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日光温室蔬菜种植年限对土壤养分、微生物、土壤酶、微量元素和颗粒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养分增加,其中有机质、全N、全磷和速效磷的含量增加较明显,土壤pH值有降低的趋势;土壤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有所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大,土壤细菌的数量减少;种植1~3 a的土壤中的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急剧增加,5 a后降低,并相对稳定;土壤中硝化细菌的数量减少,反硝化细菌数量的变化和硝化细菌的变化正好相反;土壤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增加,但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与种植年限没有明显的关系,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变化不稳定;土壤中铜、锌、锰、铁微量元素的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增加;0.25~0.005 mm级土壤颗粒的含量随种植年限的延长增加,<0.005 mm级土壤颗粒的含量随种植年限的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温室黄瓜连作对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日光温室黄瓜连作下土壤根际微生物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数量表现较明显的温室效应.与非连作对照比较,连作土壤真菌数量明显增多,放线菌数量总的变化趋势降低;土壤微生物总量和细菌数量变化,连作5年以上土壤普遍降低,5年以下(包括5年)土壤则变化不明显;微生物生理类群中氨化细菌数量变化不大,硝化细菌数量低于非连作对照,反硝化细菌即连作土壤高于对照土壤.  相似文献   

3.
轮作和休茬对日光温室黄瓜连作土壤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大葱、豇豆、番茄、糯玉米4种作物与黄瓜轮作及常规休茬处理对日光温室黄瓜连作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与连作相比,轮作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而休茬土壤的容重增大,孔隙度降低;轮作和休茬可提高土壤pH,降低EC,平衡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轻次生盐渍化。轮作和休茬有利于改善土壤的微生物区系,增强土壤酶活性,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真菌数量减少,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数量显著增加。大葱、糯玉米与黄瓜轮作对土壤的改良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1年生和2年生防风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防风生长年限的延长,其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总量有所降低,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显著降低,放线菌略有升高,原有的细菌种群优势逐渐被放线菌所替代;反硝化细菌、氨化细菌、厌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好气性固氮菌、厌气性固氮菌等呈增长趋势,其中2年生防风根际土壤的反硝化细菌、氨化细菌和好气性同氮菌数量分别是对照土未种植防风地块土壤的5.77倍、9.01倍、14.13倍,硝化细菌数量显著减少,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先增后减、总体锐减;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蔗糖酶、脲酶活性降低,蛋白酶和磷酸酶活性先急剧上升后缓慢降低.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枝顶孢霉制剂在设施黄瓜根结线虫防治过程中对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黄瓜不同生长期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变化。结果发现,枝顶孢霉制剂对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在幼苗期较显著,盛果期和拉秧期影响较小;幼苗期,土壤脲酶活性降低,蔗糖酶活性升高,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变化不显著;土壤中细菌数量减少,放线菌数量变化不显著,真菌数量增加;盛果期仅蔗糖酶活性提高,拉秧期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变化均不显著;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具有一定相关性,且随黄瓜生长期发生变化。结果表明,枝顶孢霉制剂对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在幼苗期,此影响有利于黄瓜幼苗生长和根结线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尿素肥斑扩散过程中的土壤特性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特制容器,模拟尿素的立体扩散,观察了尿素扩散过程中肥斑内土壤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越靠近肥料的微域,土壤含水量越低,而土壤pH、脲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越高。尿素颗粒水解及其产生的NH3-NHg平衡移动是肥斑内土壤水分和pH变化的主要原因。土壤酶活性主要受底物浓度变化的影响。硝化细菌数量在1.3cm范围内较低,在7cm处范围最高;反硝化细菌数量也在1~3cm范围较低,但随微域离肥料距离增加有增加趋势,pH值和NO2、NO3^-浓度是影响硝化和反硝化细菌数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硝化细菌在土壤氮素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其规律性,选用变质岩、沉积岩和花岗岩为母质的土壤为样品,模拟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年降雨量和施肥量,用室内人工土柱法研究了3种土壤中硝化细菌的变化规律.整个模拟过程根据施肥和灌水频率的不同分为3个阶段.结果表明,在施肥阶段,硝化细菌数量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没有施肥时细菌数量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少;3种土壤的pH值均在3~7之间,浅层的pH值总是高于深层的pH值;3种土壤间的pH值差异性明显,大小顺序为变质岩>花岗岩>沉积岩;△pH值随着灌水频率的降低而增大.气温的增加促进硝化细菌的增长.通过数理统计分析揭示了表层土壤影响因子的变化必将引起深层土壤相应各因子的变化的特征.3种土壤不同的理化性质及物质组成引起了硝化细菌数量与pH值、含水率、气温等因子相互关系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黄瓜连作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相同管理措施下对日光温室黄瓜不同连作年限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以及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细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连作10 a时达到最高,随着连作年限的进一步延长又逐渐降低;真菌数量持续增加。土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连作8~10 a时达到最大,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呈连续降低的趋势。在黄瓜生长季节,随着生育期的推移,3种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5种土壤酶的活性均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3—4月份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9.
