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小熊猫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建立健康成体小熊猫血液生理生化参数指标,选择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圈养的28只(雌性20只,雄性8只)外观发育正常、临床检查健康的小熊猫作为试验对象,通过食物引诱自行进入夹笼,在无麻醉的情况下,静脉采血。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生化分析仪检测23项血液参数和25项血液生化参数。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对各参数计算平均值(X^-)和标准差(SD),t检验比较雄性与雌性小熊猫相应指标的差异显著性。测定结果为小熊猫的疾病诊断、动物检疫和相关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湘西黄牛妊娠前后血常规各指标的变化情况,试验选取9头湖南省地方品种(湘西黄牛),采用Mindray BC-2800兽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各参数检测。结果表明:妊娠后血细胞比容、中性粒细胞数目及百分比极显著降低(P<0.01),淋巴细胞数目显著升高(P<0.05),单核细胞数目及百分比、血小板数目显著降低(P<0.05),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湘西黄牛妊娠后血容量明显增加,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目呈下降趋势,而红细胞数目的减少和平均红细胞体积的降低导致血细胞比容显著降低和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升高,初步推断湘西黄牛妊娠早期有贫血倾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山羊血液检测为例,总结山羊送检血液检测疫病的种类及方法,旨在提高山羊疫病检测技术,检测结果为规模养殖场和养殖户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更好地预防山羊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对于一般的诊断方法不能确定是否已受孕的8头波尔山羊母羊,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液中的内分泌指标-孕酮和雌二醇的水平,连续检测一个发情周期20d,每5d采集血液样本一次,每只母羊连采4次。由检测结果分析得出的结论,经实验检验,妊娠诊断的准确率为75%。因此,对于有条件的波尔山羊饲养场,尤其是经济条件较好的种养繁殖单位,可以将RIA作为波尔山羊早期妊娠诊断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Thl/Th2型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对山羊妊娠的影响,探讨其生理学意义,试验通过ELISA方法对山羊妊娠早期及流产前后外周血液中Thl(TNF-α、IL-2)与Th2(IL-10)型细胞因子的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妊娠早期外周血液中TNF-α和IL-2含量先升高后降低,IL-10量持续上升;流产后TNF-α和IL-2含量高于流产前含量(P<0.01或P<0.05),IL-10则低于流产前含量(P<0.05或P<0.01).说明山羊正常妊娠时Th1/Th2型细胞因子动态平衡应当是以Th2型免疫及其相关因子占优势,平衡失调则导致妊娠失败.  相似文献   

6.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波尔山羊妊娠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用一般方法不能确定是否已受孕的 8头波尔山羊母羊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液中的内分泌指标 -孕酮和雌二醇的水平 ,连续检测一个发情周期 2 0天 ,每 5天采集血液样本 1次 ,每只母羊连续采 4次。由检测结果分析得出的结论 ,经实践检验 ,妊娠诊断的准确率为 75 % (6 /8) ,如果结合其他妊娠诊断方法 ,可以进一步提高波尔山羊妊娠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血液生化指标可反映动物机体营养物质代谢规律及健康状况,产后奶水牛的血液生化指标的动态跟踪监测,在国内报道很少,为了解奶水牛产后脂类代谢生化指标及其动态变化规律,为奶水牛产后的保健、营养研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我们设计了此试验。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对山羊妊娠的影响,探讨其生理学意义,试验通过EUSA方法对山羊妊娠早期及流产前后外周血液中Th1(TNF-α、IL-2)与Th2(IL-10)型细胞因子的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妊娠早期外周血液中TNF-α和IL-2含量先升高后降低,IL-10含量持续上升;流产后TNF-α和IL-2含量高于流产前含量(P<0.01或P<0.05),IL-10则低于流产前含量(P<0.05或P<0.01).说明山羊正常妊娠时Th1/Th2型细胞因子动态平衡应当是以Th2型免疫及其相关因子占优势,平衡失调则导致妊娠失败.  相似文献   

9.
通过测定和分析自发性糖尿病猕猴的血液学、生化指标,为建立猕猴自发性糖尿病模型提供参考数据。对发生类似人类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的1只猕猴,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液生化分析仪,测定其血液学、生化值,并进行糖耐量试验。结果血糖(空腹)、尿糖和尿素显著升高;甘油三酯、肌酐、总胆固醇、氯、磷、镁和二氧化碳处于正常值高限或增多,血液学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升高。表明猕猴为典型的自发性糖尿病动物。  相似文献   

