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生态平衡施肥模型与目标产量施肥模型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目标产量施肥模型特点、弊端和预测施肥量精度等进行了综合研究,并与生态平衡施肥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尽管目标产量施肥模型构建合理,参数获得容易,但参数多,参数易变,参数准确测定困难,参数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模型中没有考虑土壤有效养分平衡或变化,因此,它难以作为精确施肥模型使用;与其相比,生态平衡施肥模型将施肥系统中诸多变量统一在质量守恒定律之下,具有测土施肥模型和肥料效应函数模型的双重功能,参数变异小,参数易于获得和预测施肥量准确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生态平衡施肥的概念、原理及意义,按照生态平衡施肥原理建立生态平衡施肥决策系统,介绍系统设计、系统功能以及系统运行环境。系统能快速测定土壤养分状况,给出不同土壤以及生态因子的生态平衡施肥方案,为推广生态平衡施肥、生产和供应高效专用肥料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土壤养分分区管理模型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通过土壤网格取样、室内分析及 ASI施肥推荐等方法 ,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 ,建立了区域土壤养分分区管理模型。该模型以土壤空间变异为基础 ,地统计学为手段 ,土壤分块管理为目的 ,考虑了土壤的空间变异和我国农村分散经营的实际 ,可为土壤养分管理提供合理的施肥量 ,也可为区域养分管理提供宏观决策。通过对河北省辛集市马兰试验区的实施与验证 ,在 Arc Info平台上 ,用土壤养分分区管理模型进行施肥推荐 ,同时给出整个区域的土壤养分分布图、分区土壤养分分级图、土壤养分管理图和养分施用推荐表等。它既避免了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所造成的施肥推荐偏差 ,又能考虑土壤养分严重缺乏的地块 ,使土壤养分管理趋于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土壤养分分区管理模型研究   总被引:52,自引:5,他引:52  
通过土壤网格取样、室内分析及ASI施肥推荐等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建立了区域土壤养分分区管理模型。该模型以土壤空间变异为基础,地统计学为手段,土壤分块管理为目的,考虑了土壤的空间变异和我国农村分散经营的实际,可为土壤分管理提供合理的施肥量,也可为区域养分管理提供宏观决策。通过对河北省辛集市马兰试验区的实施与验证,在ArcInfo平台上,用土壤养分分区管理模型进行施肥推荐,同时给出整个区域的土壤养分分布图、分区土壤养分分级图、土壤养分管理图和养分施用推荐表等。它既避免了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所造成的施肥推荐偏差,又能考虑土壤养分严重缺乏的地块,使土壤养分管理趋于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5.
基于生态平衡施肥理论和多年实践,建立了通用施肥模型及其若干应用模式。(1)不进行秸秆还田情况下,当Wj≥Wi时的通用施肥模型表达式为肥料转化率+肥料离土率+肥料培肥率=1;当Wj相似文献   

6.
灰色神经网络组合模型(GNN)在涝灾预测中的应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洪涝是对人类及社会危害较大的一种自然灾害,洪涝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涝灾预测已成为防灾减灾的重要内容.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灰色模型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进行了改进,该方法是将灰色模型的预测值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以实际值作为输出而构成灰色神经网络组合模型(GNN).以辽阳地区50年的年降水量作为历史数据,建立GNN涝灾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的灰色预测方法相比提高了预测精度,这种新的信息处理和预测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新疆南疆棉花生态平衡施肥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保平  陈立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712-12712
阐述了生态平衡施肥的概念、原理,按照生态平衡施肥原理建立新疆南疆棉花生态平衡施肥决策支持系统,同时介绍了系统设计、系统功能,该系统能根据测定土壤养分状况给出不同土壤及生态因子的生态平衡施肥方案,从而实现棉花生产管理的定量决策。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越冬花椰菜氮磷钾平衡施肥效应和阶段施氮效应函数模型,用于计算推荐施肥量,为花椰菜不同生产目标的测土配方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越冬中熟花椰菜品种‘120天’为材料,通过“311-A”拟饱和最优回归设计和单形格子设计,分别开展氮磷钾平衡施肥效应和阶段施氮肥效应的田间试验研究,建立花椰菜氮磷钾平衡施肥的产量、外观成品率和与营养品质有关的硫苷含量效应函数模型,以及阶段施氮肥的产量效应函数模型。在不同地块土壤养分分析基础上,将施肥效应函数模型运用于花椰菜测土配方施肥。【结果】花椰菜产量、外观成品率与氮磷钾肥料施用量码值之间回归关系极显著并存在高度的相关关系。寻优得到最高产量的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 372.83、P2O5 89.65、K2O 201.41 kg•hm-2,其最高产量为19 089.25 kg•hm-2,进一步通过频率分析寻优,获得最高产量下基肥、前期追肥、后期追肥的较优施氮比例为0.4313﹕0.2427﹕0.3260。寻优得到最高出口成品率的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 434.20、P2O5 90.11、K2O 213.92 kg•hm-2,其最高成品率为84.95%。通过对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含量效应函数模型模拟及主效分析,花球中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含量主要受氮肥含量的影响,施氮量为394.62 kg•hm-2时,4-甲基亚磺酰丁基硫苷的含量达到极大值。结合施肥模型,在分析土样养分含量基础上,运用推荐施肥量计算函数,完成30份地块不同生产目标的氮、磷、钾施肥量推荐。结果表明,生产目标和土壤基础肥力不同,施肥模型推荐的最优施肥量均有差异。以追求最高产量下不同地块的施肥推荐为例,氮、磷、钾最大推荐施肥量比最小推荐量分别高7.92%、10.21%和68.39%。【结论】建立施肥效应函数模型,结合测土配方施肥的推荐施肥量计算函数,可以对花椰菜不同生产目标下的地块进行施肥推荐。  相似文献   

