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为5-8 mm,翅展1318 mm,全身灰褐色前翅前缘中央处有1个近三角形的蓝黑色大斑。卵淡红色椭圆形。幼虫体长1316 mm,全体桃红色,初龄幼虫黄白色。蛹长6.58.6 mm,越冬茧扁圆形,夏茧纺锤形黄褐色或黄白色朋化前变为灰褐色。2危害症状桃小食心虫以幼虫蛀果危害。幼虫孵化后蛀入果实,蛀果孔常有流胶点。幼虫在果内串食果肉,并将粪便排布果内形成豆沙馅"。幼虫发育老熟后从果内爬出,果面上留一圆形脱果孔,孔径约为火柴棒  相似文献   

2.
<正> 板栗采收后桃蛀螟的发生为害,是影响栗果质量的主要问题,目前还有加重为害的趋势。桃蛀螟前期为害桃树,后期以板栗为主,同时对苹果、梨、杏、李、山楂以及玉米、向日葵等多种植物均有发生为害,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一、生活习性桃蛀螟一年发生2—3代,1—2代多为害桃等水果,第3代开始为害板栗等,老熟幼虫在树皮下、树洞和贮果场所,或玉米杆、葵花盘等处越冬。5月下旬出现成虫,自天伏在叶背阴暗处,晚8—10时活动交尾产卵,卵散产在桃果上,一般一果产卵2—3粒,多者有10多粒,多在双果处和枝叶密茂的树上产卵。卵经一周孵化为幼虫,在果肩部或胴部蛀入果内,致使桃果流胶或染褐腐病,有的果内有虫1—2条,个别多的有虫7—9条,还可转果继续为害。经半个月后幼虫老熟,在果内或树枝杈上结茧化蛹。蛹一周后羽化成虫,主要为害桃果,7月下旬后出现2代成虫,开始在板栗、晚玉米和向日葵等作物上为害。9月下旬老熟幼虫爬出在树皮下,贮果场所等处结茧越冬。  相似文献   

3.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小食心虫属鳞翅目 ,小卷叶蛾科 ,简称梨小 ,又名东方果蛀蛾 ,桃折心虫俗称蛀虫、黑膏药。1 为害状 梨小食心虫是梨、桃、苹果等果树的重要害虫。以幼虫蛀食桃树新梢和梨、桃、苹果的果实进行危害。晚熟梨为害较重。枝梢被害后萎蔫枯干 ,影响桃树生长 ;被害果有小蛀入孔 ,孔周围微凹陷 ,最初幼虫在果实浅处危害 ,孔外排出较细虫粪 ,果内蛀道间果核被害处留有虫粪 ,果面有较大脱果孔 ,虫果易腐烂脱落。2 生活史 梨小食心虫在华北大部分地区一年发生3~ 4代。以老熟幼虫在翘皮裂缝中结茧越冬 ,在树干基部接近地面处也有幼虫越冬。越冬幼…  相似文献   

4.
<正>1蛀果害虫种类及其危害1.1桃蛀螟主要以幼虫蛀果危害。蛀孔外堆满虫粪,并有黄褐色胶液,果内有虫粪,受害果变黄脱落,对产量和质量影响极大。1.2桃小食心虫以幼虫蛀食果实。幼虫蛀入果实后,在果皮下纵横蛀食果肉,使果面凹陷变形,造成畸形果。幼虫蛀果后1~2 d从蛀果孔流出泪珠状果胶,果胶干后即在蛀果孔上留下一小片白色蜡质膜,果肉腐烂,失去食用价值。1.3梨小食心虫以幼虫蛀果、蛀梢危害为主。幼虫  相似文献   

