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国古代自东汉末年就有本土的蔗糖熬制法,然而由于技术落后,蔗糖质量不如印度地区。自唐代以来,由印度地区传入一种新的熬糖技术,我国甘蔗制糖工艺开始赶超印度地区。这种外来的熬糖技术,是在蔗汁熬煮过程中,添加油脂或蛋白质,使糖浆中的杂质上浮到表面,方便将其滤出。同时,油脂作为添加剂,还可以起到加速蔗糖结晶的作用,最后能够提取出较为纯净的沙糖。油脂在古代甘蔗制糖工艺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作为一种天然无毒的添加剂,油脂的重要作用值得继续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2.
利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对20份云瑞系列甘蔗新品种(系)的9个品质性状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甘蔗蔗糖分与其影响因子的密切程度。相关分析表明,甘蔗蔗糖分与蔗汁蔗糖分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蔗汁锤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品质指标相关性不显著;简纯度与重力纯度呈极显著正相关;还原糖与甘蔗产糖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蔗汁锤度与简纯度、重力纯度、蔗汁蔗糖分和甘蔗蔗糖分呈显著正相关,与还原糖、甘蔗产糖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出汁率、简纯度、蔗汁蔗糖分、还原糖对甘蔗蔗糖分具有正效应,蔗汁锤度、重力纯度、甘蔗产糖量、甘蔗纤维分对甘蔗蔗糖分具有负效应。因子分析表明,9个甘蔗品质性状指标可用蔗汁糖分、甘蔗成熟度和甘蔗压榨因子3个主因子代表,其特征累计贡献率达82.775 6%。  相似文献   

3.
甘蔗育种发展和今后研究方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甘蔗是世界主要的糖料作物,分布在南北纬29℃之间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或这些地区之外的温带沿海地区。全世界每年植蔗面积1600万hm2左右,产糖约1.25亿t。主要生产国家在亚洲有印度、中国、泰国、菲律宾和巴基斯坦,在非洲有南非,在北美洲有美国、墨西哥,在南美洲有巴西、阿根廷和哥伦比亚,在加勒比群岛有古巴、多米尼加,在大洋洲有澳大利亚。巴西是世界最大的植蔗国,每年植蔗面积约500万hm2,产蔗糖1000万t,产酒精1.2亿m3。印度是亚洲最大的植蔗国,每年植蔗约300万hm2,产糖1700万t,由于…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目前甘蔗种植仍以制糖为主,附带生产酒精、造纸。为了取得单位面积较高的产糖量,就要求收获时甘蔗糖分和单位面积的产蔗量都较高。如果只求蔗茎产量高,而忽视了甘蔗糖分的含量,虽然也可以获得一定的产糖量,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因此,应充分认识和掌握甘蔗糖分累积规律,  相似文献   

5.
简讯     
◆甘蔗良种产业化模式的探索国内外经验证明,甘蔗品种改良的科技贡献率为60%,所以许多产蔗糖国家和地区投入巨资从事甘蔗品种改良、品种更新工作,以期迅速育成良种并尽快应用于生产。我国对品种改良也十分重视,“六·五”以来,国家科委安排4次甘蔗育种攻关,育成和引进一批具有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甘蔗品种。但我国大陆缺乏甘蔗品种中试基地,甘蔗科研育种单位选育的优良品种推广困难重重,良种推广处于自发的、分散的状态,推广速度慢,品种更新周期长,良种覆盖率低,蔗农种蔗效益不高,糖厂原料蔗不足,制糖成本高,效益差,…  相似文献   

6.
<正>甘蔗是世界上主要的糖料作物。蔗茎中含糖分12%~19%左右。甘蔗有糖蔗和果蔗之分,糖蔗榨糖,果蔗蔗茎脆嫩多汁、清甜可口,适于鲜吃。蔗茎制糖后的副产品如蔗渣、废蜜、滤泥和田间残余物蔗梢、蔗叶等,是造纸、化工、食品和医药等的重要原料,同时又可作为饲料和多种食用菌的培养基。世界上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蔗制糖,在我国,甘蔗本是典型的南方种植作物,近年来,北方多个省市引种获成功。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和地热线育苗技  相似文献   

