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通过对931户占用耕地建房户的入户调查,从农民的视角来看,无宅基地及原有村庄内的基础设施不配套成为占用耕地建房的主要原因。因此,解决占用耕地建房问题,必须坚持规划引导、加大村庄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农村建房管理制度,采取"以疏为主,疏堵结合"的方式,使农村占用耕地建房逐步消减。  相似文献   

2.
如何开展农村宅基地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宅基地整理是当前农村改善居住条件,加快实现农村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宅基地整理可以充分利用村庄原有的杂基地,在少占用耕地的前提下,改变村容村貌,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磐安县1999年开始有计划地开展宅基地整理试点工作,到目前止,全县20个乡镇有37个村开展村庄整理,并取得了很大成效。全县共拆旧屋占地面积12.99  相似文献   

3.
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促进农村建房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管理。从严控制农村宅基地建设用地规模农村村民建造住宅,要严格执行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从严控制占用耕地,严禁占用基本农田。同时在修编新—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应按照控制增量、合理布局、集约用地、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正确引导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合理、节约使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国土资源部11月4日发布了《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农村宅基地占用农用地应纳入年度计划,严禁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  相似文献   

5.
<正>笔者近日在山东省滕州市南沙河镇北古石村和上营村调研了解到,以宅基地为主的农村建设用地浪费现象触目惊心,近两成院落房倒屋塌、长满荒草。当地基层干部认为,当前正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占用部分耕地在所难免,而农村大量闲置、废弃宅基地一直处于沉睡状态,盼望国家出台引导和支持政策,盘活这块资源。  相似文献   

6.
安徽农村宅基地存在房屋空置、占用面积超标、未建房宅基地耕种、耕地上建房等现象。行政村所处位置、农户农业收入水平、非农业收入水平、农户工作状态四个因素是影响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显著因素。建议制定农村宅基地流转和依法入市的有效制度,建立合理、健康的农村宅基地流转市场,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土地利用机制,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从而推进农村宅基地有偿转让。  相似文献   

7.
农村宅基地整理及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护耕地资源、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对于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由于长期来,农村宅基地规模和布局的不合理,导致大量耕地被侵占,农村闲置用地逐年增加,从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角度来看,有必要对农村宅基地进行整理。首先对农村宅基地的现状、问题及其导致这种现状和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几种农村宅基地的整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平川农村的废弃宅基地现状,对山西省运城市和临汾市的12个平川农村的废弃宅基地进行了实地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村庄废弃宅基地差异很大,12个村庄户均废弃宅基地面积变异范围为0.0004hm~2~0.0324hm~2;村废弃宅基地面积与村耕地面积及村庄占用土地面积均呈显著正相关;根据废弃宅基地在村庄中呈现的方式类型不同将村庄分为"空心村"型等5种类型,并对不同类型的废旧宅基地提出了不同的利用途径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村宅基地复垦耕地适宜性评价——以天津市西青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宅基地复垦为耕地的潜力大,是补充被占用耕地的重要途径之一,复垦要兼顾质量和效率,耕地适宜性评价有利于更加有效、有针对性地对宅基地进行复垦,同时对评价复垦的宅基地的质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天津市西青区农村宅基地土壤、复垦后宅基地土壤和普通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11种评价因子,通过野外调研采样、室内土壤理化性质分析获取实验数据,利用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等建立耕地适宜性评价模型,利用复垦后宅基地土壤与耕地土壤的数据验证耕地适宜性评价模型可靠性,然后对天津未复垦宅基地土壤的耕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得到宅基地土壤的耕地适宜性评价等级为4.41级,对应八九等地。宅基地土壤与耕地土壤相比在有机质、总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较低,复垦时应适量地增加富含氮、磷、钾、有机质等肥料或者化肥的施用,土壤容重和粒径差距较大,复垦时应着重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应注重重金属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驱动机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西南丘陵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巴南区农户居民点用地变化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显著影响农户"是否新辟地基建房"的因素包括:"风水"心理、自然灾害、宅基地来源和交通条件;显著影响农户"新辟地基建房占地面积"的因素包括:家庭常住人口数量、宅基地来源、农村税费改革、农村宅基地政策法规的认知。对两者影响最显著的都为宅基地来源因素。由此可见,荒地或闲置用地为新辟地基建房的主要用地来源,且相对其他用地来源建房占地面积较大。因此,在保护耕地不被占用的同时,政府应控制荒地或闲置用地建房超占现象,从而保护潜在的耕地来源。  相似文献   

