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秀字号大麦新品种(品系)自1986年投入生产后,表现早熟、千粒重高,抗(耐)病、耐湿、适应性广、丰产好等特点,深受农民欢迎,也受到农、工、贸各部门青睐。推广面积迅速,如秀麦1号(原名秀79-2)前后经浙江、湖南、辽宁等省大麦品种审定(认定);福建省三明市、浙江省嘉兴市、湖南省衡阳市和长沙市等四个大麦品种审定,成为浙江、湖南、辽宁、福建等省大麦主评品种之一,1986年一1993年累计推广面积2亡.二万公顷以上。秀麦二号(原名秀87-8)1993年5月7日通过浙江省大麦品种审定,1993年浙江省嘉兴市种植面积2.34万公顷,成为嘉…  相似文献   

2.
1 选育经过大麦新品种浙皮 6号系浙江省农科院用92 0 34与浙皮 4号杂交经系谱选育而成。1 990年配置杂交组合 ,1 996年定系 ,编号浙96 - 1 1 3。 1 997~ 1 998年参加品比和多点试验 ,1 999~ 2 0 0 1年参加浙江省大麦区域试验 ,2 0 0 2年通过浙江省品审会鉴 (审 )定。已在海盐累计示范推广近 1万公顷。2 品比表现1 997~ 1 998年连续两年参加浙江省农科院品比试验 ,单产 (公顷产量 ,下同 )分别为350 4 0kg和 32 85 0kg ,分别比对照品种浙农大 3号增产 1 6 34%和 7 6 % ,增产显著。 1 998年嘉兴市区试比对照种秀麦 3号增产 2 59%。3 …  相似文献   

3.
秀麦3号具有强蘖、多穗、矮秆、抗倒、耐肥、耐湿等特性,综合抗性好。是一个高产稳产的大麦新品种,于1996年5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现已成为浙江省的大麦主栽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150万亩以上。本文简单介绍了秀麦3号高产稳产性的遗传背景;利用该品系“强蘖、矮杆、抗倒”性状的较强配合力育成的衍生品系及低世代材料主要性状表现;秀麦3号的选育对浙江省大麦生产的作用以及对大麦育种的启迪。  相似文献   

4.
秀麦3号具有强蘖、多穗、矮秆、抗倒、耐肥、耐湿等特性,综合抗性好。是一个高产稳产的大麦新品种,于1996年5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现忆成为浙江省的大麦主栽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150万亩以上。本文简单介绍了秀麦3号高产稳产性的遗传背景;利用该品系“强蘖、矮杆、抗倒”性状的较强配合力育成的衍生品系及低世代材料主要性状表现;秀麦3号的选育对浙江省大麦生产的作用以及对大麦育种的启迪。  相似文献   

5.
嘉兴市从80年代起建立正常的皮大麦品种区域试验。目的是寻找科研单位育成的优良新品种,在生产上应用,不断地提高皮大麦单产水平。种子公司在组织市区域试验17年间,先后引入皮大麦新品种167个,经过试验筛选出早熟三号、沪麦四号、沪麦10号、浙农大二号、浙农大三号、秀麦一号、秀麦二号、秀麦三号、浙皮三号、浙皮四号等优良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本文所阐明的是从我们嘉兴市建立皮大麦品种区域试验以来,经过多年试验筛选,成功推广历代主要当家品种的产量、经济性状的选择过程。从中看出今后皮大麦品种的追求目标和发展趋势。本文…  相似文献   

6.
“浙啤33”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杭州国家大麦改良中心与嘉兴市农科院合作选育成的优质啤酒大麦新品种。嘉善县2004年引进试种,当年试种0.21hm2,平均产量5626.5kg/hm2;2005年参加浙江省大麦区试,嘉善点产量达到6837.5kg/hm2,2005年全县种植面积57.7hm2,实产调查5.4hm2,平均产量4650kg/hm2;2006年全县种植面积扩大到100.8hm2,2007年计划大面积推广种植。1选育经过大麦新品系“浙啤33”原代号“03-3”,于1995年用中间材料“92070”(组合岗2/秀麦3号)“与”89-10(即秀麦3号)进行杂交,在F3代选株再与“岗2”杂交,经系谱选育,于2003年定型。2004年…  相似文献   

7.
驻大麦 3号系河南省驻马店市农科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抗倒、耐渍、耐旱、耐寒、抗病、广适的啤酒大麦新品种。 2 0 0 1年 8月 31日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 4年 2 8点次品种区域试验 ,平均产量582 3 9kg/hm2 ,居前茅 ,平均比对照豫大麦2号增产 9 0 5% ,比苏引麦 2号增产7 92 %。经品质分析 ,蛋白质含量 1 0 3%~1 1 6 % ,千粒重 4 0 2~ 4 0 7g ,水分 1 2 3% ,发芽率、发芽势达 99%~ 1 0 0 % ,粒大均匀 ,淡黄色有光泽 ,浸出物 79%~ 80 % ,其理化性状符合优质啤酒大麦标准。据不完全统计 ,省内外示范推广面积达 3 3…  相似文献   

