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高温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幼苗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2个耐热性存在差异的小麦品种中国春和偃展4110为材料,采用42℃高温对4叶1心幼苗进行时间梯度胁迫处理,研究高温胁迫对小麦幼苗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可显著诱导小麦叶片中SOD和POD活性,并表现为先升后降,CAT的活性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抗氧化酶活性在2个品种间存在差异,偃展4110的SOD和CAT活性显著高于中国春,而中国春的POD活性在胁迫早期与偃展4110无显著差异,胁迫后期显著高于偃展4110。  相似文献   

2.
以赣南10年生纽荷尔脐橙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生长发育期果实和叶片中5种抗氧化酶(SOD、POD、CAT、APX和GR)活性变化对高温环境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生长发育期5种抗氧化酶活性大小差异性显著,不同抗氧化酶之间存在着协作机制,其中SOD活性最大,CAT和POD次之;果实中5种抗氧化酶活性大小都低于叶片,果实SOD活性呈现"降低—升高"的趋势,与POD、CAT、APX和GR活性变化趋势"升高—降低"相反,其中POD、CAT、APX活性峰值和SOD活性谷值都出现在9月份;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都有一个活性峰值,SOD、CAT、APX和GR活性高峰都出现在9月份。因此,脐橙果实抗高温胁迫能力大于叶片,且7—9月份果实抗高温胁迫能力大于10—11月份;SOD、CAT和POD共同组成脐橙植物体抗高温胁迫的关键酶系统。  相似文献   

3.
以玉米杂交种秦龙14、隆平206及隆平206亲本L239(母本)、L7221(父本)为材料,在籽粒灌浆期进行高温处理,分析高温对玉米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期高温使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上升,其中秦龙14上升幅度较隆平206高;对隆平206的2个亲本进行比较可知,L239叶片MDA含量上升的幅度高于L7221。经高温处理,玉米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与秦龙14相比,在高温处理下,隆平206的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降幅均较低,其父本L7221在高温下的降幅较L239低,可见在灌浆期高温胁迫下,与秦龙14相比,耐高温较强品种隆平206的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降幅较低。  相似文献   

4.
高温胁迫对豇豆幼苗叶片膜伤害与保护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耐热性存在明显差异的两个豇豆品种(早优一号和优选之豇28-2)为试材,研究了高温胁迫(45℃/33℃)对其幼苗叶片膜伤害与保护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下,二者SOD、POD、CAT活性和Pro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早优一号的SOD、POD、CAT活性和Pro含量均于处理3d后达到最大值,而优选之豇28-2SOD、POD、CAT活性和Pro含量分别于处理1d、1d、3d和3d后达到最大值。然后二者SOD、POD、CAT活性和Pro含量又有所下降,于35℃下恢复2d后均继续下降。二者MDA含量与相对电导率在高温胁迫期间始终呈上升趋势,均于处理5d后达到最大值。早优一号的SOD、POD、CAT活性与Pro含量均始终明显高于优选之豇28-2,而MDA含量与相对电导率均始终明显低于后者。表明在高温胁迫下耐热性较强的豇豆品种生物膜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且其保护性酶活性较高,具有较强的活性氧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5.
以金花茶枝条和叶片为材料,测定其高温半致死温度及高温胁迫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和相对电导率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金花茶叶片细胞伤害率随温度升高呈典型"S"型曲线,符合Logistic方程,高温半致死温度为58.9℃;对金花茶叶片进行45℃高温胁迫24 h,其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SOD活性均随胁迫时间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其中脯氨酸含量和SOD活性对高温胁迫反应较敏感,可作为金花茶对热胁迫的较好指标,但MDA含量无显著增加,推测金花茶对短期持续高温胁迫具有一定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6.
对新型化学杀雄剂CHA1诱导油菜品种638和82089雄性不育过程中叶片和花蕾SOD(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和CAT(过氧化氢酶)酶活性变化及MDA(丙二醛)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HA1处理下,油菜叶片中SOD、POD和CAT酶活性都升高,MDA含量降低;而在花蕾中SOD酶活性升高,POD和CAT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表明在CHA1处理油菜花蕾败育过程中,细胞中发生了氧化保护酶的活性变化和膜脂过氧化。  相似文献   

