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枸杞幼苗对NaCl处理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枸杞幼苗的耐盐性,为枸杞栽培奠定基础.[方法]以黑果枸杞和红果枸杞的盆栽苗为试材,用NaCl溶液进行浇灌处理,测定两个枸杞品种叶片的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含量4个抗性生理指标,并分析其生理响应差异.[结果]NaCl对枸杞的生理指标产生r显著的影响,两个枸杞品种的生理指标总体变化趋势一致,但变化程度不同.‘黑杞l号’的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均呈先升高在下降的趋势,细胞膜透性和脯氨酸(Pro)含量在第45天时达到最高,丙二醛(MDA)含量在第30天时达到最高,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趋势;‘宁杞7号’的细胞膜透性呈升高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呈下降再升高趋势,在第30天时达到最高,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升高再下降趋势,在第45天时均达到最高.[结论]‘黑杞1号’和‘宁杞7号’对不同浓度NaCl溶液均具有积极的盐分生理响应方式,且两品种间生理响应方式存在差异,‘黑杞1号’对NaCl的适应性优于‘宁杞7号’.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盐浓度胁迫下两种枸杞幼苗的耐盐性,为枸杞的大面积推广和盐碱地、沙荒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黑果枸杞和宁夏枸杞的幼苗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NaCl和Na_2CO_3溶液进行胁迫处理后,对其叶片相关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随着NaCl和Na_2CO_3处理浓度的增加,质膜透性、丙二醛(MDA)、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在不同处理时期均呈现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POD、CAT酶活性,在处理前期呈现上升趋势,处理后期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随着NaCl和Na_2CO_3处理天数的增加,同一处理浓度下的质膜透性、丙二醛(MDA)、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呈现上升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POD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CAT酶活性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Na_2CO_3处理后的变化趋势大于NaCl,宁杞7号的变化趋势大于黑杞1号。【结论】黑杞1号和宁杞7号受到NaCl胁迫后,盐浓度在1.2和1.0 mol/L,枸杞幼苗达到耐盐阈值,在1.5 mol/L时达到耐盐极限值;Na_2CO_3胁迫后,盐浓度在0.2和0.1mol/L幼苗达到耐盐阈值,在0.5和0.4 mol/L达到耐盐极限值;黑杞1号对于NaCl和Na_2CO_3的耐受阈值要高于宁杞7号,Na_2CO_3对枸杞幼苗影响大于NaCl影响。  相似文献   

3.
研究景天属植物在盐胁迫下的生理特性,该实验分别用不同浓度Na Cl溶液(0、100、200、300、400mg·L-1)处理金叶景天和金叶佛甲草幼苗,测定其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质膜透性、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Na Cl胁迫浓度的升高,上述两种景天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叶绿素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以及SOD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通过研究盐迫对两种景天生理特性的影响,了解各项指标调控的机制原理,培育高抗盐品种,从而为今后在园林中的推广应用和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枸杞休眠枝条的抗寒性,为枸杞栽培奠定基础.[方法]以黑果枸杞和宁夏枸杞为试材,选取1a生休眠枝条分别在-15 (CK)、-18、-21、-24、-27、-30、-33、-36、-39、-42、-45和-48℃下进行人工低温处理.测定枝条的相对电解质渗出率、丙二醛(M DA)、脯氨酸(Pro)、可溶性糖含量和枝条恢复生长率,并拟合Logistic曲线方程,计算临界半致死温度(LT5o).[结果]相对电解质渗出率和脯氨酸含量与枸杞一年生枝条的抗寒性相关显著,其次为可溶性糖和MDA含量,结合恢复生长率,可以直观、准确的反映枸杞的抗寒能力;两品种枸杞枝条的半致死温度在-26 ~-35℃,均达到显著水平.[结论]两品种枸杞枝条的半致死温度与抗寒性关系依次为:电解质渗出率>脯氨酸>可溶性糖> MDA.黑杞1号半致死温度在-29~-35℃,宁杞7号在-26~-33℃,黑杞1号的抗寒性强于宁杞7号.  相似文献   

5.
低温胁迫下澳洲坚果幼苗的某些生理生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澳洲坚果A4品种盆栽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低温胁迫对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1 d,澳洲坚果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升高;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2~3 d),丙二醛(MDA)含量呈下降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呈升高趋势,而脯氨酸(Pro)含量则是处理2 d继续升高,处理3 d后下降;胁迫解除后,各生理指标趋向于处理前水平。  相似文献   

6.
以雄性不育株宁杞5号和可育株宁杞1号为试材,研究了花蕾发育过程中游离脯氨酸含量、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丙二醛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花蕾发育过程中,宁杞1号花蕾游离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宁杞5号花蕾游离脯氨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游离氨基酸呈含量呈持续下降趋势;在花蕾发育各时期,宁杞5号花蕾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宁杞1号,几种物质含量在宁杞1号和宁杞5号花蕾发育各时期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茶菊‘玉人面’对碱胁迫的耐受程度,采用营养液砂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2CO3(0、10、30、50、70、90mmol·L-1)胁迫对植株形态、生理生化和光合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O3胁迫浓度的增强,植株叶细胞膜透性(Cond)、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蛋白(SPC)含量上升,可溶性糖(SS)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持续升高;叶绿素含量(Chl)、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降低,胞间CO2浓度(Ci)先降后升;花序直径缩短,花序畸形率升高,花产量显著下降。Na2CO3胁迫显著抑制植株的生长,抑制程度随胁迫浓度提高而增强,茶菊‘玉人面’耐碱的极限浓度为50mmol·L-1。  相似文献   

8.
两种枸杞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黑果枸杞和‘宁杞1号’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的生理响应,筛选抗旱评价指标,综合评价材料之间的抗旱能力差异.【方法】以2种枸杞组培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人工模拟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测定叶片的12个抗旱相关生理指标,结合隶属函数法与主成分分析筛选适合抗旱评价的指标,并进行抗旱能力综合评价.【结果】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供试材料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Pro、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均持续上升,POD和SOD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变化;O_2~(·-)含量、H_2O_2含量、MDA含量和APX活性均呈先下降后上升变化.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O_2~(·-)含量、H_2O_2含量、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和总酚含量5个指标的载荷量大,分别为-0.852 0、-0.856 6、0.962 7、0.905 6和0.922 5,可作为鉴定黑果枸杞和‘宁杞1号’抗旱性强弱的关键指标.【结论】通过隶属函数值结合主成分分析的抗旱性综合指数显示:黑果枸杞的抗旱综合指数为0.466,抗旱性高于‘宁杞1号’(0.446),两种枸杞均属于中度抗旱树种.  相似文献   

9.
通过测定平榛(Corylus heterphylla)在水分胁迫下脯氨酸含量(Pro)、丙二醛含量(MDA)、相对电导率、叶绿素总含量及SOD活性5项生理指标,综合评价平榛的抗旱性。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天数的增加,平榛的脯氨酸含量显著升高;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呈缓慢上升趋势,细胞膜透性增大;叶绿素总含量略上升后下降;SOD活性变化比较复杂,但总体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综合分析表明,平榛对干旱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以文心兰‘金辉’品种为试材,采用不同低温、不同低温处理时间测定顶叶相对电导率,以及可溶性糖、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等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文心兰顶叶的相对电导率和Pro含量逐渐升高,MDA含量逐渐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相对电导率、Pro及MDA含量在低温胁迫过程中呈规律性变化,可作为文心兰耐寒性鉴定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