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生物种衣剂对作物种子发芽及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模拟干旱条件下,以羟基纤维素作为种衣剂,研究不同药种比包衣对玉米、小麦和大豆种子发芽和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种衣剂浓度包衣后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幼苗的叶长、根长、鲜重和干重均显著增加,叶绿素浓度有所增加,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说明羟基纤维素种衣剂包衣处理作物种子能促进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提高细胞膜的稳定性,增强幼苗的抗衰老性和抗逆性.最适药种比为1:60.  相似文献   

2.
种衣剂包衣对紫苏生长发育和抗病虫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紫苏产量和抗病虫害提供科学方法,通过自制35%吡·多·福悬浮种衣剂包衣紫苏种子,研究种子萌发特性、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调查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和田间病虫害情况,分析种衣剂对紫苏生长发育和抗病虫害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剂量的种子包衣产生药害显著降低紫苏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适宜剂量的种子包衣对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幼苗生长发育、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效果显著。田间试验表明,种衣剂包衣可使紫苏生育期提前,单株生物产量提高,显著增强植株对田间病虫害的抗性,但对苏籽产量、苏籽出油率和叶挥发油产量影响不明显。35%吡·多·福悬浮种衣剂按包衣比[包衣剂质量(g)∶种子质量(g)]1∶100包衣紫苏种子,可显著提高紫苏生物产量和抗病虫性。  相似文献   

3.
生物种衣剂对油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种衣剂是一种对作物无药害、对人畜无毒害、对环境无公害的新型种衣剂。通过应用生物种衣剂和化学种衣剂对油菜种子包衣试验,证明应用ZSB生物种衣剂按1:20的药种比对油菜种子包衣,可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发芽峰值,有效促进幼苗生长,作用和效果优于化学种衣剂。  相似文献   

4.
蔬菜良种包衣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11种种衣剂对6种蔬菜作物进行种子包衣试验,研究了各处理对种子活力和幼苗素质等的影响。结果认为:1/10NAD或1/10~1/12菠菜专用种衣剂可用于菠菜种子包衣,1/12.5~1/15津蔬衣号可用于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种子包衣,豇豆种子包衣效果十分显著,用1.0/100~1.2/100NAD等处理可达到成衣好,促萌发生长和提高幼苗素质的作用。试验还表明梨瓜种子对种衣剂敏感,可能易受毒害,辣椒种子成衣较难,有等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烯效唑包衣处理对花椰菜种子活力和幼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栋栋  宋文坚  熊自立  杨杰  胡晋 《种子》2005,24(4):65-67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烯效唑包衣处理对花椰菜种子发芽、幼苗素质、POD和CAT酶活性、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烯效唑包衣花椰菜种子会延缓其出苗,延长其平均发芽时间,降低种子的发芽率,但适宜浓度的烯效唑包衣能有效地降低苗高、促进根系生长和干物质积累,提高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和根系活力、增加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有利于壮苗的培育.在本试验所用的几种不同浓度的烯效唑种衣剂中,2号种衣剂是比较理想的.  相似文献   

6.
种衣剂又称种子处理剂,是指应用化学型、生物型、泥浆型等种子处理剂对种子进行处理.种衣剂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在1962年首先用泥浆法包衣,70年代用氯唑灵(C5H5ClN2OS)和五氯硝基苯(C6Cl5NO2)处理棉种,防治苗期病害;1982年前苏联研制出用高分子聚合物作粘合剂的生长调节剂和三氯酚酮[(C6H2OCl3)Cu]复合成种衣剂处理棉花种子;同年美国农业部研究中心采用高分子聚合物与农药复配制成包衣剂包衣大豆,大大地改善了发芽和苗期状况;日本化尔株式会社采用天然物质材料制成包衣剂进行蔬菜种子包衣.  相似文献   

7.
以自制种衣剂包衣丹参种子,20%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研究种衣剂对丹参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未包衣种子,种衣剂包衣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正常和干旱情况下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株高、根长和单株干重均有所上升。种子包衣后幼苗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游离脯氨酸含量升高,抗氧化保护酶SOD、POD和CAT活性增加。说明自制种衣剂处理能够促进丹参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增强幼苗抗旱性。  相似文献   

