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 2 0 0 2年试种 3.3hm2 黄姜的基础上 ,于2 0 0 3年在江苏仪征沿江圩区连片用塑料大棚覆盖种植黄姜 13.3hm2 ,取得了较好的收成 ,平均产量15 0 2kg/ 6 6 7m2 ,高产田块达 2 890kg/ 6 6 7m2 。种植基地设在仪征市原种场内 ,位于北纬 32°16′,东经 119°13′ ,基地土质为中壤 ,土质种类为沙底棕淤泥土 ,含有机质 2 .38%、全氮 0 .171%、速效磷 7.9mg/kg、速效钾 12 3mg/kg ,pH值 7.6 5 ,耕层厚度 16cm ,土壤容重 1.31g/cm3,孔隙度 4 8.86 %。1 黄姜塑料大棚栽培的生育特性1.1 催芽阶段生姜以姜块进行无性繁殖 ,通常收获的生姜单株姜块重…  相似文献   

2.
黄姜(盾叶薯蓣)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三选一配把好播前准备关 一选生产用地。要求选择向阳离水、疏松肥沃的砂壤土种植黄姜,土壤pH值在6~7之间。二选种姜。一是选择皂素含量0.5%以上,熔点195℃以上有工业利用价值的黄姜用作种姜。二是选择姜块健壮、芽苞饱满的新生姜作种姜,一年生黄姜除母姜外都能  相似文献   

3.
1 经济效益高。塑料大棚栽种青玉米一年可栽三茬,第一茬2月上旬播种,6月中旬收获上市,亩产鲜青穗545kg,每kg单价4元;第二茬6月上旬播种,8月下旬收获,亩产鲜青穗463kg,每kg单价1.6元;第三茬8月中旬播种,11月上旬收获,亩产鲜青穗520k,每kg单价2元,合计三茬亩产鲜青穗1528kg,平均每kg单价2.592元,每产值达3960.60元,除去成本,亩净收入达3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4.
2005年潞西市勐嘎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从广西靖西县引进台湾大肉姜品种,当年在该镇勐稳村旱地上试种1334m^2,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和丰产性。2006年潞西市科技局把台湾大肉姜项目作为勐稳村“一村一品”的特色项目加于扶持,当年试种面积扩大到1.67hm^2,每公顷产量54t,单位面积产量超过本地黄姜、青姜品种50%。2007年该村台湾大肉姜种植面积达4hm。^2,由于管理规范,长势普遍良好,7月下旬嫩姜初上市,销路较好,基地批发价为3元/kg。  相似文献   

5.
安黄姜1号是国内第一个获得省级登记的黄姜无性系新品种,具有种性纯、产量高、抗性强、根状茎特粗壮、薯蓣皂甙元含量较高、商品品质优良等特点,是黄姜生产实现品种化、优质化的先锋品种,具有以下特点。高产:一般2年生鲜姜亩产在3000kg左右,高产丘块可达到3500~4000kg。根茎粗  相似文献   

6.
生姜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播种前准备 选种选用山东省济南、莱芜大姜或菜姜。选种时应严格剔除具有黑色或黄褐色圈纹的病姜块,若区别不开,可将姜块置于28℃环境中,经30分钟后有白色液体流出的即为病姜。  相似文献   

7.
<正>1播种前准备选种选用山东省济南、莱芜大姜或菜姜。选种时应严格剔除具有黑色或黄褐色圈纹的病姜块,若区别不开,可将姜块置于28℃环境中,经30分钟后有白色液体流出的即为病姜。  相似文献   

8.
<正>一、姜种的选择和处理1、姜种的选择应选择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优良品种。一般选用山东莱芜大姜。选用肥大饱满、皮色光亮、肉质新鲜不干缩、不腐烂、未受冻、质地硬、无病虫害和无损伤的姜块作种。2、姜种处理(1)晒种。播种前20~30天,选晴天将姜种平摊在背风向阳的平地上晾晒,傍晚收进室内,以防夜间受冻,晒至姜皮稍皱为止,一般晒1~2天;要防止暴晒。  相似文献   

9.
1、播种前准备选种选用山东省济南、莱芜大姜或菜姜。选种时应严格剔除具有黑色或黄褐色圈纹的病姜块,若区别不开,可将姜块置于28℃环境中,经30min后有白色液体流出的即为病姜。晒种一般在清明节前,将选好的姜种摊放在日光下晒5~7d,晒至姜皮稍皱为止,晒种期间,发现姜圆头部分有裂纹即为受冻姜块,及时剔除。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小麦高产创建六项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河南省小麦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并涌现出了许多高产创建典型。滑县示范点面积在1.2万亩以上,平均亩产达623.6kg,其中高产攻关田现场实打验收,平均亩产达708.5kg。焦作市有4个面积1万亩的小麦示范点,经测产验收亩产均超600kg。其中,温县祥云镇示范点平均亩产607.3kg,赵堡镇示范点平均亩产601.2kg,修武县示范点平均亩产611.2kg,  相似文献   

