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机理 秸秆的氨化处理技术就是在秸秆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氨化物进行碱化处理,常用的氨化物是尿素。秸秆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与木质素之间的化学键在碱性物质中不稳定,用尿素处理的秸秆,可以使部分纤维素及半纤维素分解,从而改变细胞壁的结构。尿素分解释放的氨与秸秆中的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使秸秆中的半纤维素和部分木质素溶解。  相似文献   

2.
氨化饲料是将氨化剂,如氨水、尿素等,按一定比例加入秸秆饲料中,充分拌匀,在密封的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的氨化处理,以提高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秸秆饲料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粗纤维,粗纤维中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其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可以被牛羊等反刍家畜消化利用,还有部分纤维素与木质素紧密结合,难于被消化利用。氨化可以破坏纤维素与木质素表面之间的结合,并使少量木质素溶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表面保护层结构改变,细胞壁膨胀,纤维软化,从而提高粗纤维的消化率。由于秸秆对氨有吸附作用,所以氨化还可以提高秸秆饲料中游离氨的含量,增加秸秆饲料中的粗蛋白质。 一、氨化饲料的制作 1.氨化原料  相似文献   

3.
氨化处理对秸秆理化特性和组织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秸秆氨化的原理1 1 碱化作用 秸秆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丰富 ,但绝大部分是细胞壁构成成分 ,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角质等 ,木质素和角质等不能消化 ,它们坚固地镶嵌在纤维素中 ,并且紧密相连 ,形成木质化和结晶化 ,妨碍动物消化分解。碱类物质中氢氧根能使饲料纤维内部的氢键结合变弱 ,导致纤维分子膨胀 ,而且能溶解半纤维素 ,皂化糖醛酸和乙酸的酯键 ,中和游离的糖醛酸 ,削弱纤维素与木质素之间的联系 ,这样就使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更易利用。因此 ,通过碱化作用能使纤维素、半纤维素与木质素部分分解 ,打断纤维素、半纤维素与木…  相似文献   

4.
<正> 作物的秸秆主要是由植物的细胞壁组成。细胞壁的基本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可以通过瘤胃微生物的作用为反刍动物消化利用,加上细胞的内容物,从理论上说,占秸秆于物质80%以上的成分是可以被消化利用的。但是由于纤维素、半纤维素在细胞壁中是与木质素、硅等以复合体的形式存在,使得实际消化率一般只有40%。将秸秆进行氨化处理,可以提高秸秆的消化率,从而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其基本原理如下:首先,氨的水溶液——氢氧化铵呈碱性,它对秸秆的碱化作用可以使纤维素、半纤维素与木质素分离,引起细胞壁膨胀,结构变得疏松,使秸秆易于消化,其次,氨与有机物形成醋酸铵,是一种非蛋白氮化合物,是反刍家畜瘤胃微生物的营养源;它能  相似文献   

5.
陈益 《四川畜牧兽医》2005,32(12):48-48
1氨化原理 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粗纤维,粗纤维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通过氨化处理后,秸秆的木质素、角质与纤维素分离,从而使消化液和细菌酶类能与纤维素起作用,从而改善适口性,提高消化率和采食量,增加非蛋白氮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氨化饲料是将氨化剂,如氨水、尿素等,按一定的比例加入秸秆饲料中,充分拌匀,在密封的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的氨化处理,以提高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秸秆饲料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粗纤维。粗纤维中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其中纤维素和半纤  相似文献   

7.
纤维素是玉米秸秆中的高值成分,其结构与结晶特性是衡量纤维素品质的重要指标,故该文分别采用2种常用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对秸秆进行处理,并用FTIR法、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考察其纤维结构与结晶程度。结果表明:碱化处理都能打破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间的氢键,降低木质素含量,增加半纤维素含量,但氢氧化钠碱化处理纤维素含量高于氢氧化钙处理组;去灰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木质素与半纤维含量,增加纤维素的聚合度。FTIR光谱显示,纤维素结构中具有-OH基团,C-O在纤维素纤维Ⅰ和纤维素Ⅱ上有拉伸。C-O键振动显示葡萄糖残基围绕糖苷键向纤维素Ⅱ旋转的变化,4%氢氧化钠的浓度处理后玉米秸秆纤维素结晶程度可以达62.7%。  相似文献   

