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菜豆象在吉林省发生的可能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菜豆象是我国进口植物检疫对象之一,此虫危害严重。传播途径复杂,蔓延速度快,生态适应性强。菜豆象在美洲、欧洲、非洲和亚洲均有分布。朝鲜的咸镜北道,慈江道,两江道都有此虫发生。上述发生区与吉林省接壤,地理纬度及温度等与我省接近。本文从此虫的分布与危害。吉林省所处的地理位置,寄主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环境条件等方面,探讨了菜豆象传入我省的危险性以及传入后生存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加强进口植物检疫,在边境地区定期开展疫情调查等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2.
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oryzophilusKuschel)是一种国际性的植物检疫害虫.此虫危害严重,传播途径复杂,寄主范围广,生态适应性强.稻水象甲在北美洲、南美洲、亚洲均有分布.目前,已蔓延到朝鲜慈江道的满浦市.该发生区与吉林省接壤,地理纬度及温度等条件与我省接近.本文从此虫的分布与危害,吉林省所处的地理位置,寄主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环境条件等方面,探讨了稻水象甲传入我省的危险性以及传入后生存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加强进口植物检疫,在边境地区定期开展疫性调查等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3.
研究马铃薯甲虫的生活习性、危害、分布及发生的适宜条件,是防止该害虫传入的关键。吉林省种植马铃薯历史悠久,常年播种面积12万hm2以上,我省东部与国外该害虫疫区相距较近,疫情随时有可能传入,仅对此疫情传播的可能性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美国白蛾传入吉林省的可能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白蛾是重要的国际植物检疫对象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的进口植物检疫对象。此虫由于繁殖力强,寄主广泛,一旦传入新区摆脱原产地天敌控制等因素,易造成危害猖獗。不但对林木及果树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对各种农作物危害也甚大。因此。被称为农、林业生产中毁灭性害虫。美国白蛾原发生在北美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传入欧州,后来又相继传入亚州、日本、朝鲜,于1979年在我国辽宁丹东地区首次发现。本文主要以美国白蛾的分布与危害,吉林省适生地理位置,寄主广泛性及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探讨有传入我省的可能性及危险性。同时提出进一步加强国外进口植物检疫和国内疫区调出植物及其产品实施植物检疫的控制策略。严防美国白蛾传入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甲虫识别及其在新疆的分布、传播和危害   总被引:21,自引:12,他引:9  
[目的]为我国马铃薯甲虫的监测、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室内显微形态观察、田间普查、取食量及危害产量损失测定等,描述了马铃薯甲虫的形态特征,摸清了该虫的传播扩散、危害,在世界和中国新疆的分布情况.[结果]马铃薯甲虫分布扩展至天山以北准噶尔盆地8个地州,35个县市,约260 000 km2的区域,以及上述区域兵团所属团场马铃薯种植区均有分布,迁飞是马铃薯甲虫传播的主要方式,以成虫和幼虫危害马铃薯叶片,一般可造成30;~50;产量损失,严重者减产可达90;以上.[结论]鉴于该虫的危险性和极强的侵入性,建议加强对该害虫的口岸商品和相关农产品检疫,严禁从疫情发生区或发生国调运马铃薯及其副产品,应在我国马铃薯甲虫高风险区和潜在风险区加强马铃薯甲虫的监测和封锁防控,严防其进一步扩散,确保我国马铃薯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6.
刘宇 《现代农业科技》2009,(20):199-200
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Say))是为害马铃薯的重要害虫。该虫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广泛分布在北美洲、欧洲等地,持续向东扩散,严重为害当地的马铃薯生产。目前俄罗斯的滨海边区已成为该虫的扩散地,由于其与黑龙江省毗邻,农业生态条件也大体相似,所以对黑龙江省构成潜在的扩散威胁。从马铃薯甲虫的地理分布危害特性和黑龙江省的农业生态条件等方面,探讨了访虫扩散入黑龙江省的可能性以及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甲虫是危害茄科作物的一种毁灭性害虫,1993年首次传入新疆伊犁河谷和塔城地区,经过多年成虫迁飞扩散,该虫已发展到整个北疆地区.马铃薯甲虫在新疆一年发生1~3代,成虫、幼虫都能取食危害,一般可造成减产30%~50%,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马铃薯甲虫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甲虫     
马铃薯是北半球国家的主要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三北地区的重要作物之一。然而,100多年来世界马铃薯种植带一直遭受着马铃薯甲虫的危害。此虫原发于美国,传入欧洲后不断向东蔓延,现已在苏联不少地方危害马铃薯的生产。此虫在向东进军的道路上,中国是最后一个大站。目前,我国尚无此虫,但必须加强注意,因此虫一旦传入,很难彻底消灭。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甲虫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顺 《农村科技》2013,(11):37-38
马铃薯甲虫属鞘翅目叶甲科,是世界性检疫害虫。一、危害特点马铃薯甲虫危害农作物主要有3种,主要危害马铃薯,其次为茄子、番茄等茄果类植物,野生植物寄主以天仙子为主。最早出土的马铃薯甲虫成虫在温室茄子和番茄苗上传播,以后随着马铃薯的生长,迁飞到马铃薯上危害。马铃薯甲虫以成虫、幼虫取食马铃薯叶片危害,但以2-4龄幼虫取食量大.  相似文献   

10.
