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养牛实践中,总会遇上这样、那样的牛病,我们用以下几个单、偏方治疗,均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广大兽医工作者参考。一、烟垢泥水治牛闹洋花中毒 [处方] 陈年烟筒垢6-7克,深层黄泥1,000克,加水4,000克,混匀灌服,轻症一剂,重症二剂,每剂服药间隔3-4小时。  相似文献   

2.
要使瘦牛壮膘采用如下五方见效快。1.每头瘦牛每天喂白糖100克(将糖液溶解于水内),饮用8~10天为一个疗程。2.喂红枣、红糖汤。红枣、红糖各500克,当归100克,煎汤去渣灌服,每天一剂,连服1周。3.喂猪油炒韭菜。鲜韭菜1000克.猪油250克,加食盐15克,用猛火炒熟喂牛,连服7~10天可见效。4.喂中药复壮汤。首乌藤、风血藤(牛参生)各250克,当归100克,用猪骨汤煮后饮用或灌服。连服3~5剂。5.对瘦弱牛可灌服石腊油500~1500毫升,以浸润牛胃粘膜,增强润性,加强蠕动,帮助消化。过7天后再服一剂。瘦牛壮膘五方@韩发@郐文琼@韩…  相似文献   

3.
牛痢疾多由湿邪热毒郁结胃肠而引起。临症以里急后重、赤白下痢、粪便混有瘀膜为主。从1970年以来,我们用加减五皮止痢散治疗牛痢疾36例,治愈32例。现简介如下:(一)处方秦皮120克、椿白皮120克、石榴皮90克、丹皮炭45克、陈皮30克、白头翁90克、木香30克。加减:里急后重甚者,秦皮、白头翁倍量;热甚津亏者,加沙参、麦冬。(二)用法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分早晚灌服。(三)效果一般服药1~2剂后,腹痛、里急后重症状消失,脓样血便减少,食欲好转;3~4剂后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4.
小验方八则     
1.牛流感。羌活、防风、苍术、川芎各60克,当归70克,白术40克,麻黄、甘草各30克,生地黄50克,共研细末,温开水冲调内服,每日1剂,连用1~2日。 2.牛支气管肺炎。兰花参150克研成细末,用开水焖50分钟,候温加白糖100克,一次灌服,每日2次,连用2~4日。  相似文献   

5.
1.治牛拉稀:菠菜籽40~60克,炒黄研末,煎水灌服。 2.治牛结膜炎:菠菜籽80~100克、野菊花50~60克,煎水灌服,每日1剂,连服3天。 3.治牛肝肾虚弱:菠菜籽、葱丝、拘杞子、苍术、熟地各30~40克,共研细末,开水冲服。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该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兽医中草药具有资源丰富、加工便利、成本低廉、疗效显著等特点,特别是民间流传的单、偏方,一药治一病,更是无价之宝。笔者在牛病防治实践中,用下述中草药治疗适应症,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以飧读者。一、全蝎治牛破伤风【处方】干全蝎20~40克,水煎服或研末温酒冲服。日服一剂,连服3~5剂即  相似文献   

7.
牛病验方三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在防治牛病的实践中,用下述3种单味药治疗不同的适应症,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以飨读者。(一)全蝎治牛破伤风1.处方:干全蝎20~40克,水煎或研末温酒冲灌。日1剂,连用3~5剂即愈。2.病例:松南村蒋赧玉家一头2岁公牛,去势后患破伤风,尾僵直,两耳僵硬,提腰拱背,步态不稳,牙关紧闭。阴囊切口内有少量干酪样脓汁。施术者曾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仍未愈。笔者改用干全蝎40克,水煎灌服,每日1剂,连服4剂而愈。  相似文献   

8.
<正>1瘤胃积食1.1椿白皮60~90克、柴胡、常山、枳实各20~25克,萝卜籽60克,甘草15克,煎汁灌服,每天1剂,连服2~3剂。1.2山楂、麦芽、神曲各90克,炒牛  相似文献   

