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三种生物有机肥在烟叶生产上的应用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大区对比法,研究了土壤修复穴肥、新八福仙有机肥、土壤菌扩繁剂三种生物有机肥在烟叶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三种肥料在改善烟株营养状况、增强抗病性、提高烟叶产质效益等方面均有积极效果;新八福仙有机肥的总体表现最好,在山东烟区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2种八福仙有机肥对烟草生长的效果,指导烟叶科学合理生产,对八福仙烟草专用皂苷有机肥和八福仙烟草专用赛豆饼有机肥进行大田对照试验。结果表明:2种八福仙有机肥在烟草生长前期效果较对照组显著,但在后期出现一定的脱肥现象。在烟草大田前期以八福仙烟草专用皂苷有机肥能较好的保证成活率。在抗病性、农艺学性状以及经济性状上,以施用八福仙烟草专用赛豆饼有机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试验选用山西昌鑫根能力有机无机复混肥、八福仙海产品生物有机肥、凹凸棒高活性有机肥、五丰腐殖酸生物有机肥,各处理施肥量均为15 t/hm~2。结果显示,施用凹凸棒高活性有机肥产量最高,叶绿素含量最高,并且枣吊直径与果实纵径最大,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结果表明,凹凸棒高活性有机肥最有利于长枣生长和品质提高。  相似文献   

4.
八福仙生物有机肥对烟草生长和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八福仙生物有机肥对烟草生长和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八福仙生物有机肥,增强了烟株对病毒病的抗病性,提高了烟叶油分、色度及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获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5.
针对马铃薯施肥单一导致的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以及土壤理化性状恶化等问题,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试验肥料有生物有机肥、生物蛋白控释肥、生物菌肥和微肥(土壤调理剂) 4种,以只施用普通复合肥为施肥对照(CK),研究了不同肥料配施模式对马铃薯产量、品质以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只施用普通复合肥相比,4种肥料配施对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效果最好。该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EC最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较CK提高了11.35%、5.64%、27.26%和6.18%;马铃薯大果(单个块茎100 g)质量显著增加,产量(3 146.98 kg/hm~2)最高,Vc含量(152 mg/kg)最高、蛋白质含量(2.02%)较高,指标值分较CK别增加了63.04%、14.49%、28.81%和0.08个百分点。在马铃薯生产上,建议施生物有机肥1 800 kg/hm~2+根力多生物蛋白控释肥1 200 kg/hm~2+"72变"土壤调理剂1 200 kg/hm~2+菌中菌微生物菌肥15 L/hm~2做基肥。  相似文献   