8.
不同种衣剂对超甜4号玉米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甜玉米品种超甜4号为试验材料,分别用多·福·克、生物拌种剂、12%克·甲硫悬浮种衣剂、3%辛硫磷和帅苗(氯氰菊酯)5种不同类型种衣剂包衣处理,比较种子的发芽势、田间成苗率和活力指数.结果表明:种衣剂处理对超甜4号种子发芽调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多·福·克和生物拌种剂对甜玉米发芽调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薏苡在种植过程中极易感染黑穗病,严重制约着薏苡的产量和品质。采用戊唑·福美双悬浮种衣剂将种子包衣是农业生产上常用的防治谷类作物黑穗病的方法。为弄清该种衣剂在薏苡种子包衣上的可行性及最适用量,本研究采用纸培试验和室内土培试验分别研究了不同剂量10.2%戊唑·福美双悬浮种衣剂包衣对薏苡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药种比为1∶80的10.2%的戊唑·福美双包衣不仅可显著提高薏苡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及发芽指数,还能促进薏苡苗期根系的生长和叶片伸长。建议生产上使用该种衣剂的剂量为药种比1∶80。  相似文献   

10.
不同种衣剂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种子》2018,(10)
通过种子萌发和盆栽促生试验,研究了5种不同种衣剂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中国农大1号、2号种衣剂及25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等多项指标测定显示出了一定优势,尤其中国农大1号、25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对发芽势、发芽率、根长、出苗率等多项指标测定较优,中国农大1号种衣剂和25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适宜药种比分别为1∶(20~25)、1∶(500~666),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安全,并能促进幼苗生长,但是在生产中不可随意加大使用浓度,否则会对黄瓜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不同生长调节剂拌种对小麦幼苗生长的调节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易媛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3):67-73
为了研究生长调节剂对小麦苗期生长的调节效应,通过盆栽条件下3种生长调节剂5个剂量拌种试验,旨在探讨不同生长调节剂适宜的施用剂量。结果表明:多效唑、种衣剂、拌种剂进行小麦拌种均能提高种子胚乳消耗初始速率,加快种子胚乳消耗转化,促进种子萌发,有降低发芽势、提高发芽率效应,达到早出苗的效果。多效唑拌种对麦苗有加快生育进程、缩短叶片长度、降低苗高、增加叶片宽度、促进分蘖、增加干物质积累等效应,有利于达到壮苗效果,拌种浓度以1~1.5 g/kg为宜。种衣剂、拌种剂拌种对麦苗有加快叶龄进程、增加分蘖、增加干物质积累等效应,有利于促进麦苗生长,形成壮苗,拌种浓度分别以8~10 g/kg、1.5~2 g/kg为宜。  相似文献   

12.
壳聚糖成膜剂包衣性能及对油松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习宾  郭素娟 《种子》2012,31(4):15-19
成膜剂是种衣剂的重要助剂及关键的功能性成分,壳聚糖的良好成膜性和生理活性,在种衣剂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以油松为研究对象,通过制备0.2%和0.5%壳聚糖单膜溶液以及壳聚糖-聚乙烯醇和壳聚糖-纳米TiO2不同配比复合成膜剂,进行包衣性能测定和种子萌发安全性试验,筛选适合油松种子包衣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对于油松种子壳聚糖成膜剂及复合成膜剂均能够快速成膜,其中复合成膜剂在成膜性、抗水溶能力以及包衣脱落率表现更优;不同成膜剂配方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影响显著,具有促进种子萌发作用;综合分析得出最佳成膜剂配方是0.2%壳聚糖+0.03 g纳米TiO2,最佳配方使成膜剂包衣性能有明显提高,并且与CK相比,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提高了22%、64%、15%、59%。  相似文献   

13.
选用亮盾(杀菌种衣剂)、高巧(杀虫种衣剂,间接防治病毒病)和凯普克(植物生长调节剂)3种药剂进行复配,对甜豌3号、绿宝、宝峰6号和食荚大菜豌1号等4个菜豌豆品种进行种子包衣,根据出苗率、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等,研究确定最佳药种比。结果表明,药种比为1∶0.5时,甜豌3号和绿宝出苗受抑制;药种比为1∶7.5时,出苗率、农艺性状和产量无显著变化;药种比为1∶5.0时出苗率最高,幼苗长势最好,平均产量比对照增加20.5%。因此,复配种衣剂处理豌豆种子的最佳配比是:亮盾10mL、高巧20mL和凯普克10mL混匀包衣5.0kg豌豆种子。  相似文献   