调节茶园土壤pH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酸化和碱化作用对茶园土壤主要养分、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进而探讨pH值变化与三者之间关系。[方法]用石灰调节茶园土壤pH进行不同天数培养后研究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结果]酸性土壤经石灰调节提高pH 1~2,引起土壤中速效磷、可交换性酸降低,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增加近10倍,真菌随pH增加而减少;土壤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脲酶活性随pH调节而增高。[结论]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茶园土壤pH呈降低趋势;土壤中速效磷、交换性酸、真菌数量及转化酶活性与pH之间呈负相关;土壤中细菌、放线菌数量及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脲酶的酶活性与pH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选取了不同连作年限的植烟土壤,研究了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不同种类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不一致;磷酸酶和蔗糖酶在连作10年内,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其活性显著降低,而脲酶活性呈增加的趋势;连作年限10~20年,土壤磷酸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均有增加的趋势。而不同连作年限对植烟土壤蛋白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而呈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连作3~5年,植烟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增加,而真菌数量减少。连作超过5年,细菌和真菌数量先增加后减少,而放线菌数量呈降低的趋势。连作3~5年,植烟土壤解磷菌和解钾菌数量增加,且在连作5年时数量最多;连作超过5年,土壤解磷菌和解钾菌数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1.
京郊日光温室土壤微生物状况和酶活性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对京郊8个蔬菜主产区县,25个有代表性的日光温室的土壤进行分层取样,用相应的培养基培养,测定分析其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0~20 cm表土层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活性明显高于20~40 cm亚表层土;表层的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大部分土壤酶活性表现为1月份大于5月份;随着种植年限增加,多数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土壤酶活性呈增加趋势,但3~4年增势变缓。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碱性、中性、酸性磷酸酶和脲酶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真菌数量和上述酶(除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讨论和分析了影响土壤微生物和相关酶活性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2.
