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重庆巫溪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及其区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保护区有大型真菌36科62属83种,其中:木生真菌45种、寄生真菌1种、土生真菌37种;优势科明显,以多孔菌科、伞菌科、小皮伞科和脆柄菇科为主;从属的组成上可划分为世界分布属(67.64%)、泛热带分布属(16.13%)和北温带分布属(16.13%),表现出从亚热带向北温带过渡的区系特征.从资源价值来看,保护区有食用菌34种,药用菌28种,毒菌5种,木腐菌45种.  相似文献   

2.
火地塘大型真菌区系地理成分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火地塘的大型真菌区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含10种以上的科为口蘑科、丝膜菌科、多孔菌科、鬼伞科、马勃科、红菇科、蘑菇科、球盖菇科;含5种以上的属为杯伞属、小皮伞属、马勃属、小脆柄菇属、丝膜菌属、丝盖伞属、小菇属、乳菇属、红菇属、花褶伞属、环柄菇属、蘑菇属、环锈伞属、韧革菌属、灵芝属、蜡伞属、马鞍菌属;从属的区系地理成分上可分为: (1) 广布成分(46.1%);(2) 泛热带成分(6.1%);(3)热带亚洲-热带非洲成分(0.7%);(4) 北温带成分(130%)4个分布型。表现出典型的温带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3.
2012—2013年,对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大型真菌进行了为期1年多的资源调查.调查发现,本地区的大型真菌共34种,隶属23科26属,其中以伞菌目的种类和数量最多,为19种,占总种数的55.9%;其次为非褶菌目,占总数的17.6%.  相似文献   

4.
<正>茶树菇,又名茶薪菇、油茶菇,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粪伞菌科、田蘑属。茶树菇菇嫩柄脆、味美浓香、菇体肥厚、口感极佳,茶树菇营养极其丰富,含有18种氨基酸和多种矿物质,其中有8种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茶树菇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性平、味甘、无毒,有利尿渗湿健脾止泻之功效,并且可以抗衰老、降低胆固醇、提高免疫力,是很有前景的食(药)用真菌~([1])。沈阳地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  相似文献   

5.
采用随机踏查法,对沈阳天柱山小脆柄菇属真菌资源种类多样性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在天柱山区域内共计采集标本25份,鉴定出小脆柄菇属真菌13种,其中中国新纪录种2种、辽宁新纪录种6种。中国新纪录种为毕夫朗小脆柄菇(Psathyrella bifrons(Berk.)A.H.Sm.)和菜豆孢小脆柄菇(Psathyrella delineata(Pk.)Smith),并进行了形态学描述;同时对该区域内各种小脆柄菇资源真菌生长的生境林型、食药用价值以及国内分布情况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6.
长根菇[Oudenmansiella radicata(Rrelh exfr)Simg],又名长根小奥德蘑、长根金钱菌等,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白蘑科,小奥德蘑属.长根菇外形类似鸡FDA2,肉质细嫩,柄脆可口,味道鲜美,是可与鸡FDA2相媲美的珍稀食用菌.目前长根菇人工栽培产量仍不高,为进一步提高栽培产量,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7.
为云南双柏县鄂嘉镇大型真菌的合理开发利用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通过实地踏查结合查阅相关文献对双柏鄂嘉镇大型真菌进行鉴定,并研究其多样性。结果表明:该地区共有大型真菌39种,隶属于2门4纲9目21科25属,其中,子囊菌仅1科1属1种,担子菌18科24属38种;≥4种的优势科有3个,占总科数的14.29%;≥3种的优势属4个,占总属数的16.00%;按生态类型可为木生真菌、土生真菌和外生菌根真菌3类,木生真菌11种,占总数28.21%,土生真菌4种,占总数10.26%,外生菌根真菌24种,占总数61.54%;按利用价值分为食用、药用及毒菌3类,食用菌18种,药用菌12种,毒菌7种,其中食药兼用菌7种,未知种9种。该区域具有丰富的大型真菌资源,具有重要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海南伞菌资源及区系地理成分初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海南伞菌19科60属的区系地理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中期,种类较多的科是口蘑科、红菇科、牛肝菌科、粉褶菌科、鹅膏菌科、鬼伞科、蘑菇科、多孔菌科、丝膜菌科和球盖菇科,以上10科所含种类占总种数的91.8%。主要的属有红菇属、粉褶菌属、小皮伞属、鹅膏菌属、微皮伞属、牛肝菌属、脆柄菇属、蘑菇属、香菇属、红盖牛肝菌属、乳属、粉孢牛肝菌属、鬼伞属、裸伞属、侧耳属、褶孔菌属和小牛肝菌属,从 的区系地理成分上可分为广布成分(60%)、泛热带成分(18.3%)、热带亚洲--热带非洲成分(1.7%)和北温带成分(20%),其中以广布成分为主。  相似文献   