5.
怎样识别与防治梨大食心虫与梨小食心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梨小食心虫1.1危害状梨小幼虫从梨萼、梗洼处蛀入,直达果心,果实受害初在果面现一黑点,后蛀孔四周变黑腐烂,形成黑疤,疤上仅有1小孔,但无虫粪,果内有大量虫粪。1.2发生规律梨小食心虫在华北地区1年发生3~4代,第1、2代幼虫主要危害桃梢,第3、4代幼虫主要危害梨果。均以老熟幼虫在枝干裂皮缝隙、树洞和主干根颈周围的土中结茧越冬,越冬代为4月上旬至5月上旬;第1代5月下旬至6月中旬;第2代6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3代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4代8月下旬至9  相似文献   

6.
<正>1桃小食心虫1.1危害状幼虫在果核周围蛀食危害,被害果内充满虫粪。果实受害呈畸形,俗称"猴头果"。苹果、梨被害,幼虫蛀入果实大多从果实胴部蛀入,蛀孔具有泪珠状果胶,不久蛀孔呈黑褐色小凹点,幼虫老熟后在果实上咬一个圆形脱落孔继续危害别的果实。1.2防治方法 1)苹果、梨避免与桃、杏等果树混栽。2)清洁果园,拣拾虫果,消灭越冬茧。3)树下防治。当出土幼虫达5%时,将越冬幼虫毒杀于出土过程中。在树冠下距树干1 m范围内地面施药。常用药剂有25%辛硫磷微胶囊剂200倍液、30%毒死蜱微乳剂等。地面喷药要细致,喷至地面湿透。也可将药液制成毒土,  相似文献   

7.
梨小食心虫是危害桃树的主要害虫,春、夏季危害嫩梢,秋后危害果实。不仅影响树冠的扩大和成形,而且严重降低了果品质量和产量。梨小食心虫危害桃新梢时.多从顶端叶片的叶柄基部蛀人新梢髓部,由上向下蛀食。蛀孔外有虫粪排出和树胶流出,叶片逐渐凋萎,嫩梢下垂至枯死,果农称之为折梢虫,一头幼虫可蛀害3~4个新梢。幼虫危害果实时,从果面蛀人果肉纵横蛀食,使果肉变质腐败、不堪食用。早期危害的人果孔较大,有虫粪排出,孔口周围变黑腐烂、凹陷,故又称“黑膏药”。后期危害的人果孔很小,孔口周围仍呈绿色,幼虫直向果心蛀食果肉和种子,果面不凹陷变形。  相似文献   

8.
桃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危害状 产在桃梢上的卵孵化后,幼虫从梢端第2-3片叶基部蛀入梢中,不久蛀孔流胶,并有虫粪排出,被害梢先端凋萎,最后干枯下垂。幼虫蛀入梢后,向下蛀食,当蛀到硬化部分时从梢中爬出,转梢危害,1头幼虫可危害2~3个新梢,幼虫老熟后在桃树枝干翘皮裂缝处作茧化蛹。  相似文献   

