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城镇要在城镇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必须以产业集聚、进而人口集聚为前提。西部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决定了小城镇在产业集聚方面有其特殊性。改善西部地区小城镇产业集聚的条件,对于促进西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加快西部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天水市10个发展程度不同的小城镇的调查,分析西部小城镇产业集聚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西部民族地区扶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扶贫产业的地域品牌特色形成则是扶贫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西部民族地区因其受到特有的自然条件、人文特色、民族特点等因素影响,而与中东部地区的产业发展环境条件具有很大的不同。总体上看西部地区产业发展较东部地区竞争上处于被动地位,但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扶贫产业发展的模式为例,探索西部民族地区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与形成地域品牌特色之间相互促进的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3.
刘米琴 《甘肃农业》2003,(12):23-24
改革开放以来 ,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和东部地区小城镇发展水平相比 ,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笔者认为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应有着重解决好规划、资金、土地、产业支撑、政策吸引、科学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小城镇综合体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科学引导特色小镇发展,特别是在产业支撑下建设小城镇农业综合体,已成为城乡增长极和农村有序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小城镇综合体建设规划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未形成系统的规划方法体系,主要问题是:产业空间不足、房地产开发过度、重视规划、忽视实施等。本文通过对小城镇综合体建设的发展历史、政策支持、实证分析等的梳理,创新性地提出基于共生理论的小城镇综合体发展规划方案:产业规划—空间规划—实施保障,为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李泉 《甘肃农业》2005,(3):37-38
基于马铃薯的特性及其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本文立足西部地区发展马铃薯产业的现状,结合该产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背景,就西部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特殊问题及制约因素作了重点分析,同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为西部地区进一步抓住机遇,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捍卫  夏显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2116-12118
在分析我国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现状和发展必要性的基础上,指出当前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及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促进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集中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选择。当前我国小城镇特色建设面临着特色挖掘不突出、特色彰显能力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功能弱、创新精神不足以及缺乏活力等问题。小城镇特色建设必须坚持以适合人民生活为宗旨,以大中城市周边合理布局为基础并注重乡土重建,充分发挥原住民在小城镇特色挖掘上的主体作用,注重通过创新精神去激活发展动力,在保护和开发并重的前提下发挥政府搭建平台、城镇居民共同参与、开发资本“走进来”的三方协同作用来加强小城镇特色建设。  相似文献   

8.
特色现代农业是我国西部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取向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在概述了现代农业基本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以传统农业中滋生出来的特色农业为突破口和战略重点是西部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取向.从西部大开发、劳动力与土地资源、生物物种、环境资源、地理空间、区域特色农业等方面,分析了西部地区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的优势,并指出要正确处理好传统农业和特色农业、特色农业和生态环境、政府与市场、短期和长期、区际之间的关系;同时,提出要从现代农业的支持体系、农村土地、组织方式、科技体系、产业体系、主导模式、社会化服务、主体培持、基础设施、农村综合改革方面,进行相应的制度体系创新,是西部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以贵州省为例深入分析了西部地区发展乡村家庭旅馆的重要意义在于:适应乡村旅游的发展;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增加西部地区农民收入;改善西部地区经济结构等。并通过对其存在的合理性分析来探讨在当前形势下如何从不同方面更有效地发展乡村家庭旅馆。以达到“多赢”的目的。其对策建议主要有:彰显乡土特色、地方特色;建造朴实,经济实惠;干净整洁,方便游客;打造品牌,建造营销网络。同时还应实施一些相关措施如统一规划、规范管理以及政府经济政策的倾斜等,以促进西部地区乡村家庭旅馆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0.
程东旺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197-10200
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赣州市城镇化水平有明显的提高,但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东、西部地区。为了逐步缩小赣州市中部与东、西部城镇化差距,全面提高城镇化整体水平,笔者主要从七个路径来构建赣州市小城镇发展机制,分剐为:①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②建立城乡一元的户籍管理制度;③建立统一公平的劳动就业制度;④建立多层式的社会保障体系;⑤建立多元化的小城镇财政和投融资体制;⑥建立高效的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⑦建立科学的产业梯度转移对接机制,不仅可以推进赣州市农村改革发展,而且对全国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发展也具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我国正式加入WTO的宏观背景下,国家提出西部地区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节水农业,特色农业是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四川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差异蕴含着优势,特色就是竞争力.作为西部地区农业大省的四川要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在培育和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上有大的突破,使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成为21世纪四川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12.
1前言 小城镇的提法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对小城镇的界定目前仍有争议。但是,在一定的地区和时间,小城镇区别于大中城市和村庄则是无疑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小城镇规划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变化。然而,它作为城乡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目的是为生活在小城镇及其周围村庄上人们的各项活动提供适当的空间这一基本特性也是显而易见的。本文在分析不同类型小城镇规划特点基础上,深入思考了小城镇的规划发展。  相似文献   

