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种草坪草的适应性评价及病害和草害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1997~1998年,对引自丹麦的草地早熟禾、黑麦草、高羊茅、羊茅、紫羊茅、匍匐剪股颖和白三叶等草坪草的品种在兰州市进行了适应性评价。观测、记载了草坪的成坪期、密度、盖度、颜色、质地、越冬率、越夏率、返青期、枯黄期、青缘期等性状;调查了病害的发病率,并对病株进行了病原物的分离、培养和鉴定,统计了各品种带菌率和真菌的分离率;调查了草坪建植与生长过程中的杂草种类和危害程度。结果表明:除Pichwick和Juventus黑麦草以外的所有参试品种均可在兰州地区种植。其中,白三叶的综合性状最好,具有质地柔滑、成坪较快、覆盖度高、枯黄期晚等特点;其次为ORNAMENTAL和SPORT2个混配型草种,成坪快,但抗病性较差;其余各品种建坪后表现好,但成坪速度较慢。草坪生长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为交链孢叶斑病、离蠕孢叶斑病、德氏霉叶斑病、壳二孢叶枯病、壳二孢叶斑病、镰刀菌枯萎病和叶点霉叶斑病。苗期主要杂革为狗尾草和田旋花。  相似文献   

2.
三种草坪草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特点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研究了在晴天的条件下,假俭草、细叶结缕草和地毯草净光合速率和蒸腾整编的日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假俭草和细叶绍缕草的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均为双峰型,而地毯草为三峰型,3种草出现峰值的时间不同,均有明显的“午睡”现象,日平均净光全速率的大小顺序为俭草>地毯草>细叶结缕草;(2)假俭草和细叶结缕草的蒸腾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均为双峰型,而地毯草为单峰型,3种草出现峰值的时间有所判差别,“午睡”现象均不明显,日平均蒸腾速率的大小顺序为细叶绍缕草>地毯草>假俭草;(3)不同生态因子与3种草坪草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的相关程度均不相等。同种态因子与不同草坪草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的相关程度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3.
倡导草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农学会会长、中国草原学会理事长洪绂曾教授为 2 0 0 1年 7月 17~ 2 0日在我国海拉尔市召开的国际草业 (草地 )大会论文集所写的序言“倡导草文化” ,着重从草与景观文化、草与生活文化、草与生态文化和草与生产文化等方面论述了草与现代文明和草与人的密切关系。文章道理清新 ,内容深邃 ,文字隽永 ,经作者同意特转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我国与世界主要草坪草育地气候带相似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选用2最热月温度、最冷月温度、年均温、年均降水量、≥0℃积温、K值6项水热综合指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及世界草坪草气候生境类型进行了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草坪草生境类型可划分为五带:1-亚热带、热带湿润带:Ⅱ-暖湿亚热带季风气候带;美国主要有Ⅰ、Ⅱ、Ⅲ、Ⅲ类型带;欧洲主要有Ⅰ、Ⅲ类型带。在上述对应各草坪草气候带内开展引种工作,成功率较高。其中Ⅰ、Ⅱ带适于暖地型草坪草生长,在我国境内,虽然没有  相似文献   

5.
论草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论述了草文化的起源、发展历史与过程,阐述了草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文献资料表明,中国在先秦时代就出现了草文化,在唐宋时代锦上添花,如今更是丰富多彩了.丝绸之路是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交流的纽带.草文化和草原文化在一代一代的劳动人民中流传下来,并得以发扬光大.草文化无国界,世界各地都能找到丰富多彩的草文化,草和草文化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在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牧草试验基地,对在适应性观察中表现较好的引进稿草“川草3号”与对照品种“川草2号”老芒麦和野生稿草于2001-2004年进行了物候期、抗逆性、越冬率、茎叶比及产草量等方面的观测对比,结果表明:“川草3号”稿草在生产性能、适应性、抗逆性等方面都优于对照“川草2号”老芒麦和野生稿草。  相似文献   

7.
小草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作用与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古代诗词与诗歌中有关小草的描述与表达,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草在诗词中的作用突出,影响甚广,其中以草写景、以草抒情、借草比喻的作品数最多。很多诗人还常常借草抒发悲欢离合的情绪,反映其对亲人、恋人、朋友和故乡的思念;还有不少诗人用草来表达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情爱观。小草在古代诗词与诗歌中的作用与影响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古代的草文化。  相似文献   

8.
(接上期)1.2药草用于防治疾病,健康身体。全球中草药销售超过200亿美元,现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我国草药及其成品在美国市场十分畅销,金额在37亿美元以上,有着巨大的潜力。被誉为“东方仙草”的灵芝,具有保健、防癌、治癌等多种功效,是世界公认的名贵珍稀药物,其产量、品质和知名度在世界上独占鳌头。四川仙牌灵芝集团用种加销模式产业化,做成了著名的仙牌灵芝茶品牌。草药是我省挖掘得比较充分的草类,但要进军国际市场,还须应用现代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技术、统计分析方法,使各种技术指标科学化,包装符合国…  相似文献   

9.
在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牧草试验基地,对在适应性观察中表现较好的引进虉草"川草3号"与对照品种"川草2号"老芒麦和野生虉草于2001~2004年进行了物候期、抗逆性、越冬率、茎叶比及产草量等方面的观测对比,结果表明:"川草3号"虉草在生产性能、适应性、抗逆性等方面都优于对照"川草2号"老芒麦和野生虉草。  相似文献   