植物根际微生物和酶活性对铅污染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汝杰  陆引罡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634-9636
通过根际袋法土培试验研究了铅污染下不同植物根际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中添加Pb浓度升高,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总的趋势增加,其所构成的三大类菌数的趋势也因植物根系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细菌数量增加,黑麦草和早熟禾根际土壤放线菌数量降低,翦股颖根际土壤放线菌数量呈现波动起伏;真菌数量均增加。4种植物根际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淀粉酶活性和中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铅含量都表现出负相关性,与淀粉酶活性负相关达到极显著,铅对黑麦草和狗牙根根际土壤脲酶活性表现出低浓度下激活高浓度下抑制,早熟禾和翦股颖根际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铅含量表现出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黄绿木霉T1010对日光温室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土壤中施用黄绿木霉T1010,于樱桃番茄生长过程中定期取土样测定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黄绿木霉T1010能促进土壤中其它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在樱桃番茄盛果期,黄绿木霉T1010制剂处理组土壤细菌群落数量比初始值提高3.27倍,比常规肥料处理组提高76%;在盛果期,黄绿木霉T1010制剂处理组放线菌数量比常规肥料处理组提高1.32倍;黄绿木霉T1010制剂施人土壤后有些种类真菌数量有所下降;黄绿木霉T1010在土壤中生长,也促进了固氮菌的繁殖,与土壤处理前相比,在樱桃番茄苗期、盛花期、盛果期固氮菌数量分别提高0.91、4.19、6.98倍,盛果期比常规化肥处理组提高65%。应用黄绿木霉T1010制剂后,樱桃番茄花期、果期提前,果实整齐均匀,立枯病感病指数降低36.36%,侧根数比常规化肥处理组增加1.44倍,产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蚯蚓粪对设施甜瓜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甜瓜(Cucumis melo)No.1为试材,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设计30、60、90 t/hm~2等3个蚯蚓粪梯度,探讨不同蚯蚓粪施入量对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及碳源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蚯蚓粪处理有机质含量增加21.93%~31.38%,全氮含量提高35.64%~48.29%;显著提高土壤蔗糖酶、磷酸酶、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利于微生物繁殖,增加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118.24%~274.53%,可培养放线菌数量44.29%~115.89%,显著提高土壤中生理菌群数量,土壤氨化细菌数量增加192.12%~471.52%,亚硝化细菌数量增加34.91%~90.95%,反硝化细菌数量增加33.33%~332.81%;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7.64%~44.45%,微生物量氮含量22.46%~58.43%;显著提高了土壤碳水化合物、多聚类、羧酸类、氨基酸类、胺类及酚类碳源的利用水平。处理间比较可见,施用量越大,效果越好,90 t/hm~2处理效果最佳,促进有机质增加,提高土壤微生物生长、繁殖、酶活性,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大蒜连作对其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23  
[目的]研究大蒜长期连作对其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蒜连作0(CK)、5、10、15和20年的土壤再分别盆栽大蒜,以大蒜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的变化以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结果]随连作年限的增加,根际真菌数量持续上升,连作20年的土壤约为对照的2.88倍.而其它微生物类群的数量及土壤酶活性只在短期内(5-10年)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相比,连作10年的大蒜根际土壤中的细菌、放线菌各增加了8.72%和25.81%,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和芳香族化合物降解菌分别为对照的5.63、11.60和3.35倍.连作10年的大蒜根系分泌物对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等土壤酶活性具有促进作用,比对照分别增加了26.67%、41.67%、203.13%、23.73%和43.65%,但长期连作(15-20年)后均呈现下降趋势.相关分析表明,氨化细菌与脲酶、多酚氧化酶均呈显著正相关;芳香族分解菌与脲酶、过氧化氢酶呈极显著正相关;细菌、微生物总量分别与磷酸酶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大蒜连作5-10年,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上升,未发生连作障碍;但连作15-20年,根际土壤微生物结构失调,土壤酶活性下降,连作障碍明显.  相似文献   

16.
