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天津农业科学》2016,(7):111-114
对新疆天然分布的两种沙棘属植物种子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种子萌发特点进行了研究。以野生中亚沙棘、引进俄罗斯大果沙棘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其在20/30℃、15/25℃、5/25℃、10/20℃、20℃、5/15℃、2/5℃条件下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种的沙棘种子萌发情况差异均较大,2/5℃低温可以完全抑制两种沙棘种子的发芽,温度升高对沙棘种子发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野生中亚沙棘在各变温条件下萌发率均高于俄罗斯大果沙棘。两种沙棘的最适温度均为20/30℃,在此温度下野生沙棘种子萌发率为92%,大果沙棘为74%。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研究了暴马丁香和红丁香种子在20℃、30℃4、0℃、50℃温水中浸种的吸水规律,以及在恒温25℃无光条件下,浸种温度对暴马丁香和红丁香种子萌发的影响,并采用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始发芽天数、发芽天数等指标对种子发芽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暴马丁香和红丁香种子的吸水量在20℃~50℃浸种水温范围内,随浸种水温的升高和浸种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并分别在浸种12h和24h后吸水量基本不变;在25℃无光照条件下,20℃、30℃、40℃浸种水温处理下的两种丁香种子,随温度的升高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发芽率均呈上升趋势,始发芽天数和发芽天数缩短,出芽整齐,并以40℃浸种水温的种子萌发最好;50℃浸种水温处理下的两种丁香种子萌发质量降低。对不同浸种水温下两种丁香种子萌发情况进行综合分析,40℃浸种水温条件下,12h和24h分别为暴马丁香和红丁香种子的最适宜浸种时间。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低温处理、沼液浸种处理、水杨酸(SA)浸种处理对黄花菜种子萌发的影响规律,以期为我国黄花菜的种子生产和栽培技术研究提供一定理论支持。试验以当年采收的黄花菜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常规浸种处理确定种子萌发最适浸种时间与温度,结合低温处理,沼液浸种处理、SA浸种处理等方法,找出促进种子萌发的最优化方法。结果表明,常规浸种处理中,黄花菜种子萌发最适条件为温汤浸种24 h;不同低温处理中,发现低温处理7 d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达到95%,且萌发速度最快,发芽最整齐,低温处理4 d也可促进种子萌发,但萌发速度慢、发芽不整齐,低温处理1 d抑制种子萌发;不同浓度浓缩沼液浸种处理中,各处理均可以促进种子发芽,以稀释500倍效果最佳;不同浓度水杨酸浸种处理在诱导种子发芽各指标上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以稀释500倍的浓缩沼液温汤浸种24 h,经5℃低温处理7 d后25℃恒温培养,可有效促进黄花菜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樟叶越桔种子的萌发率,以在六盘水采集的樟叶越桔种子为材料,对其进行种子萌发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浴温度浸种(常温、40℃和60℃)、不同浓度赤霉素(GA_3)溶液浸种(200、1000、1500 mg/L)、不同浓度硼酸溶液浸种(0.2%和0.5%)和不同培养温度(15、20、25、30、35℃)等处理对樟叶越桔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水浴浸种与40℃水浴浸种条件下种子萌发率差异不显著,60℃水浴温度过高,浸种后的种子丧失生命活力;GA_3浸种处理能显著促进种子萌发,缩短发芽时间,且萌发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加,最大萌发率达68.67%,而硼酸浸种无明显作用;不同培养温度条件下的萌发率差异显著,在15~30℃条件下,种子都能发芽,但萌发适宜温度为15~25℃,最适温度为20℃,最大萌发率达65.33%。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膏桐种子最适宜的发芽温度。[方法]分别采用室温清水浸种18h,60℃清水浸种10min,20%双氧水浸种3min和无任何处理的膏桐种子,放置于15.0、17.5、20.0、22.5、25.0、27.5、30.0℃的恒温下进行发芽试验,研究不同温度对膏桐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在15.0℃条件下膏桐种子不能萌发;温度在17.5~30.0℃时,膏桐种子均可萌发,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有提高,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温度在25.0~30.0℃时,膏桐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差异都不显著。[结论]不同处理的膏桐种子最适发芽温度不同,20%双氧水浸种3min处理的膏桐种子最适发芽温度为25.0℃,其他方法处理的膏桐种子最适发芽温度为30.0℃。  相似文献   

6.