6.
不同肥料对茶叶产质量及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茶叶产质量的提高及茶园土壤结构的改善提供参考,采用田间试验试方法研究鸡粪(有机肥)、无机肥、鸡粪(有机肥)+无机肥及不施肥对茶叶产量质及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肥料均能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土壤微生物量,且除施用无机肥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不显著外,施用其余肥料均能显著提高茶叶的产量及品质;鸡粪(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对茶叶产质量和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的提升效果最明显,单施鸡粪(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的提升效果最佳。因此,鸡粪(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能显著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单施鸡粪(有机肥)对增加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7.
典型北方菜田常用肥料中重金属含量分析及污染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北方菜田典型肥料中重金属的含量情况,以有机肥、水溶性肥料、微生物肥料、生物有机肥和复混肥料等5种北方菜田常用肥料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了268个代表性肥料样品,检测分析了肥料中As、Cd、Pb、Cr、Hg 5种重金属的含量情况,同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与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了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显示,所有肥料中均检测出5种重金属。其中,有机肥中Pb的平均含量最高,为28.16 mg·kg~(-1),其次为CrAsCdHg。对比我国肥料重金属限定标准发现,尽管样品中Cd含量普遍较低,但是依然有0.63%的有机肥样品超标。其余4种肥料中,Cd含量最高的为水溶性肥,As、Pb、Cr和Hg含量最高的为生物有机肥;同时,生物有机肥中As、Pb、Cd的超标率分别为40%、20%和10%,Cr、Hg未发现超标。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表明,所有肥料中重金属污染均属于清洁水平,但Pb和Cd的综合污染指数已分别达到了0.62和0.53,存在一定的污染风险,其安全性应该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8.
在西藏拉萨市林周县开展3种新型肥料增效剂配合商品有机肥施用田间试验,测试其在提高作物产量、提升肥效、增加农牧民收入、对土壤养分影响等方面的效果。结果表明:(1)在施用3种肥料增效剂后,土壤中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养分含量下降,所施入商品有机肥肥料利用率、肥料偏生产力提高,商品有机肥当季肥效发挥作用增强。(2)3个增效剂处理均表现出增产效果,对照最高增产达64.64%。(3)施用肥料增效剂于商品有机肥,增加了农牧民种植经济收入,对照增收最高达390.03元/667 m2,在有政策资金扶持的商品有机肥推广区域,配施新型肥料增效剂可作为农牧民群众节本增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不同肥料处理对土壤铵态氮时空变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等氮技术进行原状土柱法试验,设置单施尿素(N)、有机肥(OM)和尿素与有机肥配施(N OM)3个处理,研究了不同肥料处理对土壤铵态氮含量的时空变化以及小麦产量、地上部氮含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肥料处理下在同深度剖面上在各个时期土壤铵态氮含量分布较均匀.不同肥料处理下,1.2 m土体中铵态氮总含量均在抽穗期出现最大值.在拔节期出现最小值.其中,在越冬期和拔节期表现为尿素>配施>有机肥,在抽穗期和扬花期表现为有机肥>配施>尿素, 在灌浆盛期表现为配施>尿素>有机肥,在成熟期表现为有机肥>尿素>配施.小麦全生育期总含量表现为以尿素最高、配施次之、有机肥最低,分别为186.6、184.1和183.3 mg·kg-1,但其差别不显著.有机肥处理土壤剖面上NH4 -N含量整体变幅较大,其次为配施和尿素处理.在3种不同肥料处理下地上部每柱总氮含量顺序为配施>尿素>有机肥.配施处理的在叶片、叶鞘和茎秆中的氮含量均低于尿素和有机肥处理.在颖壳中的氮素含量配施的低于有机肥处理而高于尿素处理.在配施处理下的籽粒氮含量最高,分别是尿素和有机肥处理的1.12和1.26倍.尿素、有机肥和配施处理下的氮收获指数分别为73.09%、70.70%和75.84%.在配施的处理下,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均高于尿素和有机肥处理,并且产量比尿素和有机肥处理提高了6.2%和11.3%.综合考虑小麦产量、品质与生态环境效益,3种肥料处理以尿素与有机肥配施为最佳.  相似文献   

10.
利用新型肥料(含有分解合成酶及微生物菌体的高效有机肥)、常规堆肥得到的有机肥料、用生物活性水发酵所得的有机肥料等3种有机肥料进行菠菜种植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有机肥料可以显著增加菠菜的生物产量,提高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同时降低了菠菜中硝态氮的含量,其中用生物活性水发酵所得的有机肥且喷洒了0.5%的生物活性水处理的菠菜中硝态氮含量少,氨基酸含量多,生物产量最高。该试验可以证明不同种类的有机肥料对菠菜的生长及品质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梅州柚主产区不同土壤类型上选择沙田柚生产上常用4种有机肥(花生麸、微生物有机肥、大豆有机肥和鸡粪有机肥),以化肥单施为对照,探讨化肥与有机肥在氮磷钾施用总量相等下,对沙田柚果实品质、土壤理化性质、耐贮性等的影响。结果显示,红壤土试验小区施用花生麸、微生物有机肥以及鸡粪有机肥虽然没有提高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但是降低了可滴定酸的含量,使得固酸比升高,沙田柚果肉口感纯甜无酸,风味更佳。黄壤土小区施用花生麸、微生物有机肥以及大豆有机肥对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的含量具有显著提高作用。在两种土壤类型上进行的各配施处理对土壤性质以及柚果不同贮藏期果实品质未表现出明显影响,除改善土壤pH外,配施不同肥料对土壤性质以及贮藏期间果实品质的影响均未表现出某种一致或明显的规律。因此,在沙田柚生产中实行化肥和有机肥合理配施效果好,以等量氮配施花生麸和微生物有机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通过不同施肥处理对襄垣五阳煤矿的采煤沉陷区复垦土壤进行了研究,施肥方案为:空白(CK)、无机肥(C)、无机肥+菌肥(CB)、有机肥+无机肥(CM)、无机肥+有机肥+菌肥(CMB)。试验结果表明:(1)4种施肥处理均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呼吸作用的含量,且CMB、CM及CB处理最为显著。(2)有机肥和菌肥可以显著提高土壤酶活性,不同生育期脲酶、磷酸酶含量以CMB处理最为显著,蔗糖酶含量以CM处理最显著。(3)有机肥和菌肥对于提高土壤中的微生物碳氮效果显著。CMB,CM处理的微生物碳比CB处理增加了11%~34%,比无机肥(C)处理增加了35%~63%,CMB,CM处理的微生物氮比CB处理增加了31%~51%,比C处理增加了52%~100%。在土地复垦过程中,建议以有机肥和菌肥以及无机肥的配合使用为主,其可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生物活性,改善土壤微生物的环境,增加土壤养分的和土壤的熟化。  相似文献   

