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具有发展绿色健康奶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与地缘优势,近年来随着奶牛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新疆生鲜奶质量中的质量安全隐患也日益显现,而且在质量安全监管措施方面较为薄弱,尤其是关于生鲜奶质量安全风险因子的预警、分析、应急处置和消除体系仍处滞后阶段。作者试图通过分析新疆生鲜奶生产现状和质量安全现状,初步探讨其中可能存在质量安全风险因子,以期对新疆生鲜奶质量安全风险因子的分析、预警和体系构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动物源性中药材兽药残留问题是影响动物源性中药材质量安全的主要风险因子之一,服用含有兽药残留的动物源性中药材,不但会降低药效,而且会使人体产生过敏反应和抗生素耐药性等,甚至损害人体器官。加强动物源性中药材兽药残留检测,从源头进行质量控制,使动物源性中药材兽药残留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使监管前移,做好风险预测与研判,是当前动物源性中药材质量控制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动物源性中药材兽药残留检测现状、检测方法研究思路和基质效应评价等方面探讨了兽药残留高通量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期为加强动物源性中药材兽药残留高通量检测研究与质量安全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霉菌毒素污染是牛奶质量安全的重要问题。作者在对牛奶中主要存在的霉菌毒素种类、毒性、限量等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牛奶中霉菌毒素进行风险排序,为对中国进行牛奶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霉菌毒素的污染是牛奶质量安全的重要问题。作者对牛奶中主要存在的霉菌毒素种类、各国及组织制定的限量值及风险评估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中国进行牛奶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完善中国牛奶质量安全监测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牛奶中兽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牛奶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已严重威胁到公共健康。因此,牛奶质量安全成为国际关注的重点。当牛奶中残留兽药时,会对消费者造成不良的影响。本文从牛奶中兽药检测技术的原理和优缺点出发,对牛奶中兽药残留的检测技术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并对牛奶中兽药残留检测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牛奶质量安全主要风险因子分析 Ⅲ .兽药残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者对主要乳品贸易国家和国际组织所规定的牛奶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检测方法、风险评估模式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和组织在兽药限量规定上的异同及原因,并就完善中国牛奶中兽药残留限量规定和风险控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牛奶产业链中的抗生素残留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食品中存在抗生素残留的风险,阐明了最大残留极限(MRL)的概念及其法规基础,说明了抗生素转移到牛奶中的原因、过程及其残留;介绍了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4种检测方法;分析了牛奶受抗生素残留污染的风险以及通常的预防措施和抗生素的使用控制。  相似文献   

8.
牛奶中激素类药物残留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各国家及国际组织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和法规。作者对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牛奶中激素类药物残留的限量及禁用标准作了比较和分析,并对其所制定的检测方法和风险监测模式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主要选取呼和浩特地区奶牛养殖较集中的赛罕区与和林格尔县,对其规模养殖场与奶牛小区的饲料和牛奶中风险因子的污染情况进行评估,同时调研了奶牛饲养过程中兽药使用情况,其中饲料中评估的风险因子包括黄曲霉毒素B1和重金属铅,牛奶中评估的风险因子包括黄曲霉毒素M1、重金属铅、菌落总数、体细胞数和总抗生素。结果表明:①青霉素是使用最多的抗生素,规模场比奶牛小区使用药物种类多;②对饲料中2种风险因子的检出率均为100%,但均未超标; ③除体细胞,牛奶中的其他风险因子均未超标;④除重金属铅,牛奶中其他风险因子均是奶牛小区高于规模养殖场;⑤本次调研虽然样本量不大,但所选调研地点均是随机选择,因此具有一定代表性,本次调研分析结果有助于指导下一步牛奶风险评估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正1生鲜乳中危害因子与质量安全防范措施1.1生鲜乳中的风险危害因子生鲜乳质量安全隐患问题的制约因素较多,从当前来看,生鲜乳中的风险危害因子主要包括非法违禁添加物、兽药残留、细菌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和有害重金属残留。2008年婴幼儿奶粉事件后,我国食品卫生部门相继发布了《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均涉及到乳及乳制品中的非法违禁添加物、兽药残留、细菌  相似文献   

