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草履虫7种培养方法的筛选,从中优选出培养草履虫的最佳方法-腐败馒头与稻草叶培养法.用腐败馒头(或腐败面包)+稻草液培养草履虫,培养时间短,数量增加快,个体大.该方法取材方便,操作简单,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辣椒褐斑病(Cecospora capsici Heald.et Wolf.) 病原菌离体培养的产毒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培养液pH值等条件下的辣椒褐斑病菌离体培养所产生的毒素素性有显著差异.从毒素毒性考虑,辣椒褐斑病菌离体液体培养的最佳条件是:Fries培养液、培养温度25 ℃、培养液pH值7、培养时间25 d.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疑似孢子丝菌病患者的脓汁和新鲜组织标本培养的阳性率和培养时间.方法对89例临床疑似孢子丝菌病的患者分别进行脓汁培养、组织培养及病理组织学检测,并对孢子丝菌病患者的病原体进行鉴定.结果脓汁培养、组织培养及组织病理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5.39%,79.78%,93.54%.阳性判读脓汁培养时间平均4.6 d,组织培养平均6 d,组织病理一般需要3~5 d.结论脓汁培养阳性率高于组织培养,而且脓汁培养周期比组织培养时间短,脓汁培养优于组织培养,对于孢子丝菌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向丽红  刘福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4133-14136
新型农民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是农业现代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新型农民的培养关键在培养模式.在论述新型农民的内涵及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农民培养情况的总结分析,提出了构建新型农民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以秸秆、淀粉、豆粕、酒糟等农副产品为基质,制备酵母培养物微生态饲料,研究酵母培养物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采用响应面Box-Benhken中心组合设计法,考察反应体系中接种量、含水量、温度和时间4个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对酵母培养物中粗蛋白含量的影响.获得优化后的酵母培养物最佳制备条件为:接种量0.11%,含水量48.0%,培养温度28.6℃,培养时间50.3 h.经过发酵酵母培养物的粗蛋白含量可达32.91%.  相似文献   

6.
丛枝菌根(AM)真菌扩繁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最新研究成果论述了丛枝菌根(AM)真菌纯培养研究方法的概况.采用活体宿主植物盆钵培养法培养AM真菌的优点是操作方便、简单可靠,缺点是培养周期长、繁殖体的产量少,但目前它仍是AM真菌纯培养的主要方法.玻璃珠分室培养法的优点是能够将培养基质与AM真菌分开,获得纯净的AM真菌菌体;但是其技术含量较高,仅供科学研究和小规模接种剂的生产使用.目前较为理想的纯培养的方法是AM真菌单孢无菌的分室Ri-T-DNA转型胡萝卜根双重离体培养法,将这种方法加以改进,可获得目前最为高效安全的AM真菌孢子菌剂的生产方法.开发丛枝菌根真菌"生物肥料"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实现AM真菌的纯培养.  相似文献   

7.
杜琳  任国艳  李欣  樊金玲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1):4905-4907
为降低怀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f.hueichingensis)试管苗的生产成本,比较了封口膜与蘑菇袋、蔗糖培养与无糖培养、添加谷氨酸(Glu)培养与无Glu培养对怀地黄试管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对试管苗的生长发育有极显著影响,蔗糖培养明显优于无糖培养;而封口材料与Glu仅对个别指标有显著影响,对怀地黄试管苗的整体生长发育情况无显著影响.所以,可以用蘑菇袋代替封口膜作为封口材料,但不能通过添加Glu用无糖培养代替有糖培养.  相似文献   

8.
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培养大批新型职业农民.该文结合农村当前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培养技术型农民的现实意义,并提出了培养的主要路径:政府农业管理部门对"技术型农民"培养进行统筹管理,高等农业院校负责其培养计划的实施,农业企业为培养工作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农业科研机构为培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确保培养有效果,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阐述了农林院校创新型人才内涵、基本特征和培养的紧迫性,探讨了农林院校创新型人才素质要求及培养路径.对农林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试验研究一种简易的小鼠皮肤细胞组织块原代培养方法.从幼龄小鼠获得皮肤组织块,用D-Hanks缓冲液和DMEM培养液洗涤组织块,将其剪至1mm3左右大小,胶头滴管吸取组织块悬液1~2 ml,注入培养瓶,然后匀速而缓慢地翻转培养瓶,于CO2培养箱中培养24 h后,再翻转培养瓶继续培养.结果表明,该方法接种的组织块有15%能迁移牛长出细胞单层.并对细胞长期培养的行为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1.
水稻花药培养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取不同培养方式 (一阶段培养法、二阶段培养法、三阶段培养法 )对水稻花药进行培养 ,研究表明 ,采用三阶段培养法省时、省力 ,而且培养效率高 ,愈伤组织形成率是一阶段培养法、二阶段培养法的 16 2 .3倍和 14 .9倍 ,植物体分化率是这两种培养方法的 10 8倍和 7.5倍。据此认为 ,三阶段培养法是水稻花药培养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2.
植物组织培养是研究植物生长和分化规律的重要手段,植物组织培养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培养外植体再生器官或植株的技术,可以在不受植株体其它部分干扰下研究被培养部分生长和分化的规律,并可以利用各种培养条件影响它们的发育进程.而植物花粉培养在单倍体育种上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此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植物花粉培养研究进展,系统的介绍了花粉培养的意义、影响花粉培养效率的诸多因素及当前花粉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相似文献   

