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超临界CO2萃取大蒜精油及油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研究了大蒜精油及油树脂的超临界CO2提取工艺,探讨了粒度,萃取及分离的温度、压力和时间对各萃取率的影响,建立了萃取温度、压力与各萃取率的数学模型。确定了超临界CO2同时提取大蒜精油及油树脂的优化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CO_2萃取大蒜精油及油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大蒜精油及油树脂的超临界 CO2 提取工艺 ,探讨了粒度 ,萃取及分离的温度、压力和时间对各萃取率的影响 ,建立了萃取温度、压力与各萃取率的数学模型。确定了超临界 CO2 同时提取大蒜精油及油树脂的优化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3.
大蒜精油-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涂膜提高草莓贮藏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减少草莓在贮藏过程中的腐败变质延长草莓保质期,在质量分数为1.0%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中添加大蒜精油(体积分数:0、2、4、6μL/100 m L)制成复合溶液作为涂膜材料,涂膜液浸泡30 s于新鲜草莓表面,分析草莓在(20±2)℃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未涂膜相比,大蒜精油-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涂膜材料能显著(P0.05)降低草莓在贮藏过程中的的呼吸作用强度和腐烂变质(P0.05),减少果实失重率;延缓草莓果实花色苷的分解,有良好的护色作用;另外,大蒜精油-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涂膜材料减少了草莓中可滴定酸度、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的分解及丙二醛的累积。综合不同处理组草莓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确定当大蒜精油添加量为4μL/100 m L时,草莓有较佳的保鲜效果,可为草莓果实的贮藏保鲜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油梨皮黄酮提取及大孔树脂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研究了油梨皮黄酮的提取及大孔树脂纯化条件.结果表明:油梨皮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5 h、料液比(m/V)1:20.乙醇浓度和提取温度对提取得率有显著性(P<0.05)影响.在此条件下,黄酮的提取得率为1.12%;AB-8型树脂对油梨皮黄酮有较好的吸附和洗脱效果,其纯化油梨皮黄酮的条件为柱体积250 mL,上样量2.03 g,水洗,接着用75%的乙醇洗脱(约500 mL),在此条件下AB-8型树脂可重复使用6次.经纯化后油梨皮黄酮相对纯度为82.37%,纯化后总黄酮回收率为71.65%.  相似文献   

5.
确定几种植物精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检测植物精油抑菌效果,为精油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分析烘干时间、烘干温度、料液比对甜橙精油提取率的影响,分析料液比、烘干温度、蒸馏温度对香樟精油提取率的影响;检测精油的抑菌效果、保鲜效果。初步结论:甜橙精油最佳提取工艺为烘干时间3 h、烘干温度70℃、料液比1∶7,提取率可达5.08%;香樟精油最佳提取工艺为烘干时间150 min、蒸馏温度90℃、料液比1∶5,提取率可达0.60%;薄荷精油和香樟精油对细菌有抑制作用,甜橙精油和大蒜精油对真菌与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大蒜精油抑菌效果最佳;精油对果蔬具有保鲜效果;精油空气清新剂杀菌效果依次为甜橙薄荷香樟。  相似文献   

6.
真空热解松木粉制备生物油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研究与开拓高品位生物油的制备方法,该文以松木粉为原料,采用真空热解的方法制备生物油。讨论了150~830μm的4种不同粒径大小、400~600℃的5种不同反应温度对真空热解的影响,对其原因进行讨论与分析;并对最优条件下的真空热解气液相产物进行表征。试验结果表明,在500℃反应温度下,250~380μm粒径松木粉真空热解得到生物油产率最高,可达52.06%;真空热解生物油的黏度较低,流动性能好,高附加值化合物较多,这些特性使真空热解生物油作为提取化学品的原料成为可能,该研究为生物质制备高品位生物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超声波辅助提取文冠果籽油的工艺条件优化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以文冠果籽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文冠果籽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及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试验研究了超声波频率、料液比、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等因素对出油率的影响,确定了超声波辅助提取文冠果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建立了提取回归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各影响因素对文冠果出油率作用的大小依次为:超声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超声波频率,以沸程60~90℃的石油醚为溶剂提取文冠果籽油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10(g/m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35 min,超声波频率60 kHz,在该工艺条件下浸提三次总出油率60.18%,提取率达92.47%;所建立的数学回归模型能够较准确预测文冠果油的出油率。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南瓜籽油的出油率和出油品质,采用水酶法建立一种南瓜籽油提取新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并对南瓜籽油的理化性质和主要营养组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南瓜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酶配比1:6:6(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复合加酶量1.2%、酶解pH为4.0、酶解温度48℃、酶解时间3h,南瓜籽出油率为38.34%。对比超临界CO2提取法出油率32.90%和超声波溶剂法出油率44.60%,使用水酶法出油率较高,所提取的南瓜籽油色泽明亮,澄清透明,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植物甾醇和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其理化性质优于其他两种方法提取的油脂,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食用油标准,是具有特殊功能的营养保健油源。  相似文献   

9.
