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65年我县突破了草鱼人工繁殖试验关,次年鲢、鱅鱼相继告成,结束了江河调运鱼苗的被动局面,促进了渔业生产的发展。十六年来,我县家鱼人工繁殖(简称“家繁”)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取得了很大成绩,累计繁殖鱼苗3.9925亿尾,实现了鱼苗基本自给。现在,全县“家繁”七个  相似文献   

2.
我国家鱼人工繁殖自一九五八年试验成功,至今已有二十三年了。随着家鱼人工繁殖技术的普及,鱼苗生产也改变了江河捞苗,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大大促进了养殖事业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是家鱼人工繁殖的基础理论或是应用技术,都取得了显  相似文献   

3.
我县自六四年家鱼人工繁殖成功后,经过十年努力,到七三年全县鱼苗已基本自给。结束了我县到江河捞卵、采购鱼苗的历史。目前,我县已具有年生产五亿多万尾鱼苗的能力,除满足自己放养外,还支援了邻近县市一大批苗种。但是,在连续几年家鱼催产率较高的情况下,八四年却出现下降的局面(见表一)。我们初步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4.
家鱼人工繁殖鱼苗已有二十七年历史,人工繁殖生产的鱼苗,已逐渐成为淡水养鱼苗种的主要来源。而人工繁殖鱼苗数量的多寡和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亲鱼。众所周知,培育优良的成熟亲鱼是人工繁殖的首要物质基础,也是家鱼人工繁殖的决定性一环。  相似文献   

5.
我场自1958年开展家鱼人工繁殖工作以来,至今已有17年的历史。生产了青,草、鲢、鳙、鲮鱼共39亿尾,其中草鱼苗16亿尾。在历年的生产实践中,我们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摸索前进的。现就草鱼人工繁殖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1958年家鱼人工繁殖的成功,结束了依赖天然鱼苗养鱼的被动局面,开辟了淡水养鱼的新纪元。近30年来,家鱼人工繁殖技术已广泛普及,而且有了很大提高。但到目前为止,鱼苗产量仍然低而不稳,供不应求。因此,继续进行家鱼人工繁殖养殖技术的研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对提高鱼苗产量,促进淡水养鱼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就家鱼人工催产的某些技术问题谈几点认识,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家鱼人工繁殖普及和发展的今天,凯里市家鱼人工繁殖一直发展不起来,我场及其它鱼场饲养的鱼苗全靠从广西、湖南等省引进,因运输路途遥远,引进的鱼苗往往存活率低,既影响了生产,同时又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为了解决鱼苗长期靠引进的现实问题,2006年5月,我场首次进行了试验性的草、鳙家鱼人工繁殖,希望在人为的控制下,  相似文献   

8.
自我国家鱼人工繁殖成功以来,这门技术在全国迅速推广。现在各地鱼苗主要来自人工繁殖。但已发现,人工繁殖的家鱼鱼苗的生长速度没有野生的生长快,原因之一就是某些生产单位,采用的鱼往往是“同胞兄妹”,或者亲缘关系很近的,用这样的亲鱼生产出来的鱼苗品质较差、生长较慢。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1958年鲢、鳙鱼人工繁殖试验成功之后,随之草鱼和青鱼的人工繁殖也于60年代初期相继获得成功,至此,我国四大家鱼的人工繁殖全部获得成功。家鱼人工繁殖的成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水产科技最为突出的成果,它结束了淡水养鱼长期仰仗到江河捞天然苗的局面,从根本上解决了四大家鱼的鱼苗供应问题,使我国淡水养鱼进入了一个稳步大发展的崭新时期。  相似文献   

10.
亲鱼是鱼苗生产之本。一尾优良的亲鱼至少需要4-7年的精心选育。因此,培育和护理好亲鱼,延长其使用年限,防止催情后死亡,是家鱼人工繁殖中需要重视的问题。虽然家鱼人工繁殖已有近30年的历史,但亲鱼催产后死亡的问题,至今尚未解决。  相似文献   

11.
安仁县1988年共有20个孵化点。孵化鱼苗1.53亿尾,占全区鱼孵化总量15.1%,但由于大多数孵化点是由养鱼专业户自发建立起来的、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台理,个别孵化点技术条件差。生产设备落后,亲鱼规格小。严重阻碍了全县鱼苗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加强对家鱼人工繁殖点的统一管理.整顿现有家孵点,做到布点合理,协调发展,安仁县水产站决定对全县家鱼人工繁殖实行发证经营。  相似文献   