10.
对不同放牧强度下高山嵩草草甸植物群落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高山嵩草总分蘖数、秆分蘖数减少,但均高于对照区,而侵入种的种数趋于增加,在放牧区内9月份达到最高值,不放牧区8月份达到最高值.复合分蘖数8月份达到最高值,芽分蘖数及其叶片数7月份达到最高值.单分蘖数和秆分蘖数均在5月份达到最高值,秆分蘖叶片数5月份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11.
放牧条件下高山嵩草生长特性及其群落的变化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放牧强度下高山嵩草草甸植物群落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高山嵩草总分蘖数、秆分蘖数减少,但均高于对照区,而侵入种的种数趋于增加,在放牧区内9月份达到最高值,不放牧区8月份达到最高值。复合分蘖数8月份达到最高值,芽分蘖数及其叶片数7月份达到最高值。单分蘖数和秆分蘖数均在5月份达到最高值,秆分蘖叶片数5月份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12.
(接第3期 )二、干草加工技术干草是在适宜时期刈割 ,经自然晾晒或人工干燥调制而成的能长期贮存的牧草。优良青干草叶量丰富、颜色青绿、气味芳香 ,是草食家畜冬春季的主要补充饲草 ,优质干草也是我国兴起的新型草产业的主要商品。目前干草加工技术主要有4种类型 ,即干草捆、草粉、草块和草颗粒。干草捆是主要的饲草产品 ,通常占干草加工量的70 %以上 ,国际通用的小方草捆的体积为36厘米×46厘米×70厘米 ,草粉则是猪禽行业应用较多的产品 ,草块、草颗粒是便于远距离运输的商品草类型。(一 )国内外发展概况。1.干草捆加工技术。干草捆加工是…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越冬措施对矮象草生长状况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覆草、盖土和对照,覆膜措施更能有效提高矮象草的返青率、鲜草产量和品质;茎粗和单株叶片数是预测鲜草产量的主要指标,与鲜草产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结缕草属草坪草是低矮、匍匐性、草皮型的暖季型多年生禾本科草木。在中国的分布与应用大约有5种:1. 结缕草;2.中华结缕草;3.大穗结缕草;4.细叶结缕草;5.沟叶结缕草。另外,从日本引入一个栽培种,通名叫做半细叶结缕草。结缕草属草坪草属于公园、风景区、庭园和运动场草坪草以及水土保持覆盖大地之用。  相似文献   

15.
《草业科学》2002,19(1):19-19
高丹草是饲用高粱与苏丹草的最新杂交组合 ,一年生。须根发达 ,茎高 2~ 3m ,分蘖能力强 ,叶量丰富 ,叶片中脉和茎杆呈褐色或淡褐色。疏散圆锥花序 ,分枝细长 ;种子扁卵形 ,千粒重 10~ 12g。高丹草为喜温植物 ,它与传统高粱与苏丹草品种相比 ,具有更长的营养生长时间、更高的消化率以及更高的产草量 ,而且抗旱性强、耐热 ,较耐寒 ,在降水量适中或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可获得较高产量。草380 0~ 5 0 0 0kg ,南方地区最高亩产鲜草可达 13吨左右。高丹草(Pacesetter)  相似文献   

16.
PEG渗调处理改善结缕草种子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以不同活力的结缕草种子为材料,研究了PEG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和不同浸种温度对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PEG渗透处理自然贮藏2~5年活力降低的结缕草种子效果显著,发芽速度明显提高,种苗质量得到改善。在PEG处理浓度25%、处理时间24h时,25℃下渗调结果比15℃下效果好。经PEG渗透调节之后,结缕草种子萌发进程中的代谢过程有所改变,酸性磷酸酶与过氧化物酶的活性、ATP的含量均比对照有明显的提  相似文献   

17.
根据矮象草、王草、桂牧1号象草在江西的推广种植利用情况,详细介绍了象草种植及拉伸膜裹包青贮技术;分析了象草裹包青贮产品的生产效益。指出象草在江西易种植、产量高、推广面积大,采用拉伸膜裹包青贮生产加工青贮草产品,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产潜力大,市场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8.
假俭草研究概况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李西  毛凯 《草业科学》2000,17(5):13-17
对国内外有关假俭草的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包括抗性、栽培管理、化学调控、育种、遗传变异几个方面,并提出了当前在该研究领域须深入探讨的4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作者总结了多年来(1981-1993)在毒草中毒病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较详细地描述对畜牧业生产构成很大威胁的棘豆草、栎树叶、萱草根等6种毒草中毒病典型或特异性的中毒症状和病理变化,为制定中毒病防治措施,提供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王草和象草在云南省亚热带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对王草和象草在云南省亚热带地区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在产量和养分的季节变化动态上有一定差异,在早期生长速度,再生性,年总产量和抗寒性等方面差异较小,多次刈割利用时,两者均表现出再生性好,饲草产量高的特点,其鲜草,干物质和粗蛋白的年总产,象草平均为298t/hm^2,53.7t/hm^2和4.18t/hm^2,王草为276t/hm^2,58.2t/hm^2和4.30t/hm^2,种植利用时两者可相互替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