9.
区域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模型的设计及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着重阐述了借助计算机技术建立区域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模型的总体框架、基本思路和方法步骤等,试图建立以多级区域(县、村、某一地块…)为单位的一般性种植业结构调整及生产布局优化模型。最后,在此模型框架下.以安徽省凤阳县为实例,实现了2001年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相似文献   

10.
南疆棉花高产施肥决策支持系统是基于Web的综合决策支持平台,是以生态平衡施肥模型为理论基础,由信息服务基础平台和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组成。本研究介绍了此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总体设计、系统功能结构设计、知识模型建立及模型库管理系统的设计。该系统平台的应用,既可增强用户的综合信息化服务能力,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也可平衡地补充土壤养分,提高棉花单产,发挥中低产田增产潜力,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从而实现棉花生产施肥管理的定量决策。  相似文献   

11.
肥效评价的生态平衡施肥理论体系、指标体系及其实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生态平衡施肥理论和实践,在综合评价肥料利用率及其算法前提下,提出了肥效评价的生态平衡施肥理论体系和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理论体系包括:(1)以生态平衡施肥的多目标优化施肥为核心内容,即生态平衡施肥是以适宜的肥料成本、保证粮食产量和品质、持续培肥或保持土壤肥力平衡、减少施肥污染的多目标优化;(2)从操作上定义了多个评价指标,并可通过普通肥料田间试验求算;(3)指标体系包括评价肥效和指导施肥双重功能;(4)确立了肥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指标体系包括4方面9项指标:①用产量评价的指标有肥料转化率、最低肥料转化率、最高肥料转化率、平均肥料转化率;②考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指标有肥料离土率、生态施肥量上限;③考虑土壤培肥的指标有培肥施肥量下限;④考虑土壤和肥料共同作用的指标有土壤-肥料养分表观转化率和土壤-肥料养分表观离土率。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作物氮肥肥料利用率现状,从平衡施肥、采用缓释/控释肥料、氮肥深施及分次施用、控制施用量、根据土质不同选择施用时间、利用仪器诊断施肥、加入增效剂、精确施肥等方面总结了生物节氮的方法,并对今后生物节氮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氮利用率和氮转化率评价氮肥肥效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生态平衡施肥理论和通用施肥模型,以河南省小麦氮肥肥效试验数据为例,分别求算长期定位试验、普通田间试验、示踪试验三种情况下的肥料氮利用率和氮转化率,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长期定位试验氮利用率和氮转化率都比较稳定;普通田间试验在最佳施氮情况下,氮利用率和氮转化率均与长期定位试验结果接近,但不同普通田间试验之间氮利用率变幅较大;示踪试验的氮利用率或氮转化率不能作为评价肥效和指导施肥的科学依据;②氮利用率低估了氮肥肥效;不考虑外源氮时则高估了氮肥肥效;使用氮转化率和外源氮是科学评价氮肥肥效的方法;③具体施肥实践时,可以不考虑外源氮而直接使用氮相对转化率评价肥效和指导施肥;参照长期定位试验的最佳施氮量,即使在不测定土壤氮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氮转化率半定量地指导施肥。  相似文献   

14.
麦盖提县农田土壤养分现状和施肥培肥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麦盖提县农田土壤养分状况的普查,并与1982年农田土壤普查结果相比较,总结分析全县农田土壤养分规律、变化特点和原因,结合麦盖提县农业生态条件和平衡施肥的原理,提出目前麦盖提县农业生产中培肥地力和作物施肥应遵循"增施有机肥,增氮、稳磷、补钾,有针对性的补施微肥"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根据227个粮油作物氮磷钾肥效试验结果,分别建立土壤肥力为"高"、"中"、"低"3个等级的区域施肥模型.典型性判别表明,35个区域施肥模型中,典型肥效模型占65.7%.对典型肥效模型采用边际产量导数法推荐施肥,对非典型肥效模型则采用Monte Carlo法随机解在目标产量下求推荐施肥量,全省早晚稻平均最高施氮量为162 kg·hm-2,氮磷钾比为1∶0.36∶0.72;经济施氮量是122 kg·hm-2,比例为1∶0.32∶0.65.中稻平均推荐施氮量为206 kg·hm-2,三要素比为1∶0.38∶0.80.甘薯、马铃薯和花生的平均经济施氮量分别为134 kg·hm-2、217 kg·hm-2和107 kg·hm-2,氮磷钾比例分别为1∶0.47∶1.40、1∶0.37∶1.00和1∶0.50∶0.98.  相似文献   

16.
农田化肥施用污染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概述了化肥施用及化肥污染的现状,提出了平衡施肥、少耕或免耕等多项技术对策,以期对农田的生态保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平衡施肥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江西省平衡施肥发展过程的回顾以及当前实行平衡施肥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今后平衡施肥的对策:1.到本世纪末氮、磷、钾化肥需求量及其适宜比例;2.微量和中量营养元素在平衡施肥中值得重视;3.充分利用有机肥源;4.大力发展和应用配方施肥的物化技术作物专用BB肥;5.加快化肥立法,加强化肥市场管理  相似文献   

18.
集约经营毛竹林平衡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南方毛竹林采取平衡施肥等集约培育措施的结果表明:平衡施肥能显著提高毛竹的胸径和竹笋的营养品质,对其纯收入分析表明,N2P1K2是经济效益最高的施肥配比.平衡施肥不仅能减少肥料浪费和环境污染,还能显著增加毛竹林经营的经济效益及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