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县玉米粗缩病(Maize roughdwarf virus)严重。1992年夏玉米发病7万亩,其中以套种玉米发生最重。一般病株率2.5%,严重地块病株占30.7%;直播夏玉米发病株率为0.5%,最高5%。发病程度在品种间差异很大,以改良掖单2号(新2号)最重,平均夏套种的病株率为15%,发病最重的病株率占48%。1993年5月,春玉米田也已发现病株。玉米粗缩病在苗期叶色深,生长健壮,与健苗高度一样,间苗时往往误留,玉米拔节期植株开始矮化,叶色黑绿,茎秆粗壮,  相似文献   

2.
玉米粗缩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病毒性病害。在玉米出苗后即可染病,到5-6片叶时才显现症状。其主要症状是病株浓绿,叶片短厚,心叶扭曲卷缩,节间短粗,植株矮化,早发病株多不抽穗、不结实或籽粒极少。一般减产20%-30%,重的地块减产50%以上,甚至绝产。玉米粗缩病主要由灰飞虱传播,土壤和种子不传播。因此,搞好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成为确保玉米丰产丰收的重要措施,而防治灰飞虱,消灭传毒媒介则是控制玉米粗缩病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油菜萎缩不实病及防治措施苗昌泽(湖北省洪湖市沙口农技站,433205)油菜萎缩不实病是由缺硼引起的非侵染性病害。发病轻的,到开花期表现症状,多荫荚不实;发病重的,在苗薹期就表现出明显的症状,病株萎缩死亡。导致大幅度减产。一、症状1、矮化型植株明显矮化...  相似文献   

4.
玉米矮化病株及其根际土壤内线虫的分离与分子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究玉米矮化病的病原,采用Ludox TM悬浮法对从吉林和辽宁采集的玉米矮化病株及其根际土壤和健康株根际土壤分离的线虫进行了鉴定和种群比较,并对矮化病株茎基组织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健康株根际土壤分离出29属线虫,特有线虫是角咽线虫属Actinolaimus和木盾移线虫属Peltamigratus,矮化玉米病株根际土壤分离出28属线虫,特有线虫为锥线虫属Dolichorus,二者相同的线虫属有27个。矮化玉米病株根际土壤中植物线虫种类和数量明显比健康株根际土壤中高,线虫种群数量差异明显的主要是矮化线虫属Tylenchorhynchus、短体线虫属Pratylenchus和刺线虫属Belonolaimus,病株根际土壤中这3个属线虫总数约占病株土壤分离线虫总数的20.23%、11.27%和10.40%。玉米矮化病株茎基组织中短体线虫属和矮化线虫属数量占优势,2个属的线虫数量分别占测序总数的22%、14%(吉林长岭)和16%、20%(辽宁黑山)。表明玉米矮化病的发生与植物线虫相关,很可能是多种线虫共同引起的病害。  相似文献   

5.
大名县套播玉米地粗缩病的发生与防治玉米粗缩病1990年以前在我县套播玉米田为零星发生,1991年后发展日趋严重。1995年全县发病面积1万hm2,发病田率在95%以上,发病株率平均在8.3%,最高51%,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1发病因素1)此病是玉米受...  相似文献   

6.
玉米圆斑病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吉林省推广的玉米骨干自交系吉63果穗上发生的穗腐症状是由Hel-minthosporium carbonum Ullstrup侵染引起的圆斑病。从病斑形态和培养性状与小斑病菌迥然不同。经温室苗期和田间成株期人工接种证明,圆斑病菌除为害吉63和少数自交系外,不侵染T型、M型等不育系及多数正常系玉米的果穗。从果穗抽出到灌浆期是圆斑病菌侵染发病的关键时期。病菌主要在病株残体里以菌丝体越冬,已腐烂的病组织则丧失生活力。六年共鉴定655份自交系、品种及杂交种,有184份材料的果穗感病,以吉63及其选系后代发病最重。经测定吉63感染圆斑病是由隐性感病基因所控制。  相似文献   

7.
德州市玉米粗缩病发生严重德州市玉米田1993年普遍发生玉米粗缩病,春玉米较夏玉米发病重。一般为10%左右,严重地块发病率达95%以上。苗期感病,病株株高80—90厘米,节间极短,叶片叠罗在一起,叶色浓绿,病株早期即干枯死亡;中期感病,病株下半部茎节节...  相似文献   

8.
1982年10月,我们调查北京四季青公社塑料大棚栽种的芹菜上的病毒时,发现病株一般表现花叶、矮化,从中采一病株(以下称芹菜花叶毒株)。1933年7月,在中国农科院蔬菜所的莴苣地里,见莴苣100%表现  相似文献   

9.
玉米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刘建生,李洪奎,任学群,高树友(山东省潍坊市植保站261041)(山东省安丘市植保站262100)近几年来,玉米病毒病在我市不断发生。受害玉米表现矮化、花叶、枯死等现象,1996年发生尤重,全市发生面积达21万亩。病毒病种类主要...  相似文献   

10.
20 0 0年 7月在宋洛乡梨子坪村和西坡村 ,松柏镇塘坊村发现玉米的一种新病害。林区植保植检站查阅有关资料后 ,初步确定为玉米疯顶病 ,后来全省种子理事会议在我区召开 ,取病株到会场经专家鉴定 ,确定为玉米疯顶病。玉米疯顶病在我区苗期感病 ,典型症状 :分蘖增长 ,叶片色浅 ,扭曲或卷成筒状不能分开 ,少数成株被害后 ,无正常雄穗和雌穗 ,雄穗增生畸型 ,长出许多小叶 ,雌穗 (果穗 )受害后 ,发育不良 ,不抽花丝 ,顶部上生小叶片 ,不结实 ,病株颗粒无收。我站对玉米疯顶病调查结果表明 ,发病田块均属小麦预留行套种玉米 ,病株分布呈不均匀状态…  相似文献   