11.
1.适期播种。在地温达到16℃以上时播种,一般地膜覆盖栽培结合直播剂播种在清明前后;潍坊地区的大姜人工催芽一般在清明后、谷雨前的4月中旬。2.整地施肥。耕前每667m2施优质土杂肥4~7方,大灌地,深耕30cm,然后每667m2撒施双效中微素50kg,结合大姜专用肥氮磷钾有机肥(含有机质3  相似文献   

12.
<正>唐山市丰润区是河北省主要生姜产区,2014年播种面积1.8万亩。通过改进种植模式和完善生产管理技术,使平均亩产达到了4 500 kg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其种植经验总结为以下几点:1播前备种催芽1.1选种备种。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如莱芜大姜、绵姜等。亩需备种400~500 kg。1.2晒姜和困姜。播种前20~30 d,一般于3月10日前后,将姜种白天平铺于草席或干净土地上摊晒2~3 d,傍晚前收  相似文献   

13.
48%地蛆灵乳油防治韭蛆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室内测定了毒死蜱、辛硫磷及其不同比例混用对韭蛆的增效作用 ,并以其最佳配比 (1∶3)配制成48%地蛆灵乳油 ,在韭蛆发生危害期 ,6 6 6 .7m2 用制剂量 30 0g ,兑水 5 0 0kg ,顺垅浇灌 ,防效达 94%以上 ,持效期30天以上 ,可有效防治韭蛆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对莱芜姜、大黄姜、来凤姜、怀姜、沙姜、罗平小黄姜、南姜、竹根姜中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罗平小黄姜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达7.04‰,竹根姜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最低,仅0.04‰,莱芜姜、沙姜、南姜、怀姜中游离氨基酸含量集中在0.50‰~3.00‰.沙姜中水解氨基酸含量最高,达10.69‰;莱芜姜、罗平小黄姜、来凤姜、怀姜、南姜、竹根姜中水解氨基酸含量集中在5.50‰~9.00‰;大黄姜中水解氨基酸含量最低,仅4.34‰左右.生姜中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共6种,分别为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缬氨酸,其中缬氨酸仅存在莱芜姜、罗平小黄姜、沙姜中,以组合态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5.
利用姜青枯菌Zb01抗利福平霉素标记法,研究其在姜块表面及块茎组织中的增殖动态,结果表明标记菌株Zb01用1×102cfu·ml-1浸种姜块6 h或1×107cfu·ml-1浸种姜块0.5 h,播种于盆钵1 h即可从姜块表面分离到标记菌株;菌量为1×104cfu·ml-1浸种姜块6 h或1×107 cfu·ml-1浸种姜块0.5 h,播种于盆钵48 h也可从块茎组织中分离到标记菌株,从姜块表面分离获得的菌落数多于块茎组织.标记菌株在姜块表面呈先降后迅速回升再降后缓慢增加的消长动态,在块茎组织中的消长动态基本是15 d前缓慢增加,到20 d后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馆陶县从2010年就示范种植了花生-红薯间作套种模式,增产增收的效果显著,2016年示范面积达到了1 000亩,花生平均亩产达300 kg以上,红薯平均亩产达1 500 kg以上,亩纯收入达到了3 100元,实现了粮油双丰收。1种植模式花生播种5行(行距33 cm)为一幅,幅宽约165 cm,每幅花生间留70 cm起垄,垄中间种红薯1行。  相似文献   

17.
安黄姜3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黄姜3号是一个高无性繁殖系数的黄姜新品种。该品种地上部茎数多,粗细均匀,短蔓少分枝;地下部根状茎为细茎型,分枝多,生长快,产量高,二年生鲜姜667m^2产量达3000kg以上,薯蓣皂甙元含量中等;抗病性强,较耐湿,较耐连作;种姜个体大小较均匀,用种量小,种姜成本低;无性繁殖系数高,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一、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温度:姜原产于我国热带及东印度,性喜温暖,根茎(姜块)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在16~18℃以上才能发芽,在20~27℃时姜块发育迅速,月均温为24~29℃最适宜根茎分生,在15℃以下停止生长,达40℃时发芽仍无妨碍。但低于10℃以下,姜块容易腐烂。2、光照:姜耐阴而不耐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生姜地方资源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从各地搜集到生姜资源9份,对其品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四川生姜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而莱芜大姜、河南黄姜、潍坊大姜最低;安徽大别山生姜、贵州小黄姜、河南黄姜和四川生姜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莱芜小姜和贵州小黄姜的粗纤维含量在20%以上;云南黄姜Vc含量最高,其次是四川生姜;山东莱芜小姜、贵州小黄姜干物质含量远远高于其他生姜资源,其次是安徽省大别山生姜、云南黄姜、四川生姜。  相似文献   

20.
黄姜为陕西省安康市主要经济作物,年种植面积达4万hm^2以上。因近年黄姜市场疲软,为增加收入,广大姜农普遍在原黄姜田块套种玉米。据试验,套种玉米后,在不影响黄姜产量的情况下,每667m^2可增收玉米300~400kg,能获得经济、粮食双丰收。据统计2004年全市黄姜套玉米面积达3.33万hm^2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