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上报道了这样一则家庭故事。妻子对丈夫十分在意,上班、下班,家里、家外,所有的事情必须向妻子汇报,所有的行踪必须由妻子掌握。丈夫因事出差了几天,回到居住的城市后,实在是不想见那个“太关心”他的妻子,就在旅馆住了一夜。妻子知道后,大发雷霆,就说丈夫有了婚外情,打闹不休,丈夫怎么解释也不行。最后,  相似文献   

2.
局长的睡眠     
老钟一当局长,就有人向他送了一个大红包,求他帮办事。那人要办的事是合情合理的,老钟很爽快地帮他办了,拒收他的红包。老钟并不富裕,拒绝那份厚礼后,妻子就嘲笑他:“看不出,你还是个焦裕禄呢。可儿子马上要读大学了,学费还没有着落,你说怎么办?”读4年大学要几万元,不是个小数目。靠那点死工资,刚够养家糊口,去哪里弄几万元?老钟睡不着觉了,夜里翻来覆去像烙大饼。妻子问:“天快亮了,还不睡?”老钟说:“我在想那个大红包。要是收下来,够儿子的一年学费了。当初怎么竟拒绝了呢?怪心疼的。”妻子说:“别想了,睡吧,以后还有机会。”果然,两个…  相似文献   

3.
笑林     
《湖南林业》2012,(5):46-46
唱歌的妻子 妻子:“每次我唱歌的时候,你为什么总要到阳台上去?”丈夫:“我是想让大家都知道,不是我在打你。”  相似文献   

4.
喝彩     
某林场场长刚一到家,妻子就问:“你怎么现在才回来?”场长:“报告刚作完。”妻子:“你少罗嗦几句行不行?”场长:“不!我越讲来得人越多。”妻子:“人家那是为了来看电影。”场长:“不对!我讲完后大家还热烈鼓掌呢。”妻子:“唉!人家那是欢送你快点走哩!”喝彩@张世和  相似文献   

5.
甲 :有一个字我考考你。乙 :说吧。甲 :你说西部大开发的“发”是什么意思 ?乙 :当然知道了 ,这“发”嘛 ,就是“开发”。甲 :等于没说。你说这“开发”怎么讲 ?乙 :“开发”嘛 ,我查过现代汉语辞典 ,不过我不告诉你。甲 :你是说不上来。今天让你长一点儿学问 ,“开发”嘛 ,就是“开始发财”。乙 :这是谁说的 ?甲 :当然是我说的。乙 :你这是对着橡皮管撒尿。甲 :怎么讲 ?乙 :曲解。甲 :你也说是曲解 ?乙 :还有谁说过 ?甲 :我姐夫。乙 :你姐夫干啥的 ?甲 :我姐夫嘛———(唱河州贤孝 ,下同 )我的姐夫他在西部 ,我姐的男人我叫姐夫 ,是男人他…  相似文献   

6.
邱金玉 ,江华县林业局大路铺林业站的一位普通的年轻女职工 ,在她爱人陈小平所在的单位县公安局水口林业派出所 ,干警们都尊称她叫“好警嫂”。为了万家团圆 ,她默默忍受着一家分居的痛苦1999年4月的一天 ,刚从百里之外调到县城附近的大路铺林业站工作的邱金玉 ,高兴地对在森林分局机关工作的丈夫陈小平说 :“以后我们可以在一起了 ,再也不会像原来一样过着‘牛郎织女’的生活了。”她多么希望丈夫能马上和她一起分享这份幸福!可丈夫许久默不作声 ,她有些疑问 :“怎么?你不高兴?”丈夫摇摇头说 :“我是怕你不高兴。我要调到水口林业…  相似文献   

7.
父亲哭喜鹊     
小时候 ,经常跟着祖父屁股转 ,祖父见我哭鼻子就骂 :“哪有那么多个哭法 ,一点也不像你爷老子。”“爷老子”一词是我们的方言 ,也就是父亲。稍大一点 ,我问祖父 :“我爷从未哭过吗?”读四书五经的祖父笑了 :“傻仔 ,人哪有不哭的。你爷小时候不像你 ,随便一点什么事就‘呜呜呜’。”祖父对我讲父亲小时候哭喜鹊的故事———四十年代 ,祖父继承和操劳着祖传下来的几十亩地 ,家境比较富裕 ,父亲便能进乡里一官办初小读书。我家屋后有一大片古树林 ,其中屋后边几棵樟木、枫树最老、也最高大。(父亲后来告诉我说 ,那片树林在五八年大炼钢铁时…  相似文献   