9.
牛全身是宝,除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外,象牛黄、牛皮、牛蹄、牛角、牛粪(烧灰为百草霜)等,还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现把牛产品的部分食疗方介绍给大家,供参考。 1.小儿感冒:先把葱白5根剖开与麦芽15克放入杯中加水适量,隔水炖熟后去葱及麦芽,加入熟牛奶100毫升,每日2~3次喂服,连服2日。 2.小儿高烧:牛黄0.5~1克研末,用生石膏、大青叶各30克煎汤,每日2次分服。5岁以下小儿日服0.3~0.5克,5岁以上日服0.5~1克。  相似文献   

10.
(一)方药与用法当归30克、云苓30克、白术30克、桔梗30克、栀子30克、连翘60克、黄芩30克、黄柏24克、白芷45克、白矾30~45克、雄黄24~30克、虫退30克、牛(?)子30~60克、公英30克、花粉30克、黄药子30克、白药子30克、甘草15克。产前一个月,水煎灌服2~3剂,每剂间隔2~3天。(二)病例商水县平店乡一黑色母  相似文献   

11.
1选牛是关键选2~5岁,体重在300千克以上的架子牛。同时,埋植增肉剂,即用特制的埋植枪将增肉剂(玉米赤霉醇)埋植在牛耳后皮下脂肪囊内,每头剂量30毫克。2驱虫与健胃每50千克体重用虫克星粉剂5克或虫克星胶囊2粒,口服或混在饲料中喂服,健胃一般在驱虫后3天进行。灌服健胃散,每日1次,每次250克,连服2日。对个别瘦弱者,可同时灌服酵母片50~100片。3科学配制饲料肉牛育肥一般采用舍饲育肥,11月上旬至翌年4月上旬宜在塑料大棚中舍饲,舍温达5℃以上。饲料配方如下:3.1育肥前期(1~20天)酒糟7.5千克,青贮或氨化饲料7.5千克,玉米面1千克,棉籽饼1千…  相似文献   

12.
野菊花味甘苦性凉,它不单能为人治病,而且对多种禽畜疾病有奇特的疗效。药理试验证明,野菊花抗病毒、抗菌作用很强,对金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及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①治牛风热感冒:用野菊花、金银花、蒲公英、鸭跖草、芦报各100克,煎水喂服。②治牛眼肿痛:取野菊花、鲜桑叶、车前草。石膏备适量,煎水喂服,连眼3~5剂。另用野菊花全草煎水薰牛眼,效果极佳。③治牛中暑发痧:用野菊花、淡竹叶、车前草、青木香、石菖蒲、生大黄各50~80克,煎水喂服。④治猪牛咽喉肿痛:采鲜野菊全革、鲜蒲公英、鲜白毛夏枯草、鲜半边莲各适量,、…  相似文献   

13.
近三年,笔者用针药两施的方法,治疗牛黑斑病甘薯中毒6例,其中1例因全身痉挛,口鼻分泌物较多,排粪失禁,配合了阿托品,其余5例均用本方治愈。治法①中宽针放舌尖血后,用井水反复冲洗至血淡为止;并用圆利针刺百会。②梨树皮250克,野烟(菊科植物烟管头草Carpesium cernuumL.,亦可用天名精)100克,生姜、冬花,枇杷叶、葛根各150克。捣细,米泔水冲服,连服2~3剂即愈。  相似文献   

14.
告读者     
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是一种中草药,一般在花盛开时采割,切段晒干备用,其药性微寒,味辛苦无毒,具有祛淤生津、活血调经、消肿解毒等功效,是产科疾病的常用药。 (一)母畜不孕 1.益母草25克,水煎取汁加红糖200克,让牛自饮或灌服,1日2剂,连用3天。 2.用母牛产后的包衣1个,晒干后加益母草熬水内服,连用2~4次。 3.益母草200克,鸡冠花30克,在母牛发情前5~7天,煎汤加红糖200克,1次灌服。 4.益母草250克,艾叶100克,水煎取汁加乌鸡白凤丸10克,牛每天灌服1剂,连用5天。 5.益母草、陈艾叶、当归煎汁喂服,用药量根据畜别而定,服用至发情交…  相似文献   