9.
桃小食心虫的老熟脱果幼虫,一般是在树冠下、树干周围1.5尺范围内,1~4寸深的土壤中,作扁圆形虫茧越冬。来年春末、夏初,当10厘米深的土壤温度达到15℃以上时,迂有降雨(山丘地砾质壤土降雨量为10毫米)时,就会由越冬茧中爬出,到地面上作纺锤形茧化蛹。再经过半月左右的时间,茧中的蛹就会羽化为成虫。羽化后的成虫,经过交尾之后,就会飞到树上,在果实上产卵,孵化为幼虫后蛀害果实。幼虫在果内发育老熟后,由果中脱出,再掉落到地面上作茧化蛹,重复前一个世代的过程。由于桃小食心虫具有以上危害特点,所以,在越冬幼虫出土前,和老熟幼虫脱果前,在地面上撒施具有触杀作用的药剂,就能有效地杀死茧中的幼虫、出土幼虫,和初孵化的成虫。因此,搞好地面防治,就成为桃小食心虫综合防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陈冬亚 《果农之友》2001,1(5):43-43
桃小食心虫为害枣果,也为害苹果、梨、桃、李、杏等多种果实。幼虫蛀入果子后,吃果肉、排虫粪,使果实畸形,果内充满虫粪,果味变苦,失去食用价值,果实提前变红脱落。该虫在黄河故道地区发生普遍,为害严重。桃小食心虫每年发生1~2代,6月上中旬开始成虫产卵于枣叶背基部,卵期大约1周,天快亮时,幼虫孵化蛀入果皮下为害果实,8月中旬开始幼虫老熟脱果,直到晒枣结束,高峰是8月下旬~9月中旬,其中脱果早的幼虫可化蛹再羽化为成虫,继续为害,脱果晚的则入土结茧过冬,明年再为害枣果。对桃小食心虫一定要采用综合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1危害状核桃举肢蛾也叫核桃黑,其幼虫以危害核桃果实和种仁为主,果实被害率达30%~90%,受害果会变黑,引起早期落果。一般一年发生1~2代,老熟幼虫在树冠下1~3 cm深土中或杂草、石块、枯叶中结茧越冬。6-7月化蛹,初孵幼虫在果面爬行1~3 h后,蛀入果实  相似文献   

12.
<正>1虫害1.1桃小食心虫1.1.1危害状桃小食心虫危害山楂,多从果实的胴部或顶部蛀入,经2~3 d从蛀入孔流出水珠状半透明的果胶滴,不久胶滴干涸,在蛀入孔处留下一小片白色蜡质物。随着果实的生长,蛀入孔愈合成一针尖大的小黑点,周围的果皮略呈凹陷;幼虫蛀果后,在皮下及果内纵横潜食,果面上显出凹陷的潜痕,明显变形。近成熟果实受害,一般果形不变,但果内的虫道中充满红褐色的虫粪,造成所谓的"豆沙馅"。幼虫老熟后,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梨小食心虫在陕西渭北梨产区危害较重,一般梨园虫果率5%~10%,管理粗放、未套袋、不喷药的梨园达到30%~50%,应加强防治。1)为害状。前期多危害桃、李的新梢,幼虫从新梢幼嫩部分蛀入髓部向下取食,蛀孔中有粪排出,并流出胶汁,受害嫩梢萎蔫、干枯下垂。后期幼虫危害苹果、梨、桃的果实,多由梗洼、萼洼、果叶相贴处蛀入,直达果心,蛀食果肉,一般果子不会变形。早期入果孔较浅,有虫粪排出,蛀孔周围变黑腐烂(俗称"黑膏药"),晚期入果孔很小,蛀孔四周青绿色,稍凹陷。脱果孔稍大,虫道有丝状物。  相似文献   

14.
<正> 桃蛀果蛾(桃小食心虫)是我国苹果、梨、桃、枣产区的一大害虫。以老熟幼虫结冬茧在果园土壤内越冬,次年春季出土做夏茧化蛹,成虫羽化后在果实上产卵,幼虫孵出后不久即蛀果为害。越冬幼虫出土时期的测报是进行地面适时施药的依据,田间卵发生情况调查则是树上喷药的指南。但目前生产上对越冬幼虫出土时期的测报,多采用埋茧罩笼法,测报日期与实际出土情况有  相似文献   

15.
桃小食心虫为害苹果、梨、桃、杏等,以幼虫在果核周围蛀食果肉,排粪其中。被害果品质下降,严重者不能食用。近年来甘肃临夏桃小食心虫成为杏树上最主要害虫。发生规律:桃小食心虫在杏树上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冬茧越冬,在树干周围一米范围内3 cm~6 cm以上土层中多。越冬幼虫出土后,一天即可做纺锤形夏茧,在杏树展叶时羽化成虫,成虫昼伏夜出。成虫交尾后产卵于叶脉分杈或梗洼处。幼虫孵化后多自果实中、下部蛀入果内,不食果皮。入果孔流出泪珠状果胶,不久干涸呈白色蜡质粉末,为害轻的直到杏子成熟,蛀孔愈合成一黑点略凹陷,幼虫在果…  相似文献   

