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我于1982年3月7日育雏125只,育成产蛋母鸡67只,12月中旬产蛋率达84%,高产期过后,在1983年8月初低产母鸡开始换羽休产,产蛋率下降到50%左右。为使鸡群集中换羽休产,尽快结束第一个产蛋期,争取第二个产蛋期提前到来。我于1983年8月16日对自家养的产蛋母鸡采取了15天绝食期的人工强制换羽措施。做法如下: 从母鸡群中挑出平均体重以下的、体质弱的8只母鸡不搞强制换羽,1—3天停料、断水,第四天开始给饮水,仍然停料绝  相似文献   

2.
蛋鸡过去一般养到500日龄左右即全部淘汰,近年来开始重视延长蛋鸡的利用期限,方法有两种,一是蛋鸡仍养一个产蛋期,时间从一年左右,延长到14个月左右。这是由于现代蛋鸡的产蛋性能有所提高,再加上其它条件的改进,到产蛋末期仍能保持较高的产蛋水平。二是蛋鸡养到一个产蛋期后(产蛋一年或者10个月左右),即进行强制换羽,“使蛋鸡体产一个阶段,再进行第二个产蛋期,有的继续进行第二次强制换羽,进入第三个产蛋期。一般第二个产蛋期为7-9个月,第三个产蛋期仅为6个月。 一.强制换羽的目的 1.提高第二个产蛋期的产蛋量…  相似文献   

3.
种母鸡何时强制换羽产蛋效果好笔者从1981年开始,进行了多年的种母鸡强制换羽试验,均采用饥饿法强制换羽,一般都能取得较理想的产蛋效果,产蛋率较高,鸡苗体型大,质量好;种母鸡在第二个产蛋期表现出抵抗力强,死淘率低。在实践中发现,种母鸡强制换羽时周龄大小...  相似文献   

4.
<正> 在自然光照条件下,春孵的母鸡秋季开产,经一年产蛋后,通常于第二年的秋季开始换羽、停产。自然换羽的鸡群换羽持继时间长,从开始换羽到新羽长齐一般需4个月左右的时间,而且换羽有先有后,重新开产也有早有晚,与第一个产蛋期相比,第二个产蛋期的产蛋高峰来得晚,高峰也比较低。所以,商品蛋鸡一般养到500日龄就淘汰,  相似文献   

5.
我们于1985年10月31日对产蛋近10个月的 D 系种鸡进行了人工强制换羽。试验的目的:比较星杂579D 系种鸡强制换羽与自然换羽;强制换羽后的母鸡与当年新育成母鸡产量性能上的差异。试验材料:用1983年从北京第二原种鸡  相似文献   

6.
强制换羽提高蛋鸡产蛋量黄永爵,裴万赢,杜耀辉(洛阳市农牧局471000)强制换羽就是通过人工采取措施,强制母鸡迅速换羽,而长出新羽,再刺激其产蛋的过程。通过强制换羽,可使产蛋鸡延长产蛋期,提高单位母鸡产蛋数量,降低饲养成本。特别是饲料价格和雏鸡价格都...  相似文献   

7.
产蛋母鸡在第一产蛋期过后,均需经过一段时间的休产才能进入第二产蛋期,依产蛋母鸡在第一产蛋期内生产成绩及体况条件,不同个体的母鸡开始休产的时间及休产期的长短有很大差别,通常按母鸡正常的自然休产期在3~4个月左右,况且休产后再开产的时间不一致,这样对于大群鸡来说,产蛋将很不一致。强制换羽就是利用非正常的生活条件打乱鸡体内正常的生理节奏使鸡体迅速渡过休产期,从而达到大群鸡基本上同期开产的目的,本人在1989年5月利用滨白42蛋鸡进行了强制换羽试验。  相似文献   

