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地植物竞争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16  
对草地植物竞争的主要生态学理论及目前常见的植物竞争模型和竞争系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在草地植物竞争研究中的重点问题进行了探讨,特别是在草地植物间的竞争关系,光照、水分、养分和温度等环境因素与植物竞争的关系以及植物组织构件的竞争等方面开展了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2.
AM真菌与植物种内竞争的互作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丛植菌根(AM)真菌和种内竞争均是影响植物种群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深入研究AM真菌和种内竞争的交互作用,对揭示植物生长规律、生殖动态以及维持种群的稳定性具有深远的意义。基于此,围绕植物种群的种内竞争关系,分别从植物同龄种群和异龄种群2个角度出发,论述了AM真菌在植物幼苗之间、植物成株之间、幼苗与成株之间的竞争过程中发挥的生态学功能,提出AM真菌是调节植物种内竞争的重要机制。反之,地上宿主植物的种内竞争也对地下AM真菌的侵染率和AM真菌的群落结构产生显著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彼此依存的。  相似文献   

3.
植物间彼此存在交流行为,可以通过身份识别与亲缘植物进行相互合作与竞争.本试验旨在探究'热研2号'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Reyan No. 2')对不同亲缘植物根系分泌物的识别差异.将'热研2号'柱花草分别在7种含有不同亲缘关系柱花草根系分泌物的营养液中培养,研究自我、种内近缘亲属、种间...  相似文献   

4.
平晓燕  王铁梅 《草业学报》2018,27(8):175-184
植物化感作用会在不同的研究尺度影响生态学过程,也被认为是生物入侵的重要作用机制,近年来成为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针对化感物质的分离、鉴定、释放途径及作用机理和化感作用的应用潜力等方面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对化感作用在不同时空尺度生态学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和贡献及在草地生态系统中的研究进展还缺乏深入系统地概述,限制了对化感作用生态学意义的准确理解。笔者综述了近年来化感作用在不同尺度生态学过程特别是草地生态系统中的研究进展,从化感作用与种间竞争的区分与联系、化感作用对群落物种组成、群落演替及生物入侵等生态学过程的影响入手阐述了植物化感作用的生态学意义,总结了草地生态系统中化感作用的研究现状。基于当前植物化感作用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争议,提出未来的研究应重点关注化感作用的室内观测结果与野外群落或生态系统水平观测结果的对比分析、区域乃至全球尺度的化感作用研究及化感作用在草本植物防御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在不同压力和干扰条件下鸭茅和黑麦草的竞争研究   总被引:26,自引:8,他引:18  
樊江文 《草业学报》1997,6(3):23-31
运用de Wit(1996)的植物竞争试验方法对鸭茅和黑麦草在不同管理条件下的竞争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条件对两种牧草的竞争关系具有明显影响,在施肥条件下,混播草地中黑麦草的种间竞争力显著较高,鸭茅的生长和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受黑麦草的竞争抑制;而在不施肥时,黑麦草对鸭茅的种间竞争力明显减弱,鸭茅对黑麦草的竞争影响程度有增加的趋势。同时,随刈割频率的增加,两种牧草的种间竞争强度相对降低,因此建议  相似文献   

6.
植物化感作用会在不同的研究尺度影响生态学过程,也被认为是生物入侵的重要作用机制,近年来成为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针对化感物质的分离、鉴定、释放途径及作用机理和化感作用的应用潜力等方面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对化感作用在不同时空尺度生态学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和贡献及在草地生态系统中的研究进展还缺乏深入系统地概述,限制了对化感作用生态学意义的准确理解。笔者综述了近年来化感作用在不同尺度生态学过程特别是草地生态系统中的研究进展,从化感作用与种间竞争的区分与联系、化感作用对群落物种组成、群落演替及生物入侵等生态学过程的影响入手阐述了植物化感作用的生态学意义,总结了草地生态系统中化感作用的研究现状。基于当前植物化感作用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争议,提出未来的研究应重点关注化感作用的室内观测结果与野外群落或生态系统水平观测结果的对比分析、区域乃至全球尺度的化感作用研究及化感作用在草本植物防御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李杨  杨燕芬 《草地学报》2023,31(1):180-186
为明确种间竞争和种内竞争效应对红色型豌豆蚜生长和繁殖产生的影响,本研究以红色豌豆蚜克隆、绿色型豌豆蚜克隆及豌豆修尾蚜克隆作为试验材料,选用琼脂法,首先制备4种竞争试验区(1头区,2头区,种内竞争区和种间竞争区),观察各试验区蚜虫的种群动态,另准备3个(红色型、绿色型及豌豆修尾蚜)高密度种群处理,分别往里放入1头4龄红色克隆若虫,统计其3日总产蚜数。结果发现,种内竞争区和种间竞争区,二者的竞争效应都非常明显,竞争区混合种群的增殖率高于2头区,种间竞争区红色克隆胜利组单头红色克隆第10天新生蚜数高于其他处理。此外,高密度的绿色克隆和豌豆修尾蚜种群均能抑制红色克隆的繁殖。因此,红色型豌豆蚜能通过评估竞争种和同伴的相对密度来控制繁殖,无论是种间竞争还是种内竞争均能影响其繁殖,且种间竞争可能加速它的繁殖速率。  相似文献   

