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以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淡紫杜鹃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植物群落调研方法,在保护区内设置1个10 m×20 m的样地,研究了淡紫杜鹃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以期为百里杜鹃有效保护种质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等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样地内共有维管束植物24科32属47种,群落中植物优势科为蔷薇科和杜鹃花科;只出现1个种的科和属较多;2)群落垂直结构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群落乔木层植物以迷人杜鹃为优势种,白栎为亚优势种,灌木层中淡紫杜鹃占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2.
以成都沙河上游、中游、下游3段流域8块滨水绿地为例,采用样方调查方法,分析了植物种类构成、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以期为城市滨水绿地植物景观营造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32个样方中共有植物55科87属110种,其中乔木50种,灌木36种,草本24种;植物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植物、丰富度Margalef指数和均匀度Pielou指数均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其中多样性指数为下游段>上游段>中游段;丰富度Margalef指数和均匀度Pielou指数以上游段乔木层最大,而中游段草本层最小,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和均匀性在3段绿地中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井陉县大青山地区野皂荚群落植物组成和多样性特征,以太行山中部井陉县低山区的野皂荚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分析群落植物组成和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井陉县大青山地区野皂荚群落共有植物30种,隶属于19科28属;从植物组成来看,调查样地植物种类较多的是禾本科、豆科和菊科;植物优势种为鹅耳枥、野皂荚、荆条、中亚苔草和中华卷柏;从多样性指数来看,灌木层和草本层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均高于乔木层;而乔木层的均匀度和优势度均高于灌木层和草本层。  相似文献   

4.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研究了陕南秦巴山区不同立地条件下药用植物物种多样性变化和不同生活型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从生活型来看,药用植物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及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表现为:北部山地区东部山地区南部浅山丘陵区;均匀度指数灌木层和草本层均表现为:北部山地区东部山地区南部浅山丘陵区,乔木层则表现:东部山地区北部山地区南部浅山区。总体而言,不同立地条件下药用植物物种多样性表现:北部山地区东部山地区南部浅山丘陵区,即表现海拔越高物种多样性越高的规律。各立地条件下生活型药用植物物种多样性略有不同,南部浅山丘陵区表现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东部和北部山地区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更具有多变性,能适应不同的生境变化,其多样性最高。  相似文献   

5.
郝月群 《西南园艺》2012,(11):21-25
对福建省华安县公路建设项目植被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现状植被生态类型除农田耕地、茶园、竹林、果林和杉木林、巨尾桉林外,余为次生杂生性灌草植被,植物区系成分和群落类型均属广布性的种类与群落类型。根据调查,果林、竹林、杉木、巨尾桉植物群落结构简单,林下植物较少,一般灌木层较为稀疏。物种多样性指数表明,评价范围内乔木层和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较低。  相似文献   

6.
以浙江天目山金钱松自然群落为对象,采用典型样方法和每木调查法,对其群落植物种类组成、外貌特征、结构特征、多样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天目山金钱松群落维管束植物种类丰富,涉及84科190属262种;群落属区系组成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以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其次为热带成分;高位芽生活型植物占显著优势;不同群落类型均表现出较为稳定的结构特征,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明显高于乔木层;草本层指数明显高于灌木层和乔木层,而各层次的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则较为接近,但金钱松种群自我更新出现"瓶颈现象"。  相似文献   

7.
基于准噶尔盆地南缘荒漠植被样方的调查资料,从不同类型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生境的关系等方面对该区域植被分布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用相似性系数对不同类型群落采取的沙漠化防治措施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调查区内主要分布着20种荒漠植物,无乔木,只有灌木和草本植物;采取人工补植的方式恢复荒漠植被宜在距离沙漠较远的区域进行;在远离居民生活区的区域布设围栏生态效果不明显;三芒草适于作为沙丘植被恢复的先锋物种。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燕山北部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植被物种多样性维持功能的高低,选取13 a和30a生人工落叶松林,以13 a和28a生天然次生杨桦林作为对照,对两种林分的植被多样性进行调查和分析,并研究了间伐对人工落叶松林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林龄相同或相近的两种林分类型相比,无论是乔木层、灌木层或是草本层,人工落叶松林丰...  相似文献   

9.
不同生境下野生平贝母伴生物种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物种组成、多样性及重要值3个方面对山坡次生蒙古栎林和山间谷地杂木林2种生境下野生平贝母的伴生物种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蒙古栎林计有伴生植物50科88属100种;杂木林有伴生植物47科96属104种。蒙古栎林中乔木、灌木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依次增加,而杂木林中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低于乔木和草本层。2种生境中伴生植物的丰富度指数(R)排序均为草本乔木灌木。在蒙古栎林中蒙古栎的重要值最大,为25.418,显著大于其它物种,是群落中的优势种。在杂木林中主要植物的重要值则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0.
通过样方调查,对海南尖峰岭多刺鸡藤群落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面积为1200m2的样方中,共记录维管植物168种,隶属55科116个属。(2)该群落植物科和植物属均以热带成分居多,分别占非世界分布的87.72%和85.73%,以樟科、茜草科和壳斗科等占优势,其所含种类占所有种比例的29.76%。以山矾属、柯属和厚壳桂属等占优势,其所含种类占所有种比例的11.32%,具有典型的热带山地雨林特征。(3)不同层次的多样性和均匀性指数均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米锥、海南韶子、山油柑、橄榄、白颜树等是该群落乔木层的优势树种,灌木层则是多刺鸡藤占优势,其次为杖藤、射毛悬竹、九节、三角瓣花等,米锥在草本层占有绝对优势,米锥在乔木层和草本均最高的重要值,表明米锥是该群落的建群种,且更新良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牡丹江地区白桦/沼泽交错群落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森林/沼泽交错区植物多样性较高。人类经营活动对交错区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很大,多样性指数表现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该研究为牡丹江林区森林/沼泽交错区的保护和科学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广东4个具有地域代表的风景林下植被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取样调查法,研究了林下植被群落特征。结果表明:林下植被物种组成差异性较大,群落相似性系数表现出极不相似或中等不相似;植物地理区系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占优势,从南到北有一定减弱趋势;林下群落优势种具有一定相似性,灌木层优势种以九节、假鹰爪、梅叶冬青、五指毛桃等主;Simposon指数值均较高,林下植被群落多样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植被在边坡生态系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选择四川省成昆铁路沿线不同坡向的土质路堑边坡和岩质路堑边坡,对边坡植物群落的植被类型及其结构特征、边坡植被恢复物种组成及其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铁路边坡自然定居物种共103种,隶属48科,全部植物中,常绿灌木2种,落叶灌木9种,藤本植物7种,1 a生草本20种,2 a或2 a以上草本植物49种;蕨类植物15种.群落物种的丰富度虽然较高,但是主要由草本植物构成,结构层次简单,应该适当的在边坡上栽植灌木或小乔木,形成坡面上乔、灌、草或草、灌相互映的群落景观.  相似文献   