8.
现代的大型养鸡场都实行全进全出,当第一个产蛋年度结束,即将开绐换羽时,就全部淘汰、更新鸡群。但是,当遇到更新鸡群成本太大,经济上又不合算时,则采取强制换羽、留养老鸡群的办法。通常,强制换羽可以节省鸡群更新费用,使老母鸡停产期缩短,开产整齐。但鸡群第二个产蛋年的产蛋量约比第一个产蛋年度减少20%左右。蛋鸡产蛋下降程度好些,肉种鸡第二产蛋年下降尤为突出。我们采取了以下强制换羽方法,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年饲养5000只蛋鸡的小型养鸡场,鸡群周转不像大中型鸡场每隔一定时间分批均衡周转更新,一般都是年周转一次。即:春季2~5月份购雏鸡,夏末秋初新母鸡上笼,老母鸡下笼淘汰,新母鸡到第二年变成老母鸡于夏末秋初又被小母鸡代替,产蛋期仅10个月左右。这种饲养模式将造成育雏育成鸡舍空闲  相似文献   

10.
<正>换羽是鸡的一种生理现象,产蛋母鸡经一个产蛋期周转后,因体质衰弱,其产蛋力显著下降,若让其自然换羽需4个月,不但停产时间长,浪费饲料多,而且在换羽过程中鸡群产蛋不整齐,在第2个产蛋期的产蛋高峰来得晚,高峰也比较低。人工强制换羽与自然换羽的区别在于促进整个产蛋鸡群同时换羽,有利于鸡群更好的休息和同时进入下一个产蛋周期。 一、试验材料 1.试验鸡:宁夏中宁县种鸡场饲养的1180只京白父母代蛋鸡,经挑选、淘汰了病弱、瘦小的鸡和一小部分低产鸡,选留了950只母鸡。另挑选了95只公鸡  相似文献   

11.
蛋鸡完成第一个产蛋期后进行强制换羽,使母鸡休产一段时间后再进入第二个产蛋期,这是目前延长蛋鸡利用期限和提高二年鸡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父母代蛋种鸡的再利用即为提高种蛋质量、延长蛋种鸡的利用率、降低育雏育成费用,在第一个产蛋期的后期使鸡群在短期内停产、换羽、恢复体质,然后恢复产蛋进入第二个产蛋期。换羽是鸡群再利用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可延长产蛋鸡的利用年限,减少育雏次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国内通过各种应激人工强制换羽方法,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换羽的方法有多种,饥饿法、化学法、激素法等,本文主要对饥饿法人工强制换羽前的准备和换羽过程及换羽后的  相似文献   

13.
人工强制换羽,就是人为的给以强刺激,使母鸡在非自然换羽季节脱换羽毛,或是在自然换羽季节,促使母鸡迅速换羽。当年的新母鸡不进行强制换羽,仅对产蛋近一年(450—500日龄),因体质衰弱或疾病,产蛋量与蛋壳质量显著下降、雏鸡育成率降低的鸡实行。  相似文献   

14.
赵聘  赵云焕 《水禽世界》2004,(10):19-21
强制换羽是以人为的应激(停料、限水、控制光照)使产蛋鸡的生殖系统发生特有而可逆的形态学和机能性变化,体重降低,促使鸡群在同一时期停产,迅速换羽后快速恢复产蛋(休产期2个月左右)的一种技术措施。强制换羽后的鸡群的产蛋率,一般比母鸡第一个产蛋期下降10%~15%,但比自然换羽的鸡群的产蛋率高8%~12%。因此,在后备鸡群供应不继或继续饲养仍然有利的情况下,可对产蛋一年左右的鸡群进行强制换羽以利用第二个产蛋期,延长母鸡的利用年限。目前,强制换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种鸡与商品蛋鸡的生产中。1强制换羽的目的和应用条件1.1强制换羽可以解…  相似文献   

15.
一、淘汰老弱母鸡,调整新老鸡群。根据蛋鸡的春夏产蛋记录,对低产母鸡、老弱母鸡应予以淘汰。一般蛋鸡只能利用1~2午,即经过一个产蛋周期后,到第二年换羽前淘汰。有些高产鸡(如星杂288)可养一年左右。如常年养老鸡,经济效益会降低。准备淘汰的母鸡,应在淘汰前挑选出来,另外单圈喂养,并在换羽之前突击加料饲养,日粮配方采用母鸡盛  相似文献   

