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基于超声波频谱分析技术的木材孔洞缺陷无损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探讨现有木材无损检测分析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根据超声波在木材中的传播规律,提出了用超声波能量衰减和频率成分的改变表征木材缺陷信息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用频谱分析处理了超声波信号。通过对木材空洞缺陷进行了多种频谱分析方法对比研究,选用Welch功率谱分析法对红松标准试件进行超声检测。实验结果表明,频谱分析能判断孔洞缺陷的大小和孔洞个数的变化规律,可见缺陷信号频谱丰富。频谱分析能够区分木材孔洞缺陷的大小和个数,而对缺陷的位置区分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基于空频变换的木材缺陷图像分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木材缺陷这一自然纹理型事物,为了提取出其缺陷目标部分,进行下一步的分析和识别,采用一种空频变换方法对缺陷图像进行分割。选取虫眼、死节、活节3类木材缺陷图像样本各50个,构造一组多通道的Gabor滤波器对缺陷图像进行滤波,并提取出图像的多方向Gabor能量特征。最后结合模糊聚类算法和数学形态学后处理操作对缺陷图像进行了成功的分割。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对3种木材缺陷图像的平均分割正确率分别达到了95.81%、94.58%、96.52%,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红松木材结构缺陷对应力波传播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应力波测试仪对红松木材试件进行的检测试验,研究了木材轴向孔洞的分布、数量和端部孔洞的分布对应力波传播时间、传播速度的影响,并对孔径大小与应力波传播参数之间关系进行回归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应力波传播时间与孔径大小、数量呈正相关,而应力波传播速度与孔径大小、数量呈负相关。端部孔洞对应力波传播参数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长江水质进行评价和分类。根据长江水质中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NH3-N)的监测数据,构造隶属函数,对长江沿线17个监测点的水质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对各项数据进行处理、标定,运用动态聚类分析方法对长江水质进行等级分类。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与模糊聚类分析结果相一致,更优于传统的统计方法,从而为水质检测提供了一种更科学、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传统土地评价过程中影响因子存在连续值时难以构建评价模型的缺点,提高土地评价知识表达的可解释性,通过对语义属性采用多重分支,利用分支的统计显著性的启发式技术来实现剪枝,提出了基于C4.5算法挖掘分类规则。并利用模糊推理的方法,给出模糊匹配程度的概念,计算出被评价土地样本与各C4.5规则匹配的模糊程度,然后从中找出模糊匹配程度最大的所对应的规则,被评价样本即可被评价为该规则的结果所示的土地等级。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C4.5算法和模糊判决算法的土地资源评价模型构建方法,通过广东省土地评价数据库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适用于土地评价当中,当选取100条规则作为规则库进行土地评价时,获得了86.67%的数量准确率和84.80%的面积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木材径切面内部缺陷的应力波成像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获得木材径切面上的缺陷形状、大小和位置,提出一种木材径切面内部缺陷成像的方法。首先,基于应力波在木材径切面上的传播规律,提出一种木材径切面上的应力波速度修正方法。将应力波速度转换为径切面上的若干个预估点的值,结合反距离加权插值(IDW)法提出一种速度修正插值(VCI)方法。最后,使用VCI方法在不同树木样本上进行了木材径切面缺陷的二维成像实验。结果表明:①VCI方法可以重建木材内部缺陷大小以及缺陷位置,缺陷成像结果与真实的缺陷情况相吻合。②对比IDW方法的成像结果,VCI方法对缺陷的大小以及缺陷形状、位置的成像结果有较大提高。③利用混淆矩阵方法对VCI与IDW方法进行定量分析表明,VCI方法的平均准确率、平均精确度和平均查全率均高于IDW方法,说明VCI方法成像效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开展木材内部孔洞的雷达检测研究,探讨该检测手段下孔洞成像的准度和精度,实现木材内部孔洞的雷达快速识别和定量表征。  方法  以古建筑木结构常用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木材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木材为研究对象,采取人工模拟的方法在木段端部制作异型孔洞,并利用雷达扫描仪对带孔木段进行检测,比较分析直观成像技术与希尔伯特积算法、单路径数据提取合成以及成像轮廓多参数校正等处理方法之间的差异,提出基于雷达检测的木材内部孔洞面积测算与可行的修正方法。  结果  利用雷达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对马尾松和杉木木材内部孔洞的存在进行快速识别,但其直观成像技术在定量评估方面误差较大,需进行相关的数据处理和修正;未经修正的雷达图像其预估孔洞面积小于实际孔洞面积,通过希尔伯特积算法演算或介电常数修正的雷达图像其预估孔洞面积与实际孔洞面积仍存在一定的误差;木材边缘与孔洞边缘的距离应按s3c=(sr-a)k1k2进行修正,即实际应用中根据树种和含水率所得到的介电常数仅为多参数校正中的一个因素;无论是否进行数据处理和修正,雷达检测难以准确识别孔洞的具体形状,应开展进一步研究。  结论  该雷达检测及修正方法应用于木材内部孔洞探测,综合树种和含水率数值,可确保孔洞面积识别误差小于30%。图6表2参17  相似文献   

8.