8.
巴雷  王德利 《草地学报》2006,14(1):95-96
基于对松嫩草原优势物种羊草(Leymus chi-nensis)及其主要伴生种的空间分布格局、植物种间关系对割草的响应,以及羊草、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对营养和胁迫的适应性与种间关系的研究,探讨了植物竞争和共存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9.
种内种间竞争是研究人工草地极其重要的理论基础,草地生态与生产稳定性是建立人工草地的根本目标。单播人工草地种内竞争尽管是相互的,但主要由密度依赖机制控制着种群动态。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分布等特征决定着混播人工草地种间竞争的过程和结局。虽然存在竞争排斥,但生态位相似、竞争能力相当的2~3个草种混播是比较适宜的。要获得人工草地...  相似文献   

10.
大田条件下采用生态替代试验对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单播及混播的当年草地进行地上生物量动态及种间竞争的研究。结果表明:单混播苜蓿地上生物量与其绝对生长速率显著大于沙打旺,并且随播种密度升高而增大,3种密度下苜蓿单混播生产力均在2005年6月最高,其中两牧草地上生物量的累积与返青天数均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密度处理下两牧草表现为阶段性的资源共享和资源竞争关系,随密度增大,资源共享程度降低,而资源竞争反之。但中高密度下整个生育期内苜蓿的相对竞争力均高于沙打旺,低密度在返青后开始出现种间竞争关系,随生育期变化竞争增强。混播当年苜蓿竞争力始终大于沙打旺,其中密度效应为两者种间关系调节的重要影响因素。混播中苜蓿生物量与苜蓿对沙打旺的竞争优势为性状互利关系。因此,植物生产力对物种种间关系的积极响应可能为旱生环境中植物生活史对策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白三叶种间竞争与草地数量化管理指数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采用封闭式环境因子梯度试验设计,运用相对竞争系数来评价白三叶与其它6种植物种之间的竞争能力,通过对白三叶人工草地各管理因子的数量化,分析了牧草种间竞争与管理指数的关系。研究表明,数量化管理指数是对草地管理因子标准化研究的有效方法;白三叶与其它种的竞争特征表现出白三叶的竞争能力明显弱于鸭茅,但强于黑麦草、绣线菊、芒、白茅和地榆;白三叶与其它种的竞争系数随管理指数的提高而减弱,其中白三叶与白茅的竞争指数随管理指数变化呈“凸型”减弱趋势,而白三叶与黑麦草、绣线菊、芒、白茅、地榆、鸭茅的种间竞争指数随管理指数变化呈“凹型”减弱趋势。  相似文献   

12.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AMF)?摩西球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和3种不同种植模式对铁尾矿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和黑麦草?(Lolium perenne)生长参数、矿质营养吸收及种间竞争的影响,以期筛选一种既能增强植物定植的能力又能提高尾矿先锋植物重建...  相似文献   

13.
醉马草生态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为寻求更加有效的防除醉马草的方法,从1993 ̄1995年,通过改变土壤氮、磷水平及引进竞争种,对醉马草的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醉马草的生长对土壤氮肥水平的变化比较敏感;在醉马草退化草地中补播红豆草后,随着红豆草株体的增大,醉马草的生长力及存活率均显著降低。因此,利用生态学的方法防除醉马草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光是植物生长、繁衍所需求的最基本资源之一,同时光资源往往也是限制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本文紧扣植物邻体光竞争影响个体功能性状、种群大小及群落种类结构、物种多样性等关键问题,重点介绍了非对称性光竞争下植物个体高生长策略、种群邻域效应、冠层光传播模型、影响域模型以及群落优势物种变化等最新研究,概述了植物种群内大、小个体间光资源分配模式及非对称性竞争机理,并以草地群落研究为例,阐明植物种内、种间非对称性光竞争不仅造成不同物种的功能性状改变,更是高生产力时群落物种丧失的最主要的驱动因素。因而,结合全球气候变化背景,深入研究植物功能性状与邻体非对称性光竞争关系,不仅能够为植被生长对增温等响应研究提供新的视角,而且能够为未来构建群落结构稳定性研究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植物繁殖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繁殖生态学是种群生态学中发展迅速的一个分支,已成为生态学中的研究热点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期,繁殖生态学由学科雏形走向成熟,近年来,植物繁殖生态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繁育系统、传粉生态、繁殖构件、繁殖分配和繁殖投资。在查阅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植物繁殖生态学的研究历史和内容及进展进行了较为综述。  相似文献   