不同浸种温度对白菜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白菜早熟5号为试验材料,设置15、30、60、90℃4种初始温度浸种,探讨不同温度浸种条件对白菜种子种子萌发和幼苗胚根生长及叶片SPAD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菜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会随着浸种初始温度的不同而有差异,初始温度30℃浸种条件下,白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84%、79.33%、5.49;高温和低温浸种不利于白菜种子的萌发,随着温度的升高,发芽率呈下降趋势,浸种初始温度对白菜发芽情况的影响显著。不同浸种初始温度下,对白菜幼苗胚根和叶片SPAD值影响不同;30℃始温浸种条件下,白菜种子幼苗胚根长度最长,叶片SPAD值比常温(15℃)浸种高38.35%。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发芽床和清水浸种时间对柴胡种子萌发的影响,以种子萌发启动日、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标、霉烂率为测量指标,20℃恒温自然光照培养箱中开展了柴胡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发芽床基质处理对柴胡种子萌发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其中以纱布处理柴胡种子的各项测量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清水浸种不仅能够促使柴胡种子提早萌发,而且能够提高柴胡种子发芽率,浸种12 h柴胡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势最高,分别可达67.67%±3.21%和56.00%±9.54%,与未浸泡对照相比提高了约35、34个百分点。说明柴胡种子用清水浸种预处理12 h,以纱布为发芽床,在20℃恒温条件下培养,可有效提高柴胡种子萌发率,促进种子提早萌发,实际生产中可以用清水浸种后再进行播种。  相似文献   

8.
【目的】确定光果甘草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和最佳盐分条件,为甘草资源的人工种植和盐碱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恒温培养箱+培养皿滤纸萌发法,研究了不同温度(15,20,25,30,35℃)及不同浓度(0(CK),50,100,150,200,250,300,350 mmol/L)NaCl和Na2SO4对光果甘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1)光果甘草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亚适宜温度为25℃,高于30℃时,发芽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越低。(2)低浓度(50~100mmol/L)2种盐处理下,光果甘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高于对照,且盐害指数为负值;在高浓度(≥150mmol/L)条件下,2种盐处理光果甘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低于对照,并随着浓度的增高而降低,盐害指数随之升高。(3)相同浓度下NaCl处理光果甘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高于Na2SO4,盐害指数则相反;低浓度NaCl对光果甘草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优于Na2SO4,高浓度Na2SO4胁迫对光果甘草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强于NaCl。【结论】在人工种植或培养幼苗过程中,光果甘草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盐分条件为50~100mmol/L NaCl溶液处理。  相似文献   

9.
通过发芽试验研究了温度与光照、消毒方法、浸种温度、3种外源激素(GA3 、6-BA、NAA)处理对北美红杉(Sequoia sempervirens)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北美红杉种子在25℃/15℃全光照条件下萌发效果较好;0.1% KMnO4溶液消毒12 h与1%NaClO溶液消毒0.5h可显著提高种子的萌发能力;北美红杉种子的浸种温度以45℃为宜;外源激素促进北美红杉种子萌发的效果并不明显,500 mg/L GA3促进种子发芽,6-BA和NAA抑制种子发芽,NAA的抑制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0.
朝鲜百合种子萌发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温水浸种和低温冷藏处理、光照、温度和基质对朝鲜百合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30 ℃温水浸种和4 ℃冷藏对朝鲜百合种子萌发影响不明显;光照对朝鲜百合种子的开始萌发时间、萌发率、萌发势均没有明显影响;在20~25 ℃恒温培养皿萌发条件下,其萌发率最高,达97.00%以上,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其萌发率均下降.朝鲜百合种子5 d开始萌动,20 d 左右全部萌发,朝鲜百合种子萌发的最适宜基质是V(草炭) ∶ V(珍珠岩)=2 ∶ 1,在该基质中种子萌发率为79.80%.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萌发前高温处理对梭梭种子萌发的影响,分析高温对荒漠植物肉苁蓉寄主梭梭种子萌发的作用。【方法】以新疆荒漠植物肉苁蓉寄主梭梭种子为材料,萌发前以5个高温(46、49、52、55和58℃)和6个时间(6、9、12、15、18和21 min)处理。【结果】不同温度和时间处理对梭梭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有显著影响,且两者交互作用达到显著性影响,随着处理温度和时间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先增加后降低,高温处理对种子萌发有一定的抑制。【结论】(1)温度为52℃,时间为9 min时,梭梭种子发芽率最高,达(55.00±0.30)%,温度为58℃,时间为9 min时发芽率为0.00%;(2)4℃储存6个月后的梭梭种子没有明显的热冲击效应;(3)梭梭种群的退化与梭梭种子的萌发率没有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12.