7.
徐林  邓展云  刘晓静  陆建勋  李鸣  贤武  刘海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19973-19974,19999
[目的]研究了不同种植期(冬植,春植)对不同品种甘蔗生产的影响。[方法]采用桂糖21、桂糖26和桂糖27作为参试甘蔗品种,调查了不同种植期不同甘蔗品种农艺性状、产量、产糖量和蔗糖分等指标,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冬植蔗在甘蔗农艺性状方面表现优于春植蔗,冬植蔗与春植蔗产量和含糖量间差异性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冬植蔗蔗糖分均高于春植蔗。除桂糖26外,桂糖21和桂糖27冬植蔗产量和产糖量均明显高于春植蔗,差异性显著。[结论]甘蔗冬植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可因地制宜的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
碳酸法制糖滤泥的回收利用问题黄上信,彭震,余海平,许贤华,杨云华(广东工学院,广东510090)1前言从甘蔗提取的蔗汁除含有较多的蔗糖份外,还有各种无机物和有机非糖杂质。这些非糖份的存在,影响到蔗糖的提取和产品的质量。因此,甘蔗糖厂对于压榨甘蔗的蔗汁...  相似文献   

9.
近世欧人与华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历史上到过中国而又留下著述的欧洲人,最为人知的应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了。他从1275年至1292年在元朝政府任职,且经常奉命巡视各省,对中国了解颇多。回国后,口述《马可波罗游记》,介绍了中国的风土人情、物产文教,被誉为“世界一大奇书”。但令人遗憾的是,书中却没有提到中外闻名的万里长城、印刷术,也没有提到早已在中国流行的饮茶风俗。欧洲人得知中国有一种名叫茶的植物,还是在明朝之时。1569年,即马可·波罗来华三百年后的明隆庆年间,欧州第一部专门论述中国、介绍中国的书籍在葡萄牙的爱娃拉(Evora)出版(《马可波罗游记》除介绍中  相似文献   

10.
甘蔗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平均产蔗量和含糖量较好的品系为桂糖05-3626,平均含糖量比对照(ROC22)增产7.6%;平均蔗糖分较高的是桂糖06-3283、桂糖06-1721、桂糖03-3005、桂糖07-994,分别比对照提高1.29%、0.78%、0.80%、0.45%;产蔗量对含糖量的影响比蔗糖分对含糖量的影响要大,产蔗量和含糖量较高的品系其蔗糖分相对较低,而蔗糖分较高的品系产蔗量往往较低。  相似文献   

11.
正在崛起的中国甘蔗糖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2004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的甘蔗糖业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讨论会得到了参会代表特别是外国专家学者的一致高度赞扬。这次会议有近270位代表参会,其中有58位来自20个主要蔗糖生产国蔗糖生产、管理和科研的专家学者,包括近20位甘蔗糖业方面的世界级权威专家。这是在中国首次举办这样的盛会,会前出版了由中印两国甘蔗糖业专家共同编辑出版代表当今国际甘蔗糖业各领域研究先进水平的论文集。这部宏篇巨著共有770页,144篇论文。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甘蔗生产记录。公元1840年以前,中国在世界蔗糖贸易中处于主导地位,但以后由于长期战争和社会不稳而使糖业变得很弱。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的蔗糖业重新得到迅速发展。目前中国是世界的第三大产糖国,2003/2004榨季全国总产糖量达到1002万吨,其中甘蔗糖占总产糖量的94%。广西是中国最大的甘蔗糖产区,2003/2004榨季产糖量达到588万吨,占全国总产糖量的58.4%,占全国甘蔗糖产量的62.3%。中国已建立起一整套独具特色的有效的甘蔗生产技术体系,特别是占全国种植总面积90%的旱地蔗生产技术体系,使甘蔗单产近年来维持在60~70吨/公顷的较高水平。国际甘蔗糖业的权威专家认为,中国已经崛起成为甘蔗糖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超级强国之一。  相似文献   

