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核果类果树环剥能抑制幼旺树生长,增加短枝比例,增加单果重,提高果实品质,提早成熟,但核果类果树有流胶现象,环剥不好会阻碍剥口愈合,使树势严重削弱,甚至死树。笔者通过几年的试验,总结出桃、杏、李等核果类果树环剥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学江  韩伟 《落叶果树》2007,39(5):22-22
对核果类果树环剥不当会导致流胶,影响剥口愈合,使树势变弱,甚至造成死树.近年的试验表明,对桃、杏、李等进行环剥,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环剥的对象.主要剥生长旺盛的植株,并以主枝或枝组为主.被剥树应保留部分主枝不环剥,避免根系因长期饥饿而死亡.  相似文献   

3.
核果类果树有流胶现象,环剥不好会阻碍剥口愈合.使树势严重削弱.甚至死树。通过近年的试验,总结出对桃、杏、李等核果类果树环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报刊摘引     
果树环剥有五忌1忌不分树种苹果、梨、枣、柑桔等果树可以采用环剥技术,但核果类的桃、杏、李、樱桃等果树环剥时要特别当心。因为核果类果树环剥后伤口易流胶,加之易形成硬质块影响伤口愈合,不利于果树的生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5.
1 不分树种苹果、梨、枣、柑桔等果树可以采用环剥技术,但核果类的桃、杏、李、樱桃等环剥时要特别当心.因为核果类果树环剥后伤口易流胶,加之易形成硬质块影响伤口愈合,不利于果树的生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6.
为重建核果类果树的系统发育,选择桃、李、梅、杏、樱桃各4~5个主要种或变种,共24个基因型,测定了其叶绿体非编码区atpB-rbcL序列。以桂樱为外种群,用PAUP软件计算数据集的得分,Modeltest筛选最佳模型和参数,Mega计算遗传距离、变异,最大简约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atpB-rbcL在核果类果树各组间分子进化速率不同,差异公布不均衡;2)樱桃较其他核果类果树原始;李、梅、杏亲缘关系较近,梅、杏关系最近。核果类果树是一个单系群,由一个共同的祖先沿着2个方向进化,一枝进化为樱桃,另一枝沿不同的途径产生桃、李、梅、杏等核果类果树。  相似文献   

7.
一忌不分树种 苹果、梨、枣、柑桔等果树可采用环剥技术,但核果类中的桃、杏、李、樱桃等不宜进行环剥。因为上述核果类果树环剥后在伤口处易分泌出大量透明、柔软的树胶,树胶与空气接触后逐渐风干为褐色或黄色的硬质块。树胶中含有淀粉,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物质。由于环剥的伤口较大、流胶量大,营养物质损失比较严重,加之硬质块影响伤口愈合,因此容易使树叶褪色,树势减弱,不利于果树的生长和发育,更不能达到环剥的预期效果,严重者还会加  相似文献   

8.
刘凤  张芹 《河北果树》2004,(4):53-53
桃、李等核果类果树,应用环剥、环割等技术控旺促花,易造成流胶甚至死树。为避免流胶又达到控旺的目的,我们进行了绞缢试验,并收到了良好效果。该试验在10年生肥城桃、8年生平顶香李、7年生红灯樱桃上进行。采用8号铁丝在生长势强旺的主枝、侧枝或辅养枝基部2 0~5 0cm内,选择光滑、无凹凸的地方,间距2~10cm ,绑缚2~5圈铁丝,并用铁钳拧紧,使铁丝紧紧捆在树皮上。绞缢时间一般掌握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杏树需提前。为了促进果实增大,可于5月上旬至5月下旬进行;为促进花芽分化,最好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进行。落叶后解除铁丝环。试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9.
核果类果树ITS 序列分子进化及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研究核果类果树的进化和系统发育,选择桃、李、梅、杏、樱桃各2 ~ 4 个主要种或变种共16 个基因型测定其ITS 序列,与从GenBank 下载的6 个核果类果树ITS 序列形成了较为全面的数据矩阵。采用二次置根法用樱桃置根,用PAUP 软件计算数据集在56 个进化模型的得分,Modeltest 筛选最佳模型和参数,计算遗传距离、变异,用最大简约法构建了桃、李、梅、杏、樱桃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 核果类果树各组ITS1 和ITS2 的分子进化速率不同,信息量也不同;2. 核果类果树演化顺序为:共同的原始材料分化成樱桃、李、杏,再由李进化产生桃,杏进化产生梅;3. 辽杏较普通杏和西伯利亚杏原始,桃演化顺序是:巴旦杏—山桃—普通桃、新疆桃;4. 本结果支持将核果类果树分成4 个亚属。  相似文献   

