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悬浮式前桥作为大功率轮式拖拉机的关键零部件,对衰减因路面扰动激励而产生的振动有着重要作用,而插装式比例阀为悬浮式前桥系统的振动控制过程提供了重要保障。本文设计了用于前桥悬架系统的插装式比例阀液压系统回路,并对工作机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非线性数学模型,明确了设计部件与悬架性能之间的内在关联,通过部件参数的设计优化,可实现多种模式的前桥悬架阻尼调节。为降低设计参数的不确定性及设计方案的重复性,采用田口设计方法,选择蓄能器状态、节流阀孔径等因素作为设计因子,以阶跃和正弦激励作为噪声因子,设计了6因子混合水平的田口实验方案,并对设计方案进行信噪比和均值的方差分析。结合AMEsim仿真模型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分析,得到基于悬架输出力、簧载质量振动加速度评价指标的最优配置设计,并对其设计方案进行动态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当负载阶跃变化时,约2s内,液压油缸两腔压力可调整至平衡位置;当路面阶跃激励时,插装式比例阀可快速响应,调整时间小于0.5s,系统可达到稳定状态,满足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前桥悬架运输作业工况下的减振需求。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拖拉机前桥壳体设计精确性,在汲取其他车辆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分析了拖拉机前桥壳体在典型路况下承受的载荷,建立了前桥壳体动力学模型。基于UG建立了拖拉机前桥壳体三维模型。在Ansys workbench中建立了前桥壳体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动态特性分析。通过试验验证了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结合动态分析结果,分析了颠簸路面倾覆力矩和路面载荷对前桥壳体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典型路况下路面载荷是导致前桥壳体损伤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大功率轮式拖拉机质量大、车身重心高,在高速运输作业时受路面不平度影响,易产生剧烈的颠簸振动,直接影响拖拉机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甚至危及行驶安全。基于此,综合考虑大功率轮式拖拉机车身振动加速度与悬架动挠度的变化及悬架系统充放油过程中的非线性控制等问题,提出了适用于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前桥悬架减振系统的设计与控制方案。首先,设计了前桥悬架减振系统,建立了带前桥悬架的1/4拖拉机振动模型;其次,在充分考虑前桥悬架控制系统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参考天棚-地棚模型的分层控制算法,构建了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并与常规PID算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分层算法的控制性能优于常规PID控制;最后,搭建了前桥悬架系统硬件在环仿真平台和室内试验平台,开展了悬架减振控制策略和控制效果的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参考天棚-地棚模型的分层控制算法能快速调整控制参数,所设计悬架系统的车身振动加速度均方根降低至2.36 m/s2左右,较被动悬架下降55.8%,同时悬架动挠度的均方根被限定在较小范围内,明显优于被动悬架系统,满足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前桥悬架的减振需求,且试验结果与仿真...  相似文献   

4.
以某型商用车前桥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应力特征的轻量化研究方法。对前桥进行理论受力分析,从而确定有限元加载方式。建立前桥有限元模型,并对前桥典型工况进行静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应力最大值低于材料屈服强度,因此存在轻量化空间;通过对前桥模态分析,证明了前桥动态特性的合理性。以前桥最大应力为约束进行拓扑优化,优化后模型在满足强度、刚度及模态要求下,减质3.4kg,实现轻量化。  相似文献   