南瓜籽油的水酶法提取工艺及产品的理化性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提高南瓜籽油的出油率和出油品质,采用水酶法建立南瓜籽油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并对南瓜籽油的理化性质和主要营养组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南瓜籽油的较佳工艺条件为:复合酶配比1∶6∶6(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复合加酶量1.2%、酶解pH值为4.0、酶解温度48℃、酶解时间3 h,南瓜籽出油率为38.34%。对比超临界CO2提取法出油率32.90%和超声波溶剂法出油率44.60%,使用水酶法出油率较高,所提取的南瓜籽油色泽明亮,澄清透明,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植物甾醇和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其理化性质优于其他2种方法提取的油脂,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食用油标准,是具有特殊功能的营养保健油源。  相似文献   

10.
水蒸气蒸馏得到的杉木油品质优良,但得率低,为1.7%,干馏法粗杉木油得率高,为9.6%,但质量差,不能直接用于调香。为了提高杉木油得率和质量,该文以杉木根为原料,分别采用水蒸气法和干馏法制备杉木油,并对干馏油进行精制研究,重点研究过氧化物和脂肪醇存在下的自由基取代反应,及反应条件对干馏油香气改善效果的影响,得出较佳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40℃,反应时间1h。采用GC-MS对提取的杉木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其中水蒸气杉木油含有26种成分、杉木粗干馏油含有50种成分、干馏精油含有34种成分,它们的主要化学成分基本一致,都含有α-柏木烯、β-柏木烯、柏木醇、罗汉柏烯等体现柏木油特征香气的化学成分。粗干馏油成分复杂,经过精制处理,除去了大量的羧酸类、酚类及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等影响干馏油香气质量的物质。干馏精油色浅、具有柔和的木香、膏香、树脂样的气息,基本能满足调香的要求,在香料工业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菜籽蛋白的提取和纯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对菜籽饼进行综合利用,以低温压榨制油的双低菜籽饼为原料,探讨了菜籽蛋白的提取和纯化工艺.通过料液pH值的先后调节对比、正交、提取次数和纯化试验,得到较佳工艺条件:采用先调pH值法,水溶液的pH值为12,提取时间为20 min,温度为室温,提取3次,通过pH5和7的两步沉淀,经干燥得到分离蛋白,蛋白纯度达84.8%,得率为38.9%,且有害物质残留较少.先调pH值法与后调法相比,总的提取率可提高20个百分点,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提高超声辅助提取黑米黑色素的效果,研究探讨了双频超声协同强化提取的方法。通过对pH值、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液料比、乙醇浓度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各因素对黑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其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黑米黑色素提取的影响大小依次为:pH>乙醇浓度>液料比>温度>时间。优化后的提取工艺条件为:pH值为2、超声时间为30?min、提取温度为50℃、液料比为30?mL/g、乙醇浓度为70%。在此条件下,得出平均提取率为6.85%。对比浸渍法、加热回流提取法,超声法提取黑米黑色素具有工艺简单、节省提取时间、溶剂用量少、提取效率高、减少黑色素损失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为优化水酶法提取山核桃油脂工艺,以山核桃为原料,采用水酶法提取油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研究木瓜蛋白酶用量、酶解时间、pH值、酶解温度和料液比对山核桃油提取率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提取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并对比了压榨法、溶剂法和水酶法3种方式对油脂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山核桃油脂工艺的最佳条件为:木瓜蛋白酶量0.17%,酶解时间150 min,pH值6.34,酶解温度54.43℃、料液比1∶5,在此条件下山核桃中油脂提取率为81.32%。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提取油脂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共测出12种脂肪酸,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是4种主要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SFA)占7.61%,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占69.10%,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占23.29%。对比3种提油方式发现,水酶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油脂提取方法。本研究结果为水酶法提取山核桃油脂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sodium citrate, sodium bicarbonate, and ethylenediaminetetraacetate (CBE) method was evaluated for iron (Fe) extraction from plant root surfaces and compared with the dithionite-citrate-bicarbonate (DCB) method. Iron plaque on root surfaces was induced by growing rice seedlings in soil with 1.8 mM Fe2+. Iron plaque was extracted following CBE and DCB methods. The effects of pH, temperature, and incubation time of these methods on Fe extraction from root surfaces were also examined. Iron extraction of CBE and DCB methods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P < 0.05) at pH between 6 and 8, whereas Fe extraction decreased substantially for further increase of the pH of CBE and DCB solution. In some instance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CBE and DCB methods in extracellular Fe extraction for temperature and incubation time. The average Fe extraction of CBE and DCB methods were 94% and 81%,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at CBE method would be a better choice for Fe extraction from plant roots. The recommended optimal conditions for CBE method are pH 8, volume of the solution 30 mL, incubation time 30 min, and solution temperature 22 ± 2 °C.