13.
黔东南州是贵州省生态资源大州,但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城镇化率较低,城镇体系以小城镇为主体,目前小城镇产业支撑力度不强。为促进黔东南州经济可持续发展,达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统一,黔东南州提出了探索建立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的构想。在对生态产业进行界定及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发展生态产业及构建地区生态产业循环模式有可能使黔东南州小城镇获得新的区位优势,是黔东南州小城镇产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对黔东南州小城镇生态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认为,黔东南生态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小城镇市场功能发育迟缓,产业间未形成产业共生型发展态势。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许可 《甘肃农业》2006,(3):100-101
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西部的发展.西部发展的基础在于农业的发展。而西部农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发展特色农业。本文从说明什么是特色农业、应如何发展特色农业入手,联系甘肃天水市及西部地区实际,说明其合理性、可行性,并对各地在发展特色农业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现象提出解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小企业是西部地区经济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西部大开发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并结合各种数据资料,说明了中小企业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意义和作用,指出中小企业为西部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了西部地区的了出口,启动了民间资金,有利于壮大区县经济等,文中还分析了西部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指出西部地区的出口,启动了民间资金,有利于壮大区县经济等,文中还分析了西部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指出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中小企业发展滞后,融资困难,经营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布局分散等,为此,提出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策略是调整中小企业的产品结构、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加强中小企业的产权制度建设,引导中小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16.
吉林西部是国家杂粮杂豆的优势产区,但农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其主要原因是农产品“原”字头多,农副产品附加值低。产业的相对滞后和对种植业拉动的不足形成了吉林西部特色经济作物发展的瓶颈。本文以提高特色经济作物产业综合发展能力为视角提出建议,促进吉林西部地方特色农业经济稳步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企业聚集是小城镇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小城镇企业聚集的机制表明,制度环境和产业基础是小城镇企业聚集的两大条件。目前,我国小城镇企业聚集缓慢的关键在于产业发展滞后。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为小城镇企业聚集和产业基础的培育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小城镇发展状况呈现非常大的地区差异。全国小城镇总体占有数量、发展层次都表现出东高西低的趋势,东南沿海地区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小城镇,顺利带动周边地区农村经济,实现农村人口城市化。并与中心城市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可以说沿海地区小城镇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缓慢,数量少,规模小,在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作用不明显。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1996年我国东部地区每平方公里内小城镇的数量为8.5个。中部地区小城镇的密度同样面积内仅为1.8个,而陕西的关中平原上平均每290平方公里内只有一个建制镇,陕北则平均每855平方公里才有一个建制镇。差距之大由此可以看见。  相似文献   

19.
产业带动是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根本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一些地方由于社会经济基础相对较差,小城镇建设缺乏产业带动,因而未能达到小城镇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甚至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各地在抓小城镇建设中应结合当地实际,根据本地经济状况,选准有地方特色.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整合地方资金和技术资源.通过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带动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贾淼 《乡村科技》2019,(8):20-21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需要培育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为扩大正阳县花生品牌效应,加快正阳花生产业化发展,本文以正阳县花生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发展现状,探讨正阳县花生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促进正阳县花生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