11.
耕地撂荒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一大问题,利用景观格局研究不同类型村庄撂荒耕地特征。选取和顺县义兴镇西北方向四个村为研究区,采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数据成果,利用ArcGIS10.1及景观格局指数,进行不同类型村庄撂荒耕地景观斑块特征及空间特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撂荒耕地面积占景观总面积比重大、撂荒情况严重、斑块破碎,但形状简单规则且聚集度高,易于开发再利用;与耕作景观相比,撂荒景观破碎、形状复杂、分布离散,但有个别村例外;不同类型村庄撂荒耕地特征存在差异,与村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特征对撂荒耕地景观有很大影响。运用承包地确权数据进行撂荒地块的景观格局分析,可以精确掌握撂荒地块特征,提高耕地利用率,支持农地流转和整理工作实现规模化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2.
三元结构视角下的农地流转利益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农地流转与农业农地、资本和劳动力三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视角,分析了当前我国农地流转之困境,即农地产权主体缺位,城乡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农村劳动力结构失衡;剖析了农地流转困境之原因:农地产权制度不完善,农村资金投入不足,城乡收入二元分割.从农地产权制度、农村资金投入、农村劳动力结构角度,提出了完善农地、资本、劳动力三元结构协调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董桥峰  郑斌  林育敏  何中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607-6609,6649
以麻城市为研究区域,利用对农户的问卷调查资料,对该区30年来农村住房建设变化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①该区农村老旧房居多,农村改善居住条件的潜在需求很大;②农村建房出现两次高潮,并呈现出"N"型变化特征;③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发现:该调查区域农户宅基地面积大小的主要显著影响因素主要为:农户家庭年纯收入、宅基地用地来源、农村税费改革、交通条件、攀比心理5个因素。对农村住房建设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的研究为广大农民的消费性投资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空间位置上对基本农田的影响,以谷城县为例,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探讨2006-2009年3a间4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村庄、建制镇、农村道路和公路)在空间位置上对基本农田的影响,进行基本农田易侵占因子和易侵占区域等级的划分,并利用基本农田变化百分比和变化率对划分结果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基本农田...  相似文献   

15.
为科学安排宅基地整治时序,有序推进宅基地整治,实现乡村振兴用地空间优化,以商丘市睢阳区为例,通过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进行整治阻力评价,并根据权属调查数据进行潜力测算,结合各行政村的整治阻力与整治潜力分异,形成整治时序优先级。结果表明:受基础设施和房屋破旧率等因素影响,行政村单元间整治阻力分异明显,强、中、弱阻力级分别含有38、101、158个行政村。研究区理论整治潜力(面积)23.22 km2,“浅现实”整治潜力可以实现4.33~5.55 km2,“深现实”整治潜力可以实现19.36km2。结合整治阻力和整治潜力,得到最优先、次优先、末优先三级整治时序,其分别含有98、161、38个行政村,形成以“时序优先级、对象、违占面积、违占时间”四维差异计价违占使用费倒逼宅基地退出的整治模式,按时序有序推进宅基地整治。本研究综合考虑阻力和潜力分异而形成的整治时序安排对于宅基地整治方案的制定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洪超 《农学学报》2018,8(4):80-84
空心村是快速城镇化和人口非农化导致的农村地域系统退化现象,造成了农村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低效利用,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推动解决空心村土地利用率低的问题,以蔡袋村空心村整治示范工程为例,在详细调查该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建立空心村整治示范点,经过废旧房屋拆除及材料处理、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等过程,土地有效利用面积增加了14.34 hm2,初步形成了由上述过程有机构成的山地丘陵区空心村整治工程技术,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山地丘陵区空心村整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选取贵州省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偏远农村的33个实施征地拆迁项目的村集体为样本区域,采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和统计分析法,研究了贵州省的征地补偿安置途径,主要是以一次性货币安置为主,辅以社保安置、留地安置和房屋安置等安置方式,统计分析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农民期望进行的安置方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贵州省征地拆迁补偿安置途径存在的不足之处,如长效安置途径缺乏推广、征地拆迁补偿标准低等.针对调查分析结果,结合国内先进经验,提出完善贵州省征地补偿安置途径的建议:大力实施可持续的安置模式,保障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推进土地流转,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提高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加大帮扶力度;缩小征地补偿标准的区域差异,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孟津县空心村整理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随着孟津县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点空心村现象日益突出。空心村的存在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闲置浪费。通过分析孟津县空心村的现状及其存在的各种原因,阐述了在整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及整理后的效益分析,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9.
Food issues are generally regarded as agricultural and rural issues. The urban food system is less visible than such other systems as transportation, housing, employment, or even the environment. The reasons for its low visibility include the historic process by which issues and policies came to be defined as urban; the spread of processing, refriger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together with cheap, abundant energy that rendered invisible the loss of farmland around older cities; and the continuing institutional sepa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olicy. Despite its low visibility, the urban food system nonetheless contributes significantly to community health and welfare; to metropolitan economies; connects to other urban systems such as housing, transportation, land us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mpacts the urban environment. We examine existing or potential city institutions that could offer a more comprehensive look at the urban food system. These include the city department of food, the food policy council, and the city-planning department.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背景下的耕地抛荒问题,为农民增收和耕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首次提出区域劳均耕地面积的概念,将季节性抛荒折算成全年抛荒的面积,并构建农村劳动力余缺系数(K),根据系数值判断研究区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是否短缺,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福建省两个乡(镇)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实例分析。【结果】临城镇K=1.02〉1,表明该乡(镇)并不缺乏劳动力;溪口乡K=0.87〈1,表明现有从事农业种植的劳动力数量没达到耕地种植的需求量,属于劳动力不足。【建议】不同区域耕地抛荒原因并不相同,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诸如分类改造被抛荒耕地,完善农地流转、实现耕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吸引劳动力本地就业等相应对策解决耕地抛荒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