13.
以连作3年的长豇豆土壤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来源的有机肥料对长豇豆连作土壤有机质、速效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收获后施用鸡粪、猪粪为主的有机肥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效N、P、K含量显著高于施用海产品残渣有机肥的;施用化肥的土壤有效N、P、K含量显著高于施用有机肥的。不同有机肥处理均提高了土壤pH值,而硫酸钾型复合肥处理使土壤pH值降低。土壤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长豇豆的各生育期内,不同肥源有机肥处理均提高了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多酚氧化酶和蔗糖酶的活性,而化肥处理降低了土壤酶活性。在长豇豆采摘盛期,土壤酶活性最高,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其中,鸡粪处理效果最好,猪粪处理次之。  相似文献   

14.
比较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化学及生物学性质的影响,综合分析评价土壤肥力质量,探索更加合理的配肥模式,为核桃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共设置5种配肥模式:1)不施肥(CK);2)单施化肥(T1);3)化肥配施有机肥(T2);4)化肥配施生物有机肥(T3);5)化肥配施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T4)。在核桃成熟期,对不同配肥模式下的土壤进行分层取样,测定0~60 cm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对不同模式的土壤肥力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T4处理的土壤全N、全P含量整体水平高于其他处理,在20~30 cm土层,T4处理的土壤有机质、硝态N、有效P、速效K含量最高,分别是CK处理的1.60、1.31、1.49、1.27倍(P<0.05);在50~60 cm土层,T1处理的土壤硝态N含量最高,较T4处理高了29.67%(P<0.05);在10~20 cm土层,T1处理的土壤铵态N含量最高,是CK处理的1.43倍(P<0.05);在20~30 cm土层,T4处理的土壤pH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在30~40 cm土层,T4处理的土壤EC值最高,是CK处理的1.11倍(P<0.05)。2)在5~40 cm土层,T4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N、C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4)在0~5、5~10 cm土层,各处理土壤肥力质量得分为正,且高于下层;T4处理的土壤肥力质量综合得分整体水平高于其他处理。化肥配施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并可增加土壤微生物量,提高土壤的整体养分水平,防止N素损失及P、K的固定,具有提高土壤肥力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长效有机复混肥和生物干预剂对青菜生物学特性和品质以及土壤基本理化性状的影响,以期为筛选更好的土壤肥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盆栽模拟法,以青菜为材料,通过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青菜的鲜重、株高及维生素C、蛋白质、可溶性糖和亚硝酸盐含量等指标,同时测定不同处理下土壤中氮、磷、钾、有机质含量及pH值。【结果】长效有机复混肥和生物干预剂的使用可有效增加青菜的生物量和株高,其中以低量长效有机复混肥处理效果最好,与化肥组处理差异不显著;显著改善青菜的品质,使维生素C、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亚硝酸盐含量降低,其中以低量长效有机复混肥处理最为明显,生物干预剂处理次之,而化肥组处理虽然生物量最高,但是品质相对较差;同时还可增加土壤中氮、磷、钾及有机质含量,维持土壤pH值,而化肥处理使得土壤中氮和钾含量增加,磷和有机质含量及pH值降低。【结论】长效有机复混肥和生物干预剂的使用既可以提供作物生长必需的养分,改善品质,又可以使土壤得到改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长效有机复混肥和生物干预剂对青菜生物学特性和品质以及土壤基本理化性状的影响,以期为筛选更好的土壤肥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盆栽模拟法,以青菜为材料,通过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青菜的鲜重、株高及维生素C、蛋白质、可溶性糖和亚硝酸盐含量等指标,同时测定不同处理下土壤中氮、磷、钾、有机质含量及pH值。【结果】长效有机复混肥和生物干预剂的使用可有效增加青菜的生物量和株高,其中以低量长效有机复混肥处理效果最好,与化肥组处理差异不显著;显著改善青菜的品质,使维生素C、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亚硝酸盐含量降低,其中以低量长效有机复混肥处理最为明显,生物干预剂处理次之,而化肥组处理虽然生物量最高,但是品质相对较差;同时还可增加土壤中氮、磷、钾及有机质含量,维持土壤pH值,而化肥处理使得土壤中氮和钾含量增加,磷和有机质含量及pH值降低。【结论】长效有机复混肥和生物干预剂的使用既可以提供作物生长必需的养分,改善品质,又可以使土壤得到改良。  相似文献   