以种植4、9、15年的刺梨园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0~20、20~4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旨在探明种植年限对刺梨园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为刺梨种植的土壤养分管理和科学施肥等提供依据。结果表明,0~20、20~40 cm土层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细菌与真菌以及放线菌与真菌数量比随着种植年限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种植年限为9年时最大,真菌数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而酸性磷酸酶活性则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0~2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高于20~40 cm土层。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细菌与真菌以及放线菌与真菌数量比先增加后降低,说明种植年限较长会抑制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而促进真菌的生长,以及降低酶活性进而使土壤质量下降,因此建议长期种植的刺梨园土壤采取施肥、更换耕作方式等管理措施增加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弄清"薄浅湿晒"和干湿交替灌溉方式下稻田氮素转化相关微生物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试验设3种灌溉方式(CIR:常规灌溉;TIR:"薄浅湿晒"灌溉;DIR:干湿交替灌溉)和3种施氮处理(FM1:全尿素;FM2:猪粪替代30%尿素;FM3:猪粪替代50%尿素),测定了分蘖期、孕穗期、乳熟期和成熟期土壤亚硝酸细菌、硝酸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以及脲酶、羟胺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并分析了各微生物活性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孕穗期不同处理土壤亚硝酸细菌、硝酸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较多,脲酶、亚硝酸还原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较高,且DIR方式下土壤羟胺还原酶活性较高。FM3处理下,与CIR方式相比,DIR方式下的土壤亚硝酸细菌数量在分蘖期提高2.31倍,分蘖期至乳熟期的平均土壤硝酸细菌数量及脲酶、羟胺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增加2.07、0.81、554.72和1.78倍,但是4个时期的平均反硝化细菌数量以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下降31.34%和43.82%。TIR方式下的土壤氮素转化相关微生物指标与CIR方式的差异因施肥处理和生育期而异。DIR方式下,与FM1相比,FM3处理显著增加乳熟期土壤亚硝酸细菌数量、孕穗期和成熟期硝酸细菌数量、分蘖期和成熟期反硝化细菌数量、乳熟期和成熟期土壤脲酶活性、分蘖期和乳熟期土壤羟胺还原酶活性以及孕穗期土壤亚硝酸还原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除硝酸还原酶活性与硝酸细菌数量、亚硝酸还原酶活性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外,其他指标之间呈显著相关。【结论】水稻孕穗期是稻田土壤氮素转化相关微生物的活跃时期,DIR方式能有效提高分蘖期和孕穗期大部分土壤氮素转化相关微生物指标,而TIR方式和FM3处理在乳熟期或成熟期可显著增加土壤氮素转化相关微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最大或然计数法(most probable number, MPN)对黄土高原洞子沟流域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氮素微生物生理群(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数量分布特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土壤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随植被恢复而增加,三者最大值分别为最小值的74、4和31倍,其中氨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在铁杆蒿群落最低,辽东栎群落最高,亚硝化细菌数量在丁香群落最低,辽东栎群落最高;2)植被恢复对各氮素生理群影响不同,对氨化细菌影响最大,其次分别为反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3)各氮素生理群数量差异较大,氨化细菌>反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研究区氨化细菌占总数的75%-80%,反硝化细菌占20%-25%时,生态系统最为稳定;4)土壤理化性质与各功能菌关系紧密,其中,土壤容重和硝态氮含量与微生物数量相关性最大,全钾、矿化氮和微生物量氮也表现出很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种植年限和种植模式对设施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为探讨大棚种植年限和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分析土壤质量退化的原因,对昆明郊区蔬菜、花卉主产县典型大棚土壤进行取样,分析测定了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设施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细菌、放线菌、微生物总数、B/F比值及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先增加后降低,以种植6~8 a时最高而20 a时最低;真菌数量持续增加而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持续降低.与连作相比,轮作有利于增加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而降低真菌数量,有利于提高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其中花-花轮作效果最好,菜-菜轮作效果最差.研究结果表明大棚种植初期(4~6 a)土壤生态环境较好,6~8 a后土壤微生物Ⅸ系失调.酶活性显著下降,从而影响土壤生物化学过程,土壤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利用性大大降低;轮作种植能有效调节土壤微生物区系,有利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的提高,有利于土壤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不同连作年限下烤烟不同生育期土壤微生物区系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烤烟连作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动态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烤烟连作0、4、6和8年各生育期土壤微生物的变化规律。[结果]随连作年限的增加,各微生物数量在整个生育期表现:细菌和解磷细菌表现为升高—降低—升高的规律,真菌与之相反;放线菌和氨化细菌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解钾菌与二者表现相反的规律;硝化细菌随连作年限的增加逐渐增加。各微生物随烤烟生育期变化:细菌、真菌、放线菌、氨化菌、解钾菌表现为先降低至末期又升高的趋势;硝化细菌和解磷菌表现为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结论]土壤微生物活性与烤烟连作及烟草生长关系密切,研究连作和烟草生长发育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交互影响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