8.
当绛县“四荒”拍卖的第一锣从华山脚下的张上村敲响的时候,在横水镇横南村一个农家小院里,一位刚过而立之年名叫任家文(上图中右上)的年轻人,按捺不住心头的激动……第二天,他携同妻子吕晓玲来到了东山底乡柳堡村的南山,进行实地考察。横卧在中条山前沿的南山,远远望去像一位沉寂的老人,向世人诉说着那悲壮的沧桑。任家文站在最高处放眼眺望,只见这里是沟壑纵横、杂草丛生、山风呼啸、一片凄凉。身边的妻子扶着他的胳膊轻轻地说:“家文,咱们还是回去办好线材加工厂吧,这个不毛之地,什么都不长,你犯什么傻呀?”此时的家文深深地理解妻子的心…  相似文献   

9.
笑林     
<正>化妆小眉的闺蜜很少化妆,这天两人聊天,小眉问:"你咋不爱化妆?"闺蜜一脸严肃地说:"我不化妆,别人说我丑,我可以说我是没化妆。可万一我化了妆,还有人说我丑,我就什么借口都没有了。"蚯蚓一家蚯蚓一家这天很无聊,小蚯蚓就把自己切成两段打羽毛球去了。蚯蚓妈妈觉得这方法不错,就把自己切成四段打麻将去了,蚯蚓爸爸想了想,就把自己切成了肉末。蚯蚓妈妈哭着说:"你怎么这么傻?切这么碎会死的!"蚯蚓爸爸弱弱地说:"突然想踢足球。"  相似文献   

10.
姐夫     
姐说,姐夫傻。 姐说这话时,一脸愠怒之色。但见姐夫并不恼,只是朝着姐的脸憨笑,他一声也不反驳姐的指责,倒现出木呆呆的样子来。 姐从席子下取出一叠人民币,对姐夫说:“你去,把这五十元还给芸芸家,咱买猪娃借人家的  相似文献   

11.
窗口情     
唉呀,也不知哪个烂舌头根子的,胡诌我和“傻墩子”恋上了。还有鼻子有眼地说什么他每天下班晚回来,是为了等别人吃完饭,离开饭厅,趁着没人,好跟我说体己话。还说我给他打的饭菜格外多,你说该死不? 也真没法子,我是火头军的头儿,一开完饭,她们几个就忙着跑回宿舍,不是钩就是织的,好象急着张罗嫁妆一样。我只好一个人等  相似文献   

12.
唐著名诗人王昌龄在《闺怨》中写道: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候。一会儿嫌丈夫老婆孩子热炕头儿,太没出息,让他出去“觅封候”。一会儿感到寂寞了,又后悔不已。这大概和当今的那些既想让丈夫挣大钱又想让丈夫整天守着自己的女人差不多吧。唐德宗时杜羔的妻子赵氏更有意思,在丈夫一次次落第时,她写《夫下第》云:良人的的有奇才/何事年年被放回/如今妾面羞君面/君若来时近夜来。后两句大意是说:现在我都替你害羞,你回来时最好在天黑的时候。我不知道杜羔看到这首诗时是什么样子,反正当我看到这首诗时直觉满…  相似文献   

13.
一片痴情的斑头雁在飞禽家族中,孵蛋是“妻子”的事,但斑头雁中的“丈夫”从来没有袖手旁观过。当“妻子”静卧巢中孵蛋时,“丈夫”总是警惕地守护在一旁,寸步不离。一旦发现敌情,“丈夫”则勇敢迎敌,用鲜血和生命来保卫自己的“妻子”和未出世的孩子。斑头雁夫妻终身相亲相爱,形影不离。万一发生不辛,“妻子”死了,当“丈夫”的便甘当一只孤雁,终生不再娶,而且不接近异性。雁群休息时,它就孤零零地高居于岩石之上,眼望苍天,怀念已故的“妻子”。忠心耿耿的犀鸟犀鸟部落的风俗,虽是“妻子”负责孵蛋.但“丈夫”比“妻子”更辛若。孵蛋以前,“丈夫”先跟“妻子”一起把树洞打扫干净,用嘴衔来棕毛、羽毛和长纤维、树皮等物,把窝垫好,然后“妻子”就进洞孵蛋。“丈夫”  相似文献   

14.
一株鱼鳞松很早就想到海边落户。这天,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他的老山杏朋友。他说:“我本是森林贵族,却祖祖辈辈生活在原始森林,寂寞孤独,简直受不了。我要到海边扎根。”山杏道:“我们的家乡何其富庶,脚下有肥沃的黑土地,身边有烂漫的山花,高兴时随风起舞,安闲时聆听百鸟争鸣,何孤独寂寞之有?大海虽然广阔,但海边却不是我们的去处。你可不能随心所欲,冒然行事。”鱼鳞松很不高兴,问:“我比海边那些碱莲草如何?难道我没有他们高大?”山杏说:“那些矮趴趴的野草,怎么能跟你比,你像一峰骆驼,他们就像一群老鼠。”鱼鳞松又说:“难道我没有勇气?”山杏说:“十级大风都不能叫你弯腰。”  相似文献   

