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成都双流县大力发展设施蔬菜,该县推广的塑料大棚早春苋菜与苦瓜套作栽培技术产量高、效益好。该栽培模式下,苋菜于2月上旬撒播于塑料大棚,4月上旬开始采收。此时批发地价7元/kg,市场零售价为16元/kg,6月上旬采收完毕。碧秀苦瓜于1月下旬采用大棚嫁接育苗,3月中旬定植,6月中旬开始采收上市,10月上旬采收完毕,采收期长达100天以上。苦瓜上市初期批发地价为5元/kg,市场零售价为10元/k。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张家川县的张川、龙山等城郊区种植的早春地膜马铃薯,不但丰富了人们的菜篮子,而且还获得较好的经济收入。其收获上市期从7月5日提早到6月30日,上市期提前了25d左右,平均产量达到15t/hm^2,高的可达22.5t/hm^2以上,一般产值可达18.9万元/hm^2。  相似文献   

3.
王虹  王灵  杨强 《现代农业科技》2009,(12):16-16,19
采用镇椒二号尖椒进行夏秋超高产栽培试验,青椒产量超过60t/hm^2的目标产量,达到73.08t/hm^2,以期为广大辣椒栽培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台县双膜西瓜套种大豆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拱棚+地膜”形式的双膜覆盖栽培是高台县商品西瓜的主要栽培形式之一,一般可比露地早播种20d左右,提前15d左右上市。近几年高台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积极探索并示范推广双膜覆盖西瓜套种大豆栽培模式,截至2007年,推广面积达400hm^2以上,其西瓜平均产量达52500kg/hm^2,大豆平均产量达2805kg/hm^2;西瓜平均收入达37500元/hm^2,大豆平均收入达6750元/hm^2,平均年收入达44250元/hm^2,经济效益相当显著。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早稻再生稻-莴苣粮经高效栽培模式在永安市已示范推广5年,该种植模式的早稻再生稻具有省工、省地、节本、避蚊、避寒、高产的优点,并且早稻再生稻比两季稻生育期缩短59d,特别是再生稻比晚稻提早26d,为冬季种植飞桥莴苣提供了条件。5年来永安市早稻再生稻一莴苣栽培模式累计推广4000hm^2,早稻再生稻平均产量15.3t/hm^2,莴苣(飞桥莴苣)平均产量47t/hm^2,平均产值7.3万形hm^2,纯收入5.04万形hm^2。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欧亚种葡萄避雨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亚种葡萄美人指、维多利亚、温克、红玫瑰等采用避雨栽培,生长旺盛,花芽分化好,座果稳,丰产性好,第二年试产产量(控制)11.25~15t/hm^2,第三年投产产量(控制)22.5~27t/hm^2。果穗大,粒大,果面美观,果实甜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20%,品质佳,耐贮运。避雨栽培推广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7.
苦瓜与丝瓜嫁接试验简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苦瓜苗作接穗,丝瓜苗为砧木进行嫁接,嫁接后苦瓜产量达78796.5kg/hm2,比对照增产38.38%,且前后期产量保持基本平衡,从而获得较高产量。嫁接苦瓜的外观在前期比对照无明显差异,至中后期较对照有更佳的商品外观,对根结线虫病抗性亦比对照强,使嫁接苦瓜保持强劲的生长势态,后期不致过早衰老,瓜大叶茂,产量比对照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高台县园艺站开展了大面积日光温室秋冬茬茄子套种黄瓜试验示范,弥补了嫁接茄子苗期过长,开花结果延迟的不足,使黄瓜、茄子的产量和效益得到了大幅度提高。2006—2007年度在巷道乡、宣化镇、合黎乡、南华镇示范种植面积达到39hm^2,黄瓜平均产量为3.975万kg/hm^2、产值为5.9625万元/hm^2,茄子平均产量为8.250万kg/hm^2、产值为17.5725万元/hm^2,合计平均产值达23.5350万元/hm^2,效益显著。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绿竹笋又名绿竹黄金笋、马蹄笋,为慈竹属多年生常绿禾本植物。福建省南安市柳城街道办事处桑林村于2002年从台湾省引进种植绿竹笋8.7hm^2,2004年绿竹笋产出上市,产鲜笋78t,平均每667m^2产量600kg,产品售价高达18元/kg,市场供不应求,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苦瓜为喜温蔬菜,其根系不耐低温,在早熟栽培时选用根系耐低温的南瓜作砧木进行嫁接,可以提早种植,抢先上市。另外,随着苦瓜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生产上经常连作,导致枯萎病、根结线虫病等病害的日益加重,而通过嫁接栽培可以有效地控制这些病害的发生。我所自1996年开始进行苦瓜早熟嫁接栽培试验,并进行了多年的生产示范,结果表明:嫁接苦瓜比实生苦瓜的生长势、抗逆性明显增强,提早成熟3~5天,产量增加15%~50%,对果实品质无明显不良影响,经济效益显著。现将该项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