8.
秀字号大麦新品种选育始于1979年,至今历时20年之久,前后育成大麦新品种秀麦1、2、3号以及新品系秀80-7等,1985~1998年14年来在省内外累计推广面积1400万亩以上,对促进大麦生产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鄂大麦 8号 (原名 5 2 334)是湖北省农科院粮作所选育而成的一个产量和品质双高的啤、饲兼用大麦新品种。 2 0 0 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命名。 1 998年我场引种 2hm2 ,并与“鄂啤二号、鄂大麦 6号、鄂皮 5号、931 80和单二”进行品比试验。试验及试种结果表明 ,鄂大麦 8号具有早熟、高产、抗寒的特点 ,特别是遭遇 1 999年早春低温 (- 8℃ )时 ,小穗冻死率仅为 3 5 % ,低于其他参试品种。 1 999年 ,我场种植近1 0 0hm2 ,2 0 0 0年夏收平均实收单产 6 0 1 5kg/hm2 ,创造了江汉平原大麦产区的高产奇迹。1 鄂大麦 8…  相似文献   

10.
1 闽诱 3号的选育和产量表现闽诱 3号大麦新品种系福建省稻麦研究所利用秋水仙素药剂处理浙皮 1号大麦品种 ,诱发变异 ,经过 4a 5代选择育成 ,为二棱皮大麦。1989~ 1990年在福建省稻麦所农场参加新品种预备试验 ,比莆大麦 4号增产 13 5% ,1991~1992年参加省区域试验 ,单产为 14 4 9kg (单产面积为 6 6 6 7m2 ,下同 )。平均比对照品种莆大麦 4号增产 9 4%。 1992~ 1993年参加省区域试验 ,单产为 185 5kg ,平均比莆大麦 4号增产 5 8%。1989年在莆田涵江埭里村试种 334m2 ,测单产 30 3 4kg ,比莆大麦 4号 2 2 3 0kg增…  相似文献   

11.
浙原 8 9- 5系浙江省农科院原子能所应用辐射育种选育而成的大麦新品种。 1993年引入我地试种。经多年品试及大面积试种 ,该品种表现为大穗、大粒、丰产、抗倒 ,大面积每公顷产量超 45 0 0kg。推广过程中 ,深受农户的欢迎 ,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1997年推广面积达到 5万余亩 ,已成为我县大麦主栽品种 ,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大麦生产的发展。1 试验示范表现经多年品比和示范试种 ,浙原 89- 5表现高产稳产 ,增产潜力大。根据各地 15个试点资料平均 ,浙原 89- 5单产 (公顷产量 ,下同 )达 46 2 7kg ,比对照品种 (分别为农大 3号、农大 6号和秀 87…  相似文献   

12.
扬啤 2号 (原名扬辐 972 7)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采用辐射诱发早熟突变并经连续定向选育而成的春性二棱啤酒大麦新品种。它集优质、高产、多抗于一体 ,一般产量(每公顷产量 ,下同 ) 6 750kg左右 ,在高产栽培条件下 ,产量可达 750 0以上 ,增产潜力大 ,综合抗性强、适应性广 ,品质优。 2 0 0 2年 8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0 0 2年秋播面积已达 1 333 5hm2 。1 产量表现扬啤 2号在 1 999~ 2 0 0 0年江苏省大麦区域试验中 ,平均产量 6 82 1 7kg ,比对照增产 1 32 % ;是唯一比对照增产的品种 ;2 0 0 0~ 2 0 0 1年平均产…  相似文献   

