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发展食用菌生产,特别是发展食用菌中的新优特品种,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松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variant)是大球盖菇的一个变种,大球盖菇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优质食用菌之一.大球盖菇栽培前需对培养料进行发酵处理,松菇则可以用稻草或麦草等农作物秸秆进行生料栽培,不需先行堆制发酵,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优质菇种,我们已对其进行过初步研究[1~4].  相似文献   

2.
松菇菌种培养基添加木屑和增氧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松菇是大球盖菇的一个变种(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variant)。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Farlow apud Murrill.)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食用菌之一,已在欧美许多国家进行人工栽培,但培养料多要堆制发酵。松菇可以将农作物秸秆用清水浸泡后进行生料栽培,原料来源广泛,栽培技术简单,而且菇质比平菇优良,适温范围也较广,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优质菇种。我们于2004年引进松菇菌种,为搞清其生活特性,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研究中发现松菇虽然是草生食用菌,但对木屑有很好的亲和性,在添加木屑的培养基上生长较快,菌丝也较旺,表现出可以利用林木废弃物进行栽培的良好潜力。我国林木资源不足,但林木废弃物丰富,如林区有大量的枝丫、  相似文献   

3.
废弃菌渣二次利用及环保处理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来,黑龙江省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2004年全省代料栽培黑木耳达10几亿袋,滑菇生产近亿袋,平菇、香菇、榆黄蘑等菇类栽培数量也较多,逐年呈递增趋势。每年菇、耳采收后都产生了大量的食用菌废弃菌渣,这些废弃菌渣如果不及时处理,杂菌侵染到处扩散,严重污染环境。由于食用菌栽培是在各个林区、农区,每家每户分散经营,有的是在交通非常不便的山区,治理难度较大。如果将这些废菌渣经过一定的处理,使其重新作为食用菌的栽培原料,这样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治理了环境污染。针对以杂木屑栽培黑木耳、滑菇;以农作物秸秆栽培平菇、榆黄蘑等菇类的废菌渣二次利用进行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4.
仿野生食用菌栽培能够充分利用人工林和天然林的大环境,产品天然优质。总结了仿野生种植优质食用菌技术、以玉米芯和秸杆为主代替木屑做基质的食用菌培养技术和食用菌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实现了投入产出比1∶3~5,旨在进一步探索以林养菇,以菇促林的生态发展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5.
香菇是近几年“南菇北移”最为典型的食用菌之一,在甘肃、青海等省(区)的高海拔温凉地区的栽培区域和栽培规模都在逐年扩大。但在这里生产的香菇却因质量欠佳,90%以上的产品难以进入香菇销售的主流市场,只能在当地争夺鲜品市场,故而效益不高。导致香菇质量不能满足市场要求的原因:一是观念,二是技术。就观念而言相当数量的菇农仍以高产为荣,以高产为栽培目标,不知畅销的市场大门只对“花菇”敞开,而“薄菇”、“畸形菇”、“光面菇”、“碎菇”只能望市兴叹。  相似文献   

6.
松、杉树等锯木屑含有丰富的木质素、纤维素,是食用菌生长发育的主要养份。但上述锯木屑中,又含有油脂、蔬烯及芳香族等抑菌物质,故不能直接用来栽培食用菌,因此被长期废弃不用。我们采用生物技术对松、杉树等锯屑进行处理,从1995~1996年间利用该技术栽培木耳、香菇、平菇100余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松、杉树等锯木屑栽培木耳介绍如下。1原料处理(1)将收集的松、杉树等锯木屑筛去杂物,露天堆放备用。(2)按锯木屑68%、麦茨(或细米糠)20%、稻草10%、石灰1%、石膏粉1%配制拌匀,然后按每50kg干料加水60kg充分翻拌,…  相似文献   

7.
滑菇是我国北方栽培采收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在半熟料栽培过程中,影响产量和质量的主要问题是污染,常给菇农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甚至决产。由于半熟料栽培的原理是利用短时间的高温将培养基中大部分杂菌消灭掉和使少部分杂菌受到抑制,在栽培盘培养过程中创造一个有利于滑菇菌丝体发育,而不利于受抑制杂菌恢复的条件,这个条件在气候、环境、培养基营养一致的情况下温度控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延安国有林区野生食用菌保护与开发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宏 《陕西林业》2005,(3):28-28
中国野生食用菌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全世界有600多种食用菌,分布在我国的就有480种。象鸡枞、竹荪、白牛肝、口蘑、松茸、金耳、桂花耳、肥鳞耳、松乳菇、蜜环菌、红鹅膏、蓝丝膜菌、大榆蘑、栎侧耳、黑孢菌块等都是野生食用菌中的珍品。其中有些名贵的野生菌还不能进行人工栽培,如鸡枞、羊肚菌、黑孢菌块等,至今仍以野外采集为主。  相似文献   

