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悬铃木是世界各大中城市重要的行道绿化树种,被誉为"行道树之王"。该树种具有适应各种类型土壤及城市环境的能力,还具有抵抗各种空气污染改善环境的能力,但也具有因果毛和花粉产生的负面作用。从悬铃木的生物学特性、品种培育及抗逆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60)Co-γ射线诱发无毛悬铃木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悬铃木是城市绿化中优良的行道树树种之一,目前在上海、杭州、南京、武汉、郑州、济南、青岛、合肥、南昌、长沙等城市中种植较多。 悬铃木的经济用途,近年来亦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其板材纹理美观,可制作家俱等;核材亦是培养白木耳的很好的材料。但悬铃木幼叶背面密生星状绒毛,小坚果基部有长毛,特别是4—6月份园林工人整形修剪和剥芽时,毛到处飞扬,严  相似文献   

3.
<正>枫杨,别名元宝枫,胡桃科,枫杨属。其树冠宽广,枝叶茂密,根系发达,生长迅速,材质优良,是平原湖区和"四旁"绿化的优良造林树种,也是常见的行道树、庭荫树和固堤护岸林的优良树种。1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30 m,胸径1 m。小枝髓心片状分隔。裸芽,密被锈褐色毛,雄花芽具短柄,卵状椭圆形。羽状复叶,叶轴有窄翅,顶生小叶有时不发育,小叶923,矩圆形或窄椭圆形,叶缘具细锯  相似文献   

4.
少球悬铃木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球悬铃木是由普通悬铃木定向杂交培育而成。曲阜市李营苗圃基地经过多年的引种种植证明,与普通悬铃木相比,少球悬铃木的果球少,果毛、叶毛、芽  相似文献   

5.
干旱胁迫下悬铃木幼苗抗旱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控水法,测定持续干旱胁迫下1年生一球悬铃木(4个家系)、二球悬铃木和三球悬铃木叶片的相对含水量(RWC)、脯氨酸含量(Pro)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增加,悬铃木幼苗的保护酶活性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RWC呈下降趋势,Pro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各指标的变化幅度在不同树种间的表现不一。经隶属函数法分析得出悬铃木幼苗的抗旱性大小顺序为一球悬铃木二球悬铃木三球悬铃木,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可知各指标与其抗旱性关联顺序为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ProRWCMDA。  相似文献   

6.
以罗汉松、雪松、樟树、茶花、木樨和悬铃木6种树种的一年生扦插苗为研究对象,研究各树种扦插苗各器官干质量净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各器官碳浓度、各器官净碳含量、总碳含量等主要指标。结果表明:阔叶树种总叶面积高于针叶树种,各树种扦插苗生根类型不同;阔叶树种扦插苗的全株叶和全株茎生物量高于针叶树种,而全株根生物量依次为茶花悬铃木罗汉松樟树木樨雪松;扦插苗各器官碳浓度在420~540 mg/g之间,各树种的茎碳浓度较大。根据叶、茎、根和全株平均碳浓度可将树种扦插苗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罗汉松、雪松和樟树扦插苗;另一类为茶花、木樨和悬铃木扦插苗;扦插苗全株净碳含量大小依次为悬铃木茶花樟树罗汉松木樨雪松。各树种扦插苗全株净碳含量占全株碳含量百分比在38%~73%之间,扦插苗根系相对生物量较大树种的全株净碳含量也较高。  相似文献   

7.
<正>大青杨,其树干高大通直,树冠球形,叶形美观,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容易繁殖,是"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也是早期速生用材树种。1形态特征落叶乔木,树高35 m,胸径12 m。树干通直,树冠球形,树皮幼时灰绿色,光滑;壮龄呈浅灰色,老年呈暗灰色,浅纵裂。芽无香味。幼枝有毛,一年生枝红褐色。短枝上叶椭圆形、宽椭圆形,长62 m。树干通直,树冠球形,树皮幼时灰绿色,光滑;壮龄呈浅灰色,老年呈暗灰色,浅纵裂。芽无香味。幼枝有毛,一年生枝红褐色。短枝上叶椭圆形、宽椭圆形,长610 cm,先端突短尖,扭曲,边缘细圆  相似文献   