7.
低温胁迫下野生巴旦杏抗寒生理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野生巴旦杏1年生枝条为材料,测定不同低温处理细胞的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野生巴旦杏半致死温度(LD50)为-28.9 ℃,同时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在-30 ℃时达到顶峰.SOD活性与POD活性随温度的降低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CAT活性曲线随温度的降低呈"M"形,MDA含量走势随温度降低总体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以橄榄5个品种(三棱榄、梅埔甜榄、长营、惠圆、北溪檀香)叶片为试材,采用相对电渗率拟合Logistic方程测定低温半致死温度;对橄榄5个品种束缚水/自由水、丙二醛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进行测定,探讨橄榄不同品种间耐寒性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降低和处理时间延长,相对电渗率增加,且处理温度降低的叶片相对电渗率增幅比处理时间延长的大;拟合Logistic方程得到橄榄5个品种半致死温度为-2.79~-3.76℃;不同耐寒性的橄榄丙二醛(MDA)含量、束缚水/自由水和保护酶活性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一串红品种'神州红'和'帝王'对高温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育的一串红新品种'神州红'与进口品种'帝王'为材料,在田间模拟自然高温及人工气候箱高温胁迫(40℃)条件下,研究高温胁迫对一串红生育期和田间生长指标以及一串红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Fv/Fm(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并比较这2个品种的耐热性差异.结果表明:在田间模拟自然高温条件下,'神州红'比'帝王'的耐热性强,具体表现在'神州红'花期较长,冠幅和花序长度均比'帝王'受高温影响的程度小;在人工气候箱高温胁迫条件下,2个一串红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均降低,但2个品种未显示出耐热性差异;高温胁迫明显降低2个品种的Fv/Fm值和SOD酶活性,显著增加CAT和POD活性以及MDA和脯氨酸含量,且2个品种间的以上性状受高温影响的程度有明显差异;与'帝王'相比,'神州红'的光保护机制和活性氧清除系统较强.  相似文献   

10.
蚯蚓粪基质对茄果类蔬菜穴盘苗耐热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深入了解蚯蚓粪基质茄果类蔬菜穴盘苗的耐热性,以常规草炭系基质为对照,测定了番茄、茄子、辣椒穴盘苗叶片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电解质渗出率和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对照叶绿素总量降低幅度较大,比蚯蚓粪基质穴盘苗提高3.13%~246.02%;蚯蚓粪基质穴盘苗在高温胁迫下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增强,对照抗氧化酶活性有所减弱;高温胁迫下对照穴盘苗叶片电解质渗出率和MDA含量增加幅度较大,分别比蚯蚓粪基质穴盘苗提高20.21%~122.53%和13.88%~58.14%,说明蚯蚓粪基质茄果类蔬菜穴盘苗具有较强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11.
高温胁迫对不同番茄品种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是我国保护地内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的蔬菜,约占整个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的30%,在设施蔬菜栽培中占有重要地位。夏季高温会导致番茄果实商品性差、畸形果率高、坐果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番茄的周年生产与供应。因此,了解番茄在高温胁迫条件下的抗氧化系统变化规律,对番茄的抗逆育种和增产增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17种耐热性不同的番茄品种为试验材料,以25℃为对照条件,研究40℃高温条件下番茄幼苗叶片中抗氧化酶(SOD、POD、CAT、APX)活性、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随着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番茄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多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不同番茄品种的峰值出现时间不同。这说明不同番茄品种的耐热性和对高温胁迫的响应机制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切花菊矿质营养和抗氧化酶的影响。[方法]在温室盆栽条件下,对切花菊品种"神马"(Chrysanthemu mmorifolium‘Jinba’)接种5种AMF,在苗期和花期分别测定切花菊根系、叶片和花瓣中的N、P、K、MDA含量和SOD、POD、CAT抗氧化酶活性。[结果]与未接种对照相比,除G.d外,接种其余4种AMF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切花菊根系、叶片和花瓣中的N、P、K含量,促进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G.d和G.m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切花菊根系和花瓣中的MDA含量,减轻细胞膜脂过氧化。G.i处理能提高切花菊体内SOD、POD、CAT抗氧化酶活性,从而增强其清除活性氧的能力。[结论]G.i是改善切花菊矿质营养和增强抗氧化酶活性的最好菌种。  相似文献   