13.
加强协同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要求.当前,地方农业院校在科技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与部属高校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该文分析了地方农业院校博士生培养现状及不足,提出了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开展联合培养和合作研究等协同创新模式,并从改革招生录取方式、修订培养方案等方面对博士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捕食线虫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冻干制剂厚壁孢子的批量培养方法及其对线虫幼虫的毒杀剂量。【方法】通过玉米粒或大麦粒培养基的单步培养法,以及先在含有0.05%琼脂粉的沙氏葡萄糖肉汤培养基中培养7d后继而转接到玉米粒或大麦粒培养基的双步培养法,以培养3~5周后洗脱的每克固体培养基中的厚壁孢子数为依据,对D.flagrans的最优培养方法进行筛选;然后使用最优培养法培养D.flagrans厚壁孢子并将其冻干后用于体外杀线虫幼虫试验,研究D.flagrans冻干制剂的杀线虫幼虫剂量。【结果】培养基质不同时,D.flagrans的菌落颜色有一定差异,玉米粒培养基中的菌落颜色呈微黄色,而大麦粒培养基中的菌落呈白色;D.flagrans的适宜培养时间为3周。采用单步培养法时,玉米粒培养基培养的厚壁孢子数量为2.4×10~5个/g,大麦粒培养基培养的厚壁孢子数量为3.2×10~5个/g;而采用双步培养法时,玉米粒培养基培养的厚壁孢子数量为3.0×10~5个/g,大麦粒培养基培养的厚壁孢子数量为3.5×10~5个/g。D.flagrans冻干制剂杀线虫幼虫剂量的阈值为每克粪便4×10~5个D.flagrans厚壁孢子,相应对线虫幼虫的杀虫率为95.2%。【结论】采用双步培养法培养厚壁孢子并将其制备成冻干制剂,在D.flagrans生物防治寄生性线虫病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促进研究生教育多样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创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研究生教育多样化发展的保障.认为跨学科培养模式和"校企、校所"培养模式是符合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成长的规律,是促进优质教育和科研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的需要.提出研究生教育多样化发展,必须大力倡导跨学科人才培养和"校企、校所"联合培养,同时指出两种培养模式实施中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大球盖菇液体培养生育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大球盖菇液体菌种的应用推广提供科学的技术参考,用摇床培养方法研究了大球盖菇液体培养的最佳生育条件,结果表明:碳源以蔗糖为最好,氮源以硫铵为最佳,碳氮比值以24为最宜.培养基pH值在4.5~7.5,最适pH值在5.5~6.5.液体培养基pH值对茵丝生长影响较大且最适pH值与固体培养基不同,培养时应特别注意.大球盖菇茵丝生长对培养液pH值影响不大,培养时不必考虑培养液的pH值变化.250mL.锥形瓶中装量在40~80mL.茵丝生长较为适宜.转速120r/min为佳.制种或以收获茵丝为目的的培养以培养12d为宜.  相似文献   

17.
张瑞玲 《新农村》2003,(9):26-26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自信不是天生的,它要靠后天培养.每个孩子内心都存在着自信的倾向,把这种倾向作为一种资源开发出来就是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培养的途径是实践,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  相似文献   

18.
白灵菇是一种美味、珍稀的天然保健食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内对其液体培养的研究不多.为了进一步探讨白灵菇液体培养的条件,用摇瓶发酵的方法对白灵菇液体培养营养物质条件和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最适碳源、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蛋白胨,最适葡萄糖浓度和C/N比分别为4.O%、20:1.最适培养条件是接种量10%,250 ml三角瓶装液量为100 ml,培养基初始pH为7.0,培养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生物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教学质量,根据该专业的特点和培养目标以及目前教育现状,改进当前的教学方式,探讨新的培养模式.该文分析了生物学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完善培养计划,制定课程学习体系,对生物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实施了一种新的以研究方向为主导的培养模式,可提高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生物学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学习精神是时代的需求,更是每个人成长的需求.本文阐述了数学学习精神的内容及其重要性,并且提出了培养数学学习精神有以下几种政策,培养坚持精神的对策,培养钻研精神的对策,培养求美精神的对策以及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