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粘虫胶防治农林害虫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而又无公害的物理手段.选用萜烯和不同分子量的聚丁烯为原料,通过优化配方,制备了性能优异的用于涂覆胶板的无溶剂高粘性环保型粘虫胶.测试了粘虫胶的旋转粘度、初粘力和垂直流淌距离等,结果表明:制备粘虫胶的最佳配方为低分子量PB∶高分子量PB∶萜烯树脂=3∶1∶1.5~1∶1∶0.25,流淌距离最低可达27mm,室温初粘力和140℃的旋转粘度可达21Pa·s和66 Pa·s.这些粘虫胶可用于涂覆粘虫板防治飞行昆虫及沿树干爬行习性的农林害虫.  相似文献   

2.
葡萄斑叶蝉成虫对黄色有趋性.利用黄板诱杀葡萄斑叶蝉,涂粘虫胶和涂黄油的黄板对该虫均具有一定的诱杀效果,涂粘虫胶黄板的诱杀效果好于涂黄油,两者诱杀效果分别为37.10头/天和13.89头/天.黄板对葡萄斑叶蝉成虫诱虫量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少,涂粘虫胶黄板对草蛉等天敌昆虫有一定的影响,平均每块黄板每天诱杀草蛉0.39头.  相似文献   

3.
葡萄斑叶蝉成虫对黄色有趋性。利用黄板诱杀葡萄斑叶蝉,涂粘虫胶和涂黄油的黄板对该虫均具有一定的诱杀效果,涂粘虫胶黄板的诱杀效果好于涂黄油,两者诱杀效果分别为37.10头/天和13.89头/天。黄板对葡萄斑叶蝉成虫诱虫量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少,涂粘虫胶黄板对草蛉等天敌昆虫有一定的影响,平均每块黄板每天诱杀草蛉0.39头。  相似文献   

4.
无公害粘虫胶作为一种物理防治林木虫害的有效措施,在减少农药使用量的同时,能够降低防治林木虫害的成本,并且对林木虫害的防治效果显著.基于此,主要介绍无公害粘虫胶的应用范围和应用前景,以利于无公害粘虫胶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使用粘虫胶防治林业害虫,不但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而且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该文主要总结了粘虫胶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方法,旨在加快无公害粘虫胶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无公害粘虫胶,具有无毒、无刺激气味、无腐蚀性、抗老化、粘性强而持久、使用方法简便等特点,具有防治枣红蜘蛛、绿盲蝽象、桃小食心虫、食芽象甲、枣尺蠖和枣粉蚧等害虫。无公害粘虫胶是甫几种生物制品合成的一一种胶,一般风吹、日晒、雨淋对其粘着力影响不大。粘虫胶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枣树无公害管理水平,明显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防治成本,实现枣生产的无公害防治和无公害栽培,并实现无公害、绿色、有机枣生产。  相似文献   

7.
一、无公害粘虫胶的特点无公害粘虫胶采用松香、糖、桐油、食用植物油等原料制成,具有无毒、无腐蚀、无刺激性气味,抗氧化、抗风吹日晒、耐雨淋、无污染、质量稳定、粘力强且持久的特点。在野外自然条件下使用,黏性可保持3个月以上.室内使用可保持1年。  相似文献   

8.
冀林牌无公害粘虫胶是防治林果害虫的新产品.该产品无毒、无腐蚀、无刺激气味,具有抗氧化、抗风吹日晒、耐雨淋、无污染、质量稳定、粘力强而持久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该文从害虫的趋光性、趋波性、趋化性等方面,阐述了应用杀虫灯、粘虫胶、诱虫板、性诱剂等进行人工、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等方法,对果树害虫高效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0.
枣镰翅小卷蛾是目前陕北红枣产区的一种重要害虫,其越冬老熟幼虫在每年9月中下旬有向下爬行在主干翘皮出化蛹越冬的习性。利用该虫这一生物学特性,研究使用无公害粘虫胶涂抹在枣树主干上,形成一粘虫胶环来粘捕枣镰翅小卷蛾幼虫。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粘虫胶涂抹宽度为20cm时效果最好,越冬蛹数量及来年的虫口数和枣树受害率大大降低,防治效果能达到85%以上。利用无公害粘虫胶粘捕幼虫的方法可明显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减轻环境污染,提高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值得在实际生产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为了阻止榆紫叶甲成虫上树为害,采用无毒粘胶涂干方法对害虫进行了防治试验,并与采用无公害农药——触破进行涂毒环和直接喷洒百虫杀两种防治方法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粘胶涂干法的防治效果最好,其防治率可达90%以上,明显高于涂毒环的防治率(32.63%)和喷药的防治率(68.90%);且粘胶涂干法的有效防治期长,在整个春季对越冬代成虫都有持续的阻隔上树作用;涂粘胶的最佳宽度为5cm,其防治率可达89.57%。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黄板诱集的蔬菜害虫及天敌数量进行分析,发现黄板对蚜虫、黄曲条跳甲、斑潜蝇、寄生蜂均有不同程度的引诱作用.不同害虫在黄板上的垂直分布存在差异,蚜虫随高度的增高而增多,黄曲条跳甲、斑潜蝇大体上随高度的增高而减少.黄板法能够有效监测黄曲条跳甲的田间种群发生动态,与常规的单位面积法反应的田间种群动态一致.  相似文献   

