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福建省东山县,对龙眼果园进行高接换种,都是在春季进行,导致成活率不高;对于当年春季没能嫁接成功的,也大多等到来年春季才进行补接,这样就延误了一年时间,使树冠不能及时得到恢复。我们通过多年摸索,基本掌握了龙眼秋季高接换种技术要点,嫁接成活率可以达到80%以上。现将提高龙眼秋季高接换种成活率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宁德市地处闽东沿海,是福建省龙眼栽培的最北缘地带。晚熟龙眼生产主要分布在蕉城区、福安、福鼎沿海,同一品种成熟期为全国最晚,发展晚熟龙眼具有区位优势。目前,其主栽品种是福眼。福眼属于中熟品种,在宁德属晚熟,成熟期在9月中旬,无法充分发挥特晚熟地域优势。随着晚熟、特晚熟龙眼品种如松风本、立冬本的选育成功,特晚熟龙眼生产有了品种保证。而龙眼品种的更新换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高接换种。笔者针对龙眼砧木的粗度、高换接口高度对高接换种成活率,以及嫁接成活后树体的恢复和结果的影响开展了研究,以期为生产上龙眼更新换代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龙眼北缘地区快速育苗技术杨冬渝(四川省宜宾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644000)龙眼育苗上存在砧苗主根极性强,侧根、须根少,移栽成活率低,缓苗时间长,砧芽枯萎严重,丛枝多,褐斑叶多,育砧时间长,嫁接成活率低等问题,在龙眼北缘产区从播种到嫁接苗出圃需时长达4...  相似文献   

4.
泉州市洛江区龙眼种植面积约有5333hm^2,福眼占97%以上。由于品种单一,果实成熟期集中,给采摘、销售、加工带来极大的不便,造成价格偏低、效益不高,一定程度地挫伤了果农的积极性。要提高种植龙眼的经济效益,必须把目前的单一品种结构调整成早、中、晚熟特优品种合理搭配的多元化良种格局。如何采用龙眼高接换种技术,提高高接成活率,促成换种树及早投产,是当前龙眼品种结构调整的技术关键。近年来,笔者就此进行了试验和观察分析,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龙眼试管微芽嫁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眼试管微芽嫁接研究福建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魏文雄,杨永青近年来,随着龙眼离体培养研究的进展,提出了一些问题。例如龙眼花培取得的单倍体植株士培成活率低;通过胚培养进行焦核品种选育过程中,如何保证焦核胚试管实生苗单株都能成为单株系,以便不丢失育种宝...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由于间伐与建设征地等原因 ,成年龙眼树移栽常有发生。但移栽成活率低又成为当前龙眼生产的一个新课题。晋江市龙眼场于 2 0 0 0年春季和秋季实施了两批成年龙眼树移栽 ,栽后 5个月检查 ,春季移栽6 5株 ,成活率为 70 7% ;秋季移栽 1 76株 ,成活率仅为 59 7%。笔者根据观察结果 ,对成年龙眼树移栽成活率低原因进行剖析 ,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1 移栽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1 1 根系损伤严重 成年龙眼树根系发达 ,移栽过程中主侧根受到大面积损伤 ,根系活动较难恢复。移栽后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虽能萌芽 ,但在枝杆所蓄的养分、水分耗…  相似文献   

7.
利用1.5年生龙荔实生苗作为砧木,分别嫁接"石硖"龙眼和"贵妃红"荔枝,调查嫁接成活率,接穗品种生长势以及开花挂果等行。结果表明,荔枝嫁接龙荔砧木,没有1株存活;龙眼嫁接龙荔砧木,成活率38.57%,成活植株中第二年开花结果的植株有11株,占存活株数的40.74%,龙荔与龙眼亲和性较好,具有作为龙眼育苗砧木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十多年来,我场在认真搞好龙眼生产的同时,积极开展龙眼良种繁育工作,设立了龙眼苗圃,培训嫁接能手,认真研究和不断提高嫁接技术,使嫁接成活率达到85%以上。几年来繁育的龙眼良种除本场种植外,还为省内外各单位提供嫁接苗30多万株,为发展龙眼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龙眼实生苗移植当年嫁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眼实生苗移植当年嫁接育苗技术李进华阎鼎羽廖建明(广西林科院经济林果研究所桂林530001)龙眼实生苗移植当年进行嫁接,与传统的育苗方法相比,可缩短育苗周期1~2年,并且苗木生长均匀,出圃率高。据调查,其平均成活率达92.54%。1实生苗的选择和处理...  相似文献   

10.
龙眼是名贵特产水果,营养十分丰富,药用价值很高,历来被视为珍贵补品。龙眼除生食外,还可制干、加工罐头、龙眼膏等。我地果树技术员刘海江栽植的龙眼,成活率极高,进入结果期早(比传统栽培提早1—2年),连年丰产稳产,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龙眼快速结果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提高龙眼大树移栽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眼是我国名优水果,属常绿果树,广东省许多地方都以大龙眼树作为绿化树,既可观赏又可获得经济收入。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许多果园要改作它用,这就需要将部分正值盛产期的龙眼树进行移栽。有时因果园种植密度过高,也需将部分龙眼树移栽。如何提高龙眼大树移栽成活率,尽量减少经济  相似文献   