12.
甘蔗种质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 2 64个国内外栽培甘蔗品种及福建省内野生甘蔗“割手密”的特征特性等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割手密”的体细胞染色体数有 2n =72、80、84、88、92、96、1 0 2等 7种类型 ,酯酶同工酶有 1 9种类型 ;印度培育的甘蔗品种产量高 ,澳大利亚培育的甘蔗品种锤度高 ;从国外引进的品种中筛选出 3个生长特快的高产品种 (“C1 55-76”、“My5462”和“My5770”)和 2个高纤维含量的高产品种 (“FCP86-2 61”和“FCP86-2 63”)。对上述甘蔗种质资源进行了创新利用 ,已初步选育出特高糖品种“闽糖 91 -2 2 1”及高生物量品系“闽糖 92 -1 1 7”和“闽糖 92 -2 2 5”等  相似文献   

13.
甘蔗7个性状对产量的效应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表明,公顷有效茎数对甘蔗产量的直接贡献最大,其次是茎径和锤度,再次是株高。最长节间长度、每株绿叶数和暴露节间数对产量的直接效应很小。由此认为在甘蔗育种中的选择策略应该是:把对公顷有效茎数的选择放在首位,重视茎径和锤度,注意合理协调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兼顾株高。  相似文献   

14.
将难开花的果蔗(热带种)和甘蔗栽培品种置于12.25小时光照处理下,每天以蓝光和远红光于上午6:00-8:00和下午4:00-6:15,在光周期室作补助光照,以代替露天的阳光。1991年7月1日至12月20日进行此种处理,结果首次在地处亚热带的福建省漳州市(北纬24°30',东经117°39')诱导福建地方优良果蔗──同安果蔗以及甘蔗栽培品种(CP65-357、赣蔗65-542、闽糖81-235和粤糖65-906等分别于12月上中旬开花。1992年6月23日至1993年1月9日,又用此种方法,并经适当改进,进行处理,结果又诱导福建省另一优良地方果蔗品种──马鞍果蔗开花,同安果蔗也再次被诱导开花,福建省大面积的栽培品种闽糖70-611、闽糖703、闽糖76-2和闽糖81-335等首次被诱导开花。  相似文献   

15.
对蔗茎含糖量低,纤维分高的晋江割手密、崖城割手密(Saccharum spontaneum L.),崖城斑茅(S.arundinaceum Retz.)三个野生种,含糖量中等的松溪竹蔗(S.sinense Roxb.)、春尼(S.barberi Jesw.)、黑车里本(S.officinarum L.)三个原始栽培种和目前在我省大面积种植或推广的台糖134,闽糖70/611、福引79-9三个高糖品种不同生育期的叶片做了解剖比较。结果表明,高糖甘蔗的叶片具有较多的叶脉数,较高的中小脉数/大脉数比值和较低的总脉数/叶宽比值。方差分析表明,含糖量不同的三个类型的甘蔗之间,这些解剖特征的差异程度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同一种或品种在不同生长期取样所获的总脉数/叶宽比值差异不显著,可作为预测蔗茎含量糖的一个有价值的参数。  相似文献   

