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药剂选择 许多药剂对害虫都有选择性,而害虫对某些药剂又具有抗药性,用药不当会直接影响防治效果。各地应针对果园不同害虫选用不同的具有内吸传导性的药剂。如蚜灭多适于防治苹果绵蚜,氧化乐果适于防治苹果黄蚜、葡萄二星叶蝉等害虫,而杏蚜、桃蚜、桃一点叶蝉用桃蚜一次净防治较佳,但桃蚜花前防治宜用甲胺磷,久效磷则对柿绵蚧有特效。  相似文献   

2.
苹果绵蚜(Eriosomalanigerum)属同翅目胸喙亚目蚜总科绵蚜(瘿绵蚜)科绵蚜属,中文别名有赤蚜、血色蚜、血色蚜虫、绵蚜、白毛虫、山楂卷叶绵蚜等,是我国重要检疫害虫之一。2007年,庄浪县果园仅在朱店镇发生,危害面积7。1hm2,感虫果树250株,虫株率4。7%,虫枝率17.2%,发生范围小,但有虫树体发生程度严重。  相似文献   

3.
<正>果树冬季休眠季节,有许多害虫和病菌潜藏在果树粗老翘皮缝里越冬。据观察,以不同虫态越冬的有梨小食心虫、梨星毛虫、黄粉虫、梨蝽象、山楂红蜘蛛、苹果根绵蚜、枣粘虫、柿蒂虫、栗大蚜等20多种害虫及腐烂病、干腐病、轮纹病等  相似文献   

4.
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 Han-smann)属同翅目绵蚜科,又称血色蚜虫,赤蚜、棉花虫,是国际国内的检疫对象和苹果的毁灭性害虫。苹果绵蚜有无翅胎生雌  相似文献   

5.
葡萄根瘤蚜是葡萄生产上毁灭性的害虫,筛选高效低毒的防控药剂是十分必要的。试验通过6种药剂在田间灌根处理得出,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吡丙醚、噻虫嗪和辛硫磷对葡萄根瘤蚜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6.
正套袋有效改善了梨果的外观品质,降低了农药残留,也隔离了部分害虫对果实的直接危害,但同时也为个体小的梨黄粉蚜创造了适宜的生长环境。2013年齐河县梨果受黄粉蚜的危害率达到40%。笔者在齐河县殷屯梨园、锦绣千村梨园进行该虫的防治试验,选择不同药剂、不同施药时期、不同用药量进行防治,探索了套袋梨果的黄粉蚜防治技术。1梨黄粉蚜发生规律梨黄粉蚜又叫梨黄粉虫,食性单一,只危害梨果,群集于果肩、果柄及萼洼处危害,严重时整个果面呈  相似文献   

7.
苹果绵蚜是一种检疫性害虫,近年来在一些苹果产区蔓延较快,该虫危害对果树生长和结实影响很大,且防治较为困难.苹果根绵蚜是一种区域发生的害虫,在某些方面和苹果绵蚜有相似之处,在此对两种害虫放在一起讨论,以引起不熟悉这两种害虫的朋友的注意.  相似文献   

8.
苹果绵蚜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苹果绵蚜又名血色蚜虫、赤蚜 ,俗称棉花虫 ,属同翅目、绵蚜科。是国内外检疫对象之一 ,也是危害苹果树的重要害虫之一。1 苹果绵蚜的分布及危害状况苹果绵蚜源于北美 ,1914年传入山东威海 ,193 6年青岛发生严重 ,1951年前后 ,以龙口为界在胶东整个果区普遍发生。近几年疫区不断扩大 ,危害也日趋严重 ,1998年传入我市 ,在城区北石槽、中山头、小山头等 10多个村及郊区的关村、邱村、长北等 2 0多个村的果园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危害最重的邱村果园 4hm2的苹果树 80 %以上都感染了苹果绵蚜。苹果绵蚜寄主植物有苹果、山定子、海棠、花红、沙…  相似文献   

9.
<正>苹果绵蚜和苹果根爪绵蚜是近年来在苹果园不断扩散为害的两种检疫性害虫,主要在苹果枝干和根部为害,因其虫体被覆白色棉絮状蜡粉,因此防治比较困难。1苹果绵蚜属同翅目,瘿绵蚜科。别名:赤蚜、血色蚜、绵蚜、白毛虫。原分布于辽宁大连、山东龙口以东、烟台、云南昆明、西藏拉萨等地,现已扩散到北方各苹果产区。主要寄主为苹果、槟沙果、海棠、山定子、花红等。1.1为害特点成、若虫群集枝干、新梢及根部刺吸汁液,被害部皮层肿胀渐成瘿瘤,后期破裂成伤口,削弱树  相似文献   

10.
苹果绵蚜防治的关键时期及用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绵蚜属于国家一级检疫性害虫,对苹果生产具有毁灭性危害。近年来在我国部分地区有蔓延趋势。该虫属同翅目绵蚜科,又名血色蚜虫、赤蚜、棉花虫;主要危害苹果属、梨属、山楂属、李属、桑属、榆属等植物,其生活史为不完全型,主要以成虫和幼虫在苹果幼嫩组织和枝干吸食汁液,被害枝组织受刺激可形成肿瘤,影响养分输送,削弱树势,严重时导致全株枯死。  相似文献   