16.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和根瘤菌是两类重要的土壤微生物,可与宿主植物形成互利共生关系。本研究通过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鸭茅(Dactylis glomerata)和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构建的混播组合接种AMF和根瘤菌,探讨两种微生物对3种植物竞争关系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混播处理中鸭茅和多年生黑麦草的株高及生物量显著高于各自的单播处理,白三叶的株高及生物量显著低于其单播处理;接种AMF提高了混播中白三叶的株高、生物量、根系结瘤数,但AMF抑制了群落中优势种鸭茅的生长,缓解了鸭茅对白三叶的竞争排除作用。综上所述,双接种AMF和根瘤菌进一步提高了混播中白三叶的地下生物量及结瘤数,促进白三叶生长固氮并调节了3种植物的种间竞争关系,从而有利于豆禾混播群落功能性和稳定性的维持。  相似文献   

17.
黑麦草种间竞争与草地数量化管理指数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我国中亚热带中高山地区人工草地主要建植类型黑麦草Lolium perenne群落的主要植物种进行不同管理压力和干扰条件下的种间竞争研究.采用封闭型环境因子梯度试验设计,运用de Wit的RCC模型评价牧草之间的竞争力,同时应用草地管理指数对各管理因子进行数量标准化,并分析牧草种间竞争与管理指数的关系.研究表明:数量化管理指数是对草地管理因子标准化研究的有效方法,其中刈割次数、施肥和灌溉为草地管理的主导因子;黑麦草与其他种的竞争特征表现出黑麦草的竞争能力明显弱于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但强于绣线菊Spiraea japonica var. nepalensis,芒Miscanthus sinensis ,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和地榆Sanguisorba o f ficinlis ,而黑麦草与鸭茅Dactylis gomerata之间的竞争相对平衡;黑麦草与其他种的竞争强度随管理指数的提高而增强,其中黑麦草-白三叶的竞争指数随管理指数的变化明显呈"∩型"趋势,而黑麦草与绣线菊、芒、白茅、地榆、鸭茅的种间竞争指数随管理指数变化呈明显的正相关"线型"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黑土滩混播人工草地种间竞争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黑土滩"退化草地上,通过对多种牧草的混播组合试验,研究了"黑土滩"混播人工草地种间竞争的动态关系。通过4年的试验观测表明:合理的混播组合及适当的草地管理,能有效地提高人工植被的牧草产量。并且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各组合的相对产量总和(RYT)逐渐增大,种植当年种间竞争大于种内竞争(RYT〈1),环境资源仍有一定的利用空间;第2~4年种间竞争小于种内竞争(RYT〉1),各牧草的生态位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分离。"垂穗披碱草+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青海冷地早熟禾"和"垂穗披碱草+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青海冷地早熟禾+碱茅"混播组合能获得相对稳定的群落。  相似文献   

19.
草本群落中种多样性维持机制——花期不同步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亚高山草甸群落为例,围绕植物种间竞争共存,研究了种间在开花峰值期上的分离问题,试图探索草本植物群落中种多样性维持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24种在群落中出现频度大于50%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开花峰值期呈均匀性分布。研究结果证明了在种类成分较为丰富的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中多个种共存和维持较高的多样性,是由于植物种间在竞争上的压力大于系统发育上的压力而在生长发育时间上发生了错位。  相似文献   

20.
以呼伦贝尔羊草草原3种常见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梯度的氮(0和10g/(m2/a))和磷(0,2,4,6,8,10g/(m2·a))添加处理,研究了植物功能性状对不同氮磷添加的响应。结果表明:(1)羊草生长可能受到氮限制,氮添加会削弱披针叶黄华的养分竞争优势;(2)不同物种的功能性状对氮添加呈现多样化的响应方式,但都趋向于提高植物对光资源的竞争;(3)磷添加提高了从属种的竞争优势,从而可能潜在改变群落结构和功能;(4)氮磷添加的交互作用对各物种功能性状的影响均不显著,且氮、磷添加对植物叶片磷、氮含量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氮添加后植物功能性状的变化既有一致性也存在种间差异,体现了物种适应环境变化过程中的竞争排斥以及生态位分化;磷添加则可能通过提高从属种的竞争优势而潜在地改变群落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