16.
闽糖00-254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以ROC10与崖城84-153杂交选育的甘蔗新品种.2002~2012年进行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闽糖00-254平均每667 m2蔗茎产量7.603 t,比对照品种新台糖16号增产5.1%;蔗糖产量1.075 t,与对照品种新台糖16号相当.是一个中熟、丰产、抗病、制糖工艺性状优良的甘蔗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采用 Eberhart 和 Russell 的方法,对24个国内外甘蔗品种在福建蔗区的七个生态环境的6个主要经济性状表现进行稳定性分析。根据不同地点的平均表现,回归系数和回归离差,把品种划分为不同的适应类型。分析结果表明,福引79-8是对所有环境适应良好的高产高糖早熟品种;福引79-9表现出对良好环境的特殊适应,是个产量潜力高的中熟高糖品种;这两个品种推广后,预期可以取得显著的经济效果。福引82-17被发现为中熟高产高糖的中细茎品种,具有对良好环境的特殊适应;福引82-41被认为是普遍适应的早熟高产高糖品种;这两个品种尚待进一步扩大表证示范,再行确定其推广价值。福引79-11和福引79-7属于低产稳定型品种。研究表明,稳定性分析是评价甘蔗品种丰产性和适应性的有效手段。事实证明,本文的理论分析和田间实地鉴定的结果是高度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云南不同生态型甘蔗细茎野生种育种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筛选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甘蔗组合或种质,以扩大甘蔗遗传种质血缘,提高甘蔗育种效率。【方法】以云南不同生态类型的10份甘蔗细茎野生种无性系及其与栽培种杂交组配的17个组合有性世代群体为研究材料,应用R软件统计分析其株高、茎径、有效茎数、锤度、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等6个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力。【结果】不同生态型甘蔗细茎野生种(父本)对其杂交后代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蔗茎产量的改变,对后代主要经济性状的改良主要表现为产量性状的变化,而双亲对后代性状的改良主要表现在锤度、茎径、株高、有效茎数4个性状。在亲本及所配组合中,以不同组合方式对后代性状的影响较大,其次为父本,母本影响相对较小。湿热生态型甘蔗细茎野生种蔗茎产量的配合力表现突出,尤其是云割82-114、瑞割06-7-3,可作为高产育种的重要种质。半湿润半干燥型甘蔗细茎野生种的锤度表现出极高的配合力,尤其是云割83-174、云割83-160和云南1号,可作为高糖育种的优良种质。粤糖93-159×云割82-114、CP65-357×瑞割06-7-3和CP77-1776×云割82-114等3个组合的蔗糖、蔗茎产量和锤度特殊配合力均为正效应,是高糖、高产优良组合,应重点利用。【结论】云南不同生态型甘蔗细茎野生种无性系的蔗茎产量、蔗糖分遗传潜力表现不尽相同,应有目的地选择利用多种类型的甘蔗细茎野生种无性系创新种质,培育新型亲本,尽可能地丰富甘蔗育种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甘蔗组合或种质,以扩大甘蔗遗传种质血缘,提高甘蔗育种效率。【方法】以云南不同生态类型的10份甘蔗细茎野生种无性系及其与栽培种杂交组配的17个组合有性世代群体为研究材料,应用R软件统计分析其株高、茎径、有效茎数、锤度、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等6个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力。【结果】不同生态型甘蔗细茎野生种(父本)对其杂交后代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蔗茎产量的改变,对后代主要经济性状的改良主要表现为产量性状的变化,而双亲对后代性状的改良主要表现在锤度、茎径、株高、有效茎数4个性状。在亲本及所配组合中,以不同组合方式对后代性状的影响较大,其次为父本,母本影响相对较小。湿热生态型甘蔗细茎野生种蔗茎产量的配合力表现突出,尤其是云割82-114、瑞割06-7-3,可作为高产育种的重要种质。半湿润半干燥型甘蔗细茎野生种的锤度表现出极高的配合力,尤其是云割83-174、云割83-160和云南1号,可作为高糖育种的优良种质。粤糖93-159×云割82-114、CP65-357×瑞割06-7-3和CP77-1776×云割82-114等3个组合的蔗糖、蔗茎产量和锤度特殊配合力均为正效应,是高糖、高产优良组合,应重点利用。【结论】云南不同生态型甘蔗细茎野生种无性系的蔗茎产量、蔗糖分遗传潜力表现不尽相同,应有目的地选择利用多种类型的甘蔗细茎野生种无性系创新种质,培育新型亲本,尽可能地丰富甘蔗育种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福建蔗区,甘蔗花叶病田间发病率因地区和品种而异。供试9个种及品种对甘蔗花叶病毒株系A的反应为:割手密野生种表现免疫;闽糖70/611和桂糖11表现抗病;福引79/9,F134和闽选703表现中抗;福引79/8表现感病,NCo310和Co740表现高度感病。本文还对田间花叶病的发生特点与品种抗性的关系及品种抗性鉴定的依据和标准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