11.
1993年德州、宁津、夏津、陵县、庆云、武城、平原七县(市)的套种玉米发生了史无前例的玉米粗缩病 Maize Rough dwarf Virus。被害株显著矮化,仅有健株的1/3—1/4,茎节粗而短,叶子挺直,叶片浓绿而厚,顺叶脉有间隔的半透明状条斑,叶背叶脉微突起。发病株多数不能抽穗。据调查,4月下旬前播种的春玉米和麦收后播种的玉米极少发病;5月下旬播种的套种玉米和晚春玉米发病最重,一般病株率20—40%,严重地块达87%,减产50%以上,  相似文献   

12.
玉米疯顶病传播途径的试验及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病残体土壤接种、病株结实种子传病试验及对严重发病连作田和制种田的玉米疯顶病病情调查表明,玉米疯顶病是由种子传病,病残体不能传病,病株率与种子被害程度及部位呈正相关,重病连作田病情虽有逐年减轻趋势,但病株率仍高于大田种植的4.8倍  相似文献   

13.
玉米粗缩病(MRDV)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害。商河县自1994年以来,每年均有程度不同的发生为害。如1996年全县播种玉米3.6万hm2,全部发病。其中春玉米0.1万hm2,90%以上毁种,未毁种的几近绝产;麦田套种玉米2.0万hm2,病株率一般为15%~20%,严重的地块病株率30%以上;直播玉米1.5万hm2,一般病田病株率在5%~10%,严重地块病株率15%~20%。现已发展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的病害。  1 影响发病的因素  1)毒源量。多种禾本科作物和杂草是玉米粗缩病的寄主植物。在生产中,杂草多,管理粗放的玉米田比管理精细、杂草少…  相似文献   

14.
玉米圆斑病在瓦房店市严重发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波  王传士 《植物保护》1995,21(2):52-52
玉米圆斑病在瓦房店市严重发生瓦房店市是辽南玉米制种基地之一,1994年玉米圆斑病在我市种子田严重发生。7月25日至8月19日,在谢屯、泡崖、杨家、复州湾、三台等乡(镇)调查,该病发病株率最低22.4%,最高达89.3%,平均为43.5%。重病田果穗下...  相似文献   

15.
矮缩病今年在浙江东部地区突然发生。以连作晚稻和秋玉米发生最普遍,而玉米又比晚稻为重。其共同的特征是萎缩不长,病株显著矮化,群众通称为“矮稻”“矮玉米”。  相似文献   

16.
人工接种对新月弯孢菌侵染玉米籽粒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人工接种不同接种时期和方法对新月弯孢菌侵染玉米籽粒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弯孢叶斑病菌可以侵染玉米果穗籽粒,使玉米籽粒产生褐色病斑。伤口接种法能使玉米果穗100%发病;花丝通道接种也可导致果穗发病,但其发病频率很低;而花丝喷雾接种和苞叶喷雾接种病菌不能成功侵染玉米果穗籽粒;吐丝后10 d和乳熟期接种只能引起接种点籽粒发病,病菌扩展不好;但籽粒形成期接种的玉米果穗籽粒不仅接种点发病,而且其周围的籽粒也感染了病菌,病菌扩展情况较好。试验明确,玉米籽粒形成期采用伤口接种是使玉米籽粒发生弯孢叶斑病的一种较为理想的人工接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北京发现十字花科植物白粉病的有性世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矮花叶病在天水逐年加重玉米矮花叶病又叫条纹花叶病,被害玉米病叶退色失绿呈斑驳花叶状,植株不同程度矮化,重者比正常植株矮化50%以上。麦二叉蚜、粟缢管蚜、玉米蚜是该病的主要传毒介体。该病70年代在我省广为流行,80年代,由于品种更新得到控制。进入9...  相似文献   

18.
玉米粗缩病(MRDV)20世纪80年代在思南县玉米作物上仅零星发生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其发病面积逐年扩大 ,发病程度呈逐年加重的趋势。据1996年调查 ,全县发病面积467hm2,占全县玉米种植面积的5.38 %。病株率4.6 %~9.4 %。1999年全县发病面积已上升到2467hm2 ,占全县玉米种植面积的28.46 % ,平均病株率24.87 % ,严重地块病株率达30.4 %。目前 ,全县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程度已成为玉米病害之首。1998年对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作了初步观察 ,1999年对病害的发生与前茬不同类型地…  相似文献   

19.
韩学俭 《植物医生》1996,9(1):10-10
麦类丛矮病的症状及其防治(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扬陵712100)韩学俭1、病害症状小麦、大麦都有发生。典型症状是分蘖增多纤细而病株严重矮化。叶部有绿黄相间的条纹,以小麦居多;大麦则在顶部叶片上产生黄绿色条纹或斑点,病株一般不能拔节抽穗。这种病毒病害,由...  相似文献   

20.
玉米纹枯病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我省玉米纹枯病发生日趋严重,已成为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病害。为此1990-1991年对该病发生情况做了初步调查。 玉米受纹枯病为害后,叶片、苞叶早枯,籽粒灌浆受阻,导致果穗变小且秃顶,粒重下降,重者籽粒霉变腐烂,损失率4.92—10.84%。 一.发生概况 在中部平原和东部山区12个县(市)36个乡,调查了181份自交系、53份杂交种及4个地方品种。发病的自交系26份,占14.37%,病株率均100%,病指16.72—66.74,其中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