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开发玉米须资源,以废弃的玉米须为原料,探讨不同萃取剂、超声时间、表面活性剂、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搅拌转速对类胡萝卜素提取量的影响,同时研究光照、pH、营养元素、超声时间对玉米须类胡萝卜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须类胡萝卜素最适提取工艺条件:以丙酮为萃取剂,超声预处理6 min,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用量1.6%,提取温度35℃,提取时间45 min,液料比13m L·g~(-1),搅拌转速125 r·min~(-1),此条件下的提取量为311.21 mg·kg~(-1),与理论预测值(313.96 mg·kg~(-1))相近。玉米须类胡萝卜素对光照,提取温度,酸碱环境,Ca~(2+)、Mg~(2+)、Fe~(2+)、Fe~(3+)、Zn~(2+)元素和超声处理较为敏感,而在避光、中性环境、Na~+和K~+元素条件下有利于其储存,适度的超声处理在提高玉米须类胡萝卜素提取率的同时对其稳定性无显著影响,节约时间成本。综上,高效利用玉米须中的类胡萝卜素对玉米须深加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优化水提法小球藻多糖提取的工艺,该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水料质量比、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冻融-超声波次数进行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提取小球藻多糖,采用三氯乙酸法去除游离蛋白质。结果表明:小球藻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水料质量比15,超声波功率600W,超声波作用时间6min和冻融-超声波2次,小球藻粗多糖得率为5.918%。三氯乙酸法脱游离蛋白质以pH值为4为最佳,多糖回收率为57.84%。该研究可为从小球藻中大规模分离和提取以及纯化多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微波辅助提取黄皮果肉果胶工艺参数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优化微波辅助提取黄皮果肉中果胶的工艺,采用均匀设计法,考察了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液料比及提取液pH值4个因子对黄皮果胶得率的影响。利用SAS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模型拟合和回归分析,确定提取时间和液料比是影响果胶得率的重要因子,并最终获得微波辅助提取黄皮果胶的最优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600W,提取时间8min,液料比24:1mL/g,提取液pH值2.0。在此条件下果胶得率为3.59%。通过对果胶基本特性的测定分析,该工艺提取的黄皮果胶品质基本符合国家标准,可为黄皮果胶提取的工业化放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交替双频逆流超声辅助提取条斑紫菜蛋白和多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高值化利用条斑紫菜资源,该文采用交替双频逆流超声辅助提取技术生产条斑紫菜蛋白和多糖混合产品。研究了复合双频和交替双频2种超声模式对条斑紫菜蛋白和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优化试验进行工艺优化。结果显示,交替双频超声模式显著优于复合双频超声模式。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温度均对提取效果影响显著。确定的交替双频逆流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优条件为:料液比14mg/mL、时间88min、温度41℃、pH值9.0、15和20kHz交替双频超声、超声交替工作时间3s、超声功率200W/L。在此最优条件下,条斑紫菜蛋白和多糖混合产品的生产能力最高,单位质量原料生产出的产品得率为(48.180.08)%,其中蛋白得率为(24.350.07)%,纯度为(45.610.33)%,多糖得率为(23.830.02)%,纯度为(44.640.37)%,比传统提取方法,得率提高了168%,时间缩短了64%;比单频逆流超声辅助提取方法,得率提高了50%,时间缩短了18%。从生产成本分析,交替双频逆流超声辅助提取方法具有明显技术优势和工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鲤鱼精蛋白的提取与抗菌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研究了采用超声波技术提取鲤鱼抗菌精蛋白的工艺条件和抗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技术提取鱼精蛋白硫酸用量少,提取时间短。用1.0A强度的超声波和5%的硫酸溶液提取鱼精蛋白,提取时间20 min,能得到较高活性的鲤鱼抗菌精蛋白。并进一步研究了pH值、温度、金属离子和蛋白酶对鲤鱼精蛋白抗菌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超声辅助提取辣椒籽蛋白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辣椒籽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辣椒籽蛋白并利用响应面优化法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p H值,提取时间,超声功率,料液比4个因素进行响应面试验,根据所得试验结果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p H值11,提取时间13.31 min,超声功率336.21 W,料液比1∶35.85,在此条件下蛋白的预计提取量为5.90 g/(100 g)。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对影响辣椒籽蛋白提取量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进行探讨,结果由大到小依次为:p H值料液比提取时间超声功率。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超声辅助法使得蛋白提取量增加了0.81 g/(100 g)(占传统方法提取量的15.46%),蛋白纯度提高了5.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