9.
对重庆大巴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及其区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保护区有大型真菌53科111属 181种,其中木生真菌97种、寄生真菌3种、土生真菌81种;含5种以上的科为多孔菌科、伞菌科、红菇科、小皮 伞科、口蘑科、牛肝菌科、球盖菇科、刺革菌科、鹅膏菌科、小伞科;含4种以上的属为红菇属、鬼伞属、皮伞属、 多孔菌属、鹅膏菌属、马勃属、小菇属、灵芝属;从属的组成上可划分为世界分布属(73.87%)、泛热带分布属 (13.51%)和北温带分布属(12.62%),表现出从亚热带向北温带过渡的区系特征.在区系亲缘关系上与湖北和陕 西较为接近,而与川西地区的区系较为疏远.  相似文献   

10.
<正>黑皮鸡枞菌,学名卵孢长根菇,又名长根菇、长根小奥德蘑、长根金钱菌、露水鸡枞等,从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白蘑科小奥德蘑属,因其通体暗褐色,形似鸡枞,故商品名叫黑皮鸡枞菌。其子实体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真菌多糖、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还具有抗肿瘤、降血压、降血脂、改善肠道、抗菌和抗氧化等药理作用。该菇味道鲜美,柄脆可口,软滑脆嫩,深受消费者喜爱。  相似文献   

11.
食、药用菌的绝大多数种类为担子菌亚门大型真菌,我们收集保藏的担子菌亚门的食、药用菌1800多种,其中已公开发表的有58属113种1118株。  相似文献   

12.
山核桃嫁接愈合过程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23,自引:9,他引:23  
山核桃嫁接经过了愈伤组织形成、对接、维管束桥的形成及维管分化等过程。休眠的形成层薄,只有3层左右细胞,嫁接后9d,愈伤组织首先发生于形成层,再在皮层和韧皮部处发生;14d后,愈伤组织对接,呈点状分布,隔离层也逐渐消失;接后24d,维管束桥形成,并进一步分裂分化产生输导组织,实现嫁接体的完全愈合。山核桃形成层薄,嫁接时很难与砧木准确对接,这是山核桃嫁接成活率低的原因,以化香为砧木嫁接山核桃则存在不亲合现象。图1参10。  相似文献   

13.
青海祁连地区大型真菌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青海祁连地区食、药用真菌的初步调查,报道了食、药用真菌32种,其中,食用真菌24种,药用真菌6种,有毒真菌2种.同时对其生境及经济用途进行了说明,并对其区系组成及不同森林带中的分布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杨占涛  苏瑞  刘超  王莹  张忠如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475-5478
[目的]对昆嵛山大型药用真菌进行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的初步调查及种类统计。[方法]上山采集,随时记录和拍摄,并压制成标本带回实验室进行鉴定、研究和整理。[结果]药用真菌有45种,隶属17科2、4属,重大药用价值的真菌有22种。除了较详细地描述其功效外,还介绍了它们的生长习性和形态特征。同时从中整理出具有抗癌作用的有15种,可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有10种。[结论]昆嵛山药用真菌资源丰富,对其开发利用有利于新药的开发。  相似文献   