11.
细菌种类和数量是评价牛奶质量安全的一项重要风险因子。芽孢杆菌是牛奶中检出污染较高的一类细菌,对奶及奶产品的品质和食用安全产生较大影响。饲草料、饲用饮水、饲养管理、饲源因素、冷藏储运及加工等多种因素都是重要污染风险来源。本文阐述了牛奶中常见芽孢杆菌检出的种类、来源、特点及危害,并从热处理加工工艺角度,比较分析了巴氏杀菌、高温灭菌等不同工艺对牛奶中芽孢杆菌热处理杀菌效果的影响,提出了提升生乳质量,减少关键环节污染等控制和降低奶中芽孢杆菌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饲源|奶及奶产品|芽孢杆菌|热处理|分析  相似文献   

12.
牛奶的质量和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牛奶质量能确保消费者从牛奶中获得足够的期望营养物质,而保障牛奶安全能避免对消费者造成危害。交流阻抗技术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检测方法,最早应用在电化学检测,在食品检测方面应用时间较短。国内外学者针对交流阻抗技术在牛奶质量安全方面的检测做了一些研究,发现其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本文对交流阻抗技术应用在牛奶乳脂含量、含水量、酸败和货架期等质量方面的检测以及体细胞数、抗生素残留、细菌总数和掺假等安全方面的检测进行了综述,以供我国相关方面的研究学者、产品开发者和奶牛养殖者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牛奶中污染物如重金属等对人体健康存在很大隐患,因而受到广泛关注。作者对不同国家、国际组织牛奶中污染物限量数量、限量值和种类及检测方法进行比较,针对各地区的牛奶中污染物风险监测事例与模式进行分析,以期对中国牛奶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1奶牛绿色饲料添加剂与牛奶安全在畜牧业的发展中,奶牛养殖业已被国家列为重点产业。2004年我国年产鲜奶1300多万t,人均占有量超过6.8 kg,奶牛业的发展有力的带动了畜牧业的发展,已成为畜牧业的支柱产业和农村及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畜产品的要求逐渐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提高奶牛质量安全,成为当务之急。牛奶的不安全性主要来自牛奶中药物特别是抗生素残留,一些有毒有害元素如铅、铬残留以及激素残留,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严格控制奶牛饲料的安全,其有效途径就是用绿色饲料添加剂替代…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食品中存在抗生素残留的风险,阐明了最大残留极限(MRL)的定义,介绍了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4种检测方法及通常的预防措施和抗生素的使用控制,分析了牛奶受抗生素残留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风险监测理论和近年来的饲料霉菌预警与全国天然矿物质饲料原料中重金属预警监测工作经验,通过对全省饲料质量安全现状及问题的分析,从完善预警监测体系、强化服务对象、制定预警方案、加大经费投入、规范抽样工作、实施预警监测、开展风险评估、加快预警监测成果应用等方面提出了现阶段我省饲料质量安全预警监测工作的若干思考和建议,这些建议与思考对化解产业风险,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畜牧业稳定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蜂产品安全中的风险因子及欧盟关注的重点,重点从通报国家、被通报国家、通报类型、通报原因等方面,对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中涉及1999—2015年蜂产品的通报信息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发现,通报国家及被通报国家以欧洲国家为主;通报类型中的信息通报比例最高;通报原因主要为兽药残留。同时发现,我国出口蜂产品的风险以兽药残留为主。分析提示我国出口蜂产品企业应严格控制兽药残留,并提醒监管部门关注蜂产品出口中的突出问题,加强风险监控。  相似文献   

18.
牛奶在食物营养链中处于较高级所以其含有的农药的残留量相对较高,长期服用农药污染的牛奶能致畸、致癌、致突变,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各国家及国际组织均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和法规来限制本国牛奶中的农药残留。作者对国内外牛奶中农药残留限量情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且对相关检测方法和风险监测模式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近年,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牛奶此类食品,它的问题会关乎到每一个人的安全,而以往牛奶安全影响严重的是经常出现的抗生素残留的问题。而且抗生素残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治疗乳房炎导致的,因此对于乳房炎治疗后牛奶中的抗生素残留研究十分有必要。该文对乳房炎治疗后牛奶中的抗生素残留进行相应的研究,并作出了有关调查。  相似文献   

20.
运用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原理,本文分析了养殖过程中影响无公害鸡肉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和主要风险因子,包括养殖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产品检测、无害化处理等,以及致病微生物、重金属、药物残留、生物毒素、违禁添加物、应激等,并提出了质量控制技术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