11.
通过根施、灌根、涂环、虫疤涂泥、喷雾、综合防治等试验,明确了苹果绵蚜防治的关键时期,确定了防效好的药剂,总结出了加强检疫、根施药剂、树干刮涂、树上喷药、全程保护利用自然天敌等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苹果绵蚜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柿绵蚧虫体多半生被覆介壳,对化学药剂的吸收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且该虫天敌较多,如红点唇瓢虫、七星瓢虫等,盲目施用化学药剂喷杀,可能杀虫效果不佳,但对天敌却易杀伤,使害虫更加猖撅为害。为了达到既有效地杀灭柿绵  相似文献   

13.
果树害虫中有一些小体型害虫如红蜘蛛、康氏粉蚧、草履蚧、卷叶蛾、绵蚜等,多隐蔽在树干的翘皮裂缝中越冬,较难防治。笔者设计出一种诱虫带,经田间反复试验证明,对在枝干翘皮裂缝中越冬的红蜘蛛、康氏粉蚧、绵蚜、卷叶蛾等害虫具有良好的诱集效果,物理除虫效果明显,实用性较强,经济无污染,该产品已获得国家专利。1诱虫带的规格和材质诱虫带为单层瓦楞纸制成,根据靶标害虫越冬虫态体型大小(山楂叶螨0.6m m,康氏粉蚧2~4m m,草履蚧1~3m m,卷叶蛾2~3m m),把瓦棱纸板的棱波幅设计为4m m×5m m和5m m×6m m两类,宽度有13cm、15cm两种规格。其中…  相似文献   

14.
苹果绵蚜对苹果产量损失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crum(Haus Mann))是苹果生产上的重要检疫性害虫。该虫的为害方式是刺吸树干、树枝和根部,在被害处形成肿瘤,破坏寄生组织,造成树势衰弱,产量降低。苹果绵蚜为害后对产量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至今国内外尚无报道资料。为探索这一问题,我们从1986~1989年对苹果绵蚜为害苹果树造成的产量损失进行了测定。 在蓬莱县和牟平县选择8处苹果园,主栽品种为国光和青香蕉,树龄均在30年以上,树势中等,苹果绵蚜历年发生较重。于5~6月苹果绵蚜发生第一个高峰期,在同一苹果园选择绵蚜发生不同群落数(为害程度)的苹果树,分别被害严…  相似文献   

15.
苹果绵蚜又名苹果绵虫、赤蚜、血色蚜虫,俗名棉花虫、白毛虫等,其寄主植物主要有苹果、野苹果、海棠、花红、山定子和山楂等。苹果绵蚜是国内外检疫对象之一,广大果农务必高度重视,万不可马虎大意。1症状以无翅胎生蚜、若蚜刺吸危害2~3年生枝干的病虫伤口、剪锯口、老皮裂缝、新梢叶腋、短果枝、果实梗(萼)洼、果柄以及根。果树受害后逐渐形成瘤状突起,并产生白色棉絮状蜡质物或瘤状虫瘿,破裂成为大小不同的伤口,易招致其他病虫对寄主的危害,严重时寄主枯死。产生密集虫瘿的根系不能生出须根,逐渐腐烂,造成树势衰弱,花芽分化受阻,产量锐减,…  相似文献   

16.
<正>果树诱虫带可大量诱捕体型小、隐蔽在树干老翘皮及裂缝中越冬的、较难防治的多种害虫。对果树害虫如红蜘蛛、康氏粉蚧、黄尾毒蛾、苹小卷叶蛾、小灰象、绵蚜、网蝽等多种害虫有良好的诱集效果,物理除虫效果明显,具有很强的实  相似文献   

17.
<正>苹果绵蚜,又名赤蚜、血色蚜虫、白毛虫、山楂卷叶绵蚜,属同翅目瘿绵蚜科,是国家二类检疫对象。1发生规律苹果绵蚜主要以1或2龄若虫在苹果树干的粗皮裂缝、腐烂病伤疤边缘裂缝、前代绵蚜危害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
苹果绵蚜,又名赤蚜、血色蚜虫、白毛虫,属同翅目瘿绵蚜科害虫,为世界性的植物害虫检疫对象,是苹果树的重要疫情之一.近年来由于苗木、接穗的运输传播,苹果绵蚜已在我国大部分产区侵染危害.苹果绵蚜主要危害苹果,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苹果绵蚜、苹果根绵蚜、苹果根爪绵蚜和印度小裂绵蚜是在我国为害苹果树的重要害虫,四种绵蚜形态及为害症状相似,为害隐蔽,长期以来引起技术人员的混淆。本文从分布范围与发生环境、形态特征、寄主、为害症状、发生规律等方面,总结分析了四种绵蚜的联系与区别,最后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为有效治理苹果树上的四种绵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正蚜虫俗称腻虫、蜜虫,属半翅目,蚜科,蚜属,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也是危害严重的果树害虫。对石榴危害较大的蚜虫以绵蚜为主。蚜虫寄主很多,其中石榴为其最主要的寄主也叫越冬寄主,因此蚜虫成为我国石榴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蚜虫危害也是石榴生产中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