15.
当归、薏米、扁豆、知母、黄柏各90克,桃仁60克,川芎、山药、香附各80克,红花30克,煎水分两天服,连服2~3剂。此量为一头中等体重牛的  相似文献   

16.
<正> 牛流行性感冒简称“牛流感”,是一种急性、热性、病毒性传染病,多发于天气多变、忽冷忽热、阴雨连绵、栏圈潮湿的寒秋季节,具有传染性很强、发病急、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等特点,常呈周期性、地方性流行。下面介绍几种治疗牛流感的中草药方剂:1 鲜鸭石草1000克,洗净后一次喂给,每天喂3次,连喂数天。2 大白菜疙瘩5~10个、生姜100~150克,加水5~7.5千克,煮沸后停2~3分钟,再用文火煮5~7分钟,待温,取汤拌少量精料喂牛,兼有预防和治疗作用。3 板蓝根200克、贯众100克,共研为细末,用适量开水冲调,候温后一次灌服。4 桑叶500克、薄荷50克、甘草50克、鲜芦根500克,水煎汁适量,候温后一次灌服。5 忍冬藤100克、野菊花75克、射干  相似文献   

17.
牛病土验方     
①母牛不孕症:用母牛产后衣包一个,晒干后加益母草200克熬水灌服,连用2~4次。②牛中暑:鱼腥草1千克,韭菜500克,水煎取汁,待凉后加单便1碗,1次内服。③虚寒拉稀:党参、茯苓各60克,干姜、白术、附子、厚朴、甘草各30克,白芍20克,煎水取汁,内服,连用2~3剂。④牛腰风湿症:取黑豆15千克,醋0.5千克,  相似文献   

18.
牛痢疾多因湿邪热毒郁结胃肠而发生。临症以食欲不振,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腥臭难闻为主。从1969年以来,作者用四草散治疗牛痢疾46例,治愈44例。现介绍如下: 一、处方地锦草150克、凤尾草150克、仙鹤草120克、老鹤草90克、篇蓄60克、公丁香30克、每日一剂,水煮两次,分早晚两次灌服。二、病例封庄大队五生产队耕牛一头,病牛食欲反刍减少,头低背拱,排粪痛苦,呻吟,里急后重,粪便中混有牵丝不断的红白色淤膜,腥臭难闻。  相似文献   

19.
痈肿是由邪热壅聚,气血凝滞而形成,其主证为局部肿胀、焮热、疼痛。多年来,笔者用“真人活命饮”配合青、链霉素治疗牛的痈肿症(未破溃)23例,其中黄牛9例,水牛14例,均获满意效果。治疗方法①金银花90克、防风2 0克、白芷20克、当归30克、陈皮30克、甘草15克、贝母30克、天花粉30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炮山甲20克、皂角刺20克,酒250毫升为引,水适量,先煎煮沸15分钟,取汁灌服。12小时后复煎一次灌服,每日1剂,连用2~5剂。  相似文献   

20.
牛瘤胃积食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病。1986年以来,笔者用拟胆碱药、辅酶类维生素、中枢神经兴奋药注入关元俞穴,对近百例牛瘤胃积食进行治疗试验,除少数因病程长和病重而配合中草药内服才治愈外,其余均为单用此法治愈。 一、治疗方法 1、选穴:选关元俞,即第一腰椎横突游离端外前角下方,左右各一穴。 2、选药:新斯的明8~20毫克,维生素B_11000~1500毫克,B_2500~1000毫克,安钠咖2~4克,混合一次注入关元俞穴。 病程长或病重者可配合下方: 枳实、厚朴、槟榔、茯苓、党参、黄芪、青皮、陈皮、山楂各70克,大黄、芒硝各250克,大戟、二丑各40克,玄参、生地各60克,水煎灌服,日1剂,分3次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