8.
合肥市行道树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合肥市环城高速范围内道路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得出:1)合肥市行道树有22种,隶属16科20属,以香樟、广玉兰、悬铃木、国槐、女贞为主。2)合肥市树高在11m以上的行道树共有10999株,只占行道树总数的8.7%,大部分树种的树高都在11m以下,特别是香樟和广玉兰树m高都在11m以下。3)合肥市胸径在31cm以上的行道树共有10951株,只占到合肥市行道树总数的8.7%,其中以悬铃木为主,计9484株,占胸径31cm以上行道树的86.6%。4)合肥市常绿行道树共计78717株.落叶行道树共计47318株。常绿与落叶行王酋树的比例为5:3.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悬铃木冬芽休眠的机理,研究了悬铃木冬芽休眠过程中芽鳞及叶原基的内源激素变化与休眠的关系.结果表明,芽鳞中ABA含量的增加是决定冬芽休眠深度的关键因素,深休眠期的ABA含量最大,ZR/ABA,IAA/ABA,GA3/ABA比值最小.但叶原基休眠的导入仅与ZR/ABA,IAA/ABA关系密切,GA3含量的变化可能与休眠的解除有关.  相似文献   

10.
悬铃木又名法国梧桐,是城市行道树的主要树种之一,悬铃木在生长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悬铃木方翅网蝽的为害,危险性较大,不易除治,对法桐生长将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危害及损失呈进一步扩大的态势。  相似文献   

11.
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别名二球悬铃木或英国梧桐,属于悬铃木科悬铃木属。它是三球悬铃木(又名法国梧桐)和一球悬铃木(又名美国梧桐)的杂交种,于1964年在英国伦敦育成,现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悬铃木为世界著名的行道树和庭荫树,享有“行道树之王”的赞誉,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重要的行道树及园林绿化树种。但每年4—6月间悬铃木老果脱落时,大量果毛从树上飘落,造成环境污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及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2.
以杨陵区内常见24种绿化树种为对象,通过野外综合调查、采样和室内试验,测定获得每个树种的绿量、绿叶期、美观度、涵养水分、滞尘、降温增湿和固碳释氧能力等指标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绿化树种的综合服务功能评价。结果表明:1)从树木单项服务功能来讲,绿量密度较大的树种有广玉兰、雪松、刺柏(222.2~253.6 g·m-3);单位冠体树叶滞尘能力较强的树种有悬铃木、广玉兰(32.0~39.0 g·m-3);单位冠体叶日固碳释氧能力较强的树种有栾树、悬铃木和广玉兰(1 000~1 700 g·m-3);根区土壤较非根区田间持水量提高较大的树种有苦楝、银杏、白皮松、圆柏和广玉兰(14.32%~18.44%);树木美观度评分较高的树种有紫荆、桂花、樱树、广玉兰 (10.2~10.9分);单位冠体绿量降噪能力较强的有广玉兰、刺柏、龙柏和雪松(10.2~13.2 dB·m-3);单位冠体树叶降温增湿能力较强的有广玉兰、悬铃木、紫荆(1.92~2.48 g·m-3)。2)综合考虑树种的景观服务功能与生态服务功能对树种进行综合评价与筛选,在落叶阔叶树中,悬铃木、七叶树、梧桐、银杏和栾树可以作为城市绿化的首选树种。在常绿树种中,广玉兰、圆柏和刺柏可以作为城市绿化的首选树种。  相似文献   

13.
对悬铃木冬芽进行温度特性研究发现:其具有浅冬休眠的特性;冬芽能否萌发取决于芽鳞的阻碍作用力与叶原基、生长点或花原基萌发力的平衡状态;9~10月为休眠导入期,10月下旬进入深休眠期,同时进入休眠解除期,解除其休眠的低温范围较大,15℃与20℃也有低温效果;二球悬铃木得以广泛栽培正是由于其冬芽休眠的生理生态特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悬铃木(俗称法桐)是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优良绿化、行道树种。分布地区广,易成活,生长快、耐修剪、寿命长,树冠冠幅大、干形美观,群众喜欢。悬铃木在河南省及其他省市绿化中所占的比重和效果,愈来愈大。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对木材需要的日愈增长,发展悬铃木这个树种,不仅要考虑它在城市绿化中发挥的效益,而且也要重视它在木材利用上的作用。社会上,一般认为悬铃木木材脆开裂变形大,当柴烧,火也不旺,木材用途不大。在河南省有人主张不发展这个树种。它的木材研究有没有用?材质怎么样?这个问题,通过试验研究,加以解决,为发展这个树种,提供依据和参考。为此,河南  相似文献   