13.
以杨木碎单板切成的单板条制作PSL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单板条的尺寸形态、施胶的胶液浓度与施胶时间对单板条吸胶量影响,考察了3种不同的施胶方法、热压时间与温度对PSL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优化了热压工艺。结果表明,单板条的尺寸形态对其吸胶量没有显著的影响,它主要影响产品的均一性和外观质量;胶黏剂的浓度是影响单板条吸胶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选用胶液浓度为30%的酚醛树脂胶;施胶方法是影响PSL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热压时间和热压温度对PSL的物理力学性能有显著的影响。综合考虑产品的物理力学性能和产品均一性,以单板条长度为100mm,采用喷胶方式,热压时间为35min、热压温度为150℃时制成的PSL的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黄板防治和化学防治茶园的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差异,采用黄板诱集方法在2015年6—11月进行连续调查取样,研究了2种类型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和主要节肢动物发生量。结果表明,黄板防治茶园的假眼小绿叶蝉和粉虱的发生量显著低于化学农药防治茶园,中性昆虫和蚜虫发生量显著高于化学防治茶园,寄生蜂发生量无显著差异。除去蚜虫迁飞这一时期,黄板防治茶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高于化学防治茶园,2种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益害比都在7月初出现最大峰值,黄板防治茶园最高达2.095:1,农药防治茶园最高达1.809:1。适时使用黄板防治较化学防治能更好的控制茶园常见同翅目害虫发生量,并较好保持节肢动物群落的群落多样性。茶园使用防治措施应注意7月初和10月份2个特殊时期。  相似文献   

15.
在惠阳区菜场对上海青(青梗菜)开展了黄板和昆虫信息素复合技术诱虫试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黄板或与信息素结合对黄曲条跳甲成虫均有诱捕效果,每块黄板诱捕成虫分别为1643.12 036.1头,黄板加信息素诱虫量比单独使用黄板增加23.6%,同时还诱捕到相当数量的小菜蛾、蚜虫、烟粉虱、潜叶蝇等;使用黄板加信息素可减少农药使用4次,降低生产成本92.44元,蔬菜种植利润增加288.28元。利用黄板及黄板加信息素对叶菜类黄曲条跳甲的生态控制,可减少农药污染,提高蔬菜品质,提高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针对人工统计黄色粘虫板上害虫数量费时费力的问题,在自适应去除粘虫板背景的基础上,融合颜色空间矩和图像几何形态,完成害虫特征的量化,采用加权决策的方法来识别害虫,构建害虫自动识别计数系统。以米蛾(Corcyra cephalonica)为例,经测试,该系统对黄色粘虫板上米蛾的识别结果与人工统计结果相对误差在7%,能够有效实现对粘虫板上害虫数量的自动统计。  相似文献   

17.
黄色诱虫板测报和防控稻纵卷叶螟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黄色诱虫板在测报和防控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中的作用和效果,为测报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和绿色防控其危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黄色诱虫板诱集法与常规赶蛾法调查结果比较,确定其测报的可靠性;防治效果采用测产法,将黄色诱虫板处理的水稻产量同杀虫剂处理田块产量进行比较。【结果】3个水稻品种受害情况均表现为7月份较轻,8、9月份相对较重;8月份黄色诱虫板诱集到的稻纵卷叶螟成虫最多,2周内诱集的成虫数量最高达53头/板,平均每天诱集数量为(2.86±0.43)头/板;黄色诱虫板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稻纵卷叶螟成虫诱集的效果。黄色诱虫板下部距离水稻冠层越近,诱集效果越好;同赶蛾数据相比,黄色诱虫板预测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黄色诱虫板对于稻纵卷叶螟成虫具有一定的诱杀作用,防治效果等于或好于使用杀虫剂田块的防治效果。【结论】 通过对黄色诱虫板测报和防控稻纵卷叶螟的效果进行评价,认为黄色诱虫板在测报和防治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昆虫对颜色的趋向性是其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趋性之一,不同种类的昆虫对不同颜色具有特异的选择性和偏好性,利用昆虫对颜色的趋性实施的害虫防治手段是目前对昆虫种群动态进行监测和防治最为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文章回顾了近几年黏虫板在害虫监测和防治中的应用进展,并就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