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 1 发病情况2006年3月25日,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尖子沽村谷某等4个养鸡户从孵化户徐某处购入的2000只1日龄肉杂鸡发病。户主在土炕或平网上育锥(上面铺1日报纸),育雏室温度为35℃~36℃。相对湿度为60%~68%,饲喂正大肉雏鸡饲料。发病鸡群所在的鸡舍在进雏前未曾消毒,鸡舍内空气较为污浊,卫生条件差;饲养密度过大。4月7日开始发病,发病时正遇气候反常,时冷时热,且潮湿多雨。4户的雏鸡均出现零星死亡,当地兽医诊断后给予了青霉素饮水和多维电解质饮水,但用药效果不明显。4月9日死亡数量逐渐增加,继续用药后仍不能控制病情,4月11日来我处就诊。经调查,4户共死亡雏鸡84只,死亡率4.2%,其中1户最多死亡33只,死亡率达8.25%。2 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雏鸡精神不振,畏寒挤堆,发出唧唧的叫声,采食量及饮水量减少,跗关节肿大,后侧有浅褐色或深褐色结痂。病鸡多蹲伏,行走时呈跛行状。剖检见跗关  相似文献   

2.
2003年5月 ,某养殖户饲养雏鸡420只 ,在育雏15日龄后陆续出现死亡 ,发病急、传染迅速 ,每天死亡15~20只 ,病程短促 ,应用链霉素、土霉素、恩诺沙星等治疗均未奏效 ,11天内发病339只 ,发病率为81 % ,死亡206只 ,死亡率达61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为新城疫。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殖场一直以饲养肉用仔鸡为主。5月18日从外地某雏鸡饲养场购入雏鸡420只饲养。育雏采用网上平养 ,饲料为本地一种鸡场提供的育雏料 ,饮水为深井水 ,育雏舍温度、湿度、通风等均严格控制 ,舍内每星期消毒一次。前期雏鸡生长发育良好 ,至15日龄 ,早晨突然…  相似文献   

3.
(一)雏鸡的管理 (1)雏鸡进入消毒好的育雏室,所需温度为1~3日龄35℃,4~7日龄33℃,第2周30℃,第3周27℃,第4周24℃,第5周21℃.雏鸡在采食前要先饮水,饮5%的葡萄糖水,实践证明,头7天饮糖水可提高雏鸡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1996年10月,本市某单位自办养鸡场,从外地购入罗曼商品代雏鸡3060只。运雏途中死亡26只,于本场三个育雏室内采用垫草平养育雏,当日又死亡31只。怀疑是鸡白痢,曾用土霉素和氟哌酸进行治疗。用药后病情稍有缓解,但不能完全控制,至7日龄共死亡雏鸡426只,死亡率达11.8%。  相似文献   

5.
几年来,分别对牡丹江市4个区的个体商品养鸡户雏鸡死亡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其中先锋区17户、东风区8户、爱民区19户、阳明区11户、计55户养鸡8510只,其中死亡2999只,死亡率占育雏的35.24%,其中弱雏、伤热、挤压死及缺水等非病因死亡雏鸡1866只,占死亡总数的62.22%;因病死亡1133只,占死亡总数的37.78%;造成死亡原因都与种蛋质量,饲养管理好坏,及孵化技术有直接关系,因此,如何减少死亡,提高育雏成活率,是当前商品专业养鸡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现将死亡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刘婷 《中国家禽》1998,20(5):28-28
1 发病情况 某肉种鸡场孵化艾维茵雏鸡10000只。出壳后发现雏鸡精神萎顿,体温外高,并陆续出现死亡。当日发病率达到26%,死亡率4%。次日,病情加重,发病率达31%,日死亡1000多只。立即对病死鸡进行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同时选用庆大霉素饮水。第三天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改用环丙沙星饮水,到6日龄时,鸡群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1发病情况 2009年5月13日我市富康家禽养殖合作社从外地某孵化场购入雏鸡2500只,网上育雏。2日龄时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7日龄接种鸡新城疫Ⅱ系弱毒疫苗。育雏舍消毒,饲喂自配混合饲料,并在饲料中拌入0.02%呋喃唑酮,并用0.02%高锰酸钾饮水。10日龄时,雏鸡开始发病,并出现死亡,至15日龄时,共发病460只,死亡215只,发病率为18.4%,死亡率为8.6%。  相似文献   

8.
2003年5月,某养殖户饲养雏鸡420只,在育雏15日龄后陆续出现死亡,发病急、传染迅速,每天死亡15~20只,病程短促,应用链霉素、土霉素、恩诺沙星等治疗均未奏效,11天内发病339只,发病率为81%,死亡206只,死亡率达61%.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为新城疫.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县徐塘乡二庙村于恒芝饲喂的500只雏鸡于10日龄时发病,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的病变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鸡新城疫病.现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本户于1991年3月4日在某炕房购进罗斯雏鸡500只进行育雏,在1~5日龄时,每千克雏鸡全价饲料中加氯霉素1克拌料喂服并用链霉素饮水,6~10日龄时用痢特灵和病毒灵,每千克饲料分别加0.2克和0.8克进行喂服。于第10日龄时发病,三天内发病率达80%以上,死亡160只.用泰乐菌素、庆大霉素等药物治疗无效.因而前来就诊。  相似文献   

