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阳地区水稻光合生产潜力的估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求算了沈阳地区作物光合生产潜力,分析了沈阳地区水稻产量的上限。分别用全生育期太阳辐射和产量形成期太阳辐射求算了沈阳地区水稻光合生产潜力,重点讨论了水稻群体变化对光能利用率的影响。并对计算结果与实际产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地区水稻光合生产潜力很大.在品种改良和技术措施方面的改进仍然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水稻气候生产潜力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贵州省81个气象站1961—2015年的气象资料,采用逐步订正和线性趋势等方法,分析水稻的光合、光温、气候生产潜力的变化特征和气候资源利用率。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水稻光合、光温和气候生产潜力均随时间推进而呈现递减趋势,递减速率分别为484.46、206.78、357.38 kg·hm~(-2)·10 a~(-1)。空间分布上,光合生产潜力总体表现为东西部高、中北部低,光温生气潜力表现出由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的变化趋势,气候生产潜力与光温生产潜力空间分布基本一致。水稻气候资源利用率多年平均为9.06%,随时间变化呈递增趋势,递增速率为0.017%·a~(-1)。  相似文献   

3.
官司河流域农业自然生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四川省绵阳市官司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农业自然生产潜力阶乘修正模型,综合分析光照、热量、降水、土壤等主导环境因素,对研究区水稻、小麦、玉米3类主要粮食作物的农业自然生产潜力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就订正系数而言,温度对光合生产潜力的影响较小,光温生产潜力接近光合生产潜力;降水对光温生产潜力的平均订正系数为74%,土壤因子对气候生产潜力的订正系数为63%。就3类粮食作物的农业自然生产潜力而言,水稻为10785.22kg/hm2,小麦为6653.01kg/hm2,玉米为9586.26kg/hm2。官司河流域不同作物间增产潜力存在明显差异,由大到小依次为玉米小麦水稻,表明该区域可挖掘的农业自然生产潜力空间较大,据此提出了提高农业自然生产潜力的有效措施和增产途径。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中稻动态气候生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江西省气象站1961~2007年气象资料,应用FAO推荐的计算气候生产潜力的方法,分析了该时间段中稻气候生产潜力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江西省光合、光温生产潜力变化呈逐年减少趋势。气候生产潜力变化波动较大。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近年来空气污染较为严重,导致光照减少,光合生产潜力下降;极端高温天气增多,抑制了中稻的生长;降水的分布不均造成了气候生产潜力的波动较大。针对这些问题,要保证稳产高产,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大力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的投入力度,兴修水利设施;加强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加强气候变化的研究;以此保证水稻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开展气候变化背景下四川省水稻生育期气候资源及生产潜力时空变化趋势的预测,为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及水稻生产宏观决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研究选取区域气候模式PRECIS输出的未来A2和B2气候情景(2071-2100年)及基准气候条件(1961-1990年)气象要素资料,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方法和侯光良的方法,分析了四川水稻生育期内主要气候资源(≥10℃积温、日照时数、降水量、参考作物蒸散量和缺水率)和水稻生产潜力(光合、光温和气候生产潜力)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与基准年气候条件相比,在A2和B2 2种气候情景下,2071-2100年四川省水稻生育期内≥10℃积温、日照时数、参考作物蒸散量和水稻缺水率均呈增加趋势,而降水量在大部地区呈减少趋势,未来四川水稻受干旱灾害的风险可能加大;水稻光合、光温和气候生产潜力呈增加趋势。【结论】未来四川气候资源变化对水稻的增产有利。  相似文献   

6.
三峡库区农业气候生产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钟海玲  高荣  张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2818-2822
选用三峡库区33个台站1961-2007年气象资料,利用“作物生长动态统计”模型方法,对三峡库区气候生产潜力的状况和改善气候条件所能获得的增产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年平均温度具有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特征,年降水量的分布与温度分布相反;而年日照时数的分布特点是,库区东北部日照时数较多,库区西南部日照时数较少。库区光合生产潜力分布基本与日照时数分布比较一致,都是东北高-西南低;受温度和水分条件的影响,三峡库区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都是东北高-东南低的分布型。三峡库区平均的水稻、玉米和冬小麦光合生产潜力分别为23 268、18 447和11 194 kg/hm^2;光温生产潜力分别为19 333、16 689和9 068kg/hm^2,而气候生产潜力分别为12 810、11 548和5 423 kg/hm^2。三峡库区生产潜力的分布空间差异都较大,玉米差异最小在29.7%-52.3%,水稻在23.4%-89.6%,冬小麦最大在49.8%-92.9%。通过改善三峡库区热量条件,水稻可以获得大约20%的增产,玉米大约10%,冬小麦在10%-40%;而改善水分条件所能获得的增产率则是冬小麦最大,水稻次之,玉米最小。  相似文献   

7.
近年超级稻在湖北麻城市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与普通水稻相比,超级稻表现为株型进一步优化,光合能力强,生产潜力大。根据不同气候、土壤等条件,优化超级稻栽培,对提高水稻产量尤为重要。文章根据多年试验与示范,对超级稻从种至收的栽培环节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8.
北方旱农地区自然降水生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物生产潜力可以分为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和降水生产潜力,即光温水生产潜力,生产潜力表示了提高能量利用率和物质转化率的可能性。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北方旱地作物自然降水生产潜力进行了讨论。1材料与方法试验于1991~1995年在北方半干旱...  相似文献   

9.
【目的】科学评价气候变化对江西省水稻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对保障粮食稳产增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基于江西省85个气象站54年的气象数据、晚稻生育期资料,采用逐步订正法、线性趋势分析法、Manner-Kendall检验法等分析了江西省双季晚稻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结合现实生产力数据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江西省双季晚稻的增产潜力。【结果】1961-2014年双季晚稻光合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呈东部高、西部低,光温生产潜力呈东南部高、西北部低,气候生产潜力呈北部低、南部高特征。近55年双季晚稻的光合生产潜力和光温生产潜力呈下降趋势,下降速率分别为534和465 kg·hm~(-2)(10a)~(-1),气候生产潜力呈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189.7 kg·hm~(-2)(10a)~(-1)。对江西省晚稻影响较大的气象因子是降水,其次是温度,但降水的影响在逐年减少。【结论】双季晚稻存在着增产潜力,但增产潜力呈下降趋势,增产潜力高值区集中在南部地区、低值区集中在中北部地区。未来可以通过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合理安排农业种植结构,提高气候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晚稻可持续增产。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沿海地区主要农作物生产潜力的估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福建省沿海地区农业气候条件和土地资源状况 ,对该地区主要农作物光合、光温和气候生产潜力进行估算 ,提出农作物生产潜力的估算公式 ,并计算出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潜力 ,提出提高农作物生产潜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