15.
<正>法桐属悬铃木科悬铃木属,学名二球悬铃木,是杂交树种。一、形态特征高大落叶乔木,高度可达20~30米,树冠阔钟形;干皮灰褐色至灰白色,呈薄片状剥落,露出光滑树干,幼枝、幼叶密生褐色星状毛;树叶大,掌状5~7  相似文献   

16.
悬铃木方翅网蝽繁殖力极强,传播速度快,主要为害悬铃木属树种,以成虫和若虫刺吸寄主树木叶片汁液危害,导致树势衰弱,严重时造成叶片枯黄脱落。悬铃木方翅网蝽的控制,首先要加强检疫拦截,防止随大苗调运远距离传播,其次要加强防治,及时发现,及时除治。  相似文献   

17.
悬铃木叶片不定芽再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普通果球和少果球悬铃木为供试材料,建立了叶片不定芽再生体系。结果表明:种子苗于附加IBA0.01 mg/L、ZT 0.10 mg/L及6BA 0.10 mg/L的WPM基础培养基上扩繁,叶片小而多,叶色深绿;取扩繁苗倒1~5叶片外植体,于附加不同浓度6BA、IBA及KT的WPM培养基上,普通果球和少果球悬铃木最高不定芽再生频率分别达59.5%和100.0%,每个外植体长芽数分别近5个和2个。再生所需最佳激素组合因品种而异,普通果球和少果球悬铃木分别为IBA 0.2 mg/L、6BA 2.0 mg/L及KT 0.5 mg/L和IBA 0.5 mg/L、6BA 2.0 mg/L及KT 0.5 mg/L;不定芽及芽点在WPM 0.01 mg/L IBA 0.10 mg/L ZT 0.10 mg/L 6BA伸长培养基上迅速伸长,且株体健壮;在WPM 0.2 mg/L IBA 0.5%活性炭生根培养基上,根系和上部发育较好。  相似文献   

18.
1形态特征法桐又名悬铃木,属悬铃木科,悬铃木属。树高一般在20-30m,树冠阔钟形,干皮灰褐色至灰白色,成薄片状剥落。幼枝幼叶密生褐色星状毛。叶掌状5~7裂,深裂达中部,裂长大于宽,叶基部阔截形,叶缘有齿牙,掌状脉,  相似文献   

19.
9种常见绿化树木滞尘量差异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揭示新乡城市绿化树种的滞尘规律,选择3个功能区9种绿化树木对其叶片滞尘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悬铃木、构树、紫叶李、女贞、国槐、凤尾兰、栾树、大叶黄杨和白蜡单叶滞尘量分别为11.591、5.313、2.841、2.146、1.698、1.517、1.325、1.142、0.635mg,其中,悬铃木与构树、紫叶李具有显著性差异,与其他树种具有极显著性差异,白蜡与构树具有显著性差异。国槐、凤尾兰、紫叶李、大叶黄杨、构树、栾树、女贞、悬铃木和白蜡叶片单位面积滞尘量分别为0.385、0.321、0.310、0.241、0.166、0.128、0.097、0.088、0.054mg/cm2。国槐、凤尾兰、紫叶李叶片单位面积滞尘能力较强,悬铃木、女贞、白蜡相对较弱,大叶黄杨、构树、栾树居中。树种和功能区对树木叶片单位面积滞尘量有极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a Say属半翅目网蝽科网蝽属(Insecta:Hemiptera:Tingidae:Corythucha Stal),主要危害悬铃木属树种(Platanus spp.)。悬铃木方翅网蝽原产北美,1964年入侵意大利并在欧洲中南部地区扩散蔓延,1996年传入韩国,2001年传入日本,2007年3月份被我国国家林业局外来有害生物管理办公室公布为中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