,8月20日左右玉米收获后移栽白菜苗,667m~2效益6162元,较小麦-玉米栽培模式增加4012.4元,近3年累计示范面积6666.7hm~2,累计新增纯收益4.01亿元。该栽培模式可高效利用光热资源,合理利用土地生产,紧密衔接作物生长时  相似文献   

20.
我县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瓜菜及各种作物间作套种模式的研究,现已筛选出成功模式10多种,并在全县范围内推广,推广面积较大,其中花生套西瓜模式推广面积连续5年都在6666.7hm2以上,小麦间套青菜、西瓜、夏玉米,小麦套种土豆等新模式面积也逐年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大有提高,总的来说,间作套种田块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术一般都能成功,其效益远远大于纯作田块,高产田块是纯作的2~3倍,甚至4~5倍。近几年的实践证明,粮油、瓜菜间作套种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