8.
1.氨化原理: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粗纤维,粗纤维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通过氯化处理后,秸秆的木质素、角质与纤维素分离,从而使消化液和细菌酶类能与纤维素起作用,从而改善适口性,提高消化率和采食量,增加非蛋白氮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提高秸秆营养价值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王钟建 《饲料工业》1998,19(5):12-14
提高秸秆营养价值的方法大体有以下几类:化学处理法,如碱化、氨化、氧化剂处理、糖化及酸处理等;物理处理法,铡短、粉碎、浸泡、蒸煮、射线照射等。下面对各类处理中常用的方法及其效果分别加以论述。1化学处理法11碱化处理碱类物质能使饲料纤维物质内部的氢键结...  相似文献   

10.
三、用尿素氨化粗饲料1.复合氨化方法一般作物秸秆发饲用价值很低,仅含有3~5%粗蛋白质,35~40%是组纤维,其物质的消化率仅35~45%。用来喂牛羊,其进食量约为体重的1.5kg/100kgw,不能满足营养需要。但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后破坏秸秆细胞壁中木质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复合结构,可使这些物质部分或全部溶解。同时还会使秸秆中的纤维素膨胀,增加纤维素之间的空隙度与消化酶接触面积,使秸秆的有机物消化率提高到青贮饲料消化水平的66~70%。早期的方法是用NaOH处理,但成本高,Na~+又会污染环境,造成土壤碱化,近年该法已少用,逐步为氨化法所代替。氨化法如用液氨,就需要钢制容器密闭保存和运输,使用麻烦,成本也高。所以近来多用尿素,尿素在秸秆中的脲酶作用下分  相似文献   

11.
利用微生物法处理秸秆,可以大幅度提高其营养价值。它与用物理方法如切碎、蒸煮、热喷,或用化学方法如氮化、碱化等相比,具有很多优点。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处理,能略微提高半纤维素消化率,但纤维素和木质素变化不大,对秸秆的营养价值和消化率的提高,效果不明显。微生物法处理秸秆可根本改变秸秆作为饲料的缺陷,从而提高消化率和营养价值。利用微生物法处理秸秆,国内外已作了大量工作。现介绍一种新型实用的微生物处理秸秆技术——海星秸秆发酵活干菌。 一、技术来源及效益 海星秸秆发酵活干菌是一种从国外引进生产的一  相似文献   

12.
1.氨化原理: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粗纤维,粗纤维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通过氨化处理后,秸秆的木质素、角质与纤维素分离,从而使消化液和细菌酶类能与纤维素起作用,从而改善适口性,提高消化率和采食量,增加非蛋白氮的含量。2.原料:玉米秸秆、稻草、高粱秸秆、燕麦秸秆、小麦秸秆。秸秆的含水量以30%~40%为宜。3.氨化池的修建:常见的氨化池有水泥池、塑料袋、水缸等。水泥池的规格为长2米×宽1.5米×深1.5米,中间隔断。可采用地下式、半地下式和地上式3种,修建地下式氨化池要高出地面5厘米左右,以防止浸水。塑料袋选用0.1~0.2毫米的无…  相似文献   