13.
盐碱生境对甜高粱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甜高粱耐盐碱特性,探讨盐碱生境对甜高粱幼苗生物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选择北方有代表性的6个甜高粱品种在黑土和盐碱土种植,取幼苗期甜高粱叶片,测定其生物量、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盐碱生境均能提高幼苗时期甜高梁叶片中SOD、CAT、POD的活性,MDA含量提高,植株生物量降低,不同品种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增幅不同。不同甜高粱品种抗盐碱能力差异较大,"九甜杂4"抗盐碱能力强,植株生物量高。甜高粱幼苗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增加干物质积累而表现出较强的耐盐碱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番茄植物交叉适应现象及其生理机制,以番茄品种东农704为材料,研究了低温和高温锻炼后番茄幼苗在2℃低温下叶片中丙二醛(MDA)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番茄幼苗经过适宜的低温和高温锻炼均可提高幼苗的抗冷性,并且高温锻炼在提高番茄幼苗抗冷性方面明显优于低温锻炼。2℃低温胁迫1d,未经锻炼幼苗与锻炼幼苗相比,其MDA含量明显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大幅度下降,即使在恢复生长2d后,MDA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SOD、POD和CAT活性水平也较低。番茄幼苗在低温和高温锻炼后、低温胁迫后和恢复2d后,MDA含量和酶保护系统变化各有异同。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番茄植物具温度逆境交叉适应性,低温和高温锻炼诱导的番茄抗寒机制存在着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不同耐热性萝卜幼苗对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两个耐热性不同的萝卜品种为试材,研究高温胁迫对萝卜幼苗叶片电解质渗漏率(EL)、丙二醛(MDA)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后,两萝卜品种叶片EL和MDA含量均逐渐升高,但耐热品种夏米岛(XD)升高幅度低于感热品种乌兹别克冬萝卜(WD);高温胁迫前,XD幼苗叶片可溶性糖与脯氨酸(Pro)含量均高于WD,而高温胁迫后,两品种可溶性糖和Pro含量均逐渐升高,但XD叶片中两者含量显著高于WD;高温胁迫下,XD通过大幅升高SOD活性来消除O2-的伤害,而WD通过大幅度升高POD和APX活性,以清除体内的H2O2,防止活性氧伤害,说明耐热性不同萝卜品种对高温胁迫造成的活性氧伤害的清除机理不同。恢复4 d后,XD叶片中EL和MDA含量基本恢复至处理前水平,WD显著高于处理前;两品种中可溶性糖和Pro含量差异不显著;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差异较大。可见,耐热品种XD本身含有较高的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Pro,从而通过降低EL和MDA含量及提高SOD活性来减轻高温热害。  相似文献   

16.
陈璨  周琳  葛红莲  陈龙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7):3710-3712
采用土培的方法研究污水胁迫对小麦幼苗抗氧化酶(CAT、SOD、POD)活性、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污水处理能激活小麦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高浓度污水可使小麦幼苗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并促进MDA积累和膜通透性增加.  相似文献   

17.
湿害对不同大麦基因型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耐湿性不同的2个大麦品种Yerong(耐性较强)和Franklin(耐性较弱)在苗期进行田间湿害试验,研究二者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湿害改变了植株叶片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体上,SOD和POD活性在湿害胁迫早期均升高,但随着湿害时间的延长,Franklin叶片的SOD活性开始下降.湿害下CAT活性变化在2个大麦品种中不一致.2种大麦叶片中MDA含量均在湿害后呈上升趋势,而且Franklin比Yerong积累更多的MDA,表明随着湿害胁迫时间延长,Franklin细胞膜伤害比Yerong严重.可见,湿害逆境下叶片较高的SOD活性和较低的MDA含量与Yerong耐湿性较强有关;在一定程度上MDA含量高低、SOD和POD活性可以作为大麦耐湿性强弱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8.
引进13个地被菊品种,通过测定半致死温度(LT50)评价不同品种地被菊耐寒性,以期筛选出适合延边地区栽培的耐寒地被菊品种。结果表明:地被菊品种“映洁玉桂”、“映洁紫骄”、“映洁红菲”、“靖山紫花”半致死温度分别为-23.49、-23.48、-21.00和-20.61℃,为高耐寒品种,其他品种半致死温度(LT50)较高。随后测定低温处理下耐寒品种的抗氧化酶活性,发现4个高耐寒品种在5℃下的POD和SOD活性均显著高于20℃对照处理。4个高耐寒品种在5℃的MDA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水分胁迫对兰花品种"霞光"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以兰花品种"霞光"为试验材料,在水分胁迫下研究植株开花初期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变化。[结果]兰花品种"霞光"植株MDA含量以及SOD、POD和CAT活性随着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每隔10 d浇水1次的处理已经对兰花品种"霞光"植株产生了膜脂氧化的伤害,每隔20 d浇水1次处理兰花植株的MDA含量以及SOD、POD和CAT活性均达到最大值,表明植株通过调节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合成代谢来应对水分胁迫。[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兰花品种"霞光"的生产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高温胁迫对杨树保护酶系统活性的影响,以小胡杨和大叶杨一年生嫩枝为材料,经高温胁迫处理后分别测定各叶片中保护酶活性。结果表明:当杨树叶片处于35℃时,SOD酶与POD酶协同作用,在耐热性方面起主要作用;大于45℃时,CAT酶在耐热性方面起主要作用。本研究可为耐高温杨树品种的选育和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