15.
曹君正  武侠  林森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2):2404-2411
【目的】明确卵寄生真菌(Lecanicillium psalliotae)刀孢蜡蚧菌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潜力。【方法】采用分离自山东青岛城阳丝瓜根结线虫的卵寄生真菌CGMCC5329,通过形态学特征观测及分子生物学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刀孢蜡蚧菌。显微观察刀孢蜡蚧菌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不同生活阶段的定殖。【结果】刀孢蜡蚧菌能够寄生南方根结线虫生活史中的卵、2龄幼虫和雌虫,同时对卵块内卵孵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菌菌丝在卵表面形成侵染钉,卵壳皱缩凹陷,卵胚胎发育停止和内容物凝集,卵内长满菌丝,有时可见到菌丝上形成瓶梗细胞和分生孢子。第6天卵寄生率为85.76%;15 d卵块相对孵化抑制率为91.41%。被真菌寄生的2龄幼虫体表形成致密菌网,穿透体壁,体内长满菌丝,5 d后寄生率为79.23%。寄生的雌虫体壁形成致密菌网和侵染钉,体壁皱缩变形,有时内容物外渗。【结论】刀孢蜡蚧菌CGMCC5329不仅能寄生根结线虫生活史中定居态的雌虫和卵,还能寄生侵染态2龄幼虫。该菌是具有生物防治应用潜力的根结线虫寄生真菌。  相似文献   

16.
黄继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547-6550
调查研究了四川遂宁地区磨溪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丛枝菌根(AM)真菌资源和宿主植物根系侵染状况。结果表明,所调查的14种植物中13种能形成AM,占93%。菌根侵染率为17%~69%,菌根侵染强度为2%~24%,表明石油污染区植物具有较强的菌根依赖性。分离出AM真菌16种,其中缩球囊霉(G.constrictum)和摩西球囊霉(G.mosseae)为该区域优势种;描述了种的形态学特征,并对宿主植物根际土壤AM真菌的分布状况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红松枝栖真菌群落结构(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真菌学、森林病理学与群落生态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对红松枝栖真菌群落的结构进行研究,经分离培养获得上冠层枝栖真菌24个属(种);中冠层枝栖真菌29个属(种);下冠层枝栖真菌28个属(种),经调查及组织切片获得下冠层枝栖真菌12个种(包括无性型):获得小枝树栖真菌19属(种),枝栖真菌群落中种类组成与数量随机冠层降低,枝龄增大击增加,兼性寄生真菌种类和数量变亦增加,但下冠层枝栖真菌群落中种类组成与数量随冠层降低,枝龄增大而增加,兼性寄生真菌种类和数量亦增加,但下冠层中,超过6年生枝条上,枝栖菌种类组成随枝随枝龄增加而减少,其中Aspergillus sp.l和Gliocladium种群数量剧增。  相似文献   

18.
观赏果树在浙江城市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浙江的观赏果树资源进行整理,筛选了适用于浙江城市园林的27科44属110种树种,其中仁果类18种,核果类37种,坚果类9种,浆果类31种,柑果类5种,聚复果类5种,其他类l0种;并对主要树种的适用绿地类型和配置形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1985~1986年对15个高粱品种籽粒,7个高粱米样品,以滤纸保湿法和分离培养法,从高粱籽粒和高粱米内部和表面共分离鉴定出19个真菌属、26个真菌种。致使籽粒霉变的病原菌种是Fusarium moniliforme和F.oxysporum。两种分离方法以分离培养法出现的种类和数量,远比滤纸保湿法的数量多。高粱米上寄藏的真菌种数的数量不及籽粒上出现频率高Drechslera sorghicola,Glomerella sorghi,Gonatohotrysafricanus,Stachybotrys chartarum,Torula graminis是国内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20.
雷竹不同栽培类型RAPD分子标记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对雷竹的19个栽培类型及2个近缘种进行了RAPD分析。从4组80个引物中筛选出10个引物,产生随机扩增位点66个,其中多态性位点54个(占81.8%)。利用POPGEN32程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聚类结果可将雷竹的不同栽培类型及其近缘种区分开来,以前认为是雷竹一栽培型的永嘉雷竹不属于Ph.praecox种系;(2)细叶雷竹与阔叶雷竹的产量高低主要取决于经营管理;(3)RAPD分子标记对竹类植物种以下等进行分类有一定的可靠性。图2表3参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