不同温度处理对沙棘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胚根生长量的比较分析,研究了水、气、基质等适宜的8h光照环境中,不同温度处理对沙棘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沙棘种子的发芽率和胚根生长量在不同温度下变化明显,在20~30℃的变温或30℃恒温下发芽率高、发芽整齐;从胚根生长量来看,20~30℃的变温效果最好,在这一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胚根生长量增大.  相似文献   

13.
以新疆黑鳞顶冰花种子为实验对象,根据不同休眠机制选取10余种处理方法进行处理,以此比较其对顶冰花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黑鳞顶冰花种子4℃时32 d左右开始萌发,萌发周期80 d左右,萌发率为72%;室温25℃和酸碱处理不适宜萌发;50℃温水、超声波和200 mg/LGA3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去除种皮极有效促进其萌发(P =0.002<0.01),萌发率达到88%;刺破种皮+200 mg/L GA3和500 mg/L GA3+15%H2O2处理也能有效促进萌发(P<0.05),萌发率分别为84%、82%,前者发芽势最好,明显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采集于植株上新鲜的和3℃下低温保存0.5a、1a的狼毒种子在不同温度下的发芽情况,以及鲜种在较适宜温度30℃下不同处理(即98%H2SO4浸种5min、10min、15min、20min,30﹪H2O2浸种30min、60min、90min、120min,低温层积处理,破裂种皮,120min磁场干扰16.1ht、42.1ht、61.1ht)条件下的发芽率。结果表明:狼毒种子种皮致密坚硬发芽率低,鲜种和低温保存的种子,均在30℃下发芽率最高。鲜种在30℃下,98%H2SO4和30﹪H2O2浸种对狼毒种子发芽率影响不明显,低温层积和破裂种皮发芽率显著提高,分别可以达到80%和60%且发芽时间相比对照略提前。磁场干扰,发芽时间均比对照提前,其中61.1ht影响明显,可比对照提前8d,但对发芽率影响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阿魏是重要的民族药材,其药材来源于新疆阿魏等几种植物。收集到全裂叶阿魏、新疆阿魏和托里阿魏三种植物种子,从种子外观特征、千粒重、吸水性、萌发特征、及温度层积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目的是阐明几种种子的萌发特性。研究表明,三种阿魏种子具有快速吸水能力,但种子萌发率不同。全裂叶阿魏种子不存在萌发困难。托里阿魏与新疆阿魏种子存在不同程度生理休眠,低温层积可打破种子的休眠,经高温-低温层积过程的处理,可有效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托里阿魏在高温(25℃/15℃)处理14 d,再低温(4℃)层积处理42 d时萌发率可达46%;新疆阿魏在高温处理42 d,再低温层积处理56 d时萌发率可达64%。  相似文献   

16.
不同处理对格氏栲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格氏栲种子萌发率,从不同粒级、不同温度、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不同种皮处理等对格氏栲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平均发芽速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粒和中粒格氏栲种子的萌发率比小粒种子高;40和50 ℃处理有利于格氏栲种子萌发,温度过高会抑制其种子萌发;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处理均能促进格氏栲种子萌发,赤霉素质量浓度为10、20和50 mg/L时格氏栲种子发芽率均高于70%;去除种皮可提高格氏栲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7.