13.
垦啤麦 7号 (红 99- 40 7)属春性二棱啤酒大麦品种。由黑龙江省红兴隆科研所用Ant90 - 2做母本 ,红 92 - 2 5做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 2 0 0 4年 2月 2 0日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经 2 0 0 2~ 2 0 0 3两年区、生试 ,平均公顷产量分别为 4 40 5 .2 5kg和 3713.2kg ,分别比对照增产 11.5 3%和 12 .6 5 %。与此同时 ,经连云港全国麦芽检测中心两年化验 ,平均蛋白质含量11 35 % ,比垦啤麦 3号低 1.4 2 % ;麦芽无水浸出率 82 .6 5 % ,比垦啤麦 3号高 3.2 % ,属优质品种。垦啤麦 7号的育成无论是产量和品质都比垦啤麦 3号有新的突破。其是代替垦啤麦 3号的首选品种 ,推广该品种会给黑龙江啤酒大麦基地品质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4.
高产优质大麦新品种——莆大麦7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莆大麦 7号 (原编号 895 0 67)系福建省莆田市农科所用植3 作母本、85 - 1 0作父本杂交育成的大麦新品种 ,具有高产、高抗白粉病、高千粒重等优良性状 ,2 0 0 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 2 0 0 1年获得农业部科技司颁发的农作物优异种质叁级荣誉证书 ,并被录入《中国大麦遗传资源和优异种质》一书。1 产量表现莆大麦 7号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 ,一般亩产 30 0 kg左右 ,高的可达 35 0 kg以上。1 995~ 1 997年两年参加本所品比试验 ,平均 349.8kg/ 667m2 ,比对照种莆大麦 5号增产 1 2 .8% ,居参试品种第一位。 1 997~ 1 998年度参…  相似文献   

15.
“驻大麦 4号”饲料大麦新品种 ,是河南省驻马店市农科所最新选育的晚播早熟、增产潜力大、有突破性的大麦新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 ,茎秆粗壮 ,耐肥抗倒 ,抗病 ,适应性广 ,耐渍耐旱 ,穗大粒多、高产稳产 ,赖氨酸含量较高 ,是一个优质饲料大麦新品种 ,已于 2 0 0 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示范推广面积已达 12 3万hm2 ,为河南、湖北大麦产区的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16.
浙皮4号(原名89—179)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1983年春用沪麦8号为母本,浙皮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后经多年选育,于1989年育成,为二棱皮大麦品种,1996年5月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定名,列为优良大麦推广品种。据省种子公司统计,该品种1996年收获面积10万亩以上。1主要特征特性(1)属春性,成熟早,比浙农大3号迟熟1.3天.适于麦稻稻一年三熟制搭配种植。(2)丰产性好。1993年、1994年两年中省大麦区试,亩产分别为266.25、209.4kg,比对照渐农大3号分别增产12.27%、4.7%。1995年省大麦生产试验,亩产258.gkg,…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饲料大麦生产和市场需求,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于一体的饲料大麦品种连饲麦1号于2012—2014年推荐参加江苏省大麦区域试验,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497.56 kg/667 m~2,比对照扬农啤5号增产6.17%。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459.6 kg/667 m~2,比对照扬农啤5号增产13.15%,2年品比试验连饲麦1号鲜质量及干质量均好于对照,鲜、干质量2年平均分别较对照扬饲麦3号增产7.26%、7.92%。接种鉴定结果显示,连饲麦1号具有高抗黄花叶病的特征。该品种于2015年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其品质好、产量高、抗黄花叶病,适宜在江苏省推广种植,种植时应结合配套栽培技术,确保实现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8.
大麦新品种申麦3号是上海市农科院植保所和金山县种子公司合作,在1986年用y80-81(现名申麦1号)和85-10(现名沪麦10号)杂交的F1代再用y80-81回交的后代经多年选择而成,原编号为B89-3-1,1996年5月通过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定名。经过多年多地试种表现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等特点之外,在熟期上出现了超亲优势,成为本市首次育成的高产、持早熟大麦新品种,同时对双亲中存在的黑穗病“玻璃麦”,和难脱粒等缺点有了改良。该新品种1995~1996年度全市已种植1.3万亩。今年秋播达5万亩以上。1产量表现根据多年市县区试比较,以…  相似文献   

19.
渐皮3号(原名86-166)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1979年春用79-1050为母本,浙皮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后经多年选择,于1986年育成,为二棱皮大麦品种。1994年5月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被列为优良大麦推广品种。该品种表现早熟、高产、干粒重高而稳、易脱芒脱粒。品质优良。主要特点:(1)届春性,成熟早,产量高。在我省种植平均生育期162天,与沪麦4号相仿,适于麦稻稻一年三熟制定口搭配种植,大田生产一般亩产223—273公斤,最高可达40O公斤以上。(2)穗型中等,千粒重高而稳。穗长5.2—5.5厘米,每穗可结实20-23粒,…  相似文献   

20.
闽麦06是稻麦所新台成的丰产、稳产大麦新品种,于1995年通过带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在福建省闽东南大麦主)“区示范推广,表现良好,为了解不间播种量对闽麦06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于1994~1996两个年度在莆田埭里进计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试验设计1994~1995年皮在山摇麦种6.5kg、8.5kg、10.5kg和12.5kg4个处理。1995~1996年度设亩描麦种5kg、7.5kg、10kg和15kg4个处理,(实际出苗情况见表1表2)。小区面积0.02亩,二次重复,随机排列。2.供试品种大麦新品种阅麦063.试验点设在莆田涵江区培里村前作为水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