14.
超微粉型棉花种衣剂对棉苗生长及病虫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超微粉型种衣剂包衣棉花种子,通过大田育苗试验,研究了超微粉棉花种衣剂对棉苗生长和苗期病虫害的影响,并与进口种衣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超微粉棉花种衣剂具有促控棉苗生长、提高棉苗综合素质与成苗率、有效防治病虫害等作用。与对照相比,包衣处理成苗率提高14.5%,根系活力提高16.4%;对苗期主要病虫害防效达82.0%-90.7%;其综合作用效果优于对比试验所用的二种进口种衣剂。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通过对耐水成膜助剂ZY904-1、ZY904-2、ZY904-3的物理化学性能和应用性能指标的测定来评价成膜剂性能,从而探究成膜剂在水稻种子包衣上的应用效果,筛选出能显著提高农药缓释性能的成膜剂及添加浓度。试验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了浸种后不同时间点农药保持率。结果表明:成膜剂ZY904-2在添加浓度为0.5%时,包衣均匀度达95.7%,包衣脱落率为1.7%,与对照相比,发芽势和发芽率增长率为1.25%、3.23%,株高和根长提高0.52、0.62 cm,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增重0.46、0.33 g,在浸水40天后,嘧菌酯保持率仍能达到47.26%。成膜剂ZY904-2在应用于水稻种衣剂后能促进植株生长,显著提高嘧菌酯缓释性能,推荐应用于水稻种衣剂研究开发中。  相似文献   

16.
丸化型水稻种衣剂对直播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丸化型种衣剂包衣水稻种子,通过大田直播试验,研究了丸化型水稻种衣剂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并与进口种衣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丸化型种衣剂具有促进直播水稻萌发与生长、提高秧苗综合素质、成秧率及抗逆境能力,有效防治病虫害,增产等作用。与对照相比,包衣处理成秧率、根系活力和脯氨酸含量分别提高17.4%、23.3%和34.8%;对主要病虫害防效达79.1%~97.6%;增产11.4%。其综合效果优于对比试验所用的进口种衣剂。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柠檬酸作为引发剂对甜菜单粒种引发的影响效果,并为甜菜种子包衣剂物料的选择提供依据。试验以甜菜单粒种1113×NY051为材料,不同浓度柠檬酸为引发剂,用直接测量法得到发芽势、发芽率等数据。结果表明,处理甜菜单粒种时,不同浓度柠檬酸和不同时间梯度的9个处理都能够有效地促进材料1113×NY051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降低电导率。其中,5 mmol/L柠檬酸对甜菜种子1113×NY051在8、12、24 h 3个不同时间情况下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指标均高出对照组(CK),电导率低于对照组(CK)。不同浓度的柠檬酸能显著促进种子萌发,随着处理时间的变化和试剂浓度的不同对引发效果均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8.
种衣剂副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种衣剂在中国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它的应用对于防治苗期病虫害、促进作物生长、增加农民收入起到重要作用,但在生产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综述了近20年来国内外各种作物种衣剂的副作用现状,例如种衣剂普遍抑制作物生长,影响种子出芽率,造成苗弱、抗逆性差,且污染环境、影响粮食品质等。提出运用新型高分子材料对种衣剂的成膜剂加以改进,同时利用生物技术对种衣剂副作用进行防控。分析表明拌种的同时加入促生长助剂或生物材料聚谷氨酸,能有效提高作物发芽率,促进成苗,提高农作物潜能,能很好地控制和降低种衣剂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硝酸钙和硫酸镁组合对甜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测定不同浓度的硝酸钙与硫酸镁组合对甜菜种子引发的效果,为甜菜种子包衣剂物料筛选提供依据,本研究以TD802甜菜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12个引发剂组合,通过对甜菜种子浸泡回干发芽培养,测定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以及活力指数。结果显示,处理1~3均高于对照,其中处理2的发芽势(88.33%)和发芽指数(35.42)最高,处理3发芽率(91.33%)和活力指数(206.09)最高;处理4~6均高于对照,其中处理6(发芽势93.00%,发芽率91.33%,发芽指数47.53,活力指数166.88)效果最好;处理7~9均高于对照,其中处理7的发芽势(88%)、发芽率(91.33%)和发芽指数(36.33)较高,处理9的活力指数(211.23)较高,处理10~12的各项指标普遍低于对照。不同浓度硝酸钙和硫酸镁组合引发甜菜种子的效果不同,处理1~9均对甜菜种子引发有促进作用,其中处理6引发效果最好,而处理10~12对甜菜种子引发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种子包衣肥对直播早稻秧苗生长及 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种子包衣肥包衣早稻种子,通过田间直播试验,首次研究了水稻种子包衣肥对直播早稻秧苗生长及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种子按1:50、1:70、1:90包衣比用种子包衣肥包衣处理之后,除出苗率略低于CK外,3种包衣处理的其它苗素质和生化指标都优于CK;其中1:70包衣处理的成秧率、苗高、总根数、白根数、干重、单位干重、根系活力、游离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方面分别比CK提高了8.4%、2.1%、18.8%、4.4%、19.3%、10.8%、44.9%、32.9%、14.6%,优于其它包衣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