15.
她不同意写她。她说:“你别写我,我只不过是个小小的螺丝钉。”这话反倒增加了我写她的念头:我们伟大祖国这列飞驰前进的列车,不就是靠一颗颗螺丝钉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吗?正是这可贵的螺丝钉精神,才推动着我们的建设事业不断前进,保证了各项任务的完成。她的确很平常,和许多中年妇女一样。她的担子太重、太重了,但她却挑着这沉重的担子走过来了。她担的是教学、家庭两副重担。在家里,她想当个好女儿,六旬老母脑血栓后遗症半个身子不灵活需要她照料;家庭又要她当个好母亲,两个女儿在初中读书,要她给辅导;她还得做个好妻子,丈夫在几十里外的林场当领导,十天半月回不了一趟家。里里外外就靠她这“一把手”。凭着对事业的热爱,她肩负重担,在18年的教学生涯中,留下了一串深深的足迹。  相似文献   

16.
张女士刚从新西兰探亲回来,我们几个朋友一起喝茶时,她聊到了这样一件新鲜事。她说在新西兰有一次陪着老公开车兜风,看见行驶在他们前面的一辆轿车排气管子排出了黑乎乎的烟,老公立即对身边的妻子说:“我们报警吗?前面有戏了。”“你看见什么了?”张女士坐在老公身边,莫名其妙地东张西望。“你看见什么了?”老公故意装傻地问妻子。“我们前面没有发现任何敌情,你凭白不顾报哪家的警呢?”“看见了吧?跑在咱们前面的那辆车,尾气不合格。”“有什么不合格,我看你没在国外呆几天,学会多管闲事了。”妻子抱怨地看了老公一眼。“我…  相似文献   

17.
开心一刻     
德国诗人歌德在公园散步,经过一条狭窄的小路时,迎面遇到一位曾胡乱指责他作品的人。那个人傲慢地说:“我是从不给蠢货让路的!”歌德回答:“我却正好相反!”说完侧身退到路旁。 我是光着身子进去的呀 某经理刚过生日,却愁眉苦脸。朋友百般询问,他才说出原因:昨天我过生日,女秘书悄悄对我说:“晚上到我家来,我给您过生日。”我如约而至,秘书说:“你先在客厅等着,我到房间里准备一下,5分钟后您进来,一定会给你一个惊喜。”5分钟后我推开门,公司所有的同事都在,还为我准备  相似文献   

18.
十年前,在正阳县王勿桥乡马庄村赵庄,若是提起赵家庆,那是穷的叮当响。用本村的人的一句话来说:“我虽然很穷,只要家庆在,我只能数第二”。如今的赵家庆,住的是全村独有的二层楼,看的是彩电,家里还有一台四轮拖拉机,喂有两头猪。年纯收入在万元以上。是马庄村出了名的富裕户。问起赵家庆致富的原因,家庆指着村子西边的一片桃树和两亩苗圃,说出心里话:“开始种桃树,都说我傻.我傻人有个傻福,没想栽了几年果树,育了几年苗,碰到了点子上,发了个小财!” 说起家庆栽果树,还有一段插曲呢? 八六年的冬天,赵家庆骑车到汝南县一个亲戚家办事。看到不少人在麦田里挖坑,感到奇怪、希罕。出于好奇的心理,赵家庆想知道到底挖抗干什么。“你挖这些坑干啥?”家  相似文献   

19.
楔子汽车驶向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窗外新绿层层 ,空气如洗。一切新鲜澄净得令我这个久居城市的“乡巴佬”不敢相信自己的感觉。这就是长白山了 ,我仰慕已久的地方。记得离开北京之前 ,朋友们惊诧于我要去长白山 ,都要问 :“你干什么去?”我明白这句话的潜在涵义 :“保护区的具体工作是什么?你又能做什么?”同样问题之于我也是一片朦胧 ,只得开玩笑地说 :“去看林子”。我这么说着 ,心里却想着风景如画的林区与生活在那里人们……如今 ,终于到长白山了。“看林子”的具体含义也就该逐渐明晰了……一、站中生活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共19万公顷…  相似文献   

20.
【案情简介】农民段某与李甲是同村人。两年前与李甲已分家的儿子李乙欠段某428元钱的债务。2000年11月20日段某前往李甲家讨债,李乙不在家,段对李甲说:“你儿子李乙两年前欠我428元钱,希望李乙将钱还给我。”李甲答复段某,目前家里很困难,暂没得钱还。这时,段某向李甲提出:“你家责任山上是否有杉树,我去砍点树作为抵你儿子还款”。李甲因儿子欠债没有钱还,只好答应段某去砍树抵债。但李甲对段某提出要6元钱1株,且只能砍与428元钱相等数额的杉树,段同意。同年11月26日,段某没有到林业主管部门办理任何砍伐手续,就雇请两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