李得禄    王飞    韩福贵    李菁菁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36(2):110-115
为研究和探讨干旱荒漠区常见药用经济植物罗布麻和大花白麻种子萌发期耐盐性特征,以罗布麻和大花白麻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幼苗长度等指标。结果表明:1)低温和高温均会显著抑制种子萌发,罗布麻种子发芽率较高的范围为10℃~35℃,发芽率在82.5%~95.83%;大花白麻种子发芽率温度范围为10℃~40℃,发芽率在88.33%~94.17%。2)罗布麻和大花白麻发芽指数出现最大值的温度不一致,罗布麻在20℃出现最大值,发芽指数为54.20,大花白麻在35℃出现最大值,发芽指数为66.13。3)低温和高温均会影响罗布麻和大花白麻种子萌发进程,温度在10℃和40℃时罗布麻发芽进程缓慢,最终发芽率仅为80.83%和62.5%,而大花白麻仅在40℃发芽进程缓慢,最终发芽率也高达88.33%。表明在低温和高温对罗布麻种子发芽进程影响比大花白麻大。4)罗布麻和大花白麻胚芽和胚根长度出现最大值的温度均为30℃,长度分别为0.73 cm和0.69 cm、0.54 cm和0.61 cm。低温和高温使罗布麻和大花白麻胚芽胚根均显著降低,对幼苗生长产生了显著影响,在同一温度条件下,罗布麻的胚根胚芽长度大于大花白麻。综合分析大花白麻和罗布麻各项发芽指标,表明罗布麻和大花白麻适宜的种子发芽温度范围分别为15℃~35℃、10℃~35℃,大花白麻种子对温度的耐受性强于罗布麻。  相似文献   

18.
PEG6000渗透处理对油松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正交试验探讨聚乙二醇(PEG 6000)溶液渗透处理对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种子萌发的影响。利用不同处理组合(PEG 6000溶液质量分数,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分别对2002年不同含水量种子和2004年人工老化不同时间的种子进行预处理,并进行棉床发芽试验,对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进行统计分析,并筛选出最佳处理组合。综合各指标获得以下最佳处理组合,2002年种子:含水量9.84%和6.03%+200 g.kg-1PEG 6000+处理时间1d;2004年种子:人工老化0 d+200 g.kg-1PEG 6000+处理温度25℃+处理时间2 d。种子发芽率较高,发芽较整齐。PEG 6000溶液渗透处理可以促进油松种子萌发,溶液质量分数、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对处理效果具有明显影响;油松种子发芽的适宜含水量范围较大,但含水量太低则会抑制种子萌发;人工老化可以模拟自然老化种子活力变化,PEG渗透处理有利于老化种子恢复活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揭示野皂荚种子萌发的特性,采用浓H2SO4酸蚀和高温水处理,在不同温度、光照条件的培养箱中进行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野皂荚种子直径约10 mm,千粒重(10.583±0.61)g; 其种子休眠是由硬实引起,属于强迫休眠; 破除其种子休眠的适宜方法可采用浓H2SO4酸蚀30 min,萌发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分别达88%、75%、5.91以上; 最适发芽温度为25℃,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分别为84%、50%、7.78; 光照对其种子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不同处理对凤丹Paeonia ostii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穴盘育苗的方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GA3,0,100,200,300 mg·L-1)结合不同温度(10,15,20℃)的处理对凤丹种子生根的影响,不同主根长(根长1~5 cm,根长>5 cm)对生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低温处理时间(15,30,45,52 d)对已生根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下胚轴最膨大处直径和侧根数量对根长>5 cm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20℃结合300 mg·L-1 赤霉素(GA3)处理,最有利于凤丹种子生根;对已生根种子4℃低温处理52 d后萌发率最高,达到84%,但耗时过长,且与低温处理30 d的萌发率差异不大,故30 d的低温处理是打破已生根凤丹种子上胚轴休眠的最佳方法;当穴盘透气不良时,根长小于5 cm的种子易腐烂,根长大于5 cm的种子极少有腐烂现象,且根长大于5 cm的种子移入温室60 d时,萌发率达到80%,远高于根长<5 cm的种子萌发率;在同一处理条件下,生根种子下胚轴最膨大处直径大于3.0 mm或侧根数量大于10根时,上胚轴可优先萌发。图4表3参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