10.
1 流行病学调查   2005年4月3日,菏泽市牡丹区黄堽镇某养鸡场购入AA雏鸡4 000只,网上育雏.1日龄时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7日龄接种鸡新城疫Ⅰ系弱毒疫苗.10日龄时,雏鸡开始发病,并出现死亡,至15日龄时,共发病880只,死亡341只,发病率为22%,死亡率为8.5%.经菏泽市兽医卫生检验所检测,确诊为雏鸡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11.
在蛋鸡饲养管理中 ,育雏是关键。由于早春气温低 ,风力大 ,很容易造成鸡舍内温度下降 ,对雏鸡生长极为不利。根据雏鸡生长特点及季节影响 ,在育雏期必须采取供暖保温等措施 ,为雏鸡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1 雏鸡的饲养1 .1 饮水 雏鸡出壳后进入育雏室 ,要确保初饮 ,供给清洁的饮水。 1~ 3日龄的雏鸡可供给 0 .0 2 %的高锰酸钾水 ,以清理胃肠道残留的胎粪。有条件时 ,在第 1周的饮水中可加入 5 %~ 8%的葡萄糖、0 .0 4 %维生素 C或适量的可溶性复合维生素制剂 ,可使幼鸡尽快恢复体力和日后正常采食。1 .2 开食 一般在出壳后 2 4~ 36h开…  相似文献   

12.
延边市郊区有 A、B 二个雏鸡饲养场,A 场于5月2日孵出564只雏鸡,从5月4日(3日龄)开始发病死亡,到5月13日(12日龄)为止,共死亡466只,占育雏总数的82.6%。其中6日龄到10日龄的雏鸡死亡率为最高,共死亡419只,占死亡总数  相似文献   

13.
1 育雏用糖在育雏头几天的饮水中选用加有维生素、抗生素的葡萄糖盐水,可防止雏鸡因饥饿和脱水引起的早期死亡。如第一天饮5~8%的蔗糖溶液,可延缓蛋黄吸收速度,对雏鸡早期生长有利,并可降低死亡率。尤其在雏鸡长途运输时。运输前最好给雏鸡饮水加有抗菌  相似文献   

14.
保健目的主要在于预防鸡白痢、脐炎、大肠杆菌、支原体等疾病,同时阻断病原体在雏鸡群内传播。1 1~4日龄1.1用药1日龄雏鸡刚运到鸡场后稍作休息后开始饮水(水温为25℃左右),并在饮水中加入"禽立清"(主要成分为硫酸丁胺卡那霉素)用量为每1 000只雏鸡1/4瓶/天+"维多利"(主要成分为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5%葡萄糖。舍内温度保持33~35℃,相对湿度保持65%~70%,40~60瓦灯泡24小时光照。  相似文献   

15.
沈明华  祝明新 《中国家禽》1998,20(10):42-42
1发病情况1997年9月1日,扬中市一养鸡户购进雏鸡400只,地面木屑垫料平养育雏。1日龄颈部皮下注射MD苗,2~8日龄氟哌酸饮水。6日龄开始出现大批死亡,第一天死亡12只,第二天死亡25只,第三天死亡37只,呈逐渐增多趋势。9月8日诊断为鸡链球菌病...  相似文献   

16.
青岛市某鸡场于1991年10月26日从荷兰引进海赛克斯祖代鸡2650只。按常规饲养、封闭育雏。雏鸡12日龄时突然发病死亡2只,10天间相继死亡22只。经检查诊断为尿酸盐沉着症。现将发病情况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及症状:从荷兰引进(空运)的海赛克斯祖代码到场后活泼健壮,转入育雏舍按常规管理、封闭育雏,饲喂某饲料厂生产的雏鸡1号料。11月5日(12日龄)突然死亡2只,未见临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农场肉仔鸡养殖专业户刘某于1988年5月11日接进1300只 AA 雏鸡,温室育雏后,移群于110平方米的新建禽舍内.按标准的饲养程序,厚垫料平地散养.遵照免疫程序在8日龄首次饮水免疫接种了鸡 NDL 系弱毒冻干苗,除育雏期自然死亡24只弱雏外,其余仔鸡生长增重正常.35曰龄时未按期进行复免,至41日龄才进行追补饮水免疫.43日龄时多数仔鸡突然发病,病程9天,共亡死640只,死亡率为49%.病鸡症状典型,突发性死亡,腺胃粘膜特征性弥漫出血,濒死的仔鸡 ND 抗体滴度为128~1024倍,感染的鸡胚尿液 ND HA毒价为64~1024倍.尿液感染试验鸡84小时死亡.剖检有新城疫特征性病变.继代感染鸡胚尿液 ND HA 毒价为  相似文献   

18.
1雏鸡成活率低由于育雏条件差,都是在火炕上育雏,育雏用具没有严格消毒灭菌,雏鸡使用后感染造成雏鸡疾病多发,尤其是白痢、球虫病高发,发病后不及时用药治疗,造成高死亡率;农户多数在火炕上育雏,温度忽冷忽热,雏鸡体温调节能力又差,不适应这样的温度,而患病死亡;饮水、开食不及时,雏鸡入舍后长时间不给水,尤其是长途运输的雏鸡,体内缺水造成脱水死亡。还有些农户长途运输的雏鸡饮水中不加葡  相似文献   

19.
大石桥市一养鸡户,从外地购入雏鸡(海兰褐)1000只,已接种马立克氏疫苗,网上培育.用5%葡萄糖、维生素C等给雏鸡饮水,2d后喂雏鸡颗粒料,5日龄时饮水免疫新支二联苗,8日龄断喙,并投服维生素K3、阿莫西林粉.10日龄开始发病,死亡15只,次日死亡44只,2d共死亡59只,死亡率为6%.发病后分别用青霉素、痢菌净等药物治疗,但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我县永兴乡油脂厂承包养鸡专业户罗××喂养的雏鸡4200只,于1985年6月暴发疫病,死亡1617只,死亡率38.5%。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鸡曲霉菌病。发病情况罗××于5月26日从邻县德安共青养鸡场购回罗斯商品代2日龄雏鸡4200只,平均放于三间(每间均为16平方米)地面铺谷壳的育雏室内饲养,育雏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