10.
用妊娠山羊模型,探讨了硫酸镁对抑制子宫收缩的效果及对母体、胎儿的安全性,所获结果如下:①对山羊子宫收缩有抑制效果而且安全的血液中Mg的浓度为5—7 mmol。②在30min内将MgSO_4以4.5mg/kg·min输入,即很快达到有效的血液中浓度,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牛人工授精后妊娠失败的原因,本研究分析了妊娠失败牛外周血干扰素刺激基因和细胞因子等的表达变化。试验选取11头健康状况良好、体况相近的未孕奶牛,采集人工授精后0d、18d和28d的血液样本,结合28d血清PAG检测和42d直肠触诊,对确定为妊娠失败牛的血液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0d相比,人工授精后18d血液RSAD2、MX1和RTP4 mRNA的表达均呈上调趋势,但无显著差异;18d时IL-2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0d,IL-10和CCL8 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0d,IFN-γ、IL-4和CXCL10 mRNA的表达均呈上调趋势,但无显著差异。说明妊娠失败与胚胎发育早期母体免疫失调及妊娠识别能力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12.
山羊妊娠早期血清部分生化指标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山羊妊娠早期血清部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应用生化法对山羊妊娠早期外周血液中Ca、AKP、GPT及UN的含量进行测定,并探讨其生理学意义.结果表明:随山羊妊娠的进行,山羊血清中Ca和UN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血清中AKP和GPT含量则呈逐渐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实验动物专用血细胞分析仪与医用血细胞分析仪对SD大鼠血液生理指标测定值的差异,分析检测仪器对大鼠血液生理指标测定的影响。方法:36只SD大鼠,体重约200 g,雌雄各半,屏障环境饲养,试验前禁食12 h,麻醉后采血,分别用实验动物专用血细胞分析仪与医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20项血液生理指标。结果:两种仪器分别检测的SD大鼠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数量、淋巴细胞数量、单核细胞数量、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嗜中性白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百分比、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血小板数量、血小板分布宽度差异极显著(P<0.01);血红蛋白浓度、嗜中性白细胞数量、红细胞分布宽度差异显著(P<0.05);红细胞数量、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不同检测仪器对SD大鼠血液学指标的检测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乳腺炎奶牛血液成分的变化情况与奶牛乳腺炎发生发展的相关性,进一步研究奶牛乳腺炎的发病机理,为奶牛乳腺炎的防治提供血液学依据,采用动物血液细胞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临床型乳腺炎奶牛、隐性乳腺炎奶牛和健康奶牛的血液常规指标、多项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临床型乳腺炎奶牛、隐性乳腺炎奶牛与健康奶牛相比,相关血液常规指标的检测结果和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有变化。说明奶牛乳腺炎是一个全身性的病理过程,不仅乳腺组织遭到破坏,血液成分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5.
动物的人工流产就是指人为地中断动物妊娠,使母体将胎儿排出体外。人工流产技术常常被用在羊胚胎移植时的受体处理上。为了保证受体羊处于空怀状态,简化羊胚胎移植程序及管理工作,在对受体羊群妊娠状况不清楚的情况下,往往对受体羊进行人工流产(也叫清宫或打胎)处理。目前,在羊的人工流产上氯前列烯醇是一个比较多用的人工流产药物。由于绵羊和山羊在其繁殖生理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利用氯前列烯醇对山羊和绵羊进行人工流产时,其人工流产效果也有所不同。为了进一步验证氯前列烯醇在山羊和绵羊人工流产效果上的差异性,研究解释山羊和绵羊繁…  相似文献   

16.
正在发育的胚胎或胎儿对母体来说是一种外来的抗原,可以料想到会发生孕体免疫排斥。为什么胎儿不受到排斥呢?其原因之一是因为在怀孕期间母体免疫反应降低之故。业已证明有几种动物怀孕后的血清含有一种因子,即早期妊娠因子  相似文献   

17.
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健康的断奶活仔猪数决定了养猪生产的效益,母猪妊娠和泌乳期日粮中添加鱼油能够改变母体繁殖组织或者胚胎/胎儿组织中的脂肪酸组成,提高窝产仔猪数,促进哺乳期仔猪生长性能,提高母体和后代的健康状况.因此在妊娠和泌乳母猪日粮中添加1%~2%的鱼油能够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8.
王佳琪  刘彦  郑琛  冯涛 《畜牧兽医学报》2022,53(12):4138-4147
母胎对话是母体与胎儿在妊娠过程中建立的一种复杂对话关系,是成功附植和妊娠的必要条件,这一对话关系受到众多因素的调控。母胎对话异常会导致胚胎附植及妊娠的失败,并影响妊娠期胎儿的正常发育,因此妊娠期的母胎对话对于提高繁殖效率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以猪为模式动物综述了母体与胎儿从妊娠识别(妊娠前)、胚胎附植(妊娠中)到胎儿发育(妊娠后)过程中影响母胎对话的因素,包括激素、细胞因子、黏附因子、基因和蛋白质等,以期为猪母胎对话的研究和产仔数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集约化生产,动物长期饲养在封闭式畜舍中,微量元素主要通过饲料添加,因此动物健康状况会受饲料成分和消化道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条件下,微量元素营养与最佳状态稍有偏差,对动物健康状况及生产性能都有严重影响.为此,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内科学专家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研究、开发出复方微量元素注射液一针肥(生命元).试验以家兔为试验动物,观察一针肥(生命元)对家兔增重效果和血液常规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动物妊娠的建立从受精卵开始,当受精卵从输卵管进入子宫后,已发育至囊胚阶段。在此期间,早期胚胎必须及时提供生物学信号给母体系统,以表明其在子宫中的出现,并通过阻止黄体溶解或提高黄体功能,维持母体血液中孕酮在较高水平,进而使妊娠得以维持,即母体对妊娠的识别[1]。灵长类动物和马通过胚胎滋养层分泌具有促黄体功能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来保证黄体功能并维持孕酮的分泌;猪主要通过滋养层分泌的具有抗黄体溶解功能的雌激素来维持黄体功能;干扰素-tau(interferon-tau,IFNT)是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