16.
赵聘  赵云焕 《山东家禽》2004,(10):19-21
强制换羽是以人为的应激(停料、限水、控制光照)使产蛋鸡的生殖系统发生特有而可逆的形态学和机能性变化,体重降低,促使鸡群在同一时期停产,迅速换羽后快速恢复产蛋(休产期2个月左右)的一种技术措施。强制换羽后的鸡群的产蛋率,一般比母鸡第一个产蛋期下降10%~15%,但比自然换羽的鸡群的产蛋率高8%~12%。因此.在后备鸡群供应不继或继续饲养仍然有利的情况下,可对产蛋一年左右的鸡群进行强制换羽以利用第二个产蛋期。延长母鸡的利用年限。目前,强制换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种鸡与商品蛋鸡的生产中。  相似文献   

17.
强制换羽已在轻型蛋鸡中广泛应用,肉用种鸡也有试验。它可以延长鸡的经济寿命。但在产蛋高峰期中没有应用,因产蛋高峰期饲料转化率及经济效益都在最佳时,强制换羽没有必要。但国内肉鸡市场供求关系不稳定,有时父母代种鸡正值产蛋高峰期,而种蛋、雏鸡供过于求,这样淘汰产蛋高峰母鸡会失掉整个育成期的成本;继续饲养,种蛋变成商品蛋损失更大。因此有必要进行高峰期强制换羽试验。  相似文献   

18.
鸡的强制换羽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聘 《中国禽业导刊》2005,22(13):24-25
强制换羽是以人为的应激(停料、限水、控制光照)使产蛋鸡的生殖系统发生特有而可逆的形态学和机能性变化,体重降低,促使鸡群在同一时期停产,迅速换羽后快速恢复产蛋(休产期2个月左右)的~种技术措施。强制换羽后的鸡群的产蛋率,一般比母鸡第一个产蛋期下降10%-15%,但比自然换羽的鸡群的产蛋率高8%-12%。因此,在后备鸡群供应不继或继续饲养仍然有利的情况下,可对产蛋一年左右的鸡群进行强制换羽以利用第二个产蛋期,延长母鸡的利用年限。目前,强制换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种鸡与商品蛋鸡的生产中。  相似文献   

19.
换羽是鸡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正常情况下,一般母鸡从开始脱羽到新羽长齐约需4个月的时间。实行人工强制换羽,(即人为地改变鸡的生活条件),可缩短一半时间,只需8—9周,且换羽后产蛋整齐,蛋的质量好。一、强制换羽的方法强制换羽一般在母鸡产蛋12—14个月进行,也有在产蛋8—10个月后开始的。  相似文献   

20.
淘汰低产、病残、无经济价值的鸡,对养鸡的经济效益有很大影响。因为这些鸡很少产蛋或不产蛋,或者即使产蛋亦无利可图;但耗料却比正常产蛋鸡略低或相等;而低产鸡与产蛋鸡体型外貌差异较小,较难识别。所以,怎样根据这些鸡的特点,结合各种经济指标作随时淘汰,就成了盈利与亏本,或盈利多与少的关键性工作。 一.实施淘汰的最适时期 多数鸡场及养鸡户都有一些确定鸡群淘汰时间的方法。从我国目前情况看,多数把产蛋鸡养至500日龄(71周龄左右)淘汰;还有的当产蛋率下降至60%以下时决定淘汰或强制换羽。当然,各经营者都有自己的理由和影响“因素”,但未必正确。很多专家对产蛋鸡最适淘汰年龄问题作了研究与测定,为更科学地淘汰鸡群奠定了基础。 D.Bell等对影响笼养鸡群淘汰年龄的因素作子研究,他把全部有关特定的生产指标和市场(蛋价和鸡价)情况的资料都编制程序,输入计算机,其中产蛋曲线、鸡蛋等级、饲料消耗和饲料价格、鸡蛋价格、后备母鸡成本以及淘汰母鸡价格都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对鸡群的最适淘汰年龄都有影响。测算认为,若饲料价格和淘汰母鸡价格提高可缩短饲养期;后备母鸡价格高,饲料和淘汰母鸡价格低廉则应延长产蛋期;或将鸡群强制换羽进入第二个产蛋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