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03年林业工作回顾 2003年是我区林业建设取得厉史性突破的一年. 一是造林绿化实现新突破 全区共完成人工植苗造林30.69万公顷(不含兵团),是计划任务的118.94%,比上年增加6.92万公顷.封育平原天然林34.67万公顷,引洪灌溉平原天然林6.67万公顷亩,中幼林抚育2.67万公顷.完成育苗0.88万公顷,其中新育5 340公顷.全区义务植树1.22亿株,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740.76万人次,新增义务植树基地507个,造林面积达4.49万公顷,完成铁路、公路及河道、渠道绿化2657.83公里.  相似文献   

2.
《新疆林业》2004,(1):12-19
2003年是我区林业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的一年。一是造林绿化实现新突破。全区共完成人工植苗造林30.69万公顷(不含兵团),是计划任务的118.94%,比上年增加6.92万公顷。封育平原天然林34.67万公顷,引洪灌溉平原天然林6.67万公顷亩,中幼林抚育2.67万公顷。完成育苗0.88万  相似文献   

3.
国家于1998年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自治区林业局也在同年出台了有关天然林保护的文件和计划,进行统一部署和安排,各山区林场都按照计划和部署编制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方案。这一宏伟工程为加快林业实现由木材生产向生态建设转变提供了政策保证和一定的资金支持。山区天然林的木材采伐量迅速大幅下调,目的是让山区森林能够休养生息,不断复壮。然而,笔者要特别说明的是,仅有对天然林的保护是不够的,是被动的,还必须进行公益林建设,尤其是人工更新造林,可谓是首选的举措和方式,这样可给天然林注入生机和活力。奇台林场天然林与人工林的关系是相依的。现仅以奇台林场天然林的人工更新造林现状进行分析。奇台林场自建场至2000年,共计完成人工更新造林任务1817.3公顷,其中902.1公顷已郁闭成林,立木总蓄积量达到22330立方米,全年总生长量为1967立方米。这部分人工更新造林地均为20世纪60年代作业,在人工管护25年后即生长稳定,郁闭成林,成为天然林的重要组成。现在已可在其中进行透光伐而获取部分椽材,一定程度地减轻了天然林的压力。每年可进行33.3公顷的人工抚育。新疆山区林场的迹地更新在上世纪90年代已基本完成,除完成过去采伐迹地更新欠...  相似文献   

4.
我区“三北”防护林体系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2000年23年间,新增各类林地面积178.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建设初期的1.03%提高到目前的2.10%。“三北”四期工程建设从2001年到2010年10年间,按规划我区“三北”四期人工造林封育144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85万公顷,封山(沙)育林40万公顷,飞播造林19万公顷。规划人工造林相当于过去23年的总和,从工程实施3年来看,较好地完成了规划任务,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一是各级政府对以林业为平台的生态建设认识更加明确,主动性提高,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氛围已经成熟。全区上下形成共识,把林业生态建设作为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十分重视生态保护和建设,作出了一系列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大部署。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把生态建设作为根本和切入点,列为全区经济社会五大重点工作之首来抓。从1998年开始,我区相继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林木种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截止目前国家对我区共计投入国债资金45亿元。经过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全区人工造林保存面积已达858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初的7.7%提高到现在的17.5%。局部生态状…  相似文献   

6.
永定区天然林主要分布在12个乡(镇)、场,现有面积454万公顷。退耕还林主要分布在全区26个乡(镇)、4个国有林场,面积为1.07万公顷,其中张桑、张张、张慈“三路”沿线为3333公顷,是我区退耕还林的重点。  永定区属全省重点林区县之一,各级党委、政府历来重视林业。随着人们对林业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深刻认识,从而使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尤其是近十年来,我区林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先后启动了长防林工程、国债生态工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三路”造林绿化工程,通过这些工程的实施,我区的天然林保护…  相似文献   

7.
天西林区1998年开始进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试点,2000年正式实施。6年来,共调减木材产量58.9万立方米,减少消耗森林资源约85万立方米;营造公益林0.67万公顷(其中98—99年度作为公益林造林0.33万公顷,2000-2003年度作为“三北四期”造林0.33万公顷),人工促进天然更新0.34万公顷,森林抚育0、89万公顷,封山育林3.39万公顷(均为1998-1999年度完成)。  相似文献   

8.
2004年林业计划财务的重点工作 2004年林业建设发展宏观指导目标是:全国营造林面积773.33万hm~2,其中:人工造林546.67万hm~2,飞播造林任务80万hm~2,封山育林新封面积146.67万hm~2;全国木材产量4950万m~3;实现林业产值5260亿元;主要林产品进出口总额257亿美元,其中林业出口创汇额争取突破117亿美元。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任务115.67万hm~2;退耕还林工程造林400万hm~2,其中退耕地造林66.67万hm~2;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治理面积74.2万hm~2,营造林35.4万hm~2;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营造林132.13万hm~2;继续建设一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项目和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掌握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期间造林取得的成效,根据年度造林数据汇总、各级检查验收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实施天保工程林地面积增加6.04万公顷,其中,天保工程造林面积4.65万公顷,占增加面积的77%,蓄积量增加574.74万立方米,覆盖率从1999年的37.2%增加到2020年的45.2%,增加了8%,林下采集加工业和种养殖业也日趋兴盛,推动了林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继续全面停止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工程区天然林商品性采伐;根据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资源承受能力,进一步调减木材产量,使全国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真正得到休养生息。对工程区内的9418万公顷天然林和其他森林实行全面有效管护,加快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十一五”期间,公益林建设任务579.3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88.1万公顷,封山育林390.9万公顷,飞播造林100.3万公顷。退耕还林工程按照“巩固成果,确保质量,完善政策,稳步推进”的总体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工程建设,进一步突出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京津风沙源区、南…  相似文献   