美洲斑潜蝇是当今重要的国际植物检疫对象之一.同时也是1995年国家新增加的进口植物检疫对象.此虫由于具有虫体小,发育周期短(最短12天一代),发生世代多,且世代重叠明显,幼虫奇主在被危害植株叶片内,生活方式隐蔽、食性杂、虫源多等特点,常常给防治带来一定难度。此虫主要危害瓜类、蔬菜及花卉等植物.可使严重受害株失去商品价值,有时也可导致某些瓜果或蔬菜的绝收.因此,被称为是瓜果、花卉及蔬菜生产中毁灭性害虫.它将对我省瓜菜、花卉生产构成极大威胁,不能不引起人们对此虫的密切关注.尤其对外开放以来,我省对外交往频繁,从国外引进种苗、植物产品数量及批次不断增多,加上我省气候条件适合此虫生存,经上述多方因素综合分析,美洲斑潜蝇传入我省的可能性不可忽视,应高度警惕此虫传入,确保瓜、果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1.
记述了吉林省内已知的墨天牛属昆虫7种,其中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为吉林省新记录种。详细报道了这7种天牛的分布、形态特征,分析了其寄主及其危害程度,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松墨天牛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生产上应引起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12.
原生境野生大豆灰斑病抗性评价与发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丰富大豆抗灰斑病育种基因库,对黑龙江、吉林、河南3个野生大豆保护点内的280份原生境野生大豆资源进行抗灰斑病优异资源鉴定及发掘研究。结果表明:在抗感比例方面,河南桐柏(1:0.75)明显高于吉林龙井(1:1.40)和黑龙江巴彦(1:1.44),而吉林龙井略高于黑龙江巴彦;鉴定筛选出47份对黑龙江省主要灰斑病菌水平抗性好的野生大豆资源,其中,黑龙江巴彦大豆资源12份,吉林龙井14份,河南桐柏21份。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马铃薯及主要农作物的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和效益分析方法测算了吉林省马铃薯及其主要农作物在全国农作物中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马铃薯、大豆、高粱、玉米在吉林省具有生产效率优势,高粱、玉米、大豆具有面积优势。通过对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效益分析得知水稻、玉米、马铃薯生产效益位于前三位,而玉米又以其位于黄金玉米带的得天独厚优势,在吉林省播种面积最大,成为吉林省第一大种植作物,水稻、马铃薯、大豆以其经济效益高在吉林省亦有较大的生产规模,成为吉林省种植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对吉林省36个县(市)330块大豆地进行了抽样调查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34个县(市)有大豆孢囊线虫病发生,占调查总数的94%。该病在柳河、长岭、镇莱、白城和靖宇发生严重,扶余、吉林、舒兰、通榆、农安、榆树、德惠、磐石次之。按照Golden鉴定大豆孢囊线虫生理小种的方法,用五个国际上的标准鉴别寄主即Peking,PI88788,PI90763,Pickett和感病对照品种Lee对吉林省孢囊线虫发生较重的地块分得的线虫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结果分析表明:吉林省大豆孢囊至少存在两个生理小种,即3号和7号小种,其中3号小种出现频率较高,是吉林省大豆孢囊线虫的优势小种。  相似文献   

15.
九稻55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属寒地稻作区,由于气温低、无霜期短,有25%的面积适合种植中早熟品种.但目前中早熟品种较少,且产量低.针对这些问题,选育出了具有高产、抗病、优质的水稻新品种九稻55号,2006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于吉林省中早熟稻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吉林省在1963-2001年开展了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研究,先后提出了3套鉴别品种并采用3种命名方法,基本查清了吉林省生理小种的种类和优势小种。全省共有7群24个中国小种,以粳型小种为主,ZG1,ZF1小种为优势小种;用双名法命名,吉林省有44个吉林小种;开放式鉴别品种鉴定,吉林省有89个吉林小种;明确了吉粳60号、滨旭等品种抗病性丧失与吉林小种组成消长的关系,并对吉林省今后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消费问题日益突出。即使是在一些县、乡、村,也存在着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日益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问题。本文基于对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实际调查研究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整理,得出相应结论,并分析影响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对策建议,为实现吉林省农村建设跨越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的一种新病害--由冠柄锈菌引起的早熟禾锈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农业大学的草坪草上发现由冠柄锈菌原变种引起的早熟禾锈病。该病害为吉林省新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