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灭幼脲与白僵菌混合防治马尾松毛虫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灭幼脲Ⅲ号胶悬剂与白僵菌孢子粉混合,用901烯释防治马尾松毛虫,其杀虫效果比二者单用分别提高9%~28.8%和21.9%~29.6%。灭幼脲与白僵菌最优配比为灭幼脲150g/hm^2和灭幼脲225g/hm^2加白僵菌45g/hm^2。喷洒混合剂后,林间松毛虫取食量减省得.4%以上,幼虫僵虫率提高17.5%左右。  相似文献   

2.
灭幼脲Ⅲ号胶悬剂与白僵菌孢子粉混合,用901稀释防治马尾松毛虫,其杀虫效果比二者单用分别提高9%~28.8%和21.9%~29.6%。灭幼脲与白僵菌最优配比为灭幼脲150g/hm2加白僵菌90g/hm2和灭幼脲225g/hm2加白僵菌45g/hm2。喷洒混合剂后,林间松毛虫取食量减少28.4%以上,幼虫僵白率提高17.5%左右。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的是在林间自然条件下,施用灭幼脲Ⅲ号(Dimilin-3)胶悬剂防治马尾松毛虫,药剂在林间松针上的残留动态及残效期。试验结果表明,林间用300ppm浓度的灭幼脲Ⅲ号胶悬剂在松针上的消解方程为C=46.44325E^-0.0145t,半衰期为47.8天,药剂在松针上的即时附着量为53μg/kg。它对第1代马尾松毛虫1龄幼虫的持效期为40 ̄50天,第2代30 ̄40天,第3代长达56天以上。  相似文献   

4.
使用不同剂型,不同用量的苏力精防治1,2代马尾松毛虫幼虫试验结果表明,1200ml/hm^2悬浮剂防治效果90.1%-90.4%;750g/hm^2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95.0%-96.4%,1875g/hm^2粉剂喷粉防治效果79.2%-86.5%,而且残存害虫化蛹后继续死亡,成虫产卵量显著减少,对松毛虫天敌无显著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陈毓 《广西林业》2004,(6):31-31
马尾松毛虫是我区主要的森林害虫之一,每年均可发生4代,给林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用仿生物农药制剂灭幼脲Ⅲ号粉剂与纯白僵菌粉混合使用来防治马尾松毛虫害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灭幼脲Ⅲ号与阿维菌素混剂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灭幼脲Ⅲ号与阿维菌素2种农药混配成的4种混剂以及2种农药单剂对马尾松毛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筛选出最佳混剂B在林间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表明:混剂防效好于灭幼脲Ⅲ号单剂,而且有一定的速效作用;最佳混剂B的推荐使用量为525g/hm^2。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的是在林间自然条件下,施用灭幼脲Ⅲ号(Dimilin-3)胶悬剂防治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punctatus),药剂在林间松针上的残留动态及残效期。试验结果表明,林间用300ppm浓度的灭幼脲Ⅲ号胶悬剂在松针上的消解方程为C=46.44325E-0.0145t,半衰期为47.8天,药剂在松针上的即时附着量为53μg/kg。它对第1代马尾松毛虫1龄幼虫的持效期为40~50天,第2代30~40天,第3代长达56天以上。  相似文献   

8.
使用不同剂型、不同用量(浓度)的苏力精防治1、2代马尾松毛虫幼虫试验结果表明,1200ml/hm2悬浮剂防治效果90.1%~90.4%;750g/hm2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95.0%~96.4%,1875g/hm2粉剂喷粉防治效果79.2%~86.5%,而且残存害虫化蛹后继续死亡,成虫产卵量显著减少,对松毛虫天敌无显著不良影响。使用750g/hm2可湿性粉剂在松毛虫卵期防治,防治效果81.5%~83.2%。  相似文献   

9.
25%灭幼脲Ⅲ号防治松毛虫技术开发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5%灭幼脲Ⅲ号是具有特异作用和高度选择性的仿生杀虫剂,经过1997~1999年的技术开发试验和大面积推广应用,得出450~600g/hm^2为最佳用药量,对松毛虫各虫态、各龄期均有杀灭作用,不但压低当代虫口密度,而且还具有后效作用;抗雨水冲刷,残效期可达35d,不污染环境,对松毛虫天敌安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室内、林间罩笼和林间小区试验系统地测定了灭幼脲III号(Dimilin III)胶悬剂对不同世代马尾松毛虫4龄幼虫的作用效果,并通过测定排粪量分析了使用灭幼脲III减少松毛虫取食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灭幼脲Ⅲ号对马尾松毛虫4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41.70 mg/kg,,松毛虫在取食经50 mg/kg灭幼脲III胶悬剂溶液浸泡处理的松针3d后即出现取食量下降,6d后,用50 mg/kg和250 mg/kg灭幼脲III号胶悬剂溶液处理的幼虫均体重分别下降了62.09%和89.95%。林间应用结果表明,灭幼脲III对第2代马尾松毛虫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可达95%以上,第1代和第3代防效受温度影响变异较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室内、林间罩笼和林间小区试验系统地测定了灭幼脲Ⅲ号(Dimilin Ⅲ)胶悬剂对不同世代马尾松毛虫4龄幼虫的防治效果,并通过测定排粪量分析了使用灭幼脲Ⅲ对减少松毛虫取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灭幼脲Ⅲ号对马尾松毛虫4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41.70 mg/kg,松毛虫取食灭幼脲Ⅲ胶悬剂溶液处理的松针3 d后即出现取食量下降,6 d后,50 mg/kg灭幼脲Ⅲ号胶悬剂溶液处理组的幼虫平均体重下降了62.09%.林间应用结果表明,灭幼脲Ⅲ对第2代马尾松毛虫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第1代和第3代防治效果受温度影响变异较大.  相似文献   