9.
松乳菇、红汁乳菇是世界著名的美味野生食用菌。我国南方各省及东北地区均有一定的野生产量,食用历史悠久。湖南各地俗称寒菌、枞菌、松菌、重阳菌、雁鹅菌等,因其特殊的菌根特性,人工栽培技术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0.
北方香菇松树林下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香菇生产规模日益扩大,栽培的方式多种多样,为了节省土地,降低生产成本,利用现有的松林空闲地,进行了香菇栽培的试验,现将松树林下栽培香菇技术介绍如下。 1 菇场选择:菇地选择在牡丹江市郊三道关的人造松林中,松树平均密度3m×3m,树龄20~30年,树高10~15m,表层土质为沙地坡土,地表杂草丛生。 2 栽培季节:牡丹江市一般3月初做原种,4月初做栽培袋。6~7月份出菇。各地可根据出菇时间确定做栽培袋的时间。 3 选择优良品种:采用汉香L266品种,该品种引自武汉新宇食用菌研究所。该菇种系袋料花菇新品种。出菇温度7~26℃,以15~20℃最适,…  相似文献   

11.
<正>竹荪又名竹参、竹菌、网纱菌等,是一种极名贵的食用菌,国家已把竹荪栽培列为“星火计划”,其栽培技术如下:1 栽培场地 室内栽培最好选择在冬暖、夏凉、通风、温差小的林荫边建菇房。菇房应座北朝南,利于通风换气和冬季提高室温,并可避免西晒。菇房内安装多层式菇架,每个菇架以4层较合适。每层相距50cm,最低层离地30cm,菇架宽70cm左右,长度一般1.5~2.0m,也可根据菇房实际进行设计。每个菇架之间距离60~70cm,南北向排列,利于通风,菇架之间安装照明灯,使光照强度在20Lx以上。  相似文献   

12.
利用树桩和枝条栽培食用菌,是合理利用林副产品资源的一条新途径。本文叙述了用松树桩栽培茯苓,用阔叶树桩栽培平菇和灵芝,用小径木栽培香菇和木耳、用枝条栽培木耳、茯苓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13.
金针菇,又名朴菇、冬菇等,子实体由细长而脆嫩的菌柄和形似铜钱大小的菌盖组成,呈金黄或黄褐色。其盖滑、柄脆、味鲜,是古今中外著名的食用菌之一。采用袋栽金针菇,简化了栽培工艺,省掉了瓶栽出菇套纸筒工序,菌袋上端既能遮光,又可保湿,具有操作管理简便,生产周期短,产量高,而且菌盖不易开  相似文献   

14.
大球盖菇又称皱环球盖菇,酒红色球盖菇,鲜品气味清香,味道鲜美。其营养丰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维生素,并具有预防冠心病等疾病的药用价值,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食用菌之一。其栽培原料广泛,可用纯稻草或麦秸等农作物下脚料作栽培料,不需添加有机肥料,生产成本低,抗逆性强,具有良  相似文献   

15.
金针菇是秋冬与早春栽培的食用菌,以其菌盖滑嫩,柄脆,营养丰富,味美适口著称。金针菇传统栽培方式出菇量少,占地面积大,为准确培育优质足量的金针菇,进行了墙式立体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墙式栽培的产量和质量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林下栽培食用菌能够充分利用林地空间资源,获得优质食用菌农产品产出,是实现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林下食用菌产业的积极意义为切入点,归纳论述了不同林分类型下食用菌的栽培情况和林下食用菌的主要栽培模式,列举了5种典型的林下栽培食用菌案例(黑木耳、大球盖菇、竹荪、灵芝、羊肚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林下食用菌栽培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发展林下食用菌产业的对策:(1)建立林下复合经营共同体;(2)加强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3)加强林下经济产业人才培养,促进林菌专业合作组织建设;(4)出台扶持政策,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5)完善林下经济相关标准、导则的制定。综上结果,以期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金福菇(Tricholoma lobayenseHeim),巨大口蘑,属口蘑科、口蘑属食用菌,是正处于开发阶段的珍稀食用菌种类,由于它味道鲜美、风味独特、营养和保健价值高、子实体耐储藏和运输而倍受消费者的青睐,在国内外市场上十分畅销,呈供不应求趋势。近年来,金福菇的人工栽培在我国南方已获  相似文献   

18.
金针菇是我国目前大众化消费数量大,价位高,周年供货的食用菌之一。以沈阳市场为例,现已形成了三段式供货格局,每年11月~次年4月为河北菇占主要市场期;每年5~10月为工厂化反季节菇占主要市场期;进年来在两大栽培模式的间隙出现了差季节栽培模式,所谓的差季节栽培就是指在每年7~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制种中缩短灭菌养菌时间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食用菌栽培的出菇试验和教学实验中,通过减少培养基的装入量,可以缩短灭菌和养菌的时间,提高试验的工作效率。因此,我们进行了减少培养基装量,缩短灭菌和养菌时间的试验。  相似文献   

20.
猴头是黑龙江省食用菌主要栽培的品种,主要阐述了猴头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利用木屑或农作物秸秆为主要栽培原料,采用室内培育菌袋,出菇棚内出菇,适合北方寒地的猴头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