5.
徐旭  张航  王自超  洪海峰  周琪 《湖南农机》2013,(3):67-68,73
针对转K6型转向架,设计了一种适用于铁路货车的低成本、利用自身能量发电,满足铁路货车低功率用电需求的供电装置。此装置利用滚珠丝杠将悬挂系统的上下振动转变为发电机转子的旋转。通过分析弹簧中的空间以及货车运行过程中的振动情况,设计了滚珠丝杠、外壳等零件,并通过SolidWorks软件对装置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6.
徐旭  张航  王自超  洪海峰  周琪 《湖南农机》2013,(5):67-68,73
针对转K6型转向架,设计了一种适用于铁路货车的低成本、利用自身能量发电,满足铁路货车低功率用电需求的供电装置。此装置利用滚珠丝杠将悬挂系统的上下振动转变为发电机转子的旋转。通过分析弹簧中的空间以及货车运行过程中的振动情况,设计了滚珠丝杠、外壳等零件,并通过SolidWorks软件对装置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7.
以某双前桥牵引车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该车的三自由度侧倾动力学方程,经分析得出牵引车侧倾稳定性运动及结构上的影响因素,利用ADAMS/Car软件建立了该双前桥牵引车的虚拟样机模型,最后运用所建立的虚拟样机模型,遵照国家标准GB/T6323.2-1994的要求进行转向盘角阶跃仿真对比试验。分析了曲线运动时车速、转向角度等运动参数,前轮胎侧偏刚度、后轮胎侧偏刚度和轴距等结构参数对该双前桥牵引车侧倾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梁堃 《南方农机》2023,(14):17-20
【目的】在特殊地形农业活动中存在作业困难、底盘转向不灵活等问题,需要提高农机适应性和稳定性。【方法】课题组以自动化技术为基础,设计了一种自动化农业机械底盘。该底盘由转向装置、前桥、后桥、控制系统等部件组成,将发动机、水冷与液压系统相结合,为底盘提供动力。通过Simulink平台对底盘前桥、后桥及整体结构进行受力分析,观测各部件在不同状态下的参数变化,并对底盘易于损坏的部位进行调整。【结果】前桥转向装置附近配件对形变影响较大,采用厚度大于12 mm的方钢制作前桥,调整后机架稳定性得到改善。通过压力测试,证明机械底盘在平稳路况下无论是否有人乘坐均可保持较高的运动直线度,偏离率较低,起停所受压力均在可控范围内,能够满足农业作业强度要求。【结论】该机械底盘可有效满足运动稳定要求,有利于提升农机工作效率,对农机部件现代化设计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进  谭继锦  许兆运  吴静 《山东农机》2014,(1):36-39,58
对某公司开发的新型混合承载式白车身,建立了白车身静刚度和强度测试系统.利用该系统对该货车白车身的扭转和弯曲工况进行了测试分析,得到了白车身扭转和弯曲工况下的变形情况以及各测点的应力分布状况.试验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的约束和加载方案合理,测试结果重复性好.测试数据可以作为对标分析和改进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铁路货车常用转向架有转K2型、转K4型、转K6型等,对齐齐哈尔铁路车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生产的转K6型转向架中央枕簧悬挂系统弹簧组内部空间进行了尺寸分析,并对铁路货车在空载和重载运行过程中的振动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中央枕簧内部未利用空间而设计的振动发电装置的外部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多体模型的重型车辆对路面动载特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SIMPACK软件分别建立重型车辆前悬架、后平衡悬架、转向系统和轮胎模型等,在此基础上建立重型载货汽车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并采用谐波叠加法构建随机路面,建立了一个可考虑路面不平度的重型车辆对路面动载特性研究平台,利用该平台探讨了重型车辆轮胎三向动载荷与路面不平度、行驶速度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前轴轮胎纵向动载荷小于中、后轴轮胎纵向动载荷,前轴轮胎侧向和法向动载荷大于中、后轴轮胎侧向和法向动载荷,中、后两轴轮胎动载荷相差很小;路面在A~D级、行驶速度为60~90 km/h时,前轴车轮法向动载系数大于中、后轴车轮法向动载系数,前轴轮胎法向作用力小于中、后轴轮胎法向作用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纯电动四轮驱动汽车的整车动力性和行驶稳定性,提出一种通过对汽车前后轴转速差及车轮滑转率实时观测完成轴间扭矩重新分配的控制策略。通过Matlab/Simulink构建了整车动力学模型,并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GA)和PID控制的轴间扭矩分配控制系统,分别在低附着均一路面、对接路面对整车加速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对该轴间扭矩控制系统进行软硬件设计,并对开发的控制器进行了道路试验。结果显示运用该控制器及控制策略能较好地跟随实时路况,使车辆动力性和行驶稳定性得到提升,试验结果也验证了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建立考虑空气阻力及升力影响、前轮回正的车辆转向运动的动力学模型,求取考虑空气阻力及升力的车辆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基于车辆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解析表达式,定量解析了空气阻力及升力对车辆转向特性的影响,得知随着车速提高,空气阻力及前轴处的空气升力增强,车辆不足转向趋势愈加明显,而后轴处空气升力的作用与前二者相反。基于上述车辆转向运动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空气阻力及升力对高速车辆路面不平度稳定性的影响,得知空气阻力及前轴处空气升力的增大可使车辆质心侧向偏移量减小,而后轴处空气升力的增大则使车辆质心侧向偏移量变大。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沙滩摩托车设计方面存在的发动机与传动系匹配性能不够理想等问题,利用UG软件对沙滩摩托车传动系进行了建模及装配。导入ADAMS之后添加了相应约束,并设置沙滩摩托车变速箱输入轴的角速度为14 000°/s,然后输出前桥接缘盘及后桥主轴的角速度曲线图。初步分析表明,仿真结果与理论角速度基本相符,其最大误差不超过2%,因此所建模型是正确可用的,对沙滩摩托车传动系的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车辆后桥的可靠性设计方法,可以定量地给出车辆后桥的可靠度和根据可靠度对车辆后桥进行可靠性设计,是对车辆后桥可靠性问题研究的一次重要的探索,通过对实例的设计计算,表明其结果与实际运行的情况较为吻合。说明该计算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进行了研究.根据不同的制动力分配系数,制动强度以及前、后轴利用附着系数的关系,绘制汽车利用附着系数与制动强度关系图,并选择合适的制动力分配系数.通过对盘式制动器进行计算,设计合理的制动系统.计算表明该制动系统参数满足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的制动要求.  相似文献   

17.
王莉芳  庞少军  王炜 《农业工程》2013,3(4):112-114
驱动轮轴是车辆传动系统的末端,承担着传递大扭矩、连接驱动轮和驱动车辆行驶的功能。由于其特殊的使用要求,决定了其设计、加工和热处理等诸多方面均有特殊的结构与工艺。以生产一线典型故障案例入手,利用三维软件有限元分析方法,对驱动轮轴的强度、合理性进行验证设计,对存在的缺陷进行针对性的改进,降低设计风险,缩短设计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