12.
《淡水渔业》1973,(6):1-2
我队1958年开始进行家鱼人工繁殖,1971年,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先后繁殖成功。72年共繁殖鱼苗三千八百八十多万  相似文献   

13.
吕晔  曾仕贵  黄春华 《内陆水产》2007,32(12):40-41
衡阳县是一个内陆渔业大县,也是一个鱼苗鱼种生产大县。自家鱼人工繁殖技术推广以来,我县苗种生产成绩显著,鼎盛时期的上世纪80年代,家鱼苗种无论是质量和产量,在湘南地区小有名气,生产的海花和春片鱼种远销江西、贵州、邵阳、株洲、湘潭等周边省市。据1985年末统计,全县有家鱼孵化场点26个,分  相似文献   

14.
《淡水渔业》1977,(3):26-27,17
在淡水养鱼业中,特别是家鱼人工繁殖获得成功以后,亲鱼培育及鱼卵、鱼苗在孵化过程中的病害相继出现。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已总结了许多防治病害经验,大大地促进了人工繁殖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提高家鱼人工繁殖孵化率的综合技术在家鱼人工繁殖中,孵化率(也称出苗率)是指受精卵培育成鱼苗的比率。因此,如何提高孵化率是获得人繁效益的决定性工作,也是对亲鱼成熟率、催产率、受精率的检验、总结、巩固和发展。我们对提高家鱼人繁孵化率作了不断的努力和改进,...  相似文献   

16.
家鱼人工繁殖工作中,亲鱼产后死亡现象经常发生,死亡率可达20~30%,淮阴市水产养殖场1980~1983年家鱼人工繁殖共催产亲鱼141组、293尾,累计获得鱼苗4772万尾,亲鱼产后死亡66尾,死亡率22.5%。我们从1984年起,在人工繁殖工作中,探索降低亲鱼产后死亡率的措施,1984~1985年的  相似文献   

17.
1家鱼原种选育工作的起步与发展自1958年我国首先突破家鱼人工繁殖技术难关以来,人工繁殖鱼苗便逐步取代了天然鱼苗生产。由于人工饲养和自然选择因素的退减,加大了近亲交配的机率,导致家鱼原有优良性状衰退:繁殖能力下降,仔代生长缓慢,性成熟提前,抗病力减弱等。因此四大家鱼原种选育工作显得十分重要。1981年6月江苏省水产局在扬州召开了全省苗种工作会议,提出了关于实现四大家鱼人繁亲鱼的长江原种化的要求。由此,扬州市水产局建议我场利用东夹江培育长江四大家鱼原种亲鱼。东夹江面积为1500亩,属长江支流,全长6500米,宽200…  相似文献   

18.
鲤鱼人工繁育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1958年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成功以后,在鱼类的人工繁殖技术上得到飞速的发展,现多数鱼类都能够通过人工繁育得到鱼苗,只有极少数还有待于解决。在黑龙江地区由于受气候寒冷,冰封期较长的影响,适合家鱼人工繁殖的条件一般在6月或7月。近几年来虽然采用了电厂温流水、塑料大棚  相似文献   

19.
我省的家鱼人工繁殖于一九五九年首次鲢鱼试验成功,到一九六。年草、鳙鱼人工繁殖也相继告成,鱼苗产量逐年上升,这样就彻底扭转了依靠江河捞苗、产量不稳定、苗源无保证的被动局面,大大地促进了渔业生产的发展。(见表1)  相似文献   

20.
胭脂鱼人工繁殖和鱼苗培育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胭脂鱼 (Myxocyprinusasiaticus)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鱼类 ,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近二、三十年来 ,人们对胭脂鱼的移养驯化 ,人工繁殖作了许多研究。但与四大家鱼相比 ,由于胭脂鱼种群数量小 ,繁殖习性特殊 ,其人工繁殖技术远没有四大家鱼那样成熟稳定。 2 0 0 1年 3~ 4月 ,作者对一组蓄养了 8年的胭脂鱼亲鱼开展人工繁殖和鱼苗培育试验 ,并获得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鱼 亲鱼系由 1993年人工繁殖的鱼苗 ,在 1 8亩的池塘中专池培育而成。池塘中混养少量的叉尾鱼回和鲢、鳙、鲤、鲫 ,平时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