13.
白腐真菌在农作物秸秆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秸秆是反刍动物粗饲料的重要来源,但秸秆本身特有的细胞壁结构使其不能被反刍动物充分降解利用。主要原因是秸秆细胞壁中的木质素与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坚固的酯键紧密地镶嵌在一起,限制了消化酶对细胞壁及细胞内容物的消化作用。与物理、化学等处理方法相比,利用微生物处理秸秆,具有投资少,操作简便,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在微生物处理中,尤以白腐真菌处理秸秆效果最佳,能真正降解细胞壁,切断木质素与纤维素、半纤维素之间的酯键,释放出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然后被反刍动物的瘤胃微生物降解利用,从而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4.
白腐真菌对稻草中木质素、纤维素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我国可用作饲料的农作物秸秆有多种,但具有共同营养的特点:蛋白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胡萝卜素含量低,而粗纤维含量高。有关秸秆处理的方法有多种,微生物处理秸秆是人们最早应用秸秆作为饲料的方法之一,它与物理、化学等方法处理相比,具有投资少,操作简单,不污染环境等优点。秸秆的粗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其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能够被草食动物的瘤胃微生物充分降解利用,但由于木质素和纤维素之间镶嵌在一起形成坚固的酯键,阻碍了瘤胃微生物及单胃动物对纤维素的降解,导致秸秆消化率低。因此提高秸秆的消化率的关键是…  相似文献   

15.
丛立新 《饲料研究》2014,(7):11-13,24
利用微生物处理秸秆,克服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的一些弊端,在微生物处理中,白腐真菌处理秸秆效果明显,可有效切断木质素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间的酯键,使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释放出来被反刍动物所利用,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和营养价值。重点综述秸秆的结构特点,以及白腐真菌降解秸秆的原理和效果,并对白腐真菌降解秸秆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目前国内外秸秆饲料化学处理现状的介绍,就我国当前广大农村千家万户饲养家畜的具体国情,对秸秆碱化法、氮化法和复合同步法3种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比较,特别就氨化法在实际推广应用中应注意的秸秆含水量、环境温度与处理时间的关系等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秸秆饲料处理的前景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正>1秸秆及氨化1.1秸秆饲料的特点秸秆是指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收割后剩下的蒿秆,其特点是粗纤维含量高,一般粗纤维含量在30%~50%左右,有的甚至高达60%以上,此外秸秆还含有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秸秆等粗纤维饲料只适宜饲喂牛、羊等反刍动物,其适口性差,有机质消化率低,特别是木质素不易被消化吸收。1.2秸秆氨化的作用1.2.1氨化后的秸秆质地变软,适口性增强。用氨化的秸秆饲喂牛、羊,牛、羊的采食量增加,采食速度提高。氨化秸秆的饲喂效果相当于中等质量的干草。1.2.2牛、羊食氨化秸秆有利于肠道畅通,可改善消化功能。秸秆氨化后,有机质消化率可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不同化学方法处理对秸秆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秸秆是农作物的主要副产品,我国的秸秆年产量高达5.7亿吨,是丰富的饲料资源。秸秆内含有可消化的干物质35%-50%,粗蛋白质含量为3%-8%,特别适于饲喂反刍动物。过去农民一直利用秸秆作牲畜的粗饲料,由于秸秆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物质,所以不易被消化吸收。如果经过适当处理改变秸秆的组织结构后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传统处理与应用农作物秸秆的方法,不但对土壤与环境等产生较大的压力,也造成资源的浪费。因为农作物秸秆中含有水分、灰分、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大量的氮、磷、钾等常量元素及其他微量元素。所以,科学合理的加工处理方法,可有效提高农作物秸秆的营养价值和有效利用率。因此,研究主要针对农作物秸秆的成分、利用及化学处理方法进行阐述,为农作物秸秆处理工艺的深入研究与综合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与兽医》2017,(6):196-199
汉中市水稻秸秆资源丰富,是反刍动物重要的粗饲料来源。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缺乏正确的处理方法,没有发挥出应有的营养价值。本文针对水稻秸秆的营养特点,详细阐述了不同处理方法对水稻秸秆品质的影响,在改善秸秆的适口性,提高粗蛋白含量,促进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等方面有显著的效果。为汉中市水稻秸秆在畜牧业生产中的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