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森林脑炎是一类蜱媒职业性传染病,它对特定职业人群的健康构成了很大危害。该文对蜱的种类、分布、危害及森林脑炎的媒介蜱种、复合感染等进行了综述,为蜱的控制和该类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莱姆疏螺旋体病可导致家畜肢体和关节疾病,甚至可引起肾脏衰竭或神经系统和心脏异常,人也可受到侵害。蜱是主要的传播媒介,虽然注射疫苗可以进行防护,但患病后用疫苗防治无效。本文就其病原传播和临床表现加以阐述,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注意预防。  相似文献   

3.
寄生于牛、羊及其他家畜的体外寄生虫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蜱、蠕形蚤、羊虱蝇、虱、毛虱和羽虱及虻等。 病体特征 现分别将各种虫体的形态列举如下: 一、蜱(硬蜱)。蜱的种类很多,形态大致相似,都是一种吸血的外寄生虫。蜱的头、胸、腹融合在一起,体呈圆形或椭圆形,  相似文献   

4.
正巴贝斯原虫病是指巴贝斯原虫属寄生虫寄生于红细胞内而引起的疾病,该病以蜱为传播媒介,可感染大部分家畜和野生动物,偶尔也感染人。本病严重制约养牛业发展,也可感染其他家畜如马、绵羊、山羊、猪和犬。寄生于牛的巴贝斯原虫主要有两种,即双芽巴贝斯原虫和牛巴贝斯原虫,备受关注。不同的巴贝斯原虫属寄生虫引发的巴贝斯原虫病具有许多共同特征,这些特征可应用于各种巴贝斯虫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陇东南地区的礼县、西和、秦城、北道等县、区的马类家畜中,流行着一种以高热、黄疸、贫血、心肺机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疫病。其流行范围大,致死率高,严重影响着当地农业生产和畜牧业健康发展。因病原不清楚,故称其为马类家畜疑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等,查明了病原为马驽巴贝斯虫(Babesia caballi),传播媒介为森林革蜱(Dermacentor silvarum)和草原革蜱(Dermacentor  相似文献   

6.
蜱类可感染、传播和贮存的病原体种类繁多,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等,对人类健康生活和农牧业生产活动带来极大的危害。1990年以来,福建先后发现3种蜱媒疾病(莱姆病、斑点热立克次体病和环状病毒病),这3种疾病今后可能成为福建省的公共卫生问题。对这3种蜱媒疾病在福建省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作一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蜱是民间俗称的"草爬子",在畜禽饲养生产中属于非常多见的寄生虫。气候比较温暖的时间段发病的情况比较多,在我国主要是集中在每年的7~9月发病,在全世界的范围内都有蜱的分布,畜禽感染之后可见机体局部呈炎性水肿、出血、皮肤发炎的病理反应,而且毛皮质量差,产乳的家畜在泌乳量及乳品质方面都有所影响,最终会因为机体衰弱而导致死亡的惨重后果。更严重的情况就是造成人畜共患病的传播,对人和畜禽的危害都非常大。羊感染的蜱主要是有硬蜱和软蜱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正蜱分为软蜱和硬蜱两种,牛、羊蜱病是由寄生于牛、羊皮肤上引起的,在山区或牧区是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在流行严重的地区,可见牛、羊局部皮肤订满了蜱,对牛、羊危害:一是吸取牛羊的血液;二是吸血时引起牛羊瘙痒、使牛羊不能正常采食和休息,造成牛羊体况消瘦,重者出现死亡现象;三是传播其它疾病。本病大都在每年的2~3月或者5月之间容易发病,蜱的寿命较长,尤其是软蜱的寿命可达15~25年左右,如不能按时驱虫,感染面积大,对羊的健康危害极大,所以早  相似文献   

9.
硬蜱病是由蛛形纲、蜱螨目、硬蜱科的多种硬蜱寄生于动物体表引起的一种外寄生虫病。也可以感染人,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硬蜱俗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狗豆子。它以吸食血液为生,引起宿主贫血、消瘦、叮咬伤口处炎症和感染,其唾液腺分泌毒素,大量寄生时导致中毒性瘫痪,同时硬蜱还是牛羊焦虫病的传播媒介,并能传播多种人畜共患病,对人类和动物都具有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消灭、控制传播媒介蜱是防治牛瑟氏泰勒虫病的关键.在蜱活动的季节中,畜体灭蜱更是直接保护牛只避免或减轻蜱危害的重要措施.以往畜体灭蜱的方法很多,如药浴、喷洒、浇泼、局部涂擦和手捉等,采用这些方法进行灭蜱麻烦、劳动强度大、药效期短,又常受到牧地条件所限制...  相似文献   