14.
对衡水湖北岸堤3块样地进行了植物多样性的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衡水湖北岸堤的草本的丰富度指数比乔木、灌木的高,主要以禾本科的植物为主.样地3的乔木和草本层的物种最为多样,且分布最为均匀.主要是因为样地3离村庄较远,受人类干扰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对矿山废弃地人工辅助植被恢复设计与实施效果评价均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为了探索京津冀地区矿山排渣场植被演替规律,以京津冀地区典型矿山为例,运用典型样地和样方法,在详细调查获取数据的基础上,分析矿山排渣场自然恢复50年内的植物多样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当年内植物多样性指数变化呈波浪状,先增加后减少,然后再增加;先锋植物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植物种群从藜→蒿草;植物种群变化可划分为6个阶段:一年生草本阶段→多年生草本阶段→灌草阶段→灌木阶段→灌木与林木混合阶段→林木阶段。可见,矿山排渣场植被自然恢复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基于植物自然演替规律,首年内宜种植一年生草本类植物,有利于促进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16.
湖北保康野生蜡梅自然群落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保康县8个野生蜡梅群落样地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群落以蜡梅为主要建群种,蜡梅在多度(88)、重要值(29.82)和频度(100%)方面均为蜡梅群落灌木层中最高者,蜡梅在群落中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刺滩沟蜡梅群落的丰富度指数(28)、Simpson指数(0.84)和Shannon-Wiener指数(1.06)为8个群落最大者。蜡梅群落灌木类植物物种的Pielou均匀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总体表现出较为相似的特征,即物种多样性高,均匀度也较高。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均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对清流河沿岸植被进行了普查,分析了现有植被的观赏特性,并选择典型植物群落,对其群落结构、植被长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清流河沿岸共有植物49科96属136种,其中乔木26种,灌木45种,草本、藤本和水生植物65种;植被群落结构为"乔木——灌木——草本结构",总体长势不佳,常绿乔木比例少,地被植物不够丰富。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虫害发生区群落特征变化规律,揭示人工纯林群落特征变化与虫害发生之间的关系,以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选择中龄林和成熟林的虫害发生区和不发生区4种林分类型,在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桃山分场,应用群落调查和分析方法,调查分析了不同类型林分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与多样性变化规律。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在中龄林和成熟林虫害发生区,植物群落的平均科数分别为17.33和19.00,物种数分别为33.33和39.00;灌木的科数分别为0.67和1.67,物种数分别为0.67和2.33,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在中龄林发生区均为0;草本类群的科数分别为16.33和17.67,物种数分别为31.67和36.00,其中,多年生草本科数分别为13.00和12.67,物种数分别为25.67和26.33。(2)植物群落香农维纳多样性在中龄林发生区平均值2.42极显著小于中龄林不发生区平均值2.88。(3)灌木类群科数、物种数在虫害发生区显著或极显著小于虫害不发生区。(4)草本植物类群科数和草本植物高度在虫害发生区显著小于虫害不发生区,其中多年生草本植物类群科数、物种数和玛格列...  相似文献   

19.
围封对苦豆子群落多样性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盐池县典型荒漠草原围封草地和放牧草地苦豆子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围封对苦豆子群落植物多样性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等特征的影响,以期为荒漠草原植被恢复与治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围栏内物种数(15)少于围栏外(18)(围栏内以禾本科为主,围栏外禾本科、菊科、藜科占优势);围封样地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群落整体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大于围栏外,多年生草本与之相似,一二年生草本与之相反;土壤微生物中细菌数量最多、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并随着土层加深而减少,围封样地微生物数多聚集在20cm以下;植物物种多样性与细菌、放线菌在围栏外样地有显著相关关系,与真菌在围栏内样地显著相关。围封增加了多年生草本植物多样性,影响微生物的土层间分布。  相似文献   

20.
浑善达克沙地微地形植被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浑善达克沙地不同坡向、不同坡位微地形类型,通过调查不同类型微地形植被特征,对比分析微地形对浑善达克沙地植被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浑善达克沙地不同微地形内植物群落物种组成、数量特征及其多样性差异显著;背风坡草本群落的优势种为羊草、狗尾草和灰莲蒿,迎风坡草本群落的优势种为虫实、洽草和雾冰藜;背风坡植被的盖度、平均高度和生物量多优于迎风坡;不同微地形Shannon指数的大小顺序为背风坡迎风坡,坡下坡中坡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