小样本目标检测旨在通过少量样本实现对图像中目标的识别和定位。目前针对柑橘缺陷的小样本数据集进行的检测较少,本文提出了使用数据增强和迁移学习来对小样本柑橘的缺陷类型进行检测的方法,采用旋转、裁剪和高斯模糊进行数据增强来扩充数据集,与使用迁移学习方法进行对比。实验表明:迁移学习方法中最优算法是FRCN ft-full,基于该算法的20-shot任务的mAP值为67.823%;在基于数据增强的方法中使用Faster R-CNN算法的mAP值达到了84.7%,使用YOLOv8算法的mAP是85.3%,YOLOv8算法略优于Faster R-CNN算法。迁移学习方法增强了检测模型的泛化能力,加快了模型的收敛速度;数据增强方法有效扩充了数据集,提升了小样本柑橘缺陷检测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直流电法CT技术检测林木孔洞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尝试应用直流电法CT技术检测林木内部孔洞的结构特征,以含有明显孔洞的梧桐树为试验对象。针对该孔洞实际分布特征,分别布置1号无孔洞和2~5号有孔洞截面,测试时在每个截面表层布置48个铜电极,利用并行电法仪器采集全场电位,获得34 592电场射线数,将射线数据绑定发射接收电极坐标,进行电阻率反演,进一步获得测试断面电阻率分布图。结果表明:孔洞区域电阻率值比正常树干电阻率值大2倍,反演图像清晰,孔洞大小、形态响应特征显著。因此,直流电CT技术可以作为检测林木内部孔洞结构特征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综合运用模糊聚类分析分析方法,对深沪股市42家电力上市公司依照盈利能力实现聚类分析,并以判别分析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校验,结合实际对该类公司的经营现状进行讨论分析,为上市公司企业管理以及市场投资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烟草化学成分与烟草品质之间难以建立确定的数学模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模糊聚类的烟草品质评价方法。该方法以烟叶样品的化学成分的差异性为依据,以模型分类结果与专家评吸结果的一致性为目标,利用模拟退火算法对现有的模糊聚类算法进行优化改进,建立基分类器;在此基础上,利用Ada Boost将基分类器对于不同样本集的多个分类结果进行集成,形成最终的烟草品质评价模型。以130组烟叶作为烟草样本,测定了各烟叶样品中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氧化钾、氯离子、蛋白质7种化学成分含量,并采用改进的模糊聚类方法与神经网络算法、模糊聚类算法进行对比试验,该方法的误检率为6.7%,具有提升小样本数据的辨识能力,优于所比较的其他2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主成分分析是现代数量遗传学中对品种资源分析评价的一种常用方法。因为主成分分析可以将一个多变量互相关联的资料系统转换成一组互相独立的变数,每个主成分包括一部分品种资源的遗传信息,而且其重要性可以按照顺序排列起来,这样可以用前面少数几个主成分值来代表亲本资源的基本情况,从而简化工作量。数量性状属“模糊性状”,用模糊聚类法聚类亲本比用其他聚类法要符合实际情况,所以主成分析和模糊聚类法相结合可得到科学的结论。本研究通过主成分分析选出了10个较好品种,并用模糊聚类法将45个谷子亲本聚为7类,可供谷子育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对木材孔洞缺陷的定量检测,在室内常温下,用RSM-SY5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对50个孔洞缺陷的色木试件进行透射检测.通过对超声检测信号的小波变换特征分析,得到32个从低频到高频的小波包系数,提取其各频带内信号的能量变化量,构造一个32维特征向量,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参数,最后将这些特征输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识别.结果表明:色木孔洞大小的总识别率达到88%;网络仿真的输出结果和目标输出做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的相关系数在0.8~0.9之间,训练结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4.