17.
活性腐殖酸复合肥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对比试验进行施用化肥和腐殖酸复合肥不同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用量范围内,水稻的株高、分蘖数、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都以腐殖酸复合肥处理最高;超过适宜用量时,均呈现降低趋势。等养分含量条件下,腐殖酸复合肥水稻籽粒中淀粉、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化肥。施用腐殖酸复合肥水稻籽粒中淀粉含量和产淀粉量均以FM4处理最高;施用化肥其含量均以HF4处理最高。施用腐殖酸复合肥水稻籽粒蛋白质含量以FM2处理最高,产蛋白质量以FM4处理最高;化肥处理中均以HF3处理最高。从提高水稻籽粒产量和品质角度来说,腐殖酸复合肥处理FM3,每盆施用20 g为最佳施肥方案。过量施用含腐殖酸的肥料会抑制水稻的生长,降低氮磷钾肥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质量,寻求最优的施肥模式,本研究基于室内盆栽试验,分析了不施肥、单施有机肥、基于农户习惯有机无机配施和单施化肥四种施肥模式对复配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基于农户习惯有机无机配施模式下土壤中的总碳和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三种施肥模式;(2)单施化肥模式下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最高,基于农户习惯有机无机配施模式下土壤中铵态氮含量最高;(3)基于农户习惯有机无机配施模式施肥时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单施有机肥和不施肥三种模式;(4)从环境保护和提高土壤质量的角度应优先选择有机无机配施施肥模式。研究成果以期为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质量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生物有机肥和拮抗菌对土壤有效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在盆栽试验条件下,通过对棉花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与酶活性的研究,探讨拮抗菌、拮抗菌与有机肥配施、有机肥、生物有机肥不同处理对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土壤碱解氮测定用碱解扩散法,土壤速效磷用钼锑抗比色法,土壤速效钾用火焰光度法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用高锰酸钾容量法,脲酶用苯酚-次氯酸钠比色法,磷酸酶用磷酸苯二钠比色法.[结果]拮抗菌与有机肥配施、有机肥、生物有机肥的处理(T<,5>、T<,6>、T<,7>、T<,8>)的土壤养分含量均比较高,能满足棉花对养分的需求;土壤脲酶活性以处理T<,5>、T<,6>、T<,7>、T<,8>的脲酶活性较高且趋于稳定、酸性磷酸酶活性以处理T<,8>的磷酸酶活性最高,过氧化氢酶活性受不同处理的影响较小,变化范围在4.29~5.23 mL/g;3种酶活性与速效钾含量的相关性最好,都达到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施用生物有机肥比拮抗菌单独施用、拮抗菌与有机肥配施、施有机肥能最大程度增加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含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脲酶、磷酸酶活性,是一种效果好的新型肥料.  相似文献   

20.
有机肥配施对中国农田土壤容重影响的整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有机肥配施是我国化肥减施的重要手段之一,探究化学氮肥减施并配施有机肥对不同土壤利用类型、土壤质地及有机肥类型下土壤容重的影响程度,对于深刻认识农田土壤物理状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整合2000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期间已公开发表的文献数据,建立了包含320组相对独立数据的数据库。利用Meta-analysis定量分析不同土壤利用类型、土壤质地、有机肥类型、有机肥施用量、施用频次和施用年限等分类条件下化学氮肥减施并配施有机肥对土壤容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化学氮肥施用相比,配施有机肥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平均降幅为4.53%。不同土壤利用类型下,有机肥配施显著降低了果园土壤容重,降幅为9.06%,显著高于水田(3.72%)和旱地(5.25%)土壤容重的降幅。不同土壤质地下,有机肥配施使砂土土壤容重下降6.96%,显著高于壤土和黏土容重的降幅。不同有机肥类型之间,生物肥料对土壤容重的影响最大,土壤容重降幅为5.70%,生物炭的影响次之,其土壤容重的降幅为5.21%,二者对土壤容重的影响显著大于动物粪肥和作物秸秆(土壤容重降幅分别为3.67%和2.30%)。此外,土壤容重的下降幅度随有机肥施用量和施用年限、施用频次的增加而呈现增大趋势。本研究为评估我国化学氮肥减施对土壤容重的影响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