12.
白僵菌与氰戊菊酯混用防治马尾松毛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研究应用白僵菌粉剂与0.4%氰戊菊酯粉剂按4:1比例混合均匀后,加工成粉炮防治马尾松毛虫,每hm^2放粉炮30个,每个炮重125g,经室内和林间试验以及大面积推广防治,平均防治效果达90%以上,较纯菌粉粉炮防治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平均防效提高15.3%,害虫感染流行时间提前7天以上;较采用纯0.4%氰戊菊酯粉粉炮防治效果提高28.8%,能及时有效地控制高虫口林分松毛虫的严重危害,减少松针损失40%  相似文献   

13.
杀铃脲防治松毛虫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家级工程项目“辽西地区松毛虫持续控灾工程”的要求,筛选仿生农药和生物制剂等无公害的农药,以取代传统的化学逐药大面积林间喷雾。为此,选择杀铃脲进行飞机喷雾和人工机械喷雾防治松毛虫,结果表明,飞机喷雾杀铃脲用量120g/hm^2,人工机械喷雾杀铃脲用量105g/hm^2,飞防用药成本15元/hm^2,飞防效果高达95.9%。2年杰杀铃脲在生产防治上推广应用1333hm^2。  相似文献   

14.
应用25%灭幼脲Ⅲ号对分月扇舟蛾越冬幼虫进行了防治,防治面积为8350hm^2,平均虫口减退率为92.3%,防治效果为91%,且不伤害林间天敌,保护生态环境,对人畜安全。  相似文献   

15.
1988—1990年在福建漳浦县设点进行灭幼脲Ⅲ号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结果表明:灭幼脲Ⅲ号防治马尾松毛虫效果好,用药量少,对天敌杀伤作用小,对松毛虫成虫羽化、产卵量均有抑制作用;但触杀效果不佳、药效较慢。在闽南地区防治3—4龄马尾松毛虫,浓度以1250倍~2500倍为宜;防治越冬代幼虫,施药时间最好在11月份以前。  相似文献   

16.
对灭幼脲Ⅲ号防治马尾松毛虫的药效、耐雨水冲刷度、药剂的后效作用、带药成虫的产卵量及其孵化率、对卵的毒杀作用以及药剂对天敌的影响进行了综合测定。结果表明:使用灭幼脲Ⅲ号防治马尾松毛虫的最适用量:常量为300~375g/hm^2,超低量为120~180g/hm^2;施药后雨水对药剂的冲刷不会对药效造成显著影响;药剂后效作用只显著表现在虫粪上;体内带药的雌、雄蛾交配后,其产卵量、卵孵化平均数、卵的孵化率均较低;灭幼脲Ⅲ号对卵的毒杀作用只明显表现在对新鲜卵,而对3d前产的卵无明显毒杀作用;灭幼脲Ⅲ号对马尾松毛虫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灭幼脲Ⅰ号对油松毛虫室内毒力测定,以及对寄生天敌的影响。在林间用灭幼脲Ⅰ号低容量和超低容量喷雾大面积防治油(赤)松毛虫,并用灭幼脲Ⅰ号对鹌鹑作了毒性试验。结果证明:在林间大面积防治松毛虫后,除对中华草蛉幼虫有影响外,对其他寄生性天敌——松毛虫狭颊寄蝇、黑足凹眼姬蜂无不良影响。对异色瓢虫、蠋蝽等捕食性昆虫亦无不良影响。对白僵菌、粉拟青霉菌在常规使用浓度下无抑菌作用。对鹌鹑也是安全的。因此,灭幼脲Ⅰ号在松毛虫的综合治理中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8.
使用25%灭幼脲Ⅲ号悬浮剂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结果证明:25%灭幼脲Ⅲ号悬浮剂1500~2000倍液对马尾松毛虫防治效果明显,虫口减退率达59.1%~64.65%。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用2.5%溴氰菊脂、25%灭幼脲Ⅲ号两种农药单剂以及四种混剂对云南松毛虫(Dendrolimus Houi Lajonquiere)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筛选出一种最佳混剂用于林间防治云南松毛虫。试验表明:该混剂防效好,速效且副作用小:推荐使用量500g/hm^2。  相似文献   

20.
应用白僵菌Bbfj菌株、苏云金杆菌(Bt)粉剂及其不同配比的混剂对马尾松毛虫幼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混剂防效好于白僵菌Bbfj和Bt单剂,而且有一定的速效作用;筛选出Bbfj与Bt粉剂以2∶1比例混合防治最适,大规模防治平均效果达90%以上。Bbfj与Bt混合防治是快速而持续控制马尾松毛虫的有效手段,为探索配制马尾松毛虫复合微生物杀虫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