 模糊聚类分析的优点是在无任何专家经验的基础上,就能给出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即用模糊的方法来处理聚类问题。对国内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15.
长输管道的泄漏检测和定位对管道安全平稳运行意义极其重大,在以软件计算为主的检测方法里,模糊神经网络模型综合了模糊算法和神经网络模型的优点,能较好地适应长输管道的非线性特征。本文采用中亚地区某管道某相邻两站场的历史数据训练基于高木-关野(Takagi-Sugeno)模糊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使用STONER管道仿真软件产生实时数据,用一种较简单的软方法较好的实现管道泄漏定位,该种方法对中亚某长输管道这类没有专门硬件泄漏检测设备和系统的管线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何幸  王静  邱金亮  柏勇  李靖  陈龙 《湖北农业科学》2016,(23):6118-6122
运用模糊集对聚类评价模型进行区域水环境质量评价,选择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等7项指标,确定分级标准,应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项指标权重值,然后通过联系度对嘉临江(广元段)的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TN是各断面的主要污染指标,应加以重点监控;八庙沟断面、上石盘断面、安家湾断面、南渡断面水质状况是Ⅳ级,苴国村断面是Ⅱ级,姚渡断面是Ⅲ级,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计算结果相比较,模糊集对聚类评价模型理论严谨、计算简洁,评价结果合理可靠,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七架梁作为大型木结构古建筑的主要承重构件,其承载力安全性直接影响古建筑木结构整体的安全性。由于周围环境和使用长久等原因造成木梁出现不同程度的缺陷,会影响木梁弯曲拉应力和剪切应力的分布,进而影响其承载力安全性。因此,研究不同缺陷类型、尺寸、位置对古建筑七架梁承载力安全性的影响很有必要。方法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计算梁上存在的裂纹、腐朽和空洞等不同缺陷时的应力分布状态,通过量化缺陷大小和缺陷位置,对不同残损因素进行单参量数值模拟分析,确定带有缺陷木梁的最大工作应力位置,分析木梁破坏的敏感位置,探究木梁承载力安全性的变化规律。结果不同缺陷类型对七架梁安全性的影响不同,外部腐朽对七架梁承载力的影响最大,空洞缺陷次之,裂纹缺陷的影响相对最小;对于弹性阶段的受弯木梁而言,缺陷位于两下金瓜柱之间的受拉区域时,对七架梁承载力安全性的影响程度最大;不同缺陷大小对七架梁承载力的影响不同,随着木梁开裂深度、腐朽区域深度、空洞缺陷大小的增加,木梁安全性逐步降低。结论局部缺陷的存在会降低七架梁安全性。数值模拟结果可以精确算出木梁最大拉应力值,是定量研究缺陷对七架梁安全性影响和确定七架梁安全性监测位置点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模块结构是复杂网络重要拓扑属性之一。多数模块聚类算法将网络分割为彼此无重叠、不关联的孤立团,同时很少有方法兼具模糊聚类与聚类后分析能力。针对复杂网络交叠团的聚类与模糊分析方法设计问题,给出一种新的模糊度量及相应的模糊聚类方法,并以新度量为基础,设计出两种挖掘网络模糊拓扑特征的新指标:团间连接紧密程度和模糊点对交叠团的连接贡献度,将其用于网络交叠模块拓扑结构宏观分析和团间关键点提取。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聚类与分析方法不仅可以获得模糊团结构,而且能够揭示出新的网络特征,该方法为复杂网络聚类后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针对实木板材表面缺陷的复杂性与随机性,提出了一种快速、准确的识别方法。首先,对实木板材表面图像进行3级双树复小波分解,提取低频子带、高频子带、原图像的均值、标准差和熵,共40维特征向量;然后,运用粒子群算法(PSO)优选出20个关键特征;最后,采用压缩感知理论将优选后的特征向量作为样本矩阵列,构建训练样本数据字典,通过最小残差完成缺陷识别。对4类柞木样本进行了仿真实验,活结、死结、虫眼、裂纹的分类正确率分别为93.3%、86.7%、100%和93.3%,结果表明:双树复小波良好的方向性能够表达实木板材表面复杂的信息;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特征选择能够提高分类效率;压缩感知分类器与传统分类器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分类精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