11.
1塔城市林业基本情况截止目前,塔城市共有林业用地总面积9.74万公顷(146.1万亩),其中,天然林8.43万公顷(126.4万亩),平原人工造林1.24万公顷(18.56万亩)。人工林中,三北四期造林0.74万公顷(11.06万亩),含防护林0.56万公顷(8.4l万亩)、用材林147公顷(0.22万亩)、经济林1620公顷(2.43万亩);退耕地造林0.5万公顷(7.5万亩),含生态林4147公顷(6.22万亩),经济林587公顷(0.88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18.68%。  相似文献   

12.
完成主要指标。全省造林合格面积300万亩(补植补造8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50万亩,飞播造林50万亩,工程造林120万亩;育苗面积20万亩。 认真落实好在建项目。包括长防林、太行山绿化、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重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工程、治沙工程、平原绿化工程、淮河防护林工程、郑汴洛及三门峡旅游城市郊区林业生态工程、鸡公山和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二期工程、山区综合开发项目、林业产业化贴息贷款项目、名特优经济林项目、扶持贫困林场发展生产项目、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罗平县于1999年正式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各项工程建设严格执行国家林业局提出的“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工作方针,积极编制天保工程实施方案,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加强对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几年来,在全县各族人民及广大林业干部职工的辛勤工作下,罗平县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共完成天保工程森林管护113.1万亩,公益林建设13.2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75万亩;人工促进天然更新2.7万亩,封山育林5.2万亩,人工模拟飞播造林3.6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上升至30.4%,较4年前净增了4.8个百分点,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  相似文献   

14.
天保工程区实现天然林休养生息据国家林业局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7年来,累计完成荒山造林432.82万公顷,新封山育林884.96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资源得到切实管护,林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生机和活力。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主要通过全面禁止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和大力调减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木材产量,解决天然林资源的休养生息和恢复发展问题,实现林区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7年来,累计完成荒山造林432.82万公顷,新封山育林884.96万公顷;森林管护…  相似文献   

15.
伊犁州林业局为做好2005年林业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林业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提出2005年林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全州直计划完成人工造林2.9万公顷,其中“三北”四期工程造林8440公顷,退耕还林工程造林2.056万公顷(包括预完成经济林面积6037公顷),完成采伐迹地更新1.333公顷,伐根嫁接200公顷,森林病虫害防治率达到85%以上,全年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  相似文献   

16.
《新疆林业》2010,(4):F0002-F0002
<正>全县森林资源丰富,主要有山区天然林、平原人工林、荒漠灌木林、河谷次生林四大部分组成,总面积24万公顷(36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0%。全县林业生态建设明显加快,造林绿  相似文献   

17.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的 3年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 1998年下半年至 2000年上半年更新造林 195.4万亩,中幼林抚育 1562.4万亩,退耕还林 95309亩,森林经营实现了长大于消。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于 1998年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后,始终把生态体系建设放在首位。他们按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山脉走向划分出 659.5万公顷林地作为生态保护区,按国家林业局要求完成了退耕还林任务。成立了北部原始林区管护局,有效地保护了原始林资源;投资建立了内蒙古首家森林资源环境监测站,为生态体系建设提供…  相似文献   

18.
20 0 0年我区的平原造林再次取得显著成绩。据统计 ,全区已完成植苗造林 7.798万公顷 (不含兵团 ) ,为计划造林任务的 139.2 5%。更为可喜的是 ,今年我区平原造林绿化有五大特点尤为突出 :一是树立精品意识 ,抓好形象工程 ,平原造林绿化的重点发生变化 长期以来 ,我区造林重点主要以面上造林为主 ,但在如何体现林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林业精品及形象工程上考虑、布局较少。目前看来 ,这一方面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如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 ,为了改善首府的生态环境 ,绿化、美化城市 ,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近年来加大…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我区的造林质量管理工作从无到有,逐步加强。各地按照“质为先”的要求,牢固树立质量管理观念,以提高林业综合效益为中心,不断建立健全质量标准体系,积极实行造林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努力促进我区造林工作质的飞跃,确保“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快速、健康发展,为实现新疆林业跨越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目前,我区人工造林的面积核实率、合格率和保存率分别达到了95郾8%、79郾67%和70%以上。造林质量管理工作具体表现在:一是坚持以水定林,无水不造林,不浇水不造林。为了提高造林质量,一些地方还改变了传统的大水漫灌的…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把营造速生丰产林推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1991~2000年由原林业部利用世界银行对中国的第1、2期林业贷款,在河北、河南、辽宁等6省营造25.5万公顷的杨树丰产林。两期世界银行贷款期间,河北省杨树造林面积和原有的杨树面积就达10多万公顷。造林项目区主要集中于平原农区,所采用的造林形式是农林间作,造林树种主要是毛白杨。研究间作条件下的毛白杨生长状况,对评价造林项目的质量和促进杨树在平原农区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分别选择了幼林和中龄林作为测定对象,从1991~1997年,研究了间作毛白杨在整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