16.
<正>梨小食心虫简称梨小,又名梨小蛀果蛾、桃折梢虫,属于鳞翅目、卷蛾科。近年发生呈现加重趋势,造成梨果早落、腐烂,将严重影响梨果的品质及经济效益。下面就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作一介绍,以供生产者参考。1发生规律梨小食心虫在衡水1年发生4代,有转寄主危害习性,第1、2代主要危害梨、桃新梢,第3、4代危害梨果。以老熟幼虫在树干翘皮缝、根颈处、树冠下浅土层结灰白茧越冬。翌年3月下旬老熟幼虫化蛹,蛹期20d。4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时间集中在每天上午9:00-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深州市现有果树面积2.7万hm2,梨小食心虫(简称梨小,又名桃折梢虫)在各地果园均有发生,除危害梨和桃外,也危害李、杏、苹果和山楂等,在梨和桃树混栽的果园中危害尤为严重,严重影响了果品质量和产量. 1危害症状 梨小食心虫发生情况较复杂.春季幼虫主要危害桃梢,夏季一部分幼虫危害桃梢,另一部分危害梨果,秋季主要危害梨果.桃梢被害,幼虫多从新梢顶端2~3片叶的叶柄基部蛀入,向下蛀食髓部,直至木质化部分.蛀孔外有虫粪并流出胶液,不久新梢顶端萎蔫枯死.幼虫再转移到其他枝梢危害.梨果被害,幼虫多从萼洼和梗洼处蛀入,前期入果孔很小,呈青绿色稍凹陷.后期入果孔黄褐色,状似果点,不凹陷.幼虫蛀入后直达果心,蛀食种子和果肉,不纵横串食.脱果孔圆形较大,孔内虫道有幼虫吐的丝.虫孔易被病菌侵染腐烂(如褐腐病).早期危害梨果,幼虫只在表皮下蛀食危害,虫孔周围变黑腐烂,果面有1~2个排粪孔(类似苹小危害状).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红枣园桃小食心虫、枣飞象、枣尺蠖、枣龟蜡蚧等病虫害多发,部分病虫已经产生抗药性,必须采用综合措施提高防治效果. 1 枣桃小食心虫 枣区普遍发生,主要危害枣果.幼虫蛀入枣果后,先在果皮下潜食,后蛀至枣核,17天后老熟,脱果人士结茧.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附近的土壤中吐丝缀合土粒结茧越冬,越冬幼虫于6月中下旬出土,出土后1天即可做成夏茧,随即在其内化蛹,蛹期约10天.  相似文献   

19.
苹小食心虫属鳞翅目卷蛾科,寄主植物有梨、苹果、桃、沙果、山楂、海棠、山荆子等,主要以幼虫蛀果,近年来在陕西西安、咸阳等地梨园危害严重. 1 危害特点 以幼虫蛀食果实,在果实皮下浅层取食果肉,一般不深入果心. 1)在苹果上的危害状.初孵幼虫蛀入果实后,蛀果孔初为白色小点,数天后蛀孔周围渐呈红色小圈.随着幼虫的长大,被害处向四周扩展,被害部位变褐、开裂,形成直径1 cm左右的干疤,并堆积少许细粒虫粪和果胶.  相似文献   

20.
<正>1危害症状栗实蟓以幼虫取食板栗果实,严重被害年份,常在短期内将栗果食空,并诱致菌类寄生,以至采收后难以贮存运销。果受害后,栗子上有明显的蛀孔。被蛀果实、子叶表面呈不规则刻槽状。2害虫发生规律及造成的损失此虫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土内越冬。6月上中旬化蛹,6月中旬出现成虫,7月中下旬产卵于栗实内。幼虫在果内危害。直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