12.
龙眼砧穗组合嫁接亲和性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龙眼 (DrimocarpusLonganLour)是无患子科的亚热带果树 ,经济价值高 ,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广东目前龙眼生产主要采用嫁接苗 ,而不同砧穗组合的嫁接苗普遍出现不亲和现象 ,表现为嫁接成活率低 ,嫁接口愈合不良 ,有的虽然嫁接成活 ,但定植后植株生长缓慢、树势弱 ,给生产造成巨大损失[1] ,因此进行龙眼砧穗组合亲和性研究 ,是提高嫁接成活率和解决幼树矮化密植早期丰产的重要课题。关于龙眼砧穗组合嫁接亲和性研究 ,目前报道甚少[1] ,。本文旨在对广东省 5个龙眼主栽品种以大乌圆为砧进行嫁接组合试验 ,根据其嫁接成活…  相似文献   

13.
<正> 龙眼是我国南方亚热带的名贵特产果树,果实富含营养,其鲜果、桂圆干和糖水罐头等畅销国内外!受到人们的喜爱。以往我国龙眼多采用实生繁殖,投产迟,品种杂,经济效益低。近年来,有关科研和生产单位先后研究成功了龙眼的嫁接育苗技术,改变了过去龙眼小苗嫁接成活率低的状况,并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这是龙眼生产技术上的一项革新。目前福建的龙眼育苗以舌接  相似文献   

14.
提高远距离运输荔枝、龙眼苗定植成活率的有效措施谢金峰吴雪梅张国建谭祈斌(重庆万县市果品办405000)(重庆万县市忠县果树站)(重庆万县市五桥区果树站)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竞相发展名、特、优、新水果,位于三峡库区的重庆万县市也不例外。自1988年以来,...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丰都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地,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国家级贫困县,是我国内陆地区不多的龙眼生产适宜区域,龙眼栽培历史悠久。在对丰都龙眼栽培历史、生产现状、品种生态适应性等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与国内其他龙眼产区生产优势与劣势的对比分析,笔者认为,发挥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和布局,坚持因地制宜、自主选育和繁殖优良龙眼品种.大力推广和发展早熟和特晚熟龙眼品种,丰都龙眼生产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6.
龙眼新法育苗试验龙眼常规嫁接育苗从播种到出圃需要18—30个月,周期较长。为缩短龙眼育苗周期,笔者从1993年9月开始进行试验,使龙眼育苗时间缩短为8—9个月。现将新法育苗试验的结果简介如下。试验在广西桂平市江口镇三布村陈瑞永苗圃进行。采用1993年...  相似文献   

17.
龙眼普遍采用春季嫁接。春季气温回升 ,龙眼砧、穗养分积累充分 ,有利伤口愈合和芽的萌发。但在立春至清明期间 ,雨水较多 ,持续 2 0d以上的晴暖天气少有 ,雨天对龙眼的嫁接不利 ,嫁接成活率很低 ,因此气候是影响嫁接成活的重要因素。为了避免春季气候的不利影响 ,笔者通过夏季和秋季的嫁接试验 ,取得较好的效果。夏秋季嫁接 ,可以灵活掌握嫁接时间 ,做到大苗先接 ,小苗后接 ,特别是对苗圃地可实现当年接当年出圃的目标。夏秋季是龙眼生长的旺盛时期 ,嫁接后 ,砧、穗结合部位的细胞分裂快 ,形成层的愈伤组织多 ,有利芽的早萌发。现将关键技…  相似文献   

18.
龙眼、荔枝同属无患子科植物,为我国岭南名优水果。四川泸州龙眼、合江荔枝,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驰名省内外,但人们长期沿用实生繁殖,幼树多年不投产,品质良莠不齐,荔枝脱罐苗成活率低、繁殖率低、根系弱、树冠不完整。随着长江中上游一带龙眼、荔枝  相似文献   

19.
龙眼高接换种技术是优化龙眼产业结构的重要方法,也是改造低产龙眼果园的有效途径,具有投入少、收益高等优点,其技术要点包括高接换种对象、良种选择、嫁接前管理、嫁接时间、接穗采集与处理、砧木选择、高接部位选择、嫁接方法等。龙眼高接换种后的管理对提高接穗成活率及树冠恢复有很大影响,因此需从及时抹除不定芽、挑芽留梢、水肥管理、去除抽水枝和解膜、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加强管理,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龙眼原产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福建省是我国龙眼生产的北缘地区,在龙眼生产上处于晚熟地域,发展晚熟品种可充分发挥品种与地域优势。近年来,福建发展晚熟与特晚熟龙眼得到果农与各级部门的重视;同时,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栽培技术又趋于相对密植。为此,笔者2003年进行了特晚熟龙眼“立冬本”不同密植试验,以期得出“立冬本”不同种植密度对其生长、结果及产量的影响,为生产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