11.
在我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普遍存在着牛蜱,这种环境中放牧的牲畜(牛、羊)易受感染,生产能力会严重地受到影响,甚至会引起死亡。因此,饲养管理者必须提高牛蜱对畜群的危害认识。牛蜱不可能灭绝,但可以控制,使蜱和牲畜之间保持平衡,防止由于过量的蜱所带来的危害。本文阐述牛蜱的危害、影响牛蜱繁殖的因素及控制牛蜱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前言中国的蜱类,在国内外文献上虽有些报导,但尚缺乏系统的调查与研究。黑龙江省对蜱类的调查研究,在兽医方面很少进行,在医学上近年来由于森林脑炎研究工作的开展,曾对省内的蜱类做过些调查与研究,但对纳脱矩头蜱的研究,目前在国内文献上尚未见有报导。蜱类不仅是家畜的重要体外寄生虫,使动物遭到一定的危害,而更重要的它是人和动物的一些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的传播者,如在兽医方面,它可传播家畜血胞子虫病等  相似文献   

13.
<正>羊焦虫病是由羊泰勒焦虫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虫体寄生于红细胞内。其特征是高热稽留,贫血,黄疸,淋巴结肿大,消瘦。本病以蜱为传播媒介,该病有明显的季节性,辽宁省朝阳是硬蜱非常多的地区,活跃于每年的3~10月份,平时在羊身上均能看到。本文主要介绍建平县外购羊只发生羊焦虫病例。1发病情况2014年7月21日辽宁省建平县富山张某饲养山羊75  相似文献   

14.
蜱是一种吸血的节肢动物,寄生于家畜体表。随着焉耆区养羊业的快速发展,寄生虫病羊的蜱病也开始增多。为此我们对新疆焉耆垦区特定地理条件下,二十七团某羊群的蜱病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调查研究,确定了该区羊蜱的种类和感染状况,现报告如下:1流行情况二十七团9连某个体养羊户,饲养有山羊23只、绵羊140只,母羊、羔羊、孕羊混养。  相似文献   

15.
前言近年来牛血孢子虫病在河南流行范围广,发病量大,死亡数多,经济损失巨大,严重地威胁养牛业的发展。为此,研究有效的防治办法,实为当务之急。1981年我们对全省牛血孢子虫病病原和传病媒介蜱,进行了全面调查,在摸清其病原种类和传播媒介蜱的种类的基础上,1982年  相似文献   

16.
蜱是一种寄生在动物体表常见的吸血寄生虫,具有从宿主获得多种病原体的能力,是多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的重要传播媒介。随着近几年蜱传病的发生具有增加的趋势,蜱及蜱传病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综述了中国蜱传病的主要类型、发生流行因素和病原体危害特点、防控的主要技术手段以及目前防治蜱传病存在的主要科技问题和今后防控蜱传病的科技对策,以期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蜱传病,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以降低其危害性。  相似文献   

17.
<正> 牛边虫病对养牛生产危害严重,笔者自1982年以来先后诊治边虫病例计40余例。现将此病的流行规律、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诊断作一报道。一、病原体:舞钢市牛边虫病的病体属边虫科、边虫属的边缘边虫(A.margin-ate)。在血抹片中呈球形粒状,大小为0.1~0.6微米,姬姆莎染色呈紫红色。一个血球中通常只有一个虫体,偶尔也可见到两个,位于红血球的边缘。二、传播媒介:在病牛体上常见到的微小牛蜱,可能是主要传播媒介,缺缘璃眼蜱  相似文献   

18.
<正>生态放牧养猪恢复了猪的自然生存状态,避免或减少了各种添加剂的使用,保持了猪肉的自然风味,近年来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但随着生态放牧养猪数量的增加,猪发生疾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其中包括猪体表寄生虫病。猪体表寄生虫主要有螨、虱、蜱、蚊、蝇等,其中蜱和螨对猪的危害最大。猪体表寄生虫可以造成  相似文献   

19.
镰形扇头蜱(Rhipicephalus haemaphysaloides haemaphysaloides)在福建省家畜体表出现于3月中旬至7月中旬,以4月下旬和5月上、中旬为寄生高峰期。经人工饲养观察。该蜱属于三宿主蜱,每年发生1代。雌蜱吸血期6-14 d,产卵期14-27 d,卵期25-43 d。幼蜱吸血期2-5 d,若蜱吸血期2-4 d,自雌蜱吸血至下一代成蜱出现共需72-127 d.雌蜱一生共产卵1252-5970粒,以未吸血成蜱越冬.未吸血的幼蜱和若蜱分别能存活2-3个月和3-4个月.  相似文献   

20.
介绍镰形扇头蜱的分布、危害、生物学特性等,以指导口岸检疫,防止该蜱及蜱传疾病的入侵和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