10.
柿树是我市主栽果树之一,近几年,结合山地综合 治理,在梯田堰边上又栽植了大量柿树。为促使柿树早 结果,我们于1991年6月对3年生幼旺柿树进行了主 枝环剥处理,环剥宽度掌握在枝径的1/15。 1992年5月上旬(即初花期)调查结果表明:(1) 主枝环剥树花株率为100%,株均(5株)有花183个; 而未行主枝环剥的树皆无花;(2)主枝环剥树新梢平均 长9.6cm,未环剥树新消长31.4cm,说明环剥控制生长 效果显著;(3)主枝环剥口以上枝段表皮明显变粗糙, 但对生长结果无明显影响。因此认为柿幼旺树可利用 主枝环剥抑制生长促进花芽形成。柿幼旺树环剥促花@刘继先$山东…  相似文献   

11.
极早熟桃春蕾的环剥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梅秀 《果树科学》1997,14(2):117-118
在盛花后15 ̄30d对极早熟桃春蕾主枝进行环剥,可使果个增大5 ̄10mm,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30%,果实成熟期提前7d左右。发育枝和徒长性果枝比对照减少10%,并可抑制新梢旺长。  相似文献   

12.
在盛花后15~30d对极早熟桃春蕾主枝进行环剥(宽度5~10mm),可使果个增大5~10mm,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30%,果实成熟期提前7d左右。发育枝和徒长性果枝比对照减少10%,并可抑制新梢旺长。  相似文献   

13.
核果类桃、杏、李、樱桃等果树枝干发生流胶病较为普遍.流胶严重时容易引起树体衰弱,感染腐烂病,死树.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环剥技术是在主干上进行。其宽度较难掌握,窄了愈合快.落果重;宽了不易愈合.易削弱树势。改进的技术为:①留辅养枝环剥。在主干上选第1个主枝作辅养枝,在此枝以上部位环剥,可保证根系正常生长,促进坐果,避免过度削弱树势。②主枝环剥。对生长过旺的成龄树主干环剥后,可在主枝下部留若干二次枝,在其上部主枝部位进行环剥.可截留光合产物,促进坐果。③主枝二次环剥。对强旺成龄树主枝环剥后,由于很快愈合,应在剥口上再施行1次环剥,宽度较窄,可进一步截留光合产物。促进结果。④主枝环剥更新。对衰老主枝。可在其上1/3处环剥。促进上部坐果和下部发枝.适当时进行剥口以上主枝更新。  相似文献   

15.
桃流胶病又称树脂病,除桃树外,杏、李、樱桃等核果类果树都肯发生。此病为生理病害。早春树液流动时,在枝干的树皮或其伤口裂缝处,流出半透明乳白色、柔软的树  相似文献   

16.
据邹平县林业局两年实践表明,对2~5年生、生长旺、座果率低的桃幼树的结果枝组或母枝,在盛花期进行环剥,能减少落果,提高座果率29~34%;在生理落果期到果实膨大前环剥,可增加果重,增产21%左右,并提早上色,成熟期提前3~5天;且能增加枝条中下部芽成花。具体做法是:在结果枝组或结果母枝基部3~5 cm处环剥,宽度 0.2~0.6 cm,剥宽视枝条粗细而定(环剥过窄效果不明显,过宽则长期不愈合,甚至死枝)。此外应注意:①环剥只应用于旺长无花或结果少的树;②掌握剥后座果率提高,但不可结果过多;③剥后应加强肥水管理,确保树体生长健壮和提高环剥效果;④…  相似文献   

17.
短枝型苹果树的环剥环剥是当前苹果树促花早果的重要技术之一,但对短枝型苹果树环剥时要注意四点。1环剥范围短枝型苹果幼树虽前期树势较旺,但一经结果后便可自行缓和,因此,环剥时只对幼旺树,树势特别强,其它措施难以控制的,可对辅养枝、主枝进行环剥,不剥树干和...  相似文献   

18.
一、环剥的范围 短枝型苹果幼树虽前期树势较旺,但一经结果后便可自行缓和,因此,环剥只剥幼旺树;树势特别强,其它措施难以控制的树,可剥辅养枝、主枝,不剥树干和中央干;对愈合力弱的元帅系短枝型品种,只环割不环剥为宜。  相似文献   

19.
<正>桃穿孔病是桃、李、杏和樱桃等核果类果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各核果类果树产区都有发生,尤其沿海滨湖地区在多雨、多雾年份发生严重,常引起核果类果树叶片大量穿孔、早落,削弱树势,影响产量。根据病原种类的不同,桃穿孔病分为细菌性穿孔病、霉斑穿孔病和褐斑穿孔病3种。1细菌性穿孔病1.1病原物(细菌)核果黄单胞杆菌。1.2发病症状1)叶。先出现油渍状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紫褐色至黑褐色,病斑周围有一圈黄绿色晕环。湿度大时,病斑背面溢出黏性菌  相似文献   

20.
<正>桃褐腐病、又名菌核病,桃产区都有发生,除危害桃外,还危害杏、李、樱桃等核果类果树。1症状该病危害桃树的花、叶、枝梢和果实,